薦讀| 高凱:我賴以活著的精神臍帶——《高小寶的熊時代》創作筆記

2020-12-23 澎湃新聞

我賴以活著的精神臍帶

《高小寶的熊時代》創作筆記

文 | 高凱

高小寶是小時候的我,去年在《高小寶的熊時代》一書裡突然復活了。

該書出版以來,出版人一直在急切地為它尋找著更多的讀者朋友。作為該書的作者和高小寶的原型,我比出版人還要急切。

失去的童年時代,對於接近耳順之年的我來說,無疑是一段非常非常美好的時光;儘管那是一個讓「熊孩子」高小寶傷懷的灰暗年代,但因為其異常美好而讓我流連忘返。

一個人只有老了,才會相信一些事情真的會一去不復返。我沒有錯過童年,也沒有辜負童年,但我是長大之後才認識的童年。在回望童年的心路歷程中,我不相信一個人的肉身會返老還童,但我相信一個人的精神是可以回歸童年的。

其實,那些看似流逝的童年都在一個叫記憶的時空裡存在著。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只是遠去而非逝去。一個人的生命,就像一條蜿蜒而來的河流,有下遊,同時必然有中遊和上遊;下遊存在,中遊和上遊必然也同時存在。一個人只要記憶之河沒有斷流,生命的河床就會湧動滔滔不息的波浪。

在一條生命之河的奔流中,我一直領著高小寶,或者說高小寶一直跟著我。也可以說,高小寶既像我的小夥伴又像我的一個孩子。也許,這才是童心未泯,這才是真正的返老還童。我的童年以人生記憶和文學記憶兩種方式同時存在。一方面,我的童年是一根甩不掉的尾巴,仍然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如果說兒童時代是我的文學胎衣,那麼關於童年的書寫則是一根讓我賴以活著的精神臍帶。

我的「兒童文學」創作軌跡是這樣的:發現童年,始於對童年的閱讀;回顧童年,始於對童年的書寫。而且,在人生的旅途中,因為前面的路都是黑的,唯有來路能看清楚,所以我的文學之路一直是瞻前顧後的。向前走,雖然心思重重,但背靠童年;向後看,儘管風雨兼程,但面朝童年。也就是說,童年是我的本來也是我的未來,而高小寶是我的全部。不只是我一個人如此,我們這些經歷滄海的書寫者,時至今日只有暮年美好的回憶而無年輕時奢侈的嚮往,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我也在書寫童年,但我書寫的是從前高小寶的童年經歷,而不是當下任何一個孩子的生活。我一直以為,只有通過這樣的途徑,我的「兒童的文學」才能老少鹹宜。

這裡,我必須挑明我對「兒童文學」一些固執的看法。實話說吧,我只承認「兒童的文學」,而不承認「兒童文學」。前者,首先強調的是文學,而由一個定語形成的偏正詞組則明確了其主體必須是「兒童的」;後者,只是一個粗放的類別概念,適合文學評論家來理論,在個體的文學實踐中並無意義。我不是在咬文嚼字,而是試圖在細微之處釐清這樣一個認識:在「兒童的文學」中,兒童與作者是同一個個體,作者是「兒童的」代言人;而在「兒童文學」認識領域,因為忽視了兒童的本位,作者與兒童則不存在這樣一層至關重要的「血緣關係」。二者的區別從閱讀作品時的口感和質感就能分辨出來。換言之,文學與兒童之間是否存在共同的「DNA」是甄別「兒童的文學」和「兒童文學」的重要條件。和大家一樣,我當然也贊成成人去為兒童寫作,但成人必須寫自己曾經的童年,把自己的童年告訴今天的孩子,而不是代替今天的孩子去思考和寫作。這是因為,在當下的童年裡,我們只有觀察的權利,而沒有體驗的可能。常識告訴我們,只有來自切身體驗富含情感的書寫才是文學,憑藉觀察而無生命感受的浮面寫作不是文學。

我們不得不承認,包括所謂的「兒童文學作家」在內,所有的人必須按照生命的定律長大,而且長大後必須離開今天孩子的童年,把不屬於自己的精神空間讓出來,讓童年真正的主人自己去創造自己的文學,讓他們自己造就自己的作家。作家們需要做的,只是作為一個旁觀者細心周到地去做生活陪護或精神引領,創作、發現或者推薦優秀的文學,而不是格格不入地參與其中,把成人的那些偽幼稚偽天真偽幻想等強加給未成年人。我之所以這樣說,就是希望我們把兒童的本真還給「兒童的文學」,而且只有把我們自己曾經的童年呈現出來才能實現這一目的。我堅持認為,真正的兒童文學作家應該守在自己的童年,即使是誤入孩子的世界,做一個傳播快樂的「聖誕老人」或一個「故事爺爺」足矣;真正的兒童文學,應該是兒童世界同齡人之間或者成人童心與未成年人之間的靈犀感應和精神傳遞。

一些人也許不相信,在現實生活中,我和兒子之間已經溝壑縱橫,而我和高小寶之間至今沒有一點「代溝」。我已經發現,兒子後來的叛逆行為甚至遠走高飛,與當初我野蠻地闖入兒子的童年有關。我現在才知道,因為接受了聖神的天賦,一個人的童年是不可侵犯的,兒子的童年如此,高小寶的童年也是如此。要知道,兒童時代儘管是懵懂無知的,但卻保存著一個人最率真的天性,聖潔而又堅硬,而這也是「兒童的文學」最根本的要素。

對於任何一個時期的孩子,優秀的「兒童的文學」,應該是品質和意義俱佳的精神來源。只要是健康有益的,「兒童的文學」對於他們就是一面鏡子,甚至是童話裡那一面神奇的魔鏡,他們自然會從中看見許多獲得許多。我們可以懷疑孩子的創造力,但不能懷疑孩子的模仿能力,即使是隔代的孩子,他們彼此之間也比和身邊的成人之間親近。模仿能力是創造能力的重要前提。在這一點上,我們不但要相信孩子,還要向孩子致敬。

需要申明的是,我絕對不否認兒童文學的教育作用,但優秀的兒童文學必須是高於教材的,而不是等同或低於教材;優秀的文學,的確應該是教科書,但必須是心靈的教科書。

不承認存在「兒童文學」,當然也否認「兒童文學作家」的存在。殊不知,在兒童文學的原野上,許多「兒童文學作家」都是沒有靈魂的「稻草人」,一些已經老氣橫秋但卻裝模作樣充當「兒童文學作家」的人總是讓人心存疑惑,當然也包括那些在別人的童年賴著不走甚至不願長大的青春型寫作者。這些人精神可嘉,但其作為不敢恭維。

對於孩子,「老頑童」的文學,即使是仿真的,也不過是玩具而已。因為這一認知,我慶幸自己迄今為止沒有誤入歧途,沒有困守「兒童文學」這一狹隘的文化區域。在我看來,文學就是文學,作家就是作家,根本沒有其他妥協之說。而且,在吸收中外優秀兒童文學營養上我一直保持著警惕,對身邊的「兒童文學作家」也是一邊親近一邊疏離,乃至於在非常浮躁而功利的兒童文學界形單影隻獨享寂寞。因為這一原因,我的處境一直很是尷尬。在詩歌圈子,有人說我是兒童文學作家,而在兒童文學圈子,有人又把我排除在「兒童文學」領域之外。我當然沒有被懸空,而是腳踏實地。當童心成為精神坐標,我也非不倫不類,而是定力自在。對於以上兩種看法,我都欣然接受,因為他們都是在肯定我:前者在說這老傢伙還有童心,後者在誇這小子長大了。總之,我的童年書寫,是我的文學創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雖然高小寶一直緊跟著我,但我絕對不想再回到小學校園甚或幼兒園裡去。這是因為,童心絕非兒童文學的專利,而是人類一切藝術創造的根基和動力;「兒童的文學」也非兒童的專利,而是一個成人保持精神健康的營養大餐。總之,「兒童的文學」不是咿呀學語,而是一種「童言無忌」天真爛漫的童真言說。一個優秀的作家,不會去模仿偽造當下孩子的童年,只會再現自己曾經的童年。我不是一個優秀的作家,但我在努力去成為優秀。在從一個孩子成為大人的過程中,大人們都是這樣鼓勵我的,當然也包括我自己和高小寶。

本來,我是一個只寫不說的人,但因為要完成這篇重要的約稿,我只好放開說了,不但說了,說的還都是一肚子真話。這也是「童言無忌」嘛,對事不對人,如果真說錯了,權當是胡說八道。好在我不是在誤導孩子,而是在甄別作家。也許,我所說的理論只適合指導我一個人的寫作。

2019年9月,由翌平先生擔綱主編並由河北少兒出版社一攬子推出的10卷「童年中國書系」,就是基於對「兒童文學」的一種新認知而集結起來的一個有難度的創意組合。榮幸的是,《高小寶的熊時代》不僅忝列其中,還得到編者的格外青睞。因為字數不多,書小小的輕輕的也厚厚的胖乎乎的,讓人愛不釋手。在我的個人著作中,其裝幀設計是我迄今最喜歡的一本。讓我更為高興的是,英籍華裔作家張懷存還給了我一個天大的驚喜,已經將其翻譯成了英文,年底將在倫敦出版。「熊孩子」高小寶帶著我第一次遠渡重洋,別提我有多高興啦。

在這本由隨筆和詩歌融合而成的童年自傳中,我通過高小寶真實的童年故事,真誠地表述了自己對「兒童的文學」和兒童時代的理解。詩教就是美育,是讓我們引以為榮的文化傳統。在《高小寶的熊時代》中,詩歌裡的故事和故事裡的詩歌,都是「熊孩子」高小寶的親身經歷和感受。可以說,我把高小寶做過的壞事都寫了進去。當然,這並非是一本壞書,而是一本老少鹹宜開卷有益的好書。老者如我者可以看到自己遠去的童年,而少者如高小寶者在成長的迷途中可以憑此辨識人生的路徑。我坦誠地告訴讀者,我對此書很自信,因為做壞事的高小寶後來沒有成為壞人,相信讀了它的人肯定也不會變壞。其實,我在這裡推薦的不是一本書,而是在推薦一個人——我自己。

在這個「童年中國書系」的作者隊列中,我欣喜地看到,還有人和我走在一條路上,大家和我有著相似的童年探險,彼此保持著同樣的精神呼應。

不僅是在我們東方,在最近的閱讀中,我意外地拾到法國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一句話:「一個作家,絕不會與童年一刀兩斷。他會從中汲取一切。」

這位與我不期而遇的大作家,無意之間為我的觀點做了精準的佐證。對這句箴言,我篤信不疑:一個作家果真如此,那無疑是自己斬斷了自己的精神臍帶。

起碼,我和高小寶永遠不會一刀兩斷。

此文為《高小寶的熊時代》作者高凱在「童年中國書系」雲研討會上的發言。

《高小寶的熊時代》

文字編輯時,點擊左側模板/圖片,就可以插入到文字中間。

作者:高凱

出版社: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

高凱,1963年生,甘肅省合水縣人。甘肅省作協副主席、甘肅省文學院院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出版《心靈的鄉村》《紙茫茫》《鄉愁時代》《高凱詩選》《童年書》《高小寶的熊時代》《拔河兮》《戰石油》詩歌、隨筆和報告文學十餘部。詩文曾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甘肅省文藝突出貢獻獎、敦煌文藝獎、首屆聞一多詩歌大獎及《飛天》《芳草》《作品》《莽原》《大河》《六盤山》等刊物獎。

近日,著名詩人、作家高凱詩文新著《高凱詩選》近日在武漢詩歌節首發,明年春天《高小寶的熊時代》英譯本將亮相倫敦書展。值此之際,2020年12月24日(周四)下午14:00-16:00,將在讀者·外灘旗艦店舉辦《詩孩子,詩時光——高凱詩文新著上海分享會》,與滬上詩人、作家和文學愛好者共饗詩文盛宴。

主要嘉賓:著名評論家陳思和、讀者出版集團總編輯馬永強、金科偉業集團董事長馮柏喬、甘肅文聯副主席王正茂、《文學報》主編陸梅,以及作家詩人張懷存、汗漫、孫卓然、陳倉、徐俊國、徐芳、楊繡麗、李學斌、蕭萍、漫塵、朵而、荊棘草等。

本次分享會由讀者出版集團、甘肅省文藝評論家協會、金科偉業(中國)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讀者(上海)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承辦。

原標題:《薦讀 | 高凱:我賴以活著的精神臍帶——《高小寶的熊時代》創作筆記》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薦讀|高凱:我賴以活著的精神臍帶——《高小寶的熊時代》創作筆記
    我賴以活著的精神臍帶《高小寶的熊時代》創作筆記文 | 高凱高小寶是小時候的我,去年在《高小寶的熊時代》一書裡突然復活了。該書出版以來,出版人一直在急切地為它尋找著更多的讀者朋友。在一條生命之河的奔流中,我一直領著高小寶,或者說高小寶一直跟著我。也可以說,高小寶既像我的小夥伴又像我的一個孩子。也許,這才是童心未泯,這才是真正的返老還童。我的童年以人生記憶和文學記憶兩種方式同時存在。一方面,我的童年是一根甩不掉的尾巴,仍然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如果說兒童時代是我的文學胎衣,那麼關於童年的書寫則是一根讓我賴以活著的精神臍帶。
  • 兒童文學的創作及翻譯之路
    當我完成翻譯時,我把整本稿子發給了《紐約時報》的朋友莎莉。莎莉出生在英國,在電視新聞和公共關係領域工作,她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逐字校對,才有了今天讀者看到的文字。把中文翻譯成英文,需要對英文的語法、標點符號、用詞等非常熟悉,所以翻譯也是第二次創作。
  • 文學青年訓練營薦讀大使劉醒龍:文學創作是一場曠日持久的馬拉松
    思想引領時代,文學點亮未來。中文在線數字出版集團(簡稱中文在線)聯合北方文學創作與研究中心(簡稱北方文創)推出文學青年訓練營,旨在鼓勵、支持、引導、服務營地學員開展系列文學活動,發現文學人才、提供發展通道。
  • 書香「五四」 青年薦書|讓我們一起「悅」讀吧
    在這個「五四」青年節,惠山法院團支部組織開展了一次青年薦書活動,讓青年幹警們推薦自己閱讀過的書籍,並向他們發出倡議——多讀書,讀好書,品讀經典,啟迪智慧。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惠法青年們給我們推薦了哪些好書?
  • 詩人高凱狀告小米公司侵權
    甘肅詩人高凱最近為了自己寫的一首詩成了原告高凱在訴狀中稱,2020年5月份,高凱獲悉小米公司生態鏈企業南京機器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米兔故事機(生產企業為南京機器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未經授權情況下,將《村小:生字課》更名為《生字課》,詩的最後一節第一句詩,「飛 飛 飛上天的飛」,被修改為「天上飛的飛」,錄製成時長(01:25)的MP3,運用於米兔公眾號
  • 鄉愁,一根精神的臍帶——讀《一碗米粉的鄉愁》有感
    導語——生於1922年的饒平如老先生寫《一碗米粉的鄉愁》,娓娓道來的敘述筆調,像春天的風輕柔地吹過水麵,在讀者的心湖裡泛起層層漣漪……《一碗米粉的鄉愁》邱建國/主編江西人民出版社2018年12月讀鄉愁患者、米粉達人丘山的詩《南城人與米粉》:每一個南城人/生下來時/一根臍帶剪斷了/另一根叫做米粉的臍帶
  • 讀書筆記大全:活著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活著讀書筆記 2013-08-22 11:56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高凱詩作《村小:生字課》入選《共和國70年兒童文學短篇精選集》
    原標題:高凱詩作《村小:生字課》入選《共和國70年兒童文學短篇精選集》  中國甘肅網9月17日訊 據蘭州晨報報導
  • 「百本好書送你讀」重慶薦書聯盟專家共話書香重慶建設
    「百本好書送你讀」重慶薦書聯盟專家座談會在精典書店舉行。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重慶日報主辦薦書聯盟專家座談會近日舉行。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在中華民族的精神譜系裡,重視閱讀是源遠流長的優良傳統。當下,「百本好書送你讀」活動為市民閱讀帶來了哪些改變?如何面對碎片化閱讀等現象?
  • 薦讀|在歷史現場看《平凡的世界》創作
    現實主義作品的創作方式要求路遙一絲不苟,全方位地佔有資料,熟悉所書寫時代的特徵與氣質。他也多次重返陝北故鄉,進行生活的「重新到位」,加深對農村、城鎮變革的感性體驗。應該說,路遙在動筆創作這部「宏大敘事」的作品前就做足了功課,他也有能力完成這部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品。這部長篇小說的正式創作時間也是三年。
  • 薦書 | 《道教筆記小說研究》
    鄭振鐸先生就曾感慨道:「據我個人近來讀那些小說的結果,對於中國小說的若干種是感到異常失望的。好的作品實在太少了!然而有的人也許不相信這話,而欲更費許多功夫去讀這種無量數的劣等作品。」針對這種以西方小說之「履」範中國小說之「足」的偏見,羅志田先生辯解道:「我們今日屬於『文學』的『小說』概念基本是西來的,此前的中國傳統中,小說與史的關係原甚密切。
  • 漫談初心【薦讀】|杜雷
    頭條:漫談初心【薦讀】|杜雷二條:家長需要多留意考生考後心理變化【薦讀】|雪絨花三條:風雲雷電(組詩)【薦讀】|李保國
  • 最近我讀了哪些書?有哪些心得感悟?
    尤其是看到許多朋友密密麻麻做了一堆筆記,抄了一堆單詞和翻譯,我看著都心疼,因為看上去很美,但我認為是低效的學習方法。(這個梗用了兩次)我是在豆瓣閱讀上讀完的,不過這樣一本書挺適合買本紙質本放在案上沒事讀一讀。4.
  • 童書薦讀——《我長大了》
    隨著鮑小珍第二屆名師工作室的開張,童書薦讀欄目以嶄新面目回歸啦!此次我們力求「閱讀+五育並舉」,改變了原有的薦讀結構,以三個全新的板塊重新出發。此次薦讀,我們基於生活內容、生長過程和生命目標這三個主題展開,一月一主題,一周一主推。        本月,我們想與大家分享的是基於成長過程的內容閱讀系列童書:在新的一年裡,我們先一起來看看《我長大了》,感謝您的關注!
  • 高凱《我是特優聲》官宣 配音小白突破自我感受聲音魅力
    由B站出品的聲音演員競技綜藝《我是特優聲》於昨日官宣,作為配音小白的演員高凱,也加盟該節目。在官宣發布的海報中,高凱單手遮住一隻眼睛,傳達出僅用聲音來塑造角色的信念,他也將突破自我,與各前輩一同感受聲音的魅力。
  • 喬葉《最慢的是活著》,讀書筆記,讀起來特別溫暖
    本書講述著二妞和祖母的故事,而作者採用了第一人稱的寫法,讀來更加地親切,許是因為這樣的寫法,許是因為自己和奶奶的故事,讀完之後眼睛潤潤的。有情到深處的感動,有無可奈何的憂傷,有舐犢情深的柔情。小說用第一人稱,回憶自己與奶奶的點點滴滴。
  • 童書薦讀伴成長 ——2020年江漢區幼兒園第八屆童書童夢嘉年華
    本屆的「童書童夢嘉年華」和以往不同,在學前教育科的引領下,我們向全區幼兒園發起了「童書薦讀」活動,去尋找、發現一批優質童書,挖掘、薦讀優秀童書背後的教育思想。本次為大家薦讀童書的嘉賓來自不同的群體,他們都攜有一顆永不泯滅的兒童之心,透過不同的閱讀視角,為我們講述童書中的美好與力量。
  • 死了容易,活著很難-餘華《活著》讀書筆記
    很多人都說餘華的《活著》這本書,看完一遍以後,絕對不能再看第二遍了。我原以為是這本書內容不好,不值得再讀一遍,直到我看完這本書之後,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讀《活著》這本書,還是書友會的幾個群友推薦的。隨後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打開了這本書。
  • 好書大家讀·《活著》
    好書大家讀,今天我向大家推薦的是餘華的《活著》。這部小說沒有華麗的語言,只有娓娓道來的事實,更或是描寫一個人跌宕的一生。從紈絝子弟到淳樸厚實的農民,家道隕落早已註定了他以後的人生,人生對他而言,「窄若手掌又寬若大地」。
  • 童書薦讀——《總有一天會長大》
    隨著鮑小珍第二屆名師工作室的開張,童書薦讀欄目以嶄新面目回歸啦!此次我們力求「閱讀+五育並舉」,改變了原有的薦讀結構,以三個全新的板塊重新出發。此次薦讀,我們基於生活內容、生長過程和生命目標這三個主題展開,一月一主題,一周一主推。       本月,我們想與大家分享的是基於成長過程的內容閱讀系列童書:本周,我們一起來看看《總有一天會長大》,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