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大片謬誤百出 教授抱怨稱學生看後會變蠢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人們在看電影的時候,或許不會想到「科學」這個字眼,但事實上,很多電影的情節都或多或少牽涉到科學話題,電影導演設計的「科學」裡有多少真實的成分?看看美國一家著名科普雜誌找出的「好萊塢大片中的科學謬誤」就知道了。

  《後天》:57攝氏度的「冰凍颶風」

  劇情:2004年的《後天》被認為是真實性比較強的一部科幻片。影片中,由於溫室效應上升,引起了海洋洋流的變化,造成北半球的氣溫急劇下降,地球迎來了又一個冰河期,前所未見的颶風、龍捲風、海嘯將各個城市摧毀於一瞬間。隨後,極寒的空氣迅速將水面凝結,北半球的所有人類面臨空前的生死危機。在這場災難中,成功預測冰河期到來的霍爾博士協助美國政府轉移即將受災的國民,並前往重災區紐約市前去營救被困的兒子……

  經典鏡頭:紐約瞬間冰封。在冰凍颶風卷過,紐約瞬間成了冰天雪地的極地,只剩下自由女神像佇立在那裡,諷刺地看著只有冰和雪組成的大都市紐約。

  科學謬誤:對紐約被冰封的原因,影片中的科學家的解釋是,颶風迅速從地球的對流層吸收了大量溫度在零下100攝氏度的強冷空氣,然後來到地面,所以威力足以冰封一切。但事實上,對流層的空氣壓力僅為地面空氣壓力的約十分之一,當空氣從對流層下降到地面,空氣的壓力增大,體積減小,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空氣在體積減小的過程中會釋放能量,同時由於空氣是很好的絕緣體,被釋放的能量不會流失,而是保持在空氣中,致使空氣溫度升高。那麼,被颶風吸收的零下100攝氏度的強冷空氣到達地面後,溫度是多少呢?答案是57攝氏度。這樣高的溫度,怎能產生冰封的效果?即使是最保守的計算,加入能量損失等因素,「冰凍颶風」的最低溫度也就在零度左右,頂多叫「清涼颶風」罷了。

  本片打著科學的旗號,以科學家們為主角來解釋科學原理並拯救地球,令觀眾更加容易相信其中的科學謬誤,值得警惕。

  《碟中諜》:不可能的碰撞

  劇情:片中,由湯姆·克魯斯扮演的美國中情局特別行動小組特工在多個驚險場合赴湯蹈火,最終完成「不可能的任務」,為自己討回了清白。

  經典鏡頭:湯姆·克魯斯開著大功率摩託車,狂飆飛到半空中與對手的摩託車對碰,兩人在摩託車碰撞後跳下地面,繼續激烈打鬥。

  科學謬誤:讓我們假設當時碰撞時摩託車的時速為50英裡,兩車碰撞的時間是0.015秒,湯帥哥和其對手的重量分別是80公斤和90公斤,那上述碰撞產生的力量將高達124000牛頓,從電影中看,這些力量都集中在兩人的右上半身,假設受力面積為0.35平方米,那兩人在碰撞的一刻承受的壓強為350000牛頓/平方米。如果大家不清楚350000牛頓/平方米是什麼一個概念,我們來對比一下現實:汽車碰撞研究證實,如果車輛碰撞產生上述壓強,那麼汽車裡的人只有一半的生還機會,即使大難不死,也已經受了十分嚴重的內傷。換言之,湯帥哥如果在現實中經歷上述碰撞,那麼他最好的結果也就是躺在手術臺上被搶救。

  《蝙蝠俠》:超韌繩索+鋼筋鐵骨

  劇情:蝙蝠俠是繼超人之後又一個神通廣大、救苦救難的大英雄,《蝙蝠俠》系列電影在1989年推出後就長盛不衰。

  經典鏡頭:在《蝙蝠俠》第一集裡,蝙蝠俠與女主角一起從哥譚鎮的鐘樓上跌落,千鈞一髮之間,蝙蝠俠拋出他那永遠值得信賴的抓鉤,勾住了鐘樓外牆的一個獸雕裝飾,蝙蝠俠一手扯這繩索,一手攬女主角,兩人安然無恙。

  科學謬誤: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物體所受的合外力F=物體的質量(m)乘以加速度(a),即F=ma。現在我們來算一下蝙蝠俠在從高空跌落的時候受到了多少外合力,假設蝙蝠俠與女主角的重量加起來是140公斤,以60米/秒的速度下落,並在0.1秒的時間內驟停,產生的加速度將是600米/秒平方,那麼蝙蝠俠這時受到的外合力將達到85000牛頓,相當於9噸的重量。即使蝙蝠俠使用的是超強韌度、永不斷裂的繩索,那蝙蝠俠自己也必須是鋼筋鐵骨才能保證他不會骨折。

  《極限特工》:不可能存在的滑雪速度

  劇情:極限運動的好手凱奇被美國國家安全局招募成為一名特種秘密特工,並被派往執行一項危險的秘密任務,必須應用他所有的極限運動技能與敵人作戰。

  經典鏡頭:凱奇從雪山上飛速滑下,與跟在背後的大雪崩競賽,最後逃過劫難。

  科學謬誤:即使在堅硬的冰道上,目前人類創造的最快的滑雪速度僅為時速50英裡,放在電影裡的松垮雪面上,這個速度應該是不太可能產生的。相比之下,雪崩下落的最慢速度是雪崩底端的時速130英裡,最快速度是雪崩頂端的時速200英裡。在電影中,那位極限英雄開始領先雪崩10米,他的領先距離多久後會被追平?答案是不用半秒。大家還是找個地方挖挖看找不找得到這位大英雄吧。

  《全民公敵》:難得的正確

  劇情:著名演員威爾·史密斯飾演的律師被捲入一宗謀殺案,敵人用高科技衛星監視史密斯並企圖殺人滅口,而史密斯唯一的救兵是曾為安全局探員、現在轉為地下情報販子、知道如何反制安全局伎倆的吉恩·哈克曼。

  經典鏡頭:哈克曼住在一個他自己叫做「瓶子」的地方, 建築外包裹著一層銅絲網。哈克曼對史密斯說,「瓶子」能夠阻擋無線電波,因此沒有人能監視到自己在這裡的一舉一動。

  現實情況:謝天謝地,電影終於說對了一次。我們大概都經歷過這樣的情景,在某些建築裡面,我們的手機信號特別差或甚至沒有信號。原因就是應為該建築鋼筋混泥土裡有一些阻擋無線電波的材料,從而造成了一個阻隔無線電波的空間,這種空間在物理學中被稱為「法拉第籠子」。而銅正是阻隔無線電波的一種材料。所以,哈克曼說得沒錯,史密斯就放心住進他的「瓶子」吧。

  短評:愛刺激 也愛理性

  「本故事純屬虛構」,幾乎每部電影都會在開頭這樣註明,但也許正是這樣註明已經成為常規,人們反而不在意了:冰冷的颶風轉眼冰封紐約、蝙蝠俠高空墜落英雄救美、湯帥哥狂飆摩託空中大碰撞……當人們沉浸在精彩的故事情節和特技效果中時,「本故事純屬虛構」早已不在腦海中。《後天》、《碟中諜》、《蝙蝠俠》……一部接一部大片的潛移默化下,電影裡的科學謬誤也被人們接受了。美國中佛羅裡達大學兩名物理學教授就在今年暑期大片檔期期間發表文章,指責好萊塢大片讓他們的學生「變得越來越愚蠢」。「大家都會說『我知道電影不是真的』,但我的經驗告訴我,很多學生相信他們在螢屏上看到的一切。」其中一名教授說。

  其實,除了文中提到的影片,還有很多電影裡的科學細節在專家看來是不堪推敲的。當然,作為普通觀眾,我們不能、也不會強求凡事真實,畢竟看電影就是為了娛樂,而那些刺激火爆的畫面,正是導演煞費心思逗樂觀眾的招數。觀賞性和理性當中怎麼取捨?在看電影的時候,享受劇情,享受刺激;在生活中碰到電影中類似的場景,多想一想,選擇理性。這就夠了。 (溫俊華)


相關焦點

  • 臺網絡瘋傳服貿「懶人包」 謬誤百出學生多被誤導
    臺網絡瘋傳服貿「懶人包」 謬誤百出學生多被誤導   「懶人包」,號稱3分鐘讓人了解服貿協議,其內容卻謬誤百出,危言聳聽。  23日,臺經濟主管部門也召開記者會,對「服貿協議是黑箱作業」、「開放大陸勞工來臺就業衝擊臺灣百萬勞工」等五大謠言予以澄清。  「懶人包」還引述鄭秀玲的說法,恐嚇說島內將有上千種行業的500萬人受到服貿影響,其工作將被大陸勞工取代。
  • 六福客棧,一部鮮為人知的中國題材好萊塢大片!
    一部鮮為人知的中國題材好萊塢大片!Inn of the Sixth Happiness,民國初年,一位28歲的英國女傭葛拉蒂想到遙遠的中國去參加傳教,因為教育資歷被拒絕。她自己打工掙錢買火車票經過西伯利亞來到中國的山西陽城縣,在一個六福客棧裡傳教。
  • 雷奕安說《流浪地球》不遵循科學,網友:你咋不評論好萊塢大片?
    這部作品不僅僅只是在國內上映,《流浪地球》也在海外上映,作品上線後並在北美取得了良好的成績。甚至外國粉絲也紛紛稱讚《流浪地球》的特效不亞於好萊塢科幻大片,現在《流浪地球》已經被推遲了兩個月之後才能下架,還被最大的海外電影電視網站購買,版權將被翻譯成28個語言並將在190個國家和地區播出。
  • "歪嘴教科書"謬誤百出 日本做賊心虛提出"修補"
    新華網東京7月3日電 據共同社報導,日本「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2日向政府提出修改由其主持編寫的新初中歷史教科書。  這本歷史教科書旨在美化侵略戰爭,否認侵略罪行,因此謬誤百出。日本文部省在審定時,提出137處要其修改,然後予以批准。但修改後的歷史教科書實質未變,仍是顛倒黑白。
  • 好萊塢續集大片"內冷外熱" 內地觀眾是真愛?
    據《好萊塢報導》稱,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無盡的大片續集讓觀眾失去興趣,更可怕的是,大片續集越拍越爛,導致票房失利。有趣的是,這些大片續集一方面在北美賺不到錢,另一方面全球票房又很好,當中最大的海外票倉就是中國內地。《變形金剛5》《加勒比海盜5》等大片的北美票房遠不如前作,但內地票房都超過10億人民幣。
  • 大公報:西方質疑中國謬誤百出
    香港《大公報》2月4日發表文章,原題:《西方質疑中國謬誤百出》說,中國經濟在2009年出現V型反彈,復甦表現良佳,國際評論也隨之大變,反映了西方對中國情況認知不足和各種偏見,從中也可得到正、反兩方面的啟示。
  • 滑坡謬誤的幾點見解,帶你了解滑坡謬誤
    所以有些答主給出的只有一個「如果…那麼…」的例子不能稱為滑坡謬誤。 2.前提中的每個「如果…那麼…」直觀上都應是可接受的,如果有的「如果…那麼…」明顯為假,則這樣的論證也不能稱為滑坡謬誤。第三,結論中的「如果…那麼…」不可接受或明顯為假。
  • 除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多部好萊塢大片有望內地重映
    今天有流傳說法稱「外媒爆料《復仇者聯盟》系列、《盜夢空間》、《星際穿越》有望在中國內地重映」。情況是這樣:消息來源是外媒deadline撰文談新冠疫情後中國影市可能的狀況,其中講到恢復電影市場的第一步是重映多部熱門國產片,並且可能也會計劃外片的重映,舉了《復聯》系列和《盜夢》《星穿》作為例子,然後說了這事(外片重映總體)還在敲定中。
  • 暑期檔大片變網絡大電影《花木蘭》9月上網看
    暑期檔大片變網絡大電影!《好萊塢報導者》4日稱,迪士尼公司周二「意外」宣布,《花木蘭》將繞過北美院線,於9月4日直接上線自家流媒體平臺「迪士尼+」。主要原因是美國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嚴峻,而原定於3月27日上映的《花木蘭》檔期已經推遲3次,因此乾脆不上院線。
  • 章子怡10年後再演好萊塢大片,臺詞多、英語6、戲份足,表現不錯
    章子怡10年後再演好萊塢大片,臺詞多、英語6、戲份足,表現不錯5月25日,進口大片《哥斯拉:怪獸之王》在內地舉行了點映。作為哥斯拉怪獸宇宙的第二部力作,《哥斯拉:怪獸之王》較之於第一部在各方面都有了各種升級。
  • 好萊塢之外有精彩 全球27部視效大片饕餮盛宴
    眼下正在國內熱映的華語武俠巨製《龍門飛甲》就憑藉出色的3D效果和特效場景,為觀眾打造出一場瑰麗壯闊的視覺盛宴,將武俠電影的魅力提升到全新的層次。「3D效果不輸好萊塢頂級大片」,已成為圍繞《龍門飛甲》最熱的話題,3D、IMAX、CG特效……這些好萊塢大片的技術手段,華語電影人一樣可以玩得轉,玩出精彩!
  • 兩天票房8000萬,好萊塢最後一部大片涼涼
    9月份,在中國內地接連上映兩部好萊塢大製作電影《信條》和《花木蘭》。因為疫情影響,好萊塢多部大片都定檔2021年上映。這兩部電影曾作為好萊塢電影的救市稻草而選擇在中國內地上映,可最後因為口碑的原因,票房也都遭遇了慘敗。
  • 拉斯維加斯三大「神秀」來渝 堪比好萊塢大片
    充滿了「暗黑「系色彩的日本女藝人土屋安娜看完演出後大喊:「第一次看的時候雞皮疙瘩都起來了,連表演者的呼吸、皮膚的細微變化及震動都可以感受得到。」查爾斯王子、柯林頓、史匹柏等眾多國際政要和名人都對太陽馬戲團給予了讚嘆。  以後在拉斯維加斯、新加坡巡演,不要說座位了,簡直是「站無虛席」。  在這場「神秀「中,劇團追求更精緻的視聽效果和深邃的哲學意義。
  • 你期待的好萊塢大片全停拍了!
    受疫情影響,好萊塢影視產業在近期幾乎沒有出現什麼值得欣慰的新聞,壞消息幾乎涉及了所有項目。停拍、撤檔、關閉電影院,幾乎完全重演了中國兩個月之前的過程。作為全球影視產業的核心,好萊塢會因這場疫情發生哪些改變?
  • 好萊塢大片《怪物獵人》,沒有劇情剪輯混亂,除了特效還能看什麼
    在疫情期間,《怪物獵人》滿足了想看好萊塢大片的影迷粉絲,在特效表現上可圈可點,影蜘蛛、角龍與雄火龍的視覺相當震撼且精彩,讓人覺得身歷其境,也仿佛帶觀眾離開了原來世界,到了另一個陌生的世界體驗及冒險了一次。
  • 視頻|Alex honnold 辣評好萊塢大片
    本文轉載自 來嗨翻巖點妞按小鹿斑比(Alex綽號)一本正經地點評好萊塢大片順便做科普的樣子真是可愛('')二條還有16年他來中國格凸攀巖的視頻,片子裡的他溫暖、節儉。最近蹭著熱點GQ請這位攀巖專家,拍了一部break down點評 (吐槽) 以往好萊塢大片裡攀巖鏡頭的視頻。
  • 華納大片院網同發 好萊塢與中國市場的殊途同歸
    在PVOD模式上,中國公司和好萊塢片廠同樣積極,只不過雙方採取了不同策略和嘗試路徑。   好萊塢市場,環球影業、迪士尼、華納在宣布大片轉網前,均表現出了在流媒體領域的活躍布局。   無論是好萊塢的大片場主導,還是中國市場的流媒體牽頭,新模式的迅速普及和大規模應用均來自於未雨綢繆的提前布局。
  • 拋開「大片」模式,大衛·芬奇新作《曼克》講述好萊塢電影幕後的...
    這是一部在流媒體巨頭Netflix平臺獨家上線的最新作品,它的光影、黑白顏色、畫面中的噪點與配樂卻是好萊塢黃金年代的風格。影片中出現的是導演奧遜·威爾斯、傳媒大亨威廉·赫斯特這樣的歷史人物,甚至還有著名童星秀蘭·鄧波兒的聲音。觀眾看到的卻是至今依然活躍銀幕的演員加裡·奧德曼。如果是大衛·芬奇的粉絲,則更可能感到疑惑,這是那個拍出《搏擊俱樂部》《七宗罪》與《十二宮》的芬奇嗎?
  • 看電影是機上首選 南航好萊塢大片重磅來襲
    民航資源網2015年8月5日消息:七月流火、八月流金,暑假期間,旅客出行量逐漸增加,航空業步入生產旺季,南航的天空影院也緊隨客流變化,在影片數量和節目內容上進行調整,八月好戲連連,好萊塢大片重磅來襲。
  • 美教授抱怨:中國學生真的太多了!
    PPT打開後,有的學生倒抽了一口氣,有的學生聳聳肩不在意,有些學生拍下了PPT,並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出去很快就有中國學生團體提出這是種族歧視,並發起了請願,要求給出官方解釋,一時喧譁一片。隨後,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副校長David Marshall表示,學校已了解情況,並要求雙方都坐下來討論此事,最後由教授在課堂上就此事道歉,並發布聲明,才算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