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愛吃魚,這是一件毋庸置疑的事情。為什麼呢?主要是因為「魚」同「餘」同音,有著盈餘的意思在,擁有著吉祥,富裕,財富等多種含義。同時中國地大物博,魚的產量也大,所以魚類就經常出現在中國人餐桌上。中國人對魚無疑是有一種情懷在的,嘴饞加上全球化的影響下,讓中國對外引進了很多種魚類,但有些帶來的後果卻並非太好。
如果要評選一個物種是中國人最後悔引進的魚類,那麼羅非魚應該是榜上有名的存在,原因就是因為羅非魚帶來的物種入侵問題實在有些嚴重。中國是在1978年的時候大幅引進羅非魚的。這個原產非洲的物種,中國共引進了齊氏羅非魚,美麗羅非魚,莫三比克羅非魚等多種羅非魚,帶來的後果就是讓中國的南部水域幾近泛濫著眾多羅非魚。雖然如今中國人食用羅非魚的人數多了,但泛濫的情況依舊很嚴重。不過其實中國不僅僅就從非洲引進過一種非洲魚類,同期的時候,中國其實還有引進過另外一種非洲魚類,並且如今也泛濫成災了,你知道是什麼物種嗎?
這個物種就是革鬍子鯰,也就是所謂的埃及鬍子鯰和埃及塘鯴,原產於非洲的尼羅河水系,是鬍子鯰科的一種。和中國鬍子鯰有著些許的不同,它比本地鬍子鯰要更扁平一些,同時身體也更延長一些,擁有8條須,頭背部還有骨質微粒凸起,體側有黑色斑點和灰白色雲狀斑塊。而它就是1981年的時候,經由廣東淡水養殖良種場從埃及引進的,時間點和羅非魚引進的時候很接近,可以看出當時非洲魚類的火熱。
這是一種蠻有發展前途的養殖魚類,它之所以被引進就是因為如此,它擁有食性廣、生長快,個體大,耐低氧等優點,所以稱為華南,華中大部分地區推廣的魚類,尤其在兩廣地帶養殖最多,曾經一段時間,養殖埃及鬍子鯰成為一陣很流行的事情,不少家中池塘都有飼養。不過如今其實它卻並沒有那麼受國人的喜歡,原因很簡單,埃及鬍子鯰喜歡在髒水生活,所以它被猜測體內可能有著一些不好的物質,雖然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但就是有國人相信了,也不願吃這種在髒水生活的魚類,於是埃及鬍子鯰就被大量丟棄在野外。因為自身優點,它就泛濫成災了。
它的泛濫很多人應該也在農村的池塘見識過。埃及鬍子鯰什麼都吃,什麼都來者不拒,它們的食量巨大,人類的食物殘渣,水底中的水藻小魚都能夠成為它的食物,並且它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繁殖力特別強,這種魚為多次產卵類型,一年可以催產4-5次,一個500克埃及鬍子鯰一次就能產下1萬粒左右,試想如此的繁殖速度怎能夠不泛濫成災。也得虧這種魚擁有同類相殺,吞食魚卵的特性,讓繁殖速度大大減緩,不然鄉村中真的少能見到其他魚類的品種。
不知道你有沒有在村裡的湖裡見過這種魚呢?你們喜歡吃這種魚嗎?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