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鬍子魚」入侵中國,一次產萬卵一年生5次,卻沒國人願意吃

2020-12-22 芝麻小廝

中國人愛吃魚,這是一件毋庸置疑的事情。為什麼呢?主要是因為「魚」同「餘」同音,有著盈餘的意思在,擁有著吉祥,富裕,財富等多種含義。同時中國地大物博,魚的產量也大,所以魚類就經常出現在中國人餐桌上。中國人對魚無疑是有一種情懷在的,嘴饞加上全球化的影響下,讓中國對外引進了很多種魚類,但有些帶來的後果卻並非太好。

如果要評選一個物種是中國人最後悔引進的魚類,那麼羅非魚應該是榜上有名的存在,原因就是因為羅非魚帶來的物種入侵問題實在有些嚴重。中國是在1978年的時候大幅引進羅非魚的。這個原產非洲的物種,中國共引進了齊氏羅非魚,美麗羅非魚,莫三比克羅非魚等多種羅非魚,帶來的後果就是讓中國的南部水域幾近泛濫著眾多羅非魚。雖然如今中國人食用羅非魚的人數多了,但泛濫的情況依舊很嚴重。不過其實中國不僅僅就從非洲引進過一種非洲魚類,同期的時候,中國其實還有引進過另外一種非洲魚類,並且如今也泛濫成災了,你知道是什麼物種嗎?

這個物種就是革鬍子鯰,也就是所謂的埃及鬍子鯰和埃及塘鯴,原產於非洲的尼羅河水系,是鬍子鯰科的一種。和中國鬍子鯰有著些許的不同,它比本地鬍子鯰要更扁平一些,同時身體也更延長一些,擁有8條須,頭背部還有骨質微粒凸起,體側有黑色斑點和灰白色雲狀斑塊。而它就是1981年的時候,經由廣東淡水養殖良種場從埃及引進的,時間點和羅非魚引進的時候很接近,可以看出當時非洲魚類的火熱。

這是一種蠻有發展前途的養殖魚類,它之所以被引進就是因為如此,它擁有食性廣、生長快,個體大,耐低氧等優點,所以稱為華南,華中大部分地區推廣的魚類,尤其在兩廣地帶養殖最多,曾經一段時間,養殖埃及鬍子鯰成為一陣很流行的事情,不少家中池塘都有飼養。不過如今其實它卻並沒有那麼受國人的喜歡,原因很簡單,埃及鬍子鯰喜歡在髒水生活,所以它被猜測體內可能有著一些不好的物質,雖然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但就是有國人相信了,也不願吃這種在髒水生活的魚類,於是埃及鬍子鯰就被大量丟棄在野外。因為自身優點,它就泛濫成災了。

它的泛濫很多人應該也在農村的池塘見識過。埃及鬍子鯰什麼都吃,什麼都來者不拒,它們的食量巨大,人類的食物殘渣,水底中的水藻小魚都能夠成為它的食物,並且它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繁殖力特別強,這種魚為多次產卵類型,一年可以催產4-5次,一個500克埃及鬍子鯰一次就能產下1萬粒左右,試想如此的繁殖速度怎能夠不泛濫成災。也得虧這種魚擁有同類相殺,吞食魚卵的特性,讓繁殖速度大大減緩,不然鄉村中真的少能見到其他魚類的品種。

不知道你有沒有在村裡的湖裡見過這種魚呢?你們喜歡吃這種魚嗎?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引進非洲「鬍子魚」,國人卻不願意吃導致泛濫成災,網友:真不敢...
    非洲「鬍子魚」入侵中國,國人卻不願意吃,網友:終於有中國人不吃的了 大家也都知道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文明,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也就造就了中國成為了一個美食大國,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爬的。中國人都能將其做成美食,而且還能以不同的口味不同的形態呈現出來。
  • 非洲「鬍子魚」入侵中國,泛濫成災,吃貨卻視而不見
    魚在中國,不僅是一道味道鮮美的美食佳餚,而且還被賦予了了「年年有餘」的吉祥含義,所以一直備受眾多中國人的喜歡,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家常烹飪的時候,都喜歡在餐桌上準備一盤魚肉,可是有一種魚卻在中國泛濫成災,卻沒有人願意吃它。
  • 非洲產的「鬍子魚」,引進中國後泛濫成災,但吃貨卻表示不敢吃
    現如今是一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各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是越來越頻繁,不過隨著頻繁的貿易往來,物種入侵的事件也是越來越多。中國算是世界上物種入侵最多的國家,像我們的熟悉的小龍蝦還有牛蛙都屬於入侵物種,不過這兩種入侵物種還好,它們可以帶來很大的經濟價值。
  • 非洲一鱸魚入侵中國,能長到200多斤,國內吃貨:10斤就能吃
    非洲一鱸魚入侵中國,能長到2米重200斤,國內吃貨:10斤就能吃了 在我們中國,有很多的資源,其中包括很多的外來入侵物種,就是近幾年國外的物種不斷引進我國,導致過度繁衍,這些物種在我國就成了災難,使我國物種陷入困擾,受到生存上的威脅,就像近幾年入侵物種有水葫蘆,清道夫等,這些入侵物種繁衍得越來越快
  • 面對這些外來入侵物種,即使是中國吃貨也無從下口
    說到生物入侵我知道你們都在想,我知道,就是小龍蝦、牛蛙那些進了中國反而被中國吃貨們吃到要靠養殖才能維持供應,價格還一直在猛漲的那個物種嘛。中國地大物博,吃貨創意思路廣,沒什麼好怕的,來多少都給它吃滅絕。
  • 疫情過後,各地釣友抱怨「鬍子魚」泛濫成災,聽說還不能吃?
    但是很多釣友都反映:疫情結束之後,當地出現了很多奇怪的魚。其中一種被稱之為鬍子魚的新型魚雷,在很多地方都被發現過,甚至有的地方數量已經泛濫成災。這種魚長得很奇怪,嘴巴上長了很多很多的鬍子,而且樣子就像是鯰魚,也有點像是埃及的塘鯴,所以很多釣友都眾說紛紜。
  • 愛吃腐肉的進口「垃圾魚」泛濫,學會分辨魚的品類,讓你少拉肚子
    ——亞里斯多德萬千世界無奇不有,相信有很多國家都曾經面臨過這樣一個難題,那就是物種入侵。每一個外來物種入侵到本國的生態系統都會讓很多人頭疼。我國也曾經有很多個物種入侵,但是由於我國是一個美食大國,很多入侵物種在中國廚師的手中都能變成美味的食物。而埃及鬍子鯰也是一種外來物種。
  • 中國人不願吃的食物,非洲國家卻吃到瀕臨滅絕,一年吃上千萬噸
    說到吃,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第一時間應該想到的就是我們中國人。可以說中國是吃貨的天堂,我們有著幾千年的飲食文化,那些西方人看起來醃髒不能入口的動物內臟,下水,往往在我們中國的廚師刀下就會變成一道可口的飯菜。就連很多老外吃了之後都忘記了他們的忌諱,那叫一個讚不絕口啊。
  • 垃圾魚入侵校園湖?校園景觀湖「鬍子魚」泛濫成災,能吃嗎?
    大學校園裡的風景湖也是一個「天然釣場」……俗話說,有水的地方有魚。在廣西,人工挖出來的景觀湖,經過很長一段時間,長出了很多野生魚類。而且,其中一條「鬍子魚」數量非常龐大,幾乎是上鉤。小吳驚訝地說,湖裡有很多野生魚,特別是一種以前從未見過的「虎子魚」,簡直是一場災難。更重要的是,這種魚可以用剩餘的食物作為誘餌,商業誘餌,或麵包屑……這種魚全身都是金黃色的,嘴上長著一堆短鬍鬚。這是什麼魚?這種魚能吃嗎?
  • 這5種失敗的外來入侵物種,只有最後一種中國人不敢吃
    說到外來入侵物種,美國人非常厭倦鯉魚,我們的鯉魚到了美國,簡直是瘋長,而一般外來物種在本地都沒有天敵,所以這些鯉魚讓美國人很是頭疼。而在愛爾蘭,龍蝦入侵簡直是他們的噩夢,他們也不吃,因而,經常在馬路上,都是一片一片的龍蝦「浪潮」。
  • 「入侵」中國的六大物種,圖1成了淡菜,圖6被國人吃的瀕臨滅絕!
    【「入侵」中國的六大物種,圖1成了淡菜,圖6被國人吃的瀕臨滅絕!】貽貝,前段時間丹麥召集中國吃貨解決了貽貝泛濫問題,我也是才知道這東西的,在美國也是一樣的頭疼,但在中國卻成了淡菜(一種貽貝幹製品)。據了解,雀鱔是雀鱔科雀鱔屬的大型魚類的統稱,產於北美或中美等地。
  • 在南方地區埃及塘鯴的養殖方式令人不適,這樣的魚能吃嗎?
    網傳還會吃人。雖然它長得挺像鯰魚的,和鯰魚最大的區別應該就是它鬍子比較多,但是很多釣魚人應該和我一樣,寧願去釣鯰魚,也不願意釣到埃及塘鯴!埃及塘鯴也叫鯰魚、鬍子魚等。鯰魚、鬍子魚是對鯰科的統稱,它屬於外來物種,是原產於非洲尼羅河流域的入侵物種,我國1981年從埃及引進。現在人們在內河裡釣到的鯰魚,基本上都是埃及塘鯴。
  • 美國被亞洲鯉魚入侵,數億條魚遍布河流,中國網友:我都不敢吃!
    物種入侵一直以來都是讓許多國家都為之頭疼的一件事情,因為物種入侵大多數情況下會對本土物種造成毀滅性打擊。比如入侵中國的非洲大蝸牛,就破壞了許多中國的植被和環境,再比如鱷龜,一隻就足以造成一個池塘的魚類都消失殆盡。不過有些入侵物種最後甚至可能成為「盤中餐」,比如我們最愛吃的麻辣小龍蝦,其實一開始就是以入侵物種的身份進入中國的。
  • 非洲大蝸牛中國泛濫成災,非洲人的超級美味,中國吃貨卻不敢吃
    非洲大蝸牛,又叫褐雲瑪瑙螺,屬於瑪瑙螺科瑪瑙螺屬,在非洲,非洲大蝸牛可以說是超級美食,非洲加納一年可以吃掉1500萬公斤蝸牛,但是非洲大蝸牛入侵中國之後,已經泛濫成災,可是中國吃貨卻不敢吃,這是為什麼呢?
  • 中國吃貨都不敢吃的蝸牛,非洲人卻把它吃成「瀕危物種」,服了!
    在大多數老外眼中,中國吃貨都是非常厲害的,在中國吃貨的眼中似乎沒有什麼是不敢吃的。地上爬的,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只要是有一定營養價值的,吃貨們都會用不同的烹飪手法把它製作成美味端上餐桌。這樣的一種能力讓很多老外都為之敬佩,所以常常會有一些國家面臨入侵物種大面積繁殖,到了泛濫成災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就會請求中國吃貨幫忙。然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一種連中國吃貨都不敢吃的蝸牛,非洲人卻把它吃成了瀕危物種,每年能夠吃掉上萬斤,如今還需要人工來養殖,服了!蝸牛,我們平時也是經常會見到的,尤其是在農村一場大雨過後蝸牛就會爬出來透氣,尋覓食物。
  • 盤點最難以下咽的四種魚,鰱魚上榜,最後一種難倒了中國吃貨!
    盤點最難以下咽的四種魚,鰱魚上榜,最後一種難倒了中國吃貨!魚是人們經常食用的食物之一,原先是每到過節的時候家裡會做上一燉魚,大家一起吃。隨著生活物質的提高,不管什麼時候,只要想吃就能買,且做法有很多,像清蒸、紅燒、烤著吃、炸著吃,都深受人們的喜愛。但是也有些魚不受歡迎,盤點最難以下咽的四種魚,鰱魚上榜,最後一種難倒了中國吃貨!鰱魚吃過鰱魚的應該都知道鰱魚的土腥味特別重,尤其是在農村的婚宴上的鰱魚。
  • 非洲大蝸牛成為當地人的美味,在中國泛濫成災,卻沒有人敢吃!
    非洲大蝸牛在非洲是非常受歡迎的,非洲的部分地區一年可以吃掉1500萬公斤的蝸牛,但是在這一物種入侵中國之後本以為它會像小龍蝦一樣被吃到滅絕,需要經過人工培育,但事實卻恰恰相反
  • 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食人魚非洲大蝸牛等引關注
    「據初步估計,松材線蟲等13種主要農林入侵物種每年對我國造成574億元的直接經濟損失。同時,還造成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導致生態退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引起土著物種尤其是珍稀瀕危物種的消失和滅絕。」  廣西近兩年出現的食人魚、非洲大蝸牛等入侵物種曾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 為什麼小龍蝦會成為入侵中國失敗的八大生物之一?
    小龍蝦入侵過很多國家,也依然保持數量增長的形式,當然也來到我們中國啦,不然怎麼會有各種美味的小龍蝦大餐呢?有一種說法說夏天到了,小龍蝦就瘋了。在中國,小龍蝦產業已經是一個很大的規模了,還帶動了地方就業,只因為這個行業過於的火爆程度。
  • 塘角魚:入侵性極強的魚種極品,從埃及和東非引入,引入錯了嗎?
    今天的主角是塘角魚,它的肉質鮮美,對人體健康也很有好處,深受廣大食客的喜愛。但缺點就是生命力太強、入侵能力太強,嚴重擠壓了本地物種的生活環境,甚至反客為主!塘角魚的「大名」叫革鬍子鯰,一般人們就叫它鯰魚,在我國南方也叫它塘角魚、埃及塘蝨、埃及鬍子鯰、八須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