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14:54:19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5月8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獲悉,重慶首例無導線起博器植入手術患者成功出院了。手術的成功標誌著重慶在心律失常方面的診療技術邁入了國際領先水平。
兩次突然暈厥 原來是因為心臟停跳
家住巫溪的張女士,在兩個月前不明原因的突發暈厥,好在暈厥幾分鐘後就自行甦醒了,她和家人也就沒有引起重視。但在20天前,張女士再次無明顯誘因的出現了暈厥的情況,家人這才慌了神,趕緊將她送到醫院診治。
「當時我暈倒後,把家人嚇慘了。」 張女士介紹,本來她覺得沒啥的,可兒子跟她說,還是要到重慶大醫院去檢查一下,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暈倒的?他們怕再次摔倒更危險。
在新橋醫院進行檢查時,動態心電圖提示病態竇房結症候群,陣發性全心停搏,心臟停跳是引起暈厥的「元兇」。
△植入患者體內得無線起搏器。
成為重慶首例使用無線起搏器患者 機器僅重2克
陣發性全心停搏,就是心臟負責跳動的部位「罷工」了,並且極有可能隨著病情的加重,停跳的時間會越來越長,目前最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植入心臟起博器,這也是患者的唯一選擇。
新橋醫院全軍心血管病中心起搏團隊經過術前縝密診療方案分析,同患者和家屬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後,決定為她實施重慶首例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手術。
起搏組王江副教授介紹,該起搏器無需植入心內膜導線,也無需在胸前皮下製作囊袋放置脈衝發生器(起搏器),減少了創傷與感染風險。而且,該無導線起搏器直接植入在心腔內,無傷疤、無切口,患者在植入後幾乎感覺不到起搏器的存在,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手術在局部麻醉下進行,專家們通過股靜脈穿刺,成功將起搏器通過導管植入到心腔內部,整個手術時間僅用了30分鐘,患者術後反應良好。兩天後,通過不間斷的心電系統檢測,心臟功能正常,可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據新橋醫院全軍心血管病中心主任晉軍教授指出,和傳統起搏器不同,此次植入的Micra創新的無導線,無囊袋設計,可以大大減少併發症發生的風險。相較於傳統起搏器,Micra體積減小了93%,僅有維生素膠囊大小,重量僅約2g。晉軍教授稱,從現有的起博器植入的適應症範圍來講,要通過篩選的病人,適合於植入無導線起博器的病人才能夠植入。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石亨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