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首例無導線起搏器在鄭大一附院植入成功,無形之間,心跳如常!

2021-01-08 騰訊網

(邱春光教授團隊進行手術)

7月6日上午,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病醫院的介入手術室內,在董建增院長的指導下,邱春光教授團隊完成了河南首例無導線(Micra)起搏器的植入手術。

1名小患者成為了河南省第一位成功接受全球最小「膠囊」起搏器的患者。

據邱春光主任介紹,小患者有先天性心臟病,心跳嚴重過緩,引發了心慌、疲勞、頭暈、眼前發黑等一系列症狀,嚴重影響了她的正常生活。

她的爸爸媽媽通過熟人打聽得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邱春光教授團隊在此方面有豐富的經驗,於是慕名前來就診。

因目前最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植入心臟起博器,這也是患者恢復正常生活的最佳選擇。

鑑於患兒處於快速生長發育期,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邱春光教授團隊綜合考慮患者家屬意願,經過仔細評估、制定了周密的治療方案,最終選擇給患者植入無導線(Micra)起搏器。

(起搏器進入並釋放在右心室)

手術在全麻下進行,通過股靜脈經導管將無導線(Micra)起搏器植入到右心室,在進行仔細的測試後結束了手術。該手術的成功完成,開啟了河南省心律失常無導線起搏治療的新時代。

據邱教授介紹,該起搏器無需植入心內膜導線,也無需在胸前皮下製作囊袋埋藏脈衝發生器,一可以降低感染風險,二從外表上看著著也更美觀。

無導線(Micra)起搏器直接植入在心腔內,無傷疤、無切口,患者在植入後幾乎感覺不到起搏器的存在,可大大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據了解,全球體積最小的心臟起搏器——無導線(Micra)起搏器於2019年11月在國內上市。

Micra體積僅有維生素膠囊大小,比傳統心臟起搏器減小93%,重量僅約2克。它可通過微創方式植入心臟內,無導線、無囊袋,減少了創傷與感染風險。

Micra雖然小,但是壽命卻長達10年以上,同時具備抗核磁功能。Micra的臨床應用為我國心動過緩患者帶來微創、高效的治療新選擇。

邱教授說:這例手術是河南省首例通過微創技術完成的無導線起搏器植入,給一些合適的患者帶來的福音,相信會對我省在這個領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該手術的成功完成,也開啟了我省心律失常無導線起搏治療的新時代。

(文/圖 陳麗芬)

相關焦點

  • 河南首例!無導線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成功
    7月8日,記者從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近日該院心血管病醫院成功實施河南首例無導線(Micra)起搏器的植入手術,給更多心臟病患者帶來了福音。據悉,接受手術的是一位兒童患者,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心跳嚴重過緩,引發了心慌、疲勞、頭暈等一系列症狀,植入心臟起搏器是目前最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鄭大一附院心血管病醫院邱春光教授說:「患兒處於快速生長發育期,且活動較多,帶導線的起搏器會給其生活帶來很多不便,所以選擇植入無導線起搏器。」
  • 2g 膠囊般大小的無導線起搏器,無形之間使心跳如常
    沒有導線,形狀像一粒維生素膠囊,體積只有傳統起搏器的十分之一,卻能為心臟提供持續穩定的動力。7 月 16 日,綿陽市中心醫院心內科介入團隊順利將一粒花生米大小的「膠囊」植入患者體內,成功為一名起搏器囊袋反覆感染的患者植入一枚無導線起搏器。
  • 河南首例!無導線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成功實施
    7 月 8 日,記者從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近日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病醫院的介入手術室內,在董建增院長的指導下,邱春光教授團隊完成了河南首例無導線 ( Micra ) 起搏器的植入手術,開啟了我省心律失常無導線起搏治療, 將為更多患者送去福音。
  • 深大總醫院成功植入首例膠囊無導線起搏器
    近日,深圳大學總醫院心內科團隊成功為 74 歲的強叔(化名)裝上了一枚全世界最小的心臟起搏器。這枚微型起搏器只有 1.75 克,差不多一顆膠囊大小,同時也刷新了深大總醫院無導線、無創口的起搏器植入紀錄。有了這個"隱形保鏢",強叔說,"心臟很舒服"。
  • 全國首例!患者心動過緩造影劑過敏 成功植入無導線起搏器
    12月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
  • 威海首例Micra無導線起搏器植入完成
    日前,山東大學附屬威海市立醫院心內科成功完成威海市首例Micra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標誌著該院起搏器植入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該患者為91歲女性,因「病態竇房結症候群、心房纖顫」已先後植入及更換起搏器3次。
  • 不足2克膠囊大小 青島市首例無導線起搏器在市立醫院成功植入
    半島網6月30日訊  6月19日,青島市市立醫院成功完成青島地區首例無導線起搏器Micra植入。開啟了青島市無導線起搏器治療心律失常的新時代,標誌著市立醫院心律失常診治水平邁入了國內先進水平。膠囊大小,通過血管直達心臟Micra無導線起搏器如膠囊大小,重量不足2g,體積和重量僅為傳統起搏器的十分之一,經穿刺血管,直接放入心腔內膜,無需植入心內膜導線,也無需在胸前開刀製作皮下囊袋,減少了創傷與感染風險,而且手術時間大大縮短,患者術後幾乎感覺不到起搏器的存在。
  • 全國首例!86歲高齡心動過緩患者造影劑過敏,成功植入無導線起搏器
    12月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
  • 國際領先 天津市胸科醫院完成首例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手術
    央廣網天津8月1日消息(記者王漪 蘇平)日前,天津市胸科醫院成功獨立完成該院首例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手術。該例起搏器的成功植入,標誌著天津市胸科醫院心內科心律失常診治邁入國際領先水平。  接受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手術的患者王奶奶(化名)今年81歲,出現間歇心悸症狀已有兩年,近期病情加重後來到胸科醫院就診後收治入院。經診斷,王奶奶患有心律失常,包括陣發房顫、竇性停搏、竇性心動過速、高血壓三級(高危)等情況,需植入永久起搏器進行治療。
  • 重慶實施首例無導線起博器植入手術 起搏器僅重2克
    05-08 14:54:19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5月8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獲悉,重慶首例無導線起博器植入手術患者成功出院了。手術的成功標誌著重慶在心律失常方面的診療技術邁入了國際領先水平。
  • 重慶首例無導線起博器植入手術成功實施
    重慶首例無導線起博器植入手術成功實施(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重慶5月8日消息(記者趙聰聰 通訊員李春梅)5月7日,重慶巫溪張女士因不明原因暈厥,在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全軍心血管病中心成功接受了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手術兩天後,檢測數據顯示,一切正常
  • 全球最小心臟起搏器成功植入七旬患者體內,進博會「明星產品」加速...
    這一區域「救心、護心」團隊亦將參與第三屆進博會醫療保障工作  第三屆進博會報名火熱,前兩屆的溢出效應不斷顯現。昨天,記者從上海市同仁醫院獲悉,首屆進博會「明星產品」——全球最小心臟起搏器Micra近日在這家醫院成功植入患者體內。  這款無導線起搏器是今年上海市醫保目錄下的第一個新增耗材項目。
  • 治療心律失常的微小機器人——無導線心臟起搏器(Micra)正式進入...
    記者20日獲悉, 在第二屆進博會正式上市僅一個多月後,2019年12月中下旬已有國內多家醫院順利為心律失常患者完成首批手術植入,無導線心臟起搏器成為我國心動過緩患者的"隱形衛士",守護心律失常患者心跳,幫助患者及其家庭更好的享受高質量的生活。
  • 一74歲大叔心跳瘋狂「超速」,這個只有1.75克...
    「還有沒有更好的起搏器,更好的植入方式?」 因為是直接植入了心腔內,一般患者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真正的「無形」之間,讓患者心跳如常,可以說是守護心臟的「隱形保鏢」。
  • 膠囊起搏器為八旬老人護心——常德一醫開展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
    紅網時刻常德6月29日訊(通訊員 羅豔蘭)近日,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葛良清博士率團隊成功完成繼湘雅醫院、湘雅二醫院之後,湖南地市級醫院首例Micra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該起搏器只有膠囊大小、重僅2克,電池壽命超過12年,擁有兼容核磁共振掃描等創新功能。
  • 廣西完成首例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新術式將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7月10日上午,自治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團隊為一名77歲患者完成廣西首例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標誌著我區無導線起搏器治療心律失常新時代的開啟。患者潘先生77歲,因反覆出現頭暈、心慌、氣促,多次就醫症狀無明顯改善。於2020年6月底到自治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就診。
  • 梅州市人民醫院完成粵東西北首例 無導線起搏器植入
    近日,梅州市人民醫院成功完成粵東西北首例世界最小的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無導線起搏器(Micra)的植入,這標誌著該院心血管內科的心臟器械植入水平邁入國際先進行列。 植入最小心臟起搏器 解決心率問題 患者賴伯今年75歲,因患有間歇性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到市人民醫院入院治療。
  • ——鄭大一附院...
    央廣網鄭州9月11日消息(記者 李凡)分享喜悅—跨越世紀的牽手近日,一對來自於河南安陽的手足裂畸形家族史的夫婦終於迎來了他們家庭中第一個手足健全的寶貝,夫婦兩人無比激動地向鄭大一附院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電話報喜。世界首例手足裂在1912年最先被報導,迄今已有108年歷史,望著這跨越世紀的牽手,團隊成員內心充滿著激動!
  • 甘肅首例全球最小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成功
    人民網蘭州7月8日電(王文嘉)日前,在甘肅省人民醫院介入手術室內,該院幹部病房心內科主任王楠主任團隊為87歲的患者成功植入一枚最新的Micra心臟起搏器,該患者也成為了甘肅省首位嘗鮮全球最小「膠囊」起搏器的患者。
  • 我好像做了一個「假手術」:92歲老人成功植入全球最小心臟起搏器
    心動過緩,是心律失常的一個重要類型,通常指每分鐘心跳在60次以下,如此的心跳頻率將無法保證心臟在日常活動或正常運動時輸送足夠的血液到人體各器官。年齡大,肺部條件也不好,容易有囊袋、導線的併發症,而且房顫伴心率慢。綜合考慮了患者的情況,謝玉才認為,安裝無導線心臟起搏器是目前最適合李爺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