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春光教授團隊進行手術)
7月6日上午,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病醫院的介入手術室內,在董建增院長的指導下,邱春光教授團隊完成了河南首例無導線(Micra)起搏器的植入手術。
1名小患者成為了河南省第一位成功接受全球最小「膠囊」起搏器的患者。
據邱春光主任介紹,小患者有先天性心臟病,心跳嚴重過緩,引發了心慌、疲勞、頭暈、眼前發黑等一系列症狀,嚴重影響了她的正常生活。
她的爸爸媽媽通過熟人打聽得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邱春光教授團隊在此方面有豐富的經驗,於是慕名前來就診。
因目前最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植入心臟起博器,這也是患者恢復正常生活的最佳選擇。
鑑於患兒處於快速生長發育期,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邱春光教授團隊綜合考慮患者家屬意願,經過仔細評估、制定了周密的治療方案,最終選擇給患者植入無導線(Micra)起搏器。
(起搏器進入並釋放在右心室)
手術在全麻下進行,通過股靜脈經導管將無導線(Micra)起搏器植入到右心室,在進行仔細的測試後結束了手術。該手術的成功完成,開啟了河南省心律失常無導線起搏治療的新時代。
據邱教授介紹,該起搏器無需植入心內膜導線,也無需在胸前皮下製作囊袋埋藏脈衝發生器,一可以降低感染風險,二從外表上看著著也更美觀。
無導線(Micra)起搏器直接植入在心腔內,無傷疤、無切口,患者在植入後幾乎感覺不到起搏器的存在,可大大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據了解,全球體積最小的心臟起搏器——無導線(Micra)起搏器於2019年11月在國內上市。
Micra體積僅有維生素膠囊大小,比傳統心臟起搏器減小93%,重量僅約2克。它可通過微創方式植入心臟內,無導線、無囊袋,減少了創傷與感染風險。
Micra雖然小,但是壽命卻長達10年以上,同時具備抗核磁功能。Micra的臨床應用為我國心動過緩患者帶來微創、高效的治療新選擇。
邱教授說:這例手術是河南省首例通過微創技術完成的無導線起搏器植入,給一些合適的患者帶來的福音,相信會對我省在這個領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該手術的成功完成,也開啟了我省心律失常無導線起搏治療的新時代。
(文/圖 陳麗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