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首例無導線起博器植入手術成功實施

2020-12-20 瀟湘晨報

重慶首例無導線起博器植入手術成功實施(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央廣網重慶5月8日消息(記者趙聰聰 通訊員李春梅)5月7日,重慶巫溪張女士因不明原因暈厥,在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全軍心血管病中心成功接受了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手術兩天後,檢測數據顯示,一切正常,可以康復出院了。據悉,此例手術為重慶首例,手術的成功標誌著重慶在心律失常方面的診療技術邁入了國際領先水平。

重慶巫溪的張女士,在2個月前不明原因的突發暈厥,好在暈厥幾分鐘後就自行甦醒了,她和家人也就沒有引起重視。但在20天前,張女士再次無明顯誘因的出現了暈厥的情況,家人這才慌了神,趕緊將她送到醫院診治。

【來源:央廣網地方頻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重慶實施首例無導線起博器植入手術 起搏器僅重2克
    05-08 14:54:19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5月8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獲悉,重慶首例無導線起博器植入手術患者成功出院了。手術的成功標誌著重慶在心律失常方面的診療技術邁入了國際領先水平。
  • 河南首例!無導線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成功實施
    7 月 8 日,記者從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近日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病醫院的介入手術室內,在董建增院長的指導下,邱春光教授團隊完成了河南首例無導線 ( Micra ) 起搏器的植入手術,開啟了我省心律失常無導線起搏治療, 將為更多患者送去福音。
  • 河南首例!無導線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成功
    7月8日,記者從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近日該院心血管病醫院成功實施河南首例無導線(Micra)起搏器的植入手術,給更多心臟病患者帶來了福音。據悉,接受手術的是一位兒童患者,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心跳嚴重過緩,引發了心慌、疲勞、頭暈等一系列症狀,植入心臟起搏器是目前最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鄭大一附院心血管病醫院邱春光教授說:「患兒處於快速生長發育期,且活動較多,帶導線的起搏器會給其生活帶來很多不便,所以選擇植入無導線起搏器。」
  • 國際領先 天津市胸科醫院完成首例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手術
    央廣網天津8月1日消息(記者王漪 蘇平)日前,天津市胸科醫院成功獨立完成該院首例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手術。該例起搏器的成功植入,標誌著天津市胸科醫院心內科心律失常診治邁入國際領先水平。  接受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手術的患者王奶奶(化名)今年81歲,出現間歇心悸症狀已有兩年,近期病情加重後來到胸科醫院就診後收治入院。經診斷,王奶奶患有心律失常,包括陣發房顫、竇性停搏、竇性心動過速、高血壓三級(高危)等情況,需植入永久起搏器進行治療。
  • 河南首例無導線起搏器在鄭大一附院植入成功,無形之間,心跳如常!
    (邱春光教授團隊進行手術) 7月6日上午,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病醫院的介入手術室內,在董建增院長的指導下,邱春光教授團隊完成了河南首例無導線
  • 不足2克膠囊大小 青島市首例無導線起搏器在市立醫院成功植入
    半島網6月30日訊  6月19日,青島市市立醫院成功完成青島地區首例無導線起搏器Micra植入。開啟了青島市無導線起搏器治療心律失常的新時代,標誌著市立醫院心律失常診治水平邁入了國內先進水平。膠囊大小,通過血管直達心臟Micra無導線起搏器如膠囊大小,重量不足2g,體積和重量僅為傳統起搏器的十分之一,經穿刺血管,直接放入心腔內膜,無需植入心內膜導線,也無需在胸前開刀製作皮下囊袋,減少了創傷與感染風險,而且手術時間大大縮短,患者術後幾乎感覺不到起搏器的存在。
  • 全國首例!患者心動過緩造影劑過敏 成功植入無導線起搏器
    12月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
  • 威海首例Micra無導線起搏器植入完成
    日前,山東大學附屬威海市立醫院心內科成功完成威海市首例Micra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標誌著該院起搏器植入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該患者為91歲女性,因「病態竇房結症候群、心房纖顫」已先後植入及更換起搏器3次。
  • 全國首例!86歲高齡心動過緩患者造影劑過敏,成功植入無導線起搏器
    12月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
  • 深大總醫院成功植入首例膠囊無導線起搏器
    近日,深圳大學總醫院心內科團隊成功為 74 歲的強叔(化名)裝上了一枚全世界最小的心臟起搏器。這枚微型起搏器只有 1.75 克,差不多一顆膠囊大小,同時也刷新了深大總醫院無導線、無創口的起搏器植入紀錄。有了這個"隱形保鏢",強叔說,"心臟很舒服"。
  • 全國首例,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專家挑戰高難度手術
    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86歲患者為植入永久心臟起搏器,千裡慕名求醫「昨天做了起搏器手術,明天就可以出院,完全感覺不到是做了一次手術,來華西醫院真是來對了!」,86歲的患者喜笑顏開地說。
  • 梅州市人民醫院完成粵東西北首例 無導線起搏器植入
    近日,梅州市人民醫院成功完成粵東西北首例世界最小的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無導線起搏器(Micra)的植入,這標誌著該院心血管內科的心臟器械植入水平邁入國際先進行列。 植入最小心臟起搏器 解決心率問題 患者賴伯今年75歲,因患有間歇性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到市人民醫院入院治療。
  • 廣西完成首例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新術式將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7月10日上午,自治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團隊為一名77歲患者完成廣西首例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標誌著我區無導線起搏器治療心律失常新時代的開啟。患者潘先生77歲,因反覆出現頭暈、心慌、氣促,多次就醫症狀無明顯改善。於2020年6月底到自治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就診。
  • 膠囊起搏器為八旬老人護心——常德一醫開展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
    紅網時刻常德6月29日訊(通訊員 羅豔蘭)近日,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葛良清博士率團隊成功完成繼湘雅醫院、湘雅二醫院之後,湖南地市級醫院首例Micra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該起搏器只有膠囊大小、重僅2克,電池壽命超過12年,擁有兼容核磁共振掃描等創新功能。
  • 甘肅首例全球最小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成功
    人民網蘭州7月8日電(王文嘉)日前,在甘肅省人民醫院介入手術室內,該院幹部病房心內科主任王楠主任團隊為87歲的患者成功植入一枚最新的Micra心臟起搏器,該患者也成為了甘肅省首位嘗鮮全球最小「膠囊」起搏器的患者。
  • 義大利成功完成首例3D列印支氣管植入手術
    打開APP 義大利成功完成首例3D列印支氣管植入手術 中關村在線 發表於 2020-05-25 15:07:42 (文章來源:中關村在線) 歐聯通訊社報導,義大利一家醫院日前為一名5歲幼兒患者進行支氣管軟化症和支氣管壁嚴重萎縮手術,該醫院首次採用3D列印支氣管植入手術並獲成功。
  • 全國首例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專家挑戰高難度手術
    央廣網成都12月19日消息(記者韓民權)記者19日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獲悉,日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
  • 四川首例人工心臟植入手術成功
    圖為手術現場。四川省人民醫院供圖圖為手術現場。四川省人民醫院供圖中新網成都11月12日電 (王鵬)記者12日從四川省人民醫院獲悉,該醫院日前順利為一名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實施全國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臟(左心室輔助系統)植入手術,術後患者生命體徵平穩。據四川省人民醫院心臟外科中心主任黃克力介紹,首例接受植入患者為42歲男性,臨床確診為擴張型心肌病,規範藥物治療多年無效,心功能持續惡化,生命瀕危。
  • 進博會上走紅的全球最小心臟起搏器,今天完成上海首例手術
    12月18日上午,在經過了一年的臨床研究後,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成功完成上海首例、全國首批Micra無導線起搏器植入。這標誌著瑞金醫院心內科心律失常診治水平邁入國際領先水平。但凌先生對傳統的心臟起搏器有些顧慮,因為傳統的心臟起搏器會將兩根導線通過靜脈植入心臟,再在前胸開口置入起搏器。而Micra無導線起搏器無需植入心內膜導線,也無需再在胸前切開製作囊袋。凌先生通過進博會的報導了解到了這款微型起搏器後,便「一見鍾情」,認定了這便是最適合自己的「救命良藥」。
  • 治療心律失常的微小機器人——無導線心臟起搏器(Micra)正式進入...
    記者20日獲悉, 在第二屆進博會正式上市僅一個多月後,2019年12月中下旬已有國內多家醫院順利為心律失常患者完成首批手術植入,無導線心臟起搏器成為我國心動過緩患者的"隱形衛士",守護心律失常患者心跳,幫助患者及其家庭更好的享受高質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