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金叔為您分享
的第945
篇原創文章
我是餐飲營銷戰略顧問金叔。每晚9:30分,歡迎關注:火爆餐飲營銷研究社,每天為你分享開餐廳值得借鑑的方法,思路和建議。
多數新開店的,應該避免以下幾個錯誤和幾個問題的認真思考調研。
一:選址就是選顧客
開店之前,沒有對地段上有太多考慮,要知道,地段的選址永遠是重中之重,人流量決定餐館的興亡,人流決定客流(但其中確實有個難題,地段好的地方,房租太貴。地段不好的地方,又沒有客源。這是令開餐館的最為頭疼的)。
二:定位規劃
沒有好的定位和長遠的計劃,很多人以為靠著小區門口,小區入駐量大,人自然少不了。這種想法也不是一無是處,但畢竟小區裡面的人大多數還是選擇在家裡吃飯的多,所以像這樣的想法還是有些偏差的(之所以這樣講,是如今餐館生意是很難做的)
三:顧客群體
沒弄清到底想做誰的生意,做什麼適合本地段的消費人群。可是,很多人不分青紅皂白,根本沒想過這事,以為開門就會有客來。搞精裝修,布置格調,做主題餐廳,衛生達標,味道也好,但價錢都略高,在經營了一段時間,最終卻已慘敗而告終。仔細分析一下,同樣的地段,同樣是一條街,活下去並且買賣可以的都是什麼店呢?比如靠近小區或商場的地方,最後活下來的基本都是餛飩店,米粉店,餃子館,麻辣燙,豆漿店,包子鋪,早餐店等小吃。
都活著,還沒死。要說味道,其實也沒什麼特別,價錢也不算很便宜,但他們為啥能活下來呢?很簡單,方便快捷,實惠便宜,能飽肚子,就這樣,生意就活下來了。而像火鍋、灶臺魚、串吧等卻退出了舞臺。
而靠近大學和工廠的的地方,中小型飯店或酒館以及炒雞店,魚館等也順利通過「艱難期」,商業街的快餐店也都「安然無恙」,這說明了什麼?可見對什麼地段是什麼樣的消費人群,做深刻分析和了解,做什麼樣的定位是何等重要!
四:產品依舊重要
以前的老一代餐飲人,在餐飲創業的時候,都要認認真真學技術,怎樣做包子,炸油條,怎樣和面,調餡。廚師也要經過學徒,改刀,怎樣調糊,怎樣熬醬,5年的功底以上才可以去幫師傅炒小菜,掌握勺功,什麼菜用多大的火,什麼菜勾什麼樣的芡等等!
為了讓你收穫更大,把昨天的文章部分內容粘貼過來。
餐飲是專業性很強的一個行業,就連老師傅都對「眾口難調」有所忌憚,何況頭腦一熱。說到這裡,總結一下,不管是開小吃、酒館、飯店、燒烤等什麼餐廳,這四條都需要認真對待,認真考慮。開酒吧就要考慮、考察此地段的「消費人群」,開快餐就要考察此地的上班族多少與否!其中還要考察此地環保、城管等許多問題。總之,做好先期的調研考察,做好規劃,才能「有備無患」。
餐飲有四種活法,也就是驅動方式,你看你的餐廳具備哪一個?
第一種是產品驅動型
第二種是營銷驅動型
第三種是產品加營銷驅動型
還有第四種,就是什麼都不佔,坐等顧客型,最後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這裡要說明的是,第三種活法最持久,做好營銷,做好顧客的鎖定,然後進行員工鎖定,生意自然穩定,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餐廳要選擇轉讓的時候,通過便宜介紹找到我們的原因。並且,現在做的風生水起。連自己都不敢相信。
說海底撈是服務驅動的,建議你去海底撈好好看一下。它的免費模式,無形當中就是營銷。
以金叔多年的經驗和數據,有一部分餐廳真的死在了試營業。連試營業的檻都邁不過。
那麼,開業以後到底重點做哪些事呢?
產品打造:這是一個老掉牙的話題,但是,有人還是將上不了臺面的產品,當做主打來銷售。產品無法極致,但是必須過硬,切記。產品極致的解藥就是:反覆試吃,不要怕浪費,記住,你的成功,是競爭對手來買單的。
2.服務打造:
飯店無論大小。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軟服務和硬服務都要打造好。具體方法是,反覆模擬演練,形成標準化文本。
3. 營銷操作:
產品服務打造好,管理自然跟上。這時候就需要做營銷了,其實,按照我們研究院的營銷法則,營銷從籤訂房屋租賃協議之後就開始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越早營銷,越對自己有利,並且形成區域影響力。通過營銷,打造個性化服務。影響力經濟時代,你能夠影響多少人,決定你能夠賺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