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在夾縫中就業的二本學生,當不上保潔

2020-12-14 金融八卦女

來自二本院校的丁輝並不是他們理想的實習生人選,甚至王律師都直接說出「可能在hr那裡就會被刷掉了」。

| 金融八卦女作者:咕咕

· · ·

有人說,和第一季溫柔耐心的導師以及善良上進的同事相比,第二季《令人心動的offer》多了一些現實的殘酷。

因為實習生們中間多了一位「闖入者」——一個沒有鑲金邊的履歷、平平無奇的二本學生。

/ 1 /

這一季的實習律所君合,是國內律師事務所中「兩萬元俱樂部」成員之一,如果你被應聘了,起薪就是兩萬元。

但是你知道嗎,來面試的實習生們,多的是不在乎工資的人。

先說教育經歷吧,光幾位帶教律師的履歷就已經是望塵莫及了。

年輕的95後實習生們基本也是一水兒的留學背景。

美國南加州大學法律碩士瞿澤林:

美國喬治城大學法學院碩士詹秋怡:

同樣也畢業於美國喬治城大學的李晉曄,還在美國參與過有關國際難民庇護救助的法律援助計劃:

被律師要求用英語介紹自己的時候,也是對答自如:

還有個履歷最輝煌的,也是這次的學霸擔當王驍,史丹福大學的法學碩士,不管是國內國外的學習經歷都是羨煞旁人的份兒(這個履歷表我截了28張圖)。

律師讓他介紹斯坦福的時候,此時的bgm已經變了,是一個非常優雅的古典鋼琴曲,建議大家可以去看看原片感受一下。

彈幕上觀眾們的反應也很真實:

還可以從側面看出各位實習生的家庭背景。

有人從小就在國際學校讀書:

有人左手梵克雅寶、右手卡地亞,節目組給的這個特寫也是意味深長:

瞿澤林直接是開車上班,有網友看出了這是保時捷:

詹秋怡下了班就回到了自己上海的家中:

面試過程中,女律師問斯坦福的王驍,那你的學費是自己支付的嗎?

王驍說:「是的,所以我很感激我的父母,對我在美國學習的支持。」

結束之後,律師們對他的評價是:這就是我們要的人。

再來看看「格格不入」的丁輝。

他的本科是常熟理工學院,妥妥的二本院校,而且還不是法律專業。

畢業以後找了一份銷售的工作,但是由於女朋友覺得自己不夠努力,於是辭職去跨專業考了研。

這次來面試君合律所,也是丁輝第二次辭職,他覺得這樣才能證明自己的誠意,是背水一戰。

其實幾位帶教律師的意願已經很明確了,丁輝並不是他們理想的實習生人選。

甚至王律師都直接說出「可能在hr那裡就會被刷掉了」。

但是可能是為了節目更「好看」,丁輝還是以第八位實習生的身份進入了律所。

/ 2 /

第一期任務,是給一個要打離婚官司的女性客戶回復法律諮詢郵件,丁輝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郵件,並且得到了王律師的肯定。

但是依然是墊底的成績,主要原因是他把律所名字的「君合」打成了「君和」。

第二期的辯論比賽中,丁輝發表了一段極具邏輯的脫稿陳述,在對方提出質疑後又逐個擊破,得到了律所大boss王律師的高度肯定:

彈幕上也是一片叫好聲。

真的,建議大家去看看節目,當時的bgm也很燃,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可丁輝最後還是沒能贏得最佳辯手。

律師們給的理由是——因為丁輝已經有一年的律師經驗了,新人瞿澤林可能潛力會更大一些。

真的很替丁輝可惜,有一年的律師經驗然後發揮優秀,難道還變成了壞事嗎?

有一個彈幕飄過:偏見,真偏見。

在面試的時候,帶教律師問丁輝:「你的簡歷不如別人漂亮,那我們選你的理由是什麼?」

丁輝的回答非常坦誠:

「我覺得如果我從正常的社招途徑來投這個簡歷的話,我可能根本沒有機會坐到這裡來跟四位律師討論這個事情。對我而言,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機會,我都不能放棄。」

他真的非常拼命地想要抓住每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律師們對於他的「背水一戰」表示不解。

梁律師說:「總是背水一戰的人生是很辛苦的,把別人也會搞得很辛苦。」

但恰恰就是這樣的背水一戰,才給了丁輝轉動命運齒輪的機會。

我很同意小撒說的:「我覺得他不是不給自己留後路,這是他的決心和期待。」

除了長的最帥的李晉曄,丁輝是八位實習生中微博粉絲最多的一個。

在他最近的幾條微博下面,全都是網友們給他的祝福,和替他的不甘。

「就這場辯論而言,在我心中你是mvp。」

「我們一整個寢室都非常支持你!」

「不知道為什麼總是打擊你,可是你很優秀呀,你性格太好了,像海綿壓下去也能彈回來。」

還有很多網友給《令人心動的offer》官微留言,說如果定會被淘汰就退訂騰訊會員了。

丁輝真的不夠優秀嗎?

其實看了他簡歷的人都應該知道,只花了兩個月背水一戰,最終跨專業考上了代表中國法律領域翹楚的五院四系,這並不是一般人隨隨便便就能達到的成績。

節目播出以後,丁輝接受了本科母校常熟理工學院的採訪,分享了自己考研的經歷。

他說辭職備考的時候,他每天從早上9點到凌晨3點都在學習,兩個月的時間得了頸椎病和腰肌勞損,但是付出總算得到了回報。

他還給學弟學妹們留下了一碗雞湯:

你拖到明天的事情總有人今天就完成了,所以你想去的學校也只能別人去了,你想過的人生也只能別人過了,你甘心嗎?

評論區全是和他一樣懷揣夢想的普通二本學生。

/ 3 /

有網友說,丁輝的經歷其實是一部分法律人的縮影。

不是每個法律人都有那麼優越和體面的起點(經濟基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所處社會氛圍的差異),只能姿態不太美麗的努力著,但沒有人知道選擇向上走需要付出的決心和努力。

史律師自己也說:「如果說我們有一個刻板印象,我們在找什麼樣的實習生,王驍是其中一種。」

這其實也是很多非985、非211、普通二本學生的縮影。

斯坦福名校的畢業生們當然好。他們有優雅的談吐、有大局觀、有仰望星空的高度,他們大方、得體,他們處處都透露著精英的氣息和對世界的包容。

一直以來的優秀讓他們幾乎沒有失敗的經驗,斯坦福的王驍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他把斯坦福的水杯帶在身邊,把斯坦福的胸牌掛在脖子上,處處彰顯著他的背景。

還有同樣在第一集墊底的瞿澤林,就是那個開著車上班的實習生,在第一次測試後很快就逆襲了,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從他的談吐間,你也能很明顯地感覺到自信和灑脫:

「我說的話都充滿著對人性的關懷,我一開始的目的,就不是為了展現自己的專業能力,我的目的就是解答客戶的問題。」

他們沒有錯,只是和丁輝比起來,他們的優秀真的太理所當然了。

他們也有軟肋,就是怕輸。

在辯論失敗後,王驍立刻面露難色,剛剛還在說打贏之後一起去聚餐,此刻就是一副無法接受的表情。

反而是丁輝,他處處碰壁,但是永遠有一股韌勁,依然默默努力、默默點頭、默默為他人鼓掌。

在被問到選擇律師行業的原因時,丁輝給了自己的三個理由:

1、律師職業的社會地位高;

2、自己的數學不好,律師專業不考數學;

3、為了向女朋友證明自己的能力。

四位帶教律師聽呆了,這是他們身處頂級律所不曾見過的轉行理由,但也是很多二本學生最真實的理由。

面對著巨大的學歷焦慮,想要讀研深造的二本學生,不得不在最大限度內為自己選擇相對「好考」的專業——或者是「含金量」略低的專業型碩士,或者是不用考數學的其他專業。

這些專業在畢業後未必能有很好的去路,因為很多面試單位都很在意面試者的本科、碩士、博士是否攻讀同一個專業、同一所學校、同一個level的學校。

甚至像律師這樣的職業,大律所還會在意你是否有對法律專業的抱負和初心、是否有改變世界的遠大理想、是否有足夠的人文關懷。

但是對於那些迫切想要得到學歷上提升的二本學生來說,這些都太過於奢侈了。

比如法律專業,丁輝這樣的「非法本」學生,也就是非法律本科的學生,本來就處於學歷鄙視鏈的最底端。

即便通過了跨專業考研的同等學力加試,丁輝這樣的考生依然會被認為是「履歷不純」的法律生。

非法律專業也是同樣,就算考上了碩士,很多面試單位依然很在乎本科專業和院校的排名。

因為用人單位也知道,高考相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這也就意味著本科代表了一個學生最真實的智識、以及最本真的職業規劃。

/ 4 /

最近的綜藝很流行素人生活觀察,本以為素人應該夠「素」了吧,結果到了攤牌的時候,才發現他們個個都不是凡人。

還有另一檔素人戀愛節目,名叫《心動的信號》,也是撲面而來的精英氣息。

男嘉賓陳延迪,川大華西口腔醫學的博士生在讀。

男嘉賓扎西彭措,畢業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是一名材料工程碩士,現在是某上市房地產集團的運營主管。

女嘉賓姚沐希,是一名平面設計師,畢業於諾丁漢特倫特大學。

女嘉賓鍾佩妍,是一家視覺科技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創意總監。

還有之前很火的某相親平臺,也對外宣稱只接收985和211的名牌大學畢業生。

如今,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好像總是那些履歷光鮮、人均985、211的金字塔尖上的那群人。可現實是,中國每年有3000萬的在校大學生,其中90%都分布在二本、三本和專科院校,一本院校只佔到了寥寥13%。

而正是那個龐大的二本、三本學生,卻變成了那個房間裡的大象,被人們選擇性的忽略了。

最近,一本名叫《我的二本學生》的書中,一位二本院校的老師黃燈,用自己15年的教學、觀察,以4500多名學生為樣本,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個二本學生的群像。

「作為二本學生,他們踏進校門,就無師自通地找準了自己的定位,沒有太多野心,也從未將自己歸入精英的行列,他們安於普通的命運,也接納普通的工作,內心所持有的年限,無非是來自父母期待的一份過得去的工作。」

二本學生就是夾縫中生存的那些人。

他們沒有一本學生就業的絕對優勢,也沒有三本學生相對可靠的家庭背景,他們就是普普通通的小鎮年輕人,既夠不著天花板,也不甘心就這樣泯然眾人。

我們之前寫過BBC電視臺的系列紀錄片《人生七年》。

14個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孩子,從7歲開始拍攝,每隔7年記錄一次他們的生活,從1964年開始,從7歲拍到63歲,跨越了半個多世紀。

導演的目的就是為了驗證階層是否能對人的一生產生影響:你的出身能決定未來嗎?

其中,只有一位農場主的兒子Nick,考上了牛津物理系,在35歲成了一名副教授,徹底改變了命運。

也只有他,和其他幾位上流社會的孩子成為了好友。

昨天的節目裡,實習生們和中年級的律師一起吃飯,大家聊起了年齡,才知道丁輝比中年級的律師還大。

坐在角落的他只能繼續默默地喝茶。

回到出租屋裡,丁輝收到了女朋友給他點的蛋糕,給女朋友打電話過去,她也還在加班。

丁輝說:「沒人記得我的生日,只有你記得。」

《我的二本學生》裡,黃燈寫道:「任何群體中,若要跨越不屬於自己的城市和階層,個體要經歷怎樣的內心風暴和艱難險阻,只有當事人知道。」

有很多丁輝一樣的年輕人,正在靠自己蓬勃的生命力,試圖用背水一戰叩開命運的大門。

而他們,急需一份令人心動的offer。

向上滑動閱覽

▲來源:微博@破產碼農

相關焦點

  • 這所211大學,二本批次招生,分數線一降再降,學生卻不願撿漏
    這所211大學,二本批次招生,分數線一降再降,學生卻不願撿漏在國內高校中,211大學可以說是好大學的代表,不僅學校實力強大,學生能得到更優質的教育,最關鍵是畢業生深受社會的認可,基本不用擔心就業的問題,這也就是為什麼學生都想要上好大學的原因。
  • 這所211大學,二本批次招生,分數線一降再降,學生卻不願撿漏
    這所211大學,二本批次招生,分數線一降再降,學生卻不願撿漏在國內高校中,211大學可以說是好大學的代表,不僅學校實力強大,學生能得到更優質的教育,最關鍵是畢業生深受社會的認可,基本不用擔心就業的問題,這也就是為什麼學生都想要上好大學的原因。
  • 二本畢業生的就業困境,嘗試不可或缺!
    大學年年擴招,大學生的增加導致本科學歷的貶值,很多人是家中唯一的大學生,一直被寄予了很高的希望,但是對於目前的大學生的就業狀況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不甚樂觀,就業市場認可本科學歷,但是側重985、211院校的學歷,普通雙非院校的畢業生在這場就業的競爭中處於不利的地位,想要未來有好的發展機會
  • 大學教授黃燈推出新書《我的二本學生》
    大學教授黃燈推出新書《我的二本學生》,觀察記錄自己多年教的學生群體她看到他們在時代洪流中的印記城市學生困惑於自己無法抵禦電子產品的誘惑,農村學生則困惑於家庭負載之重的生存掙扎。廣東F學院教授黃燈通過一次課堂作業的反饋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 為什麼說二本學歷畢業的學生,才是基數最大的打工人?
    因為在父母輩來說,區分學校的好壞就只是按照「幾本」來劃分的,而就讀二本的學生通常被親戚解讀為高不成低不就的。二本學歷被區別對待通常會在以下情境裡發生,首先是在朋友圈裡得到體現,當身邊的朋友大部分都是一本學歷或者985/211,有的同學就會產生自卑心理,在平時的玩樂交流中處於被驅使的狀態。
  • 為何985本科生考研失敗,寧願出去工作也不願調劑到二本讀研?
    為何985本科生考研失敗,寧願出去工作也不願調劑到二本讀研?2019年考研已經結束,但是考研失敗的同學卻在尋求出路,不少同學選擇了二戰。但是也有不少人調劑成功了卻放棄了讀研的機會,其中有很多都是985大學的本科生。
  • 大學教授黃燈寫《我的二本學生》:看到他們在時代洪流中的漂浮與命運
    城市學生困惑於自己無法抵禦電子產品的誘惑,農村學生則困惑於家庭負載之重的生存掙扎。廣東F學院教授黃燈通過一次課堂作業的反饋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黃燈新書《我的二本學生》日前面世,這本書通過黃燈任教十多年來所帶的幾屆學生們家庭、學習、就業等方面的觀察,折射出中國大多數普通年輕人的狀況以及最常見的成長路徑。
  • 一本學生和二本學生畢業之後在這四個方面就業差別大!
    一本大學生和二本大學生畢業之後在就業上的差別大嗎?這個問題應該也是很多大學生想知道的,從學術氛圍、師資、教學設備來看都是一本大學要好,那是不是意味著一本大學生就業也會比二本大學生好呢?小編從以下四個方面來簡單回答!
  • 張雪峰:適合二本學生選報的「三大專業」,畢業好就業工資高
    張雪峰:適合二本學生選報的「三大專業」,畢業好就業工資高!每年高考走二本院校的學生佔比很大一部分,但是,作為二本學生面臨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選擇專業,選擇好了專業對自己未來的就業和發展都有很大幫助,選擇不好專業不僅難就業,而且面對一本院校學生的競爭很容易被社會淘汰,作為有著多年選報學校經驗的張雪峰老師給出了自己的個人建議,這三大專業很適合二本學生選報,不僅畢業後容易找工作而且工資還很高。
  • 張雪峰:適合二本學生選報的「三大專業」,畢業好就業工資高!
    張雪峰:適合二本學生選報的「三大專業」,畢業好就業工資高!每年高考走二本院校的學生佔比很大一部分,但是,作為二本學生面臨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選擇專業,選擇好了專業對自己未來的就業和發展都有很大幫助,選擇不好專業不僅難就業,而且面對一本院校學生的競爭很容易被社會淘汰,作為有著多年選報學校經驗的張雪峰老師給出了自己的個人建議,這三大專業很適合二本學生選報,不僅畢業後容易找工作而且工資還很高。
  • 關注 | 黃燈:「二本學生」要成為更好的人,而不是就業工具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欣怡圖/受訪者提供最近,任教於廣東某二本高校的黃燈出版了新書《我的二本學生》,該書將目光投向了一個數量龐大而又被忽視的群體——「二本學生」,由此引發了廣泛關注和討論:二本學生們如何生存?
  • 二本中的「清華大學」,畢業生就業率極高,報考的學生眼光獨到
    二本中的「清華大學」,畢業生就業率極高,報考的學生眼光獨到對於能考上清華大學的人,我們都是十分羨慕的,不僅敬佩他們能在高考中考出高分的成績,還羨慕他們畢業後能有很好的發展,清華大學的畢業生,在就業上基本是完全不需要擔心的,能考上一所畢業後更容易就業的大學,就是一個很大的保障了。
  • 2020「最傷感」211大學,對多省二本招生,學生卻不買帳
    2020年「最傷感」的211大學,對多個省份二本招生,學生卻不買帳在國內985、211就是好大學的代表,學生是搶著想要進入,因為只要進入了這些大學,學生的前途可謂是一片光明,最直白表現就是學生畢業不用發愁就業的問題,不用像普通大學生一樣,畢業了還在為就業的問題發愁。
  • 「被隱形」的二本學生
    南開大學在數年前曾對二本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進行調研,結果顯示,二本院校畢業生的籤約率不僅遠低於重點大學,更低於三本學校的畢業生:一本學生的整體就業競爭力明顯高於二本學生,這不必說,而三本學生的家境普遍較好,也有利於他們的就業和前途。二本學生夾在其中,既沒有原生家庭在經濟和社會關係上的扶持,也受困於有限的教育資源,在劇烈的就業競爭中被無情甩出。
  • 黃燈新作《我的二本學生》關注中國二本院校學生的命運
    黃燈是近幾年非虛構寫作領域中備受關注的作家之一。2019年,黃燈最新作品《我的二本學生》首發於《人民文學》雜誌,作品反響強烈,引發重量級媒體紛紛關注。近日,黃燈的同名圖書《我的二本學生》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15年一線教學經驗的分享,4500個學生的長期觀察,10年的跟蹤走訪,2屆班主任工作的朝夕相處,近100名學生的現身說法,使這本書成為新加入二本院校的學生的一個入學指南。
  • 考研隊伍中,為何二本學生成了「主力軍」?聽聽張雪峰怎麼說
    考研隊伍中,為何二本學生成了「主力軍」?,大學生在就業等方面更有選擇權,但在大學生的內部,重點大學生和二本大學生,之間的差距還是很不小的。 二本大學就不同了,隨著各大高校的發展,很多大學都紛紛升格為二本院校,在中國的本科院校中,二本大學的佔比本就比較大,所以錄取和容納的學生也最多,加上二本大學生本就是很容易選擇考研的全體
  • 考研複試中,被刷下來的多半是二本學生,原來輸在了這兩方面
    一些考生在高考中沒有報考到自己的理想院校,所以藉助考研,再次衝擊;但大多數學生考研,是為了畢業之後在就業方面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因為種種原因,近年來的考研隊伍不斷壯大。 通過考研有一定的難度,考研除了初試還有複試,一些學生成功通過了初試,然而在複試環節卻不幸被刷下來。據一項數據顯示,在考研的複試環節中,被刷下來的考生多半是二本學生,筆者簡單分析了一下,多半二本學生通不過考研複試,多半是這兩方面原因。
  • 我的二本學生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37期,原文標題《我的二本學生》,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從教14年,二本高校教師黃燈的花名冊上記錄下4500多個學生的姓名。她審視自己的教學,也觀察記錄學生的命運。她說,當教育不能承諾一個確定的工作崗位時,我們可以做到培養一個確定的、有力量的人。
  • 二本大學中的「領頭羊」,王牌專業就業實力不輸211,考上有福了
    在高考結束之後有考進211高校的學生自然也就會有普通本科的學生,當然很多考生和家長都覺得名牌院校更好,其實從實力來說是的,但是普通本科院校也有優勢專業,我們選擇一所學校和專業如此糾結最重要的也是為將來就業做打算。
  • 看不見的二本學校學生
    十四年後,翻看保留的學生名單,我驚訝地發現自己教過的學生達四千五百多名。我從來沒有想到,我會藉此接觸到一個群體,看見一個群體在時代洪流中的漂浮與命運。隨著十幾年和學生大量、瑣碎的交往,以及對他們畢業後境況的跟蹤,我深刻意識到,二本院校的學生,從某種程度而言,折射了中國最為多數普通年輕人的狀況,他們的命運,勾畫出了中國年輕群體最為常見的成長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