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成語典故講解-軟談麗語

2021-02-08 騰訊網

軟談麗語 讀音(發音): ruǎn tán lì yǔ 詳細解釋(意思):指談話時態度溫和,言辭柔美。 出處(典故):明·方孝孺《與鄭叔度書》之三:「飲酒娛樂,軟談麗語,交歡釋悶者不為少矣。」

示例:

軟談麗語成語接龍

第一個字為"軟"的成語 第二個字為"談"的成語

第三個字為"麗"的成語 第四個字為"語"的成語

成語軟談麗語造句 軟談麗語相關推薦

成語"軟談麗語"逐字解釋參考

ruǎn(1)物體內部的組織疏鬆,受外力作用後,容易改變形狀(跟『硬』相對):柔~|~木|柳條很~。(2)柔和:~風|~語|話說得很~。(3)軟弱:兩腿發|欺~怕硬。(4)能力弱;質量差:工夫~|貨色~。(5)容易被感動或動搖:心~|耳朵~。(6)姓。 【軟刀子】比喻使人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折磨或腐蝕的手段。 【軟緞】一種緞文絲織品,質地柔軟,光澤很強,多用來做刺繡用料和裝飾品等。 【軟顎】顎的後部,是由結締組織和肌肉構成的。 【軟膏】用油脂或凡士林等和藥物混合製成的半固體的外用藥物,如硫磺軟膏、青黴素軟膏等。 【軟骨】人或脊椎動物體內的一種結締組織。在胚胎時期,人的大部分骨骼是由軟骨組成的。成年人的身體上只有個別的部分還存在著軟骨,如鼻尖、外耳、肋骨的尖端,椎骨的邊界面等。 【軟骨病】(1)成年人的骨質軟化症,由缺乏維生素D或有胃腸疾患使鈣和磷的新陳代謝發生障礙引起。症狀是背部和下肢疼痛,嚴重時發生畸形或骨折。患者多為婦女。(2)見〖佝僂病〗。 【軟骨頭】比喻沒有氣節的人。 【軟骨魚】魚的一類,骨骼全由軟骨構成,鱗片多為粒狀,或全體無鱗。多生活在海洋中。鯊魚、鰩等都屬於軟骨魚類。 【軟和】<輕><口>柔軟;柔和:~的羊毛|~話兒|木棉枕頭很~。 【軟化】(1)由硬變軟:骨質~症。(2)由堅定變成動搖;由倔強變成順從:態度逐漸~。(3)使軟化。 【軟禁】不關進牢獄但是不許自由行動。 【軟錳礦】礦物,成分是二氣化錳,黑色,塊狀或粉末狀,較軟,常與褐鐵礦共生,是冶金和化學工業的重要原料。 【軟綿綿】(~的)(1)形容柔軟:麥苗毛茸茸的,~的,象馬鬃一樣。(2)形容軟弱無力:病雖好了,身子還是~的。 【軟磨】用和緩的手段糾纏:~硬抗。 【軟木】見〖栓皮〗。 【軟片】見〖膠片〗。 【軟弱】缺乏力氣;不堅強:病後身體~|~無能。 【軟食】容易咀嚼和消化的主食。 【軟水】不含或只含少量鈣、鎂的鹽類的水,如雨水。用軟水洗衣服省肥皂。工業上也廣泛使用。 【軟梯】<口>繩梯。 【軟體動物】無脊椎動物的一門,體柔軟,沒有環節,兩側對稱,足是肉質,多數具有鈣質的硬殼,生活範圍很廣,水中和陸地上都有,如蚌、螺、蝸牛、烏賊等。 【軟席】火車上比較舒適的、軟的座位或鋪位。 【軟飲料】不含酒精的飲料,如汽水,橘子水等。 【軟硬木】見〖栓皮〗。 【軟玉】礦物,粒狀或塊狀,硬度5.5,多為綠色,半透明或不透明,有光澤,用作裝飾品或雕刻材料。 【軟棗】見〖黑棗〗。 【軟脂】植物油和動物脂肪中所含的白色柔軟的物質,是軟脂酸和甘油的化合物。用來製造肥皂、蠟燭、甘油等。 【軟佇】敬仰。 【軟著陸】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等利用一定裝置,改變運行軌道,逐漸減低降落速度,最後不受損壞地降落到地面或其他星體表面上。來源:《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tán(1)說話或討論:漫~|面~|~思想。(2)所說的話:奇~|傳為美~|無稽之~。(3)姓。 【談柄】(1)被人拿來做談笑資料的言行。(2)古人談論時所執的拂塵。 【談鋒】談活的勁頭兒:~甚健。 【談話】1兩個人或許多人在一起說話:他們正在屋裡~。 【談話】2用談話的形式發表的意見(多為政治性的)。 【談論】用談話的方式表示對人或事物的看法。 【談判】有關方面對有待解決的重大問題進行會談。 【談天】(~兒)閒談。也說談閒天。 【談吐】指談話時的措辭和態度。 【談心】談心裡話:促膝~。 【談助】談話的資料:足資~。來源:《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相關焦點

  • 中華文化的精髓—成語!淺談那些因典故而形成的成語
    它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成語、諺語、歇後語。很多詞語不僅讀音有四種,還分別有幾個釋義,這也是令很多外國友人學漢語頭疼的原因。今天我們主要來談談,中華文化的語言精髓—成語,淺析他們背後的歷史典故。1、買櫝還珠成語典故:相傳楚國有位珠寶商人,他手上有一顆價值名貴的珍珠,為了能讓珍珠賣個好價錢,特意命人專門做了一個名貴的盒子,盒子外面鑲嵌了各種華麗珠寶。
  • 崔永元加盟河南衛視《成語英雄》 講解成語典故
    崔永元加盟河南衛視《成語英雄》 講解成語典故 昨日,大河報記者從河南衛視獲悉,崔永元將搭檔著名文化學者錢文忠和臺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等,在河南衛視全新打造的《漢字英雄》姊妹篇《成語英雄》中擔任嘉賓,與選手互動,講解成語典故,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據悉,《成語英雄》將於11月21日開始每周四、周五晚9點25分在河南衛視播出。
  • 《中華成語典故學習詞典—習近平用典釋義與溯源》在臺灣出版
    一部由大陸、臺灣、港澳共二十六位博士、專家、學者參與編寫的《中華成語典故學習詞典——習近平用典釋義與溯源》日前在臺灣出版。該書主編由中國語言文字大詞典編纂工作委員會主任劉嘉豐、副主任劉澤武與臺灣新生報大陸新聞召集人王輝丹擔綱。
  • 100條成語典故,用在作文簡直「無敵」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也造就了不少的文化典故。當孩子學習這些典故,不僅可以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特點,還能學到很多知識,明白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成語作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其獨特的結構和寓意也成為了中小學的必考重點。
  • 100條成語典故,讓孩子讀懂半個中國歷史,用在作文簡直無敵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也造就了不少的文化典故。當孩子學習這些典故,不僅可以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特點,還能學到很多知識,明白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成語作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其獨特的結構和寓意也成為了中小學的必考重點。
  • 中華成語小故事——拋磚引玉|趙倚樓|中華|常建|成語典故|成語
    成語pāo zhuān yǐn yù拋磚引玉解釋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成語典故唐朝時有一個叫趙嘏(gǔ)的人,他的詩寫的很好。曾因為一句「長笛一聲人倚樓」得到一個「趙倚樓」的稱號。那個時候還有一個叫常建的人,他的詩寫的也很好,但是他總認為自己沒有趙嘏寫的好。有一次,常建聽說趙嘏要到蘇州遊玩,他十分的高興。心想,「這是一個向他學習的好機會,千萬不能錯過。可是用什麼辦法才能讓他留下詩句呢?」
  •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鳴鑼比武
    成語典故文化是淮南文化脈系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塞翁失馬」「風聲鶴唳」「一葉知秋」「時 苗 留 犢」「臨 淵 羨 魚」等許多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和淮南有密切關係的成語有1000多條,還有眾多的成語典故遺址景觀,淮南因此成為了「中國成語典故之城」。
  • 了解開封成語典故 看這裡
    開封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退休幹部趙孝斌歷四年多時間,參考古今118部典籍,編撰了一部長達40萬字、共收錄成語典故故事295條的《開封成語典故故事》。這部書以成語典故為主線,串聯了從先秦到清代的賢達之士滿溢聰慧謀略的詩文、品德與言行;融思想性、資料性、知識性、可讀性、趣味性為一體,讀來引人入勝。
  • 趙孝斌和「中國成語典故名城」
    2015年8月13日,趙孝斌向貴陽來汴的小學生講解開封成語典故文化   □伊勝利趙文建文/圖   開封市有這樣一位老人,退休後喜歡和開封成語典故打交道,現在雖已年逾古稀,但仍堅持傳播開封成語典故。
  • 了解開封成語典故 看這裡(圖)
    開封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退休幹部趙孝斌歷四年多時間,參考古今118部典籍,編撰了一部長達40萬字、共收錄成語典故故事295條的《開封成語典故故事》。這部書以成語典故為主線,串聯了從先秦到清代的賢達之士滿溢聰慧謀略的詩文、品德與言行;融思想性、資料性、知識性、可讀性、趣味性為一體,讀來引人入勝。
  • 曲沃被命名為「中國成語典故之鄉」
    2月19日,記者從曲沃縣委宣傳部獲悉,該縣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鄉」順利通過專家評審,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曲沃縣為「中國成語典故之鄉」,並成立「中國成語典故傳承基地」。  根據現有資料統計,《漢語成語大辭典》中收錄的5500多條成語,出自曲沃的有300多條,與曲沃有關聯的多達1500條以上。
  • 我校學子在淮南市中國成語典故大賽中獲第二名
    12月7日下午,淮南市中國成語典故大會總決賽在淮南市十四小報告廳舉辦,經過激烈的角逐,我校選派的3名學生在大中專院校組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績。 比賽現場(攝影:賽事組委會提供)    本次大賽內容包括大、中、小學生教學用書內成語以及淮南特有地域人文歷史方面的成語,比賽題型以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呈現。
  • 擦亮國家級金字招牌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來了
    淮南網訊 淮南是「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為加強成語典故文化建設,進一步形成成語典故傳播熱潮,使這一國家級「金字招牌」更閃亮,12月7日,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將在淮師附小山南校區舉行,來自淮南大中專院校及中學、小學3個組別的18支隊伍將展開激烈比拼,一決高低。通過大會活動的舉辦,進一步擴大「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 河北有個「成語之都」,內有1500多條成語典故,你絕對知道
    「紙上談兵」「毛遂自薦」「背水一戰」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但你知道這些成語典故的來源嗎?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這個城市,它以成語出名,大街小巷中隨處可見到成語典故,這個城市就是河北邯鄲。出自邯鄲的成語典故,從邊塞到中原,從歷史文化到哲理內涵,多種多樣,應有盡有。
  • 記住這110個成語典故,讀懂《論語》,替孩子收藏!(附電子版)
    記住這110個成語典故,讀懂《論語》,替孩子收藏!(附電子版) 論語是儒家經典代表作之一,是中華歷史文化的體現。我們從小到大都在學論語,同時,論語也是考試卷中必考的試題,比如期中、期末的時候,考試大綱中一定有論語當中的字、詞、句默寫或賞析類題型考試題。
  • 成語變形記,酷我音樂《百家講壇》解密中華成語的「成長」日記
    成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它是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斷錘鍊和積累下來的語言精華,堪稱中華文化的「活化石」。本周,由酷我音樂獨家冠名播出的《百家講壇》2020最新推出《中華成語》(學習篇)系列節目,帶大家領略成語魅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展現中華成語獨有的語境之美。
  • 高端成語文化欄目《中華成語風雲擂》即將落戶邯鄲
    由市委、市政府、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省教育廳、河北廣播電視臺共同主辦的成語文化競技類節目《中華成語風雲擂》,近日在省會石家莊正式籤約
  • 常理工大學生黨員用外語講成語典故
    中國江蘇網11月7日蘇州訊 為了傳承傳統文化中的正能量,常熟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學生黨支部於10月中旬啟動了「講成語典故,做德才兼備的大學生黨員」學習實踐活動。該學習實踐活動由外語專業的大學生黨員圍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英、日、韓、德等4種專業語言闡述中國成語典故。
  • 成語之龍 錦上添花:訪中華成語龍發明人陳漢東
    、典故來說明問題,大家都稱他是「詩人」、「哲學家」,說他把「五千年中國的智慧」帶進了執委會。在家庭的影響和薰陶下,我從小就對成語情有獨鍾。大家都知道,成語是經過千錘百鍊而形成的語言文字的精華,它們大多來自古代的詩詞歌賦、戲曲、小說、歷史故事、寓言、典故、諺語和俗語等。經過去粗取精、沙裡淘金,成為我國詞彙寶庫中最耀眼的明珠。由於成語言簡意賅、短小精悍,不僅因形象、生動、簡練而獨放異彩,還能以含蓄、豐富、深刻的寓意反映深邃的哲理。
  • 中華成語大全包含的「四字哲學」,詳細深刻,有趣易懂,大人小孩兒都喜歡閱讀
    小編推薦國學經典《中華成語典故》,讓您一冊在手,即可縱覽成語故事的全貌。看完整套《中華成語典故大全》的孩子可以稱半個學霸了!03一套成語典故一套中華傳統文化的集萃《中華成語典故》是從浩如煙海的歷史典故中精選那些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