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年糕和南方年糕的區別?一文就讀懂,紹興鄉愁就是水磨年糕

2020-12-24 百官味道

關於年糕的來歷,有一個很古老的傳說,在遠古時期有一種怪獸稱為「年」,生活在深山老林裡,餓了就捕捉其他動物充飢。可到了嚴冬季節,獸類大多都躲藏起來休眠了。「年」餓得不得已時,就下山傷害百姓,攫奪人充當食物,使百姓不堪其苦。後來有個稱「高氏族」的部落,每到嚴冬,預計怪獸快要下山覓食時,事先用糧食做了大量食物,搓成一條條,撳成一塊塊地放在門外,人們躲在家裡。

年獸與人

「年」來到後找不到人吃,飢不擇食,便用人們製作的糧食條塊充腹,吃飽後再回到山上去。人們看怪獸走了,都紛紛走出家門相互祝賀,慶幸躲過了「年」的一關,平平安安,又能春耕作準備了。這樣年復一年,這種避獸害的方法傳了下來。因為糧食條塊是高氏所制,目的為了餵「年」度關,於就把「年」與「高」聯在一起,稱作為年糕(諧音)了。

城磚模樣的年糕

在最喜歡吃年糕的江浙地區,也有一個傳說,在古代的春秋戰國時期,蘇州是吳國的國都。那時諸侯稱霸,戰火連年。吳國為防敵國進襲,修築了一道堅固的城牆。這天,吳王擺下盛宴慶賀。席間群臣縱情酒樂,認為有了堅固的城池便可以高枕無憂了。見此情景,國相伍子胥深感憂慮。他叫來貼身隨從,囑咐道:「滿朝文武如今都以為高牆可保吳國太平。城牆固然可以抵擋敵兵,但裡邊的人要想出去也會同樣受制。如果敵人圍而不打,吳國豈不是作繭自縛?忘乎所以,必至禍亂。倘若我有不測,吳國受困,糧草不濟,你可去相門城下掘地三尺取糧。」隨從以為伍子胥酒喝多了,並未當真。沒過多久,國王駕崩,夫差繼承王位,聽信饞言,賜伍子胥自刎。越王勾踐便舉兵伐吳,將吳國都城團團圍住,這些糯粉救了全城老百姓。此後,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用糯米粉做「城磚」,供奉伍子胥,久而久之,「」城磚「」就變成了年糕最初的樣子。

北方年糕

傳說且罷,在中國的歷史上,年糕成為家家戶戶所喜愛的美食,勤勞聰慧的國人最擅長的就是把優質食材的美味發揮到極致,而極致的美食離不開優質的食材,優質年糕的製作方法從古有之,在北魏賈思勰的《齊名要術》中,將糯米粉用絹羅篩過後,加水、蜜和成硬一點的麵團,將棗和慄子等貼在粉團上,用箬葉裹起蒸熟即成。這是具有中原特色的年糕。

南方水磨年糕

而江南的年糕則更多了些對口感上的追求,有經驗的年糕師傅說,真正的優質年糕應該用江南產的優質糯米,細磨,上蒸,翻蒸,打糕。這便有了軟糯綿密的水磨年糕。在紹興,一個叫梁湖的地方盛產年糕,因為對水磨年糕製作方法流程的嚴謹,在清朝曾是獻給慈谿太后的貢品,雖仿製者甚,仍無梁湖年糕之美哉「。

水磨年糕最後的步驟捶打

用水磨法製作年糕的技藝說起來也簡單,梁湖年糕一是採用水質清亮的皂李湖、洪山湖水,滲水適當,每公斤米,只能製作1.3~1.4公斤年糕;二是選用優質的白粳米,稱「泥鰍粳米」作原料;三是採用紹興羅山石磨磨粉,確保糕粉的細度;四是掌握捶打的頻次,沒有幾百上千次的捶打就算不上正宗的梁湖年糕。

桂花年糕

現如今,存「蔡萬成水作坊」注1,「蔣潮茂飯店」注2 百年老牌所制的年糕品質特別優良,但卻並不單獨對外銷售,想要品嘗的話只能去到其間,作為特產買一點回家,浸水儲存。在外地的紹興人用家鄉的梁湖水磨年糕,製作出來的諸如「桂花年糕」,「松花年糕」,「蟹炒年糕」這樣的美食,是真正的鄉愁的味道。

注1:清「蔡萬成水作坊」所制黴千張,上貢於宮廷,被譽為「宮廷奇菜」,並同上貢「水磨年糕」--清光緒《上虞縣誌》。

注2:清鹹豐年間豐惠已有「蔣潮茂飯店「善烹,制有水磨年糕,魚乾。--清光緒《上虞縣誌》。

大家好,我是夏桔子,百官味道系列的作者,轉正後除了文章還會分享一些關於美食的視頻和vlog,原創不易,歡迎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點讚關注收藏

相關焦點

  • 年糕都有哪些吃法?南方和北方的年糕不一樣嗎
    年糕的歷史非常久遠,過去每逢過年,尤其北方人,一定要蒸年糕,寓意「年年高」,因為其又好做、又好吃,而且成本又不高,幾乎受到所有人的喜愛,因此本來的年糕,被貫以同音字,成了年糕。雖叫年糕,因其美味,所以不在年節,年糕也成了家常的好吃的,而且算是南北通吃的美食。
  • 分享年糕傳說,做快手菜——青菜炒年糕
    年糕應該算是一種節日美食了,而且有歲歲為人們帶來新希望和平安的寓意,又有萬事如意年年高的祝福。至於年糕的來歷也頗為傳奇。傳說就是因為一種叫做「年」的怪獸,平時不出現都是生活在深山中的,餓了就捕捉其他野獸充飢。「年」在冬天有時候也有捕捉不到食物時,實在餓的不行就會下山傷害百姓,捕捉人類充飢,百姓為此苦不堪言。
  • 年糕的主場在南方?北方的年糕也不差,打出來的延邊美食是傳統
    由於南北的地理差異,在飲食上有著很大的不同,特別是糕點類,南方的要比北方的精緻許多,不過要說年糕的主場在南方,相信很多北方朋友都會不服氣,畢竟北方的年糕也是不差的,再加上東三省的吉林地區有一個朝鮮族自治州,這年糕可是他們的傳統美食,比起南方的年糕做法,少數民族的傳統年糕不僅味美,看點也是十足,下面就一起來了解北方的年糕都是什麼樣的吧
  • 這是年糕最好吃的做法!特簡單,一併分享年糕的來歷傳說
    年糕應該算是一種節日美食了,而且有歲歲為人們帶來新希望和平安的寓意,又有萬事如意年年高的祝福。至於年糕的來歷也頗為傳奇。傳說就是因為一種叫做「年」的怪獸,平時不出現都是生活在深山中的,餓了就捕捉其他野獸充飢。
  • 當軟糯的年糕遇上兇猛的浙江人
    因此不論是南方和北方,大家都喜歡吃年糕。 而發展至今,年糕因為地域形成了一些分化。 在我國長江下遊一帶的年糕呈白色,本身屬淡味,由粳米跟糯米混合製成,糯米較多成品較軟,粳米較多成品較硬,可蒸、炸、烤、切片炒或煮湯。
  • 一塊水磨年糕,吃出浙江的柔軟人情
    從一捧粳米粉,到一年糕, 小鹿教大家用傳統捶捶打打的方法, 做江南特色的白嫩Q軟的水磨年糕 01.水磨年糕的做法 天氣好冷呀,特別適合來一個炭盆烘烘手, 再在上邊擺一個烤盤,烤上一些自製的水磨年糕
  • 北方年糕VS南方年糕,你更喜歡哪種吃法?
    小時候吃老媽做的年糕,總是喜歡搭配糖或是自家熬製的蜜來吃,柔軟的年糕,米香味兒十足,挖入一勺綿白糖,吃到嘴裡,現在想起來,不知道是糖的甜蜜,還是年糕的柔軟,亦或是老媽早早起床就準備好美食的那份辛勞,總之感覺那段是最幸福的日子了;北方有小米、大黃米,就如同南方的大米、糯米一樣普遍;北方的年糕都是用大黃米做成的,基本過節都會吃;也是當地的特色食品,並且還用在家宴、
  • 又到了全國人民一起吃年糕的日子啦!中國到底哪裡的年糕最好吃?
    如果中國美食界有「和平獎」,必須發給年糕。▲年糕做好了,回家吃年糕吧。圖/圖蟲·創意在各地網友的爭論下,南方吃貨和北方吃貨一年到頭都在打仗。吃粽子為甜口鹹口打仗,吃饅頭為有餡沒餡打仗,喝湯為餐前餐後打仗。
  • 傳統手藝 紹興年糕的製作
    紹興人也愛吃年糕,多少年來,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要做年糕。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今年元旦回家,筆者有幸目睹了現在紹興農村較為流行的手工年糕的製作全過程。容我一一介紹:1. 浸米、淘米首先,選取上等晚稻米和糯米按一定比例配勻,接著在清水中洗淨後放入水缸中浸泡數日,再將米取出後淘洗乾淨。
  • 北方人喜歡吃年糕,南方人更愛吃餈粑,年糕和餈粑到底有啥區別?
    當然,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飲食文化,就像是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北方地區喜歡吃年糕,而南方地區更喜歡吃餈粑。對於南方地區的人來說,餈粑應該說是每個人記憶中的美味。那麼,年糕和餈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其實,年糕和餈粑的口感是差不多的,主要的不同之處就是做法。當然,年糕和餈粑都是用糯米粉製作而成的。
  • 中國頂級年糕大賞!
    這就是蘇州民諺所謂的「拆了相門城,救了姑蘇人」。吳人敬仰伍子胥愛國憂民的精神,此後,每到寒冬臘月,都用米粉做成形似磚頭的「年糕」。然而即使都被稱為年糕,全國各地每一處的年糕又都有所不同,北方的白糕、西北的黃米糕、南方的水磨年糕等等,風味各有不同。
  • 過年去寧波,吃最地道的湯圓和年糕
    寧波盛產海鮮在春節,寧波最有名的是湯圓和年糕。寧波人可以自豪地說,儘管南方過年都是湯圓和年糕,但是寧波的出品是最好的。寧波出產稻米,這些稻米和糯米幾乎是為了製作糕團而生。軟糯香甜的味道,是很多寧波人的鄉愁。無論一年四季,都有適合的口味,最著名的就是湯圓了。吃過寧波的湯圓,再吃其他地方的,都是將就。
  • 陝北黃米年糕
    追溯年糕的歷史,早在周朝就有記載。《國札·札記》中「羞邊之食,糗餌粉餐」的「粉餐」就是米粉蒸成的糕食。漢朝人對米糕有「稻餅」、「餌」、「餈」等多種稱呼。漢代揚雄著《方言》一書中已有「糕」的稱謂,魏晉南北朝時已流行。古人對米糕的製作也有一個從米粒糕到粉糕的發展過程。公元六世紀的食譜《食次》載有年糕「白繭糖」的製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飯,及熱於杵臼淨者,舂之為米諮餈,須令極熟,勿令有米粒……」即將糯米蒸熟以後,趁熱舂好,然後切成桃核大小,晾乾油炸,滾上糖即可食用。據說,早在遼代,北京的正月初一,家家有吃年糕的習俗。
  • 過年吃年糕,吃了年糕年年高
    每逢過年時就有孩童不時的說唱:「過年吃年糕,吃了年糕年年高。年糕年糕年年高,一年更比一年好」。可見過年時節年糕在寧波人心裡的地位。寧波年糕是浙江省寧波市的特色小吃。寧波人吃年糕,主要是炒、湯二種。油菜蕻炒、薺菜炒、梭子蟹炒味道最佳。青菜肉絲年糕湯、雪菜肉絲年糕湯也較常見。
  • 看看我們山東的年糕,形狀像窩頭,和南方年糕大不同,你吃過嗎?
    看看我們山東的年糕,形狀像窩頭,和南方年糕大不同,你吃過嗎?春節,我們國家很多地區都有吃年糕的習俗。年糕諧音「年年高」,寓意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但是地域不同,年糕也有多種多樣不同的造型和吃法。
  • 除了蒸,年糕這兩種做法更好吃!
    春節餐桌上除了魚和肉以外,年糕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年糕早期是在大年夜用來祭神及供奉祖先,其後漸漸成為一種節慶食品。無論在南方還是北方,必須有一道年糕菜,寓意「年年高」,有生活美滿、事業高升的寓意。
  • 年糕怎麼做好吃呢
    年糕是一種大人小孩都喜歡的食物,年糕因地域不同,也有些區別,比如北方的年糕叫白糕,塞北叫黃米糕,江南那邊叫水磨年糕等等。年糕也不像從前那樣,只是在過年時才能吃。現在吃的東西越來越多了,吃法也是五花八門。
  • 在家就能做好這幾款炒年糕,過年給家人露一手
    白菜炒年糕,除了年糕和白菜以外,還需要準備一點豬裡脊肉,調料選用鹽、糖、料酒、老抽、澱粉、蔥、姜即可。首先備料,豬裡脊肉切絲,加老抽、料酒和水澱粉醃製備用;白菜切絲,蔥姜切絲備用;年糕切片,可以焯一下水,防止粘連。接下來開始炒,鍋中加油,油熱後蔥姜爆鍋,炒肉絲至斷生後放入白菜,翻炒均勻加老抽和白糖炒勻,接下來把年糕放在菜上方燜制三到五分鐘,之後加鹽調味炒勻即可出鍋。
  • 冬天一到,浙江人就和年糕槓上了!浙江年糕界的代表,首推寧波慈城年糕
    「談年糕以浙江寧波的水磨年糕稱為首選,為什麼寧波年糕這樣出名呢?因為磨成米粉製作年糕的米,是寧波特產的上白『晚稻米』。寧波的農田一年兩熟,分早稻和晚稻兩種。早稻性質硬,食後耐飢;晚稻質軟而滑但沒有脹性,用以做成年糕,一經制熟,吃起來覺得軟滑可口,而且不黏牙齒,因為乾燥適度,更能久藏不腐。這是美食家唐魯孫筆下的寧波慈城年糕。
  • 水磨年糕和黃瓜是絕配,加入1種調味料,只需3步,主食和菜全有了
    水磨年糕和黃瓜是絕配,加入1種調味料,只需3步,主食和菜全有了每次去超市採購的時候,如果看到這種食材,一定會毫不猶豫來兩袋,沒錯,就是水磨年糕啦,別小看這種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年糕片,這可是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呢,作為浙江寧波的特產,一直很受大家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