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ITX主機在近幾年發展逐漸變得沒那麼小眾了,歸根到底是因為更合理的A4結構帶動了一波趨勢,要求體積足夠小為前提,對於預算成本充足的玩家,可以選擇像DAN CASE或者FormD T1高度定製化的A4機箱,而對於預算緊張的玩家,亦可以選擇SGPC K55這樣的性價比產品。
而在兼容性、擴展性、散熱性能、安裝便利性和體積五大方面平衡,卻沒有那樣的作品,作為大廠出品,喬思伯A4在去年打破了這個格局,而今天要開箱第二個A4機箱後浪——酷冷至尊魔方NR200。
除此之外,酷冷至尊還帶來全球第一顆850W 高瓦數SFX電源,這就意味著在ITX主機裡面,i9-10900K+RTX 2080 Ti這種發燒級遊戲配置也能很好滿足!這一篇先不測試,簡單分析一下順帶裝個機。
酷冷至尊NR200分為鐵側或者鋼化玻璃版本(P後綴),外加黑色和白色擴展,一共可以有四個版本選擇。整體外觀,和大多數A4機箱一樣,儘可能保持簡潔到底,前面板只有一個酷冷至尊的LOGO罷了。
I/O部分是位於頂部的,而有些是在側面設計,六稜形的LOGO很合適當作開機鍵,附帶重啟鍵,雙USB 3.2 GEN 1,音頻+麥克風合一插孔。
鐵側版兩面都是帶密集散熱小孔的,頂部、底部和尾部也是如此,只不過實現的形式不一樣,配件安裝恰當,完全可以實現風冷平臺。
尾部可以發現能支持330mm長+60mm厚三槽位的顯卡安裝,同時這款機箱也能實現垂直安裝顯卡的功能,對於鐵側版來說,意義更大的是公版渦輪式顯卡,一般開放式性的非公顯卡效果並不好,還有一點就是非鋼化玻璃側透,內部是完全沒有觀賞性的。
底部有四個方位的腳墊,帶磁吸式的防塵網,這個部分可以完全拆出來的,可以安裝兩個120mm風扇或者240mm冷排,不過得看顯卡的厚度,最佳方案應該是單槽的一體式水冷顯卡。
機箱外部的面板全部採用銷釘的形式拼裝,拆卸安裝無需要工具實現,底部和頂部會多一顆螺絲固定。
頂部由於空間限制,不能安裝水冷排,只能安裝兩個120mm風扇,可以輔助主板供電和電源部分散熱。
機箱配件裡附帶了一個Sickleflow 120mm風扇(免工具安裝),正確的安裝位置就是頂部區域,這部分線材放置較複雜,附帶的風扇遮蔽網可以避免打到扇葉。
內部區域,外層框架就是優先給你安裝280mm水冷的,這樣10900K就可以比較穩妥壓制了,當然你也可以安裝3.5英寸的機械硬碟,而電源支架有不少開孔設計,也是專門為了可安裝一個2.5英寸硬碟。
NR200不止可以安裝MITX和MDTX主板,亦可以支持244 x 226mm規格的MATX主板,不過需要把電源安裝到正面,電源方面則是支持到SFX-L最大規格,不過參考別人裝機,是可以支持140mm以內的ATX電源。
尾部區域預裝了一個Sickleflow 92mm風扇,安裝風冷平臺時是必備的,可以顧及到CPU散熱和主板周邊。
另一面區域,電源風扇是對著這個方向的,加裝鐵側面板之後,有密集小孔的存在,不需要擔心電源以及主板背後安裝的SSD設備散熱。
NR200可以實現深度拆卸,也就是說酷冷至尊早期所說的模塊化,上圖還不是最終完全體,一些框架還能進一步拆卸的,此作用就很明顯了,可以大大優化了安裝的便利性。
拆卸前面板,這部分能夠安裝兩個2.5英寸硬碟,不過有厚度限制的。
酷冷至尊V系列終於擴展到SFX系列,擁有550W、650W、750W以及850W,全部通過80 PLUS金牌認證,擁有十年質保,+12V輸出70.8A等效849.6W,硬核搞到的850W是目前額定功率最高的SFX電源了,後面會上一個10700K+RTX 2080 Ti裝機試試刀。
全模組接口,線材還算挺豐富,擁有1個24pin主板供電、1個4+4pin CPU供電、1個8pin CPU供電、4個6+2pin PCI-E供電、2個8*SATA以及1個4*D型4pin供電,基本和相同瓦數的ATX電源無差別,線材是主流18AWG規格的。
92mm FDB軸承風扇,支持15%負載以下風扇停轉模式,在以往通常只有極少數白金牌SFX電源才支持,畢竟SFX電源體積小,散熱問題應該著重解決,因為這個硬核更想知道內部具體是什麼方案了。
電源輸入端配置了獨立的開關鍵,不過沒有ATX電源中的HYBRID功能了。
全家福,除了一堆模組線材,還配備了一個SFX轉ATX支架,好評的細節!
裝機部分
裝機過程不困難,NR200擁有18L的空間,而且可以進行深度拆卸,只要安裝說明書步驟就很輕鬆。
硬核安裝的是利民Frozen EYE 280 ARGB水冷,也是為了充分利用機箱的兼容性,這個級別的水冷基本對於10900K/3900XT超頻是無壓力的,因為是兩枚強大的140mm冷排風扇,一般來說不會比360mm水冷差。
水冷在NR200上有多種安裝方式,第一種你可以在底部安裝240mm水冷,然後垂直安裝顯卡,那麼鋼化玻璃版本的NR200P,就能大面積露出顯卡和冷排部分。
第二種就像硬核這樣側面支架安裝280mm水冷(弊端是需要拆除後面預裝的92mm風扇),亦能露出橫置的顯卡肩部。第三種也可以安裝分體式水冷,顯卡和CPU公用一個240mm厚排,垂直安裝顯卡,水泵、水箱位置可以固定在電源支架上。
如果你想橫置的顯卡散熱更好,記得在底部安裝兩個120mm風扇,根據顯卡厚度來選擇薄型和標誌性就行了。至於SFX電源部分,因為是通過側面區域進風,機箱頂部最好加裝配件中的120mm風扇輔助散熱。
線材走得不是很好看,鐵側版其實也沒什麼關係了,鋼化玻璃側透是有必要用上定製線的。
酷冷至尊全線的最新機箱,硬碟都流行這種膠圈+螺絲固定的方案,確實用起來比較爽快。
分享到這,至於具體散熱和性能測試方面,下一篇硬核用頂配方案再嘗試吧,總得來說,酷冷至尊NR200機箱是一款比較全面的A4機箱,大廠做工499元的品質還要啥自行車?可深度拆卸,方案玩法多樣,兼容性、擴展性、散熱性能、安裝便利性和體積全方位平衡,18L空間還真不算大,因為它可以塞進20英寸的拉杆箱,能上飛機能搬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