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汕尾
無論是早中晚都可以嗦一碗「粿條"
北方人愛吃麵
南方人愛吃粉
潮汕人卻獨愛粿條
在潮汕人的心目中
粿條是除粥和米飯外的第三主食
每當不知道吃啥
來一碗粿條就對了
但是
粿條 ≠ 河粉
關於粿條和河粉的混淆
許多久居廣深的潮汕人更有資格感慨
太多店家其實自己也分不清河粉和粿條
甚至自己吃久了感覺都差不多
這怪不得他們
其實連「食神」蔡瀾也曾說道:粿條
粵人稱之為沙河粉 簡稱河粉
(《蔡瀾談食材之粿條》)
從外形看 潮汕的粿條 跟河粉長得一樣
其實不然
一個是原料不同 潮汕人喜歡爽口和純粹
所以粿條內沒有添加很多薯粉 澱粉
因此吃起來韌性不像河粉
厚度也遠遠厚於河粉
所以口感比較飽滿
潮汕人稱飽嘴 河粉則有韌性
二是原料不同導致的顏色不同
製作粿條是用米漿
蒸熟後透明度比加生粉的河粉差
所以河粉看起來晶瑩透明
粿條則是輕微的乳白色
那麼
粿條在汕尾有哪些吃法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牛腩粿
加到濃鬱的牛腩湯裡面是來汕尾必須吃的牛腩粿,沾上拌好的辣椒醬腐乳味道剛剛,這也是流傳廣的吃法。
2溼炒牛河
牛肉用沙茶醬、醬油、生粉等醃漬入味,再把芥藍切小一起炒,濃濃的醬汁裹著芥藍和牛肉片,味道秒殺味蕾,真的可以吃足三餐!
3麻魚粿
在汕尾人看來,苦瓜、鹹菜、麻魚可是好搭檔,這一碗麻魚粿,解暑又下火。粿湯剛開始喝略微帶著苦瓜的清涼的苦味,再喝又感覺很清甜。粿條吸收了美味的湯汁,彈滑又爽口!
4炒粿條
傳統的炒粿條是先將油鍋燒熱,放入粿條翻炒幾下,再將少量的水倒入。在粿條的另一面形成微焦狀,再放入肉絲、蝦仁,洋蔥絲,魷魚乾,蔥花等配料。
粿
(guǒ)
一碗粿條
是表達汕尾鄉愁的體現
為了一張嘴,跑斷兩條腿
我想
嘴上的功夫是最怠慢不得的
再懶的人 為了吃 也不會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