粿條和河粉有什麼區別

2020-12-23 汕尾慧生活

說到汕尾

無論是早中晚都可以嗦一碗「粿條"

北方人愛吃麵

南方人愛吃粉

潮汕人卻獨愛粿條

在潮汕人的心目中

粿條是除粥和米飯外的第三主食

每當不知道吃啥

來一碗粿條就對了

但是

粿條 ≠ 河粉

關於粿條和河粉的混淆

許多久居廣深的潮汕人更有資格感慨

太多店家其實自己也分不清河粉和粿條

甚至自己吃久了感覺都差不多

這怪不得他們

其實連「食神」蔡瀾也曾說道:粿條

粵人稱之為沙河粉 簡稱河粉

(《蔡瀾談食材之粿條》)

從外形看 潮汕的粿條 跟河粉長得一樣

其實不然

一個是原料不同 潮汕人喜歡爽口和純粹

所以粿條內沒有添加很多薯粉 澱粉

因此吃起來韌性不像河粉

厚度也遠遠厚於河粉

所以口感比較飽滿

潮汕人稱飽嘴 河粉則有韌性

二是原料不同導致的顏色不同

製作粿條是用米漿

蒸熟後透明度比加生粉的河粉差

所以河粉看起來晶瑩透明

粿條則是輕微的乳白色

那麼

粿條在汕尾有哪些吃法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牛腩粿

加到濃鬱的牛腩湯裡面是來汕尾必須吃的牛腩粿,沾上拌好的辣椒醬腐乳味道剛剛,這也是流傳廣的吃法。

2溼炒牛河

牛肉用沙茶醬、醬油、生粉等醃漬入味,再把芥藍切小一起炒,濃濃的醬汁裹著芥藍和牛肉片,味道秒殺味蕾,真的可以吃足三餐!

3麻魚粿

在汕尾人看來,苦瓜、鹹菜、麻魚可是好搭檔,這一碗麻魚粿,解暑又下火。粿湯剛開始喝略微帶著苦瓜的清涼的苦味,再喝又感覺很清甜。粿條吸收了美味的湯汁,彈滑又爽口!

4炒粿條

傳統的炒粿條是先將油鍋燒熱,放入粿條翻炒幾下,再將少量的水倒入。在粿條的另一面形成微焦狀,再放入肉絲、蝦仁,洋蔥絲,魷魚乾,蔥花等配料。

粿

(guǒ)

一碗粿條

是表達汕尾鄉愁的體現

為了一張嘴,跑斷兩條腿

我想

嘴上的功夫是最怠慢不得的

再懶的人 為了吃 也不會懶的

相關焦點

  • 碣石人愛吃的粿條和河粉有什麼區別
    但是 粿條 ≠ 河粉 關於粿條和河粉的混淆 許多久居廣深的潮汕人更有資格感慨 太多店家其實自己也分不清河粉和粿條 甚至自己吃久了感覺都差不多 這怪不得他們 其實連「食神」蔡瀾也曾說道:粿條 粵人稱之為沙河粉 簡稱河粉 (《蔡瀾談食材之粿條》)
  • 連食神都不一定清楚河粉和粿條的區別,你確定不想知道嗎?
    關於粿條和河粉的混淆,許多久居廣深的潮汕人更有資格感慨:太多店家其實自己也分不清河粉和粿條,甚至自己吃久了感覺都差不多。連「食神」蔡瀾也曾說道:粿條,粵人稱之為沙河粉,簡稱河粉。河粉和粿條的根本不同在米漿的配比上,廣州的河粉偏向於軟糯綿滑的口感,而潮汕人心中的粿條更爽口清脆。牛家莊牛丸湯河粉地址: 蛇口老街88號(蛇口市場東南面)人均:22元蛇口人從小吃到大,口碑爆炸、非常有歷史感的小店。門口還很多桌椅給顧客坐,照樣爆滿。牛肉丸牛腩搭配特製的辣椒醬,肉丸勁道彈牙,一口咬下湯汁爆出,一層層咀嚼鮮香味美,蘸點辣椒更是鮮!
  • 這下我總算分清了麵條、線面、米粉、粿條、河粉
    聽說你也不能分清麵條、線面、米粉、粿條、河粉,那就跟我一起來學習下。「粿條」一詞是福建閩南地區和粵東地區的叫法,同屬於閩南語系地區的海南省全省和廣東、福建、臺灣等省份的客家人則將其稱為「粄條」。粿條與河粉看起來差不多,但是粿條不同於河粉,其口感比河粉更具彈性。
  • 有一種美食,叫潮汕粿條!它與河粉很多人傻傻分不清!
    潮汕人會吃,也會做,光是這個大米就能做出花來,而其中潮汕人日常吃的以大米為原料的主食就有三大樣,分別是米飯、白粥以及粿條。米飯白粥這個很多人都知道,但是這個粿條是什麼?粿是潮汕地區的一類主要以大米為原材料製作的特色小吃,而將大米磨成米漿,然後上蒸鍋蒸熟,晾涼之後再切成長條狀,潮汕人稱之為粿條。
  • 潮汕粿條是不是河粉?看完這些,想必你心中的謎團就會被解開
    說到粿條這種美食,在很多人廣東朋友眼中似乎是和米粉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在很多潮汕人的眼中,粿條就是粿條,而米粉就是米粉,雖說兩者外觀上看起來十分的相似,但是絕對不能混為一談。說到這,相信很多外地朋友都會十分的好奇,兩者之間又有著什麼樣的不同呢?
  • 喜歡吃粿條嗎?你們那裡這種食材的好吃做法又是什麼呢?
    不過這食材在很多地方雖然是一樣的但是叫法還是有區別的,比如「粿條」這叫法是福建閩南地區和粵東地區的叫法,不過海南省之類的、臺灣等省份的客家人習慣叫為「粄條」,所以如果你們有機會去這些地方吃到的話發現是一樣的食材卻是不同的叫法也就不足為奇了。
  • 在潮汕遊子心裡,一碗潮汕粿條,是一份獨特的家鄉記憶
    在潮汕人的眼裡,一碗潮汕粿條,也許是一份買不到的回憶。有人說,吃河粉不是一樣嗎?關於粿條和河粉的區別,其實很多人都深有感嘆。因為在外的店家自己都分不清到底兩者有什麼區別,甚至自己吃了很多次之後,都分不清楚。但是這也不能怪他們。
  • 在汕頭這座美食之都,一碗美味的牛肉粿條絕對是你不想錯過的東西
    小編之前有篇文章提到的潮汕美食之一是關於牛的,提到牛肉,自然離不開一碗鮮而不膩的潮汕牛肉粿條。中國南北差異較大,在南方,人們的主食除了米飯外,雜糧也是人們日常所吃的食物之一。在潮汕,人們最喜歡的東西就是用米漿製成的一種白色呈條狀的東西,稱之為「粿」,將它切成條狀,稱之為「粿條」。在小編讀大學的時候,經常和南方的舍友爭論的一點就是「粿條和河粉到底有什麼區別」,每次都爭的面紅耳赤。以致於小編在廣州吃粉吃多了,都漸漸混淆粿條和粉的區別了。
  • 潮州豬雜粿條湯 | 每個潮州人心中都有一個戀粿情結的做法
    粿條是潮州的特色傳統小吃。把大米加水碾成米漿,再蒸熟切條。粿條看似河粉,卻跟河粉有很大的區別,粿條的原料僅用大米和水,沒有添加很多薯粉、澱粉。因此吃起來韌性不像河粉,厚度也遠遠厚於河粉,所以口感比較飽滿,潮汕人稱飽嘴,河粉則有韌性。
  • 潮汕粿條:做法多樣,口感嫩滑
    潮汕粿條,把大米磨漿後蒸製,最後切成條狀,可油炒制、幹拌或做成湯類,是深受當地人喜歡的一種風味小吃。 走在潮汕街頭,除了很多潮汕火鍋店之外,潮汕的粿條店也是多不勝數。 吃過廣東河粉的人,看到潮汕粿條後,會將其視為同種美食。
  • 河粉、粿條都是溼米粉,購買要看保質期,儘量不要隔夜吃!
    來吃河粉 河粉出了啥問題 2018年,廣東省報導了河粉被米酵菌酸汙染導致嚴重的食物中毒事件。 時隔兩年,2020年7月28日惠來縣神泉鎮11位顧客食用河粉(粿條)後,先後出現嘔吐、腹瀉等疑似食物中毒,致1人死亡。 河粉屬於溼米粉
  • 如何購買安全的河粉、粿條 疾控專家教你幾招
    7月28日,揭陽惠來縣神泉鎮11位顧客食用粿條後,先後出現嘔吐、腹瀉等疑似食物中毒,致1人死亡。2018年,廣東首次報導河粉被米酵菌酸汙染導致嚴重的食物中毒事件。廣東在2019年已經出臺了溼米粉的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河粉、米線、豬腸粉、布拉腸等都屬於溼米粉),並加強了監管,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溼米粉仍然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省疾病預防中心專家表示,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產生的毒性代謝產物,這種細菌尤其喜歡富含澱粉的食品。如溼米粉和木耳、銀耳等食物,在高溫潮溼的情況下,就容易產生米酵菌酸。
  • 鍋氣十足的家制炒河粉有何訣竅:材料分別炒,河粉白鍋煎
    也有一點心得與大家分享,希望有幫助。材料:河粉或粿條半斤到7兩:現在廣州市面不容易買到好的河粉,可以用細潮州粿條代替。豬瘦肉,綠豆芽(選粗硬的)。佐料:生抽,老抽、生油。醃豬肉用生抽、鹽、生粉、生油。1.瘦肉片加鹽,豉油,生粉,生油拌勻。
  • 粿條—潮汕人來告訴你最正宗的做法
    煮粿條在中國很多地區,人們都有將大米加工,製成條狀食物的習慣,各地的製作方法和配料有少許差異,也因此誕生了形態,口感不同的品種,在潮汕,人們把這種米製品稱作為粿條,是當地最重要的主食之一炒粿條大米放置一年,酸性下降,支鏈澱粉含量增加,磨成米漿後更容易凝結成型,陳米泡軟後打磨成漿,再加一桶山泉水,這邊是製作粿條的全部原料,水和米漿的比例將決定粿條的最終口感,只需觀察米漿的掛壁程度
  • 揭陽惠來縣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涉事粿條大部分已售出
    如有購買請立即封存羊城晚報訊 記者趙映光報導:揭陽市惠來縣神泉鎮7月28日發生的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事件中共有11人出現中毒症狀,目前已有1人搶救無效死亡)備受社會關注。2日,記者從揭陽市惠來縣食品安全委員會發布的《食品安全消費提示》中獲悉,與該起事件相關的「粿條」大部分已售出,如有購買請立即封存,並向所在村(社區)報告。上述《食品安全消費提示》稱,惠來縣神泉鎮多人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發生後,當地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成立事件處置工作小組,迅速啟動IV級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響應,全力做好事件處置工作。
  • 廣州「溼炒牛肉粿條」指南,潮汕人看到都哭了
    單提炒牛河,在廣州幾乎都是指幹炒,但在潮汕,反而是指溼炒牛肉粿條,沙茶香的芡汁+米香彈滑的粿條,跟幹炒有完全不一樣的魅力。潮汕地區的溼炒牛肉粿條,用的一定是粿條而不是河粉,粿條比河粉更為窄厚,無光澤且呈不透明乳白色,口感更飽滿,米香味更突出。
  • 關於廣東河粉,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因為河粉主要材料是米,換而言之主要的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能當主食,能夠清腸胃,有排毒功效,給身體供膳食纖維還有所需要的動力能量。河粉和潮汕粿條十分相似,人們經常會把這兩種混為一談,但雖然外形十分相似,實際上還是有所不同的。
  • 潮州沙茶粿條
    今天早起,突然想吃沙茶粿條,粿條是潮州的叫法,其實就是廣州的河粉,其他地方應該還有其他名字,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潮州沙茶粿條的做法超級無敵簡單,整個過程,如果不包括把水煮開的話,應該在五分鐘以內。河粉50克、豬肉(瘦)20克; 生菜1棵、花生醬2湯匙、沙茶醬1湯匙、老抽2湯匙瘦肉的加工:整個過程需要一鍋煮開的熱水,所以可以先把水煮著,然後加工這些食材,瘦肉的加工只需要簡單切片花生醬的加工:水開了之後,把花生醬攪拌融化,加上適量的老抽上色和調味,濃稠程度大概這樣就可以了,也可以再稀一點,不要太濃稠了,不然後面和粿條攪拌的時候不好拌勻沙茶醬的加工:沙茶醬比花生醬簡單多了
  • 牛牛肉丸粿條湯,鮮美營養,味道太棒了,一次吃一碗都不夠
    鑫潮牛牛肉丸粿條湯每種食物都有自己的脾氣,不同產地的米、不同河流的水製作而成的粿條都可能不具「潮汕味道」。但這都無所謂,反正很多人都是「粿條」「河粉」傻傻分不清楚的。作為一個肉食動物,最不能忍受的不是走進一家潮汕原味湯粉店,粿條被河粉替代,而是河粉裡面零星的飄散著幾根肉絲、牛肉丸都是澱粉味。用潮汕食材,做出潮汕味道原料:鑫潮牛牛肉丸、粿條、炸蒜蓉、生菜、鹽、小芹菜。
  • 它被外地人與廣州的河粉搞混,但是潮汕人告訴你:兩者真不一樣!
    答案是否定的,但是這河粉跟粿條也算是有淵源,跟腸粉一樣,粿條是潮汕人借鑑河粉改良的一種適合潮汕人的食物,跟河粉可以說是表親吧。為了使河粉更加筋道,在米漿中往往會混入別的粉漿,而粿條則是純米漿製成,所以外邊看起來,河粉沒有粿條那麼白,米香味也沒有粿條那麼濃,而且河粉可以蒸得比較薄,粿條相對來說比較柔軟易碎。兩者都有著各自的優缺點,但相同的是,兩者都是當地人非常喜愛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