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年輕人有80%左右能夠升入大學,高等教育入學率居於世界各國首位,是別國眼中的「教育模範國」。然而,在繁榮之下,韓國高等教育卻存在著生源減少、成本過高、就業困難、國際競爭力不足等諸多隱憂。目前,韓國高等教育已開始從量向質轉變的努力。
在經過數十年大規模大學建設之後,韓國高等教育現在面臨著生源不足的窘境。在美國總統歐巴馬大力推崇韓國教育制度的同時,韓國人卻對本國的教育制度提出了嚴厲的批評。近日,美國《高等教育紀實報》對此進行了報導。
問題一:規模過大
在一些演說裡,歐巴馬曾多次提到,韓國從未間斷的教育推動力、極高的大學入學率以及源源不斷培養科學和工程學畢業生的做法值得美國仿效。然而,韓國總統李明博最近卻對韓國大學畢業生過剩的現象發出警告,他說,「不計後果地上大學,正在給各個家庭以及整個國家造成巨大的損失」。
據統計,韓國共有5000萬人口,其中上大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數高達380萬,李明博認為本國上大學的人數應該減少。他還批評說,現在的高等教育培養的是一支硬要與過時的20世紀製造業技術連在一起的勞動力隊伍。
韓國在教育上所取得的成就的確令人印象深刻。在數學和科學成績方面,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進行的國際學生評價中,韓國高中生穩居世界前三名,而美國高中生的數學和科學成績分別名列第25名和第17名。根據韓國教育開發研究院提供的資料,經過20多年的高等教育大發展,韓國高中畢業生有82%能夠繼續在兩年制或四年制的大學裡深造。而在20世紀60年代,韓國還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直到1977年,韓國18歲至22歲的人口中上大學的比例還不到5%。
但是,隨著韓國迫在眉睫的人口危機,韓國政府現在承認,高等教育擴張已經走得太遠了。韓國教育部官員白成根說:「我們允許開設的大學數量太多了。」他指出,韓國既是世界上大學入學率最高的國家,同時又是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國家之一。「15年前,我們需要所有這些大學,但是現在時代已變了。」
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長官李周浩近日警告說,韓國高校入學人數在未來12年將會暴跌40%。到2016年,各大學的招生名額將超過高中畢業生人數。這種警告並非空穴來風。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統計數據顯示,從2002年到2011年,高等院校實際招生人數減少了88000人。韓國國家統計局指出,從2012年起,韓國人口減少的速度會更快。
問題二:競爭力不足
這種情況對於韓國40所公立大學和400所私立高等院校意味著什麼?目前這是韓國各界熱議的話題。韓國教育開發研究院的柳軒淑說,「我們估計,到2040年大約有100所大學將被迫關閉。」高校關門或合併、壓縮高等教育規模,對一個重視教育的國家來說,可能是一件極為痛苦的事情。
事實上,韓國高等教育的積弊不僅限於規模問題。一些大學誇大各自的學生人數,掩蓋財務問題,將學費漲至令人無法接受的水平,而支付給教授的工資甚至低於小學教師。為了核實這類說法,韓國政府隨機抽查了35所私立大學和公立大學。結果發現,在過去5年裡,「習慣性的」會計差錯所涉金額高達5.8億美元。前不久,明信大學和成和大學兩所地處韓國南方腹地的私立大學已被勒令關閉,而這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韓國高等教育雖然規模龐大,但是其競爭力卻一直處在發達國家的中下遊。迄今為止,無論是哪一種世界大學排名,韓國大學至多有兩三所能入選前200名。每年由瑞士國際管理學院發布的《全球競爭力年度報告》中,有一項指標是「大學教育與競爭社會要求的符合度」,2007年報告顯示,韓國在55個國家中排在第53位,屬於大學教育與社會需求度之間落差極大的國家。
問題三:付出回報不成正比
韓國的教育體系將最出色的學生匯集到少數名牌大學深造,並從那裡進入三星、現代等韓國頂尖企業。然而,韓國的企業部門越來越無力吸收接納所有大學畢業生,約有120萬名大學畢業生未獲聘用。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過去10年裡,韓國大學的各項費用增加了一倍。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公布的最新教育報告,公共和私人開支加在一起,與34個經合組織國家(除冰島之外)相比,韓國花在教育上的費用所佔比例是最高的。與此同時,韓國各個家庭花在私立教育上的費用,包括考試準備服務項目在內,則是全世界最高的。
現在,韓國上下都在估算數十年來高速增長所付出的成本,而公眾對高等教育質量的普遍不滿對這次政府進行高等教育機構審計則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學費是引發公眾對高等教育不滿的問題之一。李明博在2007年總統競選活動期間公開承諾將學生的學費減少一半。而此次在政府審計中被揭發出來的高等教育機構的舞弊行為,將迫使韓國政府採取進一步措施來遏制收費亂象、提高高等教育質量。
現在看來,即使韓國的頂尖大學也面臨著要求變革的壓力。2012年1月,韓國知名高校之一的首爾國立大學將轉制為企業。這是韓國政府試圖給予公立大學更多自主權並將市場力量引入高等教育、提高其競爭力所邁出的第一步。此舉意味著,大學教師不再是政府公務員,而成為該大學的僱員。韓國教育開發研究院的柳軒淑相信,競爭將會迫使各個大學注重質量並改變各自的教學方法。
韓國總統李明博建議,家長應降低自己的教育願望,並考慮讓子女選擇職業學校或者其他在職培訓的機會,而不是只盯著費用昂貴的四年制大學。在韓國這樣一個注重學歷的社會中,這個建議一提出就立即遭到了民眾的譴責。不過,韓國中央大學教育系教授李星皓認為,李明博的看法是正確的。他說:「我經常會問自己的學生,難得你們真的想白白浪費大筆金錢和四年人生嗎?時代已經變了,我們擁有新的技術和知識,我贊成將常規方法與創新精神結合起來,我們需要一個促進創新和創造力的體制。」顯然,韓國的高等教育正處於十字路口。(周嶽峰 編譯)
【新聞連結】
近日,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已拉開高等教育結構性調整的序幕——
韓國高等教育質量提升新舉措
舉措一:加強高校評估 實行末位淘汰
由於審批限制較少、準入制門檻缺失,韓國高校數量近年來快速增加。鑑於此,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所採取的第一項措施是加強對高等教育機構的質量評估。2011年,韓國政府對全國所有兩年制和四年制大學進行了一次評估,並於9月公布了《政府財政支援和學費貸款限制大學評估結果》。評估標準包括就業率、在校生充足率、學費上漲水平、獎學金發放率等8個項目。
在此次評估中,韓國政府評定出43所經營不良、面臨退出的大學,其中四年制大學28所,兩年制專科大學15所。韓國政府表示,從2012年開始,將全面中斷對這些大學的財政支持。中斷的不僅是教育科學技術部的財政支持,還包括來自知識經濟部等其他政府部門和地方自治團體的經費。
對大佛大學、秋溪藝術大學、全北科學大學等17所情況最為嚴重的大學,學生的學費貸款也將受到限制。對於這些大學,韓國政府要求「在儘快完成實際調查後,進行大力度的結構調整」。韓國教育科學部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12月底正式啟動了商議大學結構調整具體方案的議程。
舉措二:實施留學認證 提高國際聲譽
2011年12月29日,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發表了首份外國留學生服務管理情況評估認證結果報告,包括崇實大學、誠信女子大學等36所排名在最後5%的高校被列入了「外國留學生服務管理不力高校」黑名單。
此次推出留學服務管理情況評估認證措施,顯示了韓國政府整治高等教育的決心,迫使一部分經營管理不善、專靠招收外國學生維持學校慘澹經營的高校逐漸退出高等教育市場,從而保證韓國高等教育的辦學質量和國際競爭力。
評估分為定量和定性兩部分,內容包括外國專任教師比例、留學生中途退學比例、留學生國籍多樣性、留學生宿舍提供比例、留學生學費減免率等。根據問題的嚴重性,36所「問題」大學分別被判定為「收緊發放籤證審批程序、嚴格相關材料審查高校」、「限期整改高校」和「進入談話對象的高校」。此外,韓國政府明確提出,已經被定為助學貸款受限大學的17所大學和外國留學生中途退學率達到20%以上的大學明年沒有申請認證的資格。
同時,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還公布了10所認證優秀大學,包括四年制的漢陽大學、延世大學本校和分校、梨花女子大學、西江大學、首爾大學、慶熙大學、高麗大學,以及兩年制的東洋未來大學和仁菏工業專門大學。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決定對排名前5%的「最優秀大學」予以表彰,這些大學可獲得500億韓元以上的「政府互換外國人獎學金學生項目」的財政預算支持。(張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