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農科院與華中農大建立合作關係

2020-12-14 德州新聞網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 徐冬曉 通訊員 李冬剛)3月22日至23日,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受德州市農科院邀請來我市開展交流合作。華中農大一行6人實地考察了德州市農業科技創新園、陵城區部分農業園區,就大力發展蔬菜、果樹、花卉產業展開深入洽談,達成一系列合作意向。

    近年來,德州市農科院結合自身優勢,與國內知名高校、科研單位開展交流合作,努力推動新技術、新成果在德州落地、開花、結果,為推動鄉村振興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撐。「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調整傳統種植結構,大力發展蔬菜、果樹特色產業。我們將和各大院校深化合作,把更多人才和團隊引到德州。」德州市農科院黨總支書記、理事長賀洪軍說。


相關焦點

  • 三夏助力鄉村振興——德州市農科院科技特派員在行動
    6月18-19日,德州市農科院科技特派員李子雙帶領資環服務隊深入三夏農忙一線,開展助農幫農大行動。市農科院資環服務隊走訪了慶雲縣崔口鎮、東辛店鎮和尚堂鎮的20個行政村,詳細了解小麥收貨和玉米種植管理情況。
  • 德州市農科院與慶雲東辛店鎮合作籤約 助力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園建設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2日訊 為深化院地合作,搭建交流平臺,5月21日,德州市慶雲縣東辛店鎮人民政府與德州市農科院全面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德州舉行,德州市農科院黨總支書記、院長賀洪軍,慶雲縣東辛店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撒俊卿,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石然等出席籤約儀式。
  • 德州市農科院科技興農創佳績 真抓實幹譜新篇
    今年以來,德州市農科院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以黨的建設為統領,以建設「幸福和諧一流」農科院為目標,堅持「開門辦院、三個面向(面向生產搞科研、面向高端搞聯合、面向農民搞服務)」工作思路,秉承「為當前當地農業生產服務」的ac宗旨,克服疫情帶來的種種困難,堅持疫情防控和事業發展兩手抓
  • 德州市農科院公開徵集農業科技需求
    「最後一公裡」的問題,12月23日,德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開始面向全市徵集農業科技需求。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市農科院獲悉,徵集對象面向全市農業園區、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及廣大農民朋友等,以組織科技人員下鄉調研,進村入戶或投遞發放調查問卷,以及新聞媒體宣傳並結合科技培訓活動,徵集涉農領域科技需求。
  • 德州市農科院開展2020年度「慈心一日捐」活動
    德州市農科院開展2020年度「慈心一日捐」活動為更好地動員引導全院幹部職工深度參與脫貧攻堅,在補齊問題短板、提升幫扶質量、鞏固脫貧成果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根據德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在全市組織開展2020年度「慈心一日捐活動的通知」要求,德州市農科院第一時間動員全體幹部職工及離退休人員積極參與
  • 即日起德州市農科院在全市開展徵集農業科技需求活動,時間不限!
    12月23日,德州市農科院開始面向全市農業園區、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及廣大農民朋友,徵集農業科技需求。徵集內容包括,需要引進示範推廣的大田作物、蔬菜、果品及畜禽新品種;需要解決的制約作物優質綠色高產穩產的技術難題;需要提供的農產品加工提質增效技術等其他需求。
  • 我和我的學校 | 華中農大這五年,與你共成長!
    從2016-2020年華中農大人辛勤耕耘育英才勠力同心創一流五年來學校事業發展日新月異今天,讓我們一起回望這五年來華中農大的變化吧▲2018年11月,華中農大iGEM團隊在美國波士頓第五次摘金(生科院 供圖)
  • 大學+農科院等於什麼
    改革後,雙方優勢互補、資源互通,在人才培養、科研合作、成果應用等方面蹚出了新路子。在山西,山西農業大學和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是農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服務「三農」的兩個基本力量,一學一研,服務於地方經濟發展,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學家和農業技術人員。如今,山西正在謀求農業轉型發展新路,農大與農科院資源分散、同質建設,造成了農業科研資源配置的低效與浪費。
  • 德州市農科院深入開展 離休幹部「一對一」服務
    德州市農科院深入開展 離休幹部「一對一」服務      為進一步提高離休幹部「一對一」服務的標準和質量,按照中共德州市委老幹部局統一安排部署,市農科院黨總支高度重視,認真推進落實離休幹部「一對一」服務管理工作。
  • 大學+農科院 等於什麼—新聞—科學網
    去年10月19日,山西省委、省政府正式宣布山西農業大學和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合署為一個單位,名稱為「山西農業大學」,同時保留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的牌子,一個黨委、一套班子。 合署改革大幕正式拉開。 一年多來,山西農業大學推進科教融合和產學研協同發展,成效初顯。 優勢互補 科研隊伍更加強大 42歲的王斌是山西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副研究員,今年他評上了碩導,招了第一名研究生。這得益於農大與農科院的合署改革。
  • 「與子同堂」:清華大學與華中農大架起空中課堂
    這幾日,華中農業大學風景園林系師生「朋友圈」的這條消息不脛而走。3月3日早上7點不到,在安徽亳州的華中農業大學景園1802班學生孫長虹坐在電腦前,一邊翻閱書籍一邊靜候《景觀設計表達》的開課。而就在此刻,北京海澱,清華大學助理教授許願老師在課件首頁上寫下「與子同堂」四字,為課堂作最後的調試。
  • 德州市農科院志願者到學府家園小區開展創城志願服務
    德州市農科院志願者到學府家園小區開展創城志願服務      7月27日上午,德州市農科院組織90多名幹部職工,前往學府社區學府家園小區開展創建文明城市志願服務活動。第一小隊成員走進居民家中發放創建文明城市宣傳手冊,積極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文明城市創建應知應會知識;第二小隊成員在小區內勸止亂扔垃圾、亂停車輛、隨地吐痰等不文明現象,教育引導居民們自覺辦文明事、說文明話、做文明人;第三小隊成員手拿鐮刀丶夾子、垃圾袋等仔細清除街邊垃圾、落葉和雜草,並對小區公園和綠化帶進行了清理維護……農科院全體志願者們用實際行動引領小區居民愛護環境
  • 中國農科院與英國科技合作成效顯著
    唐華俊院長向梅介紹了中國農科院與英方合作的情況,並表示將以此次首相來訪為契機,進一步拓展中英農業科技創新合作的層次和範圍,不斷深化合作,創新合作成果,為雙方共同致力於促進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解決全球性挑戰提供科技支撐。
  • 德州市農科院連線省農技專家「會診」解絲瓜種植難題
    德州市農科院連線省農技專家「會診」解絲瓜種植難題農民非常著急,馬上根據科技特派員聯繫服務卡上的聯繫方式給農科院資環所打來電話,並發來微信尋求幫助。北趙村種植楞絲瓜200多畝,是東辛店鎮特色種植重點村,也是慶雲縣重點扶貧村之一。絲瓜是村民增收的主要來源。資環所高級農藝師李子雙接到求助信息後,馬上聯合蔬菜所所長張自坤博士帶領兩個服務隊成員奔赴田裡進行查看。
  • 華中農大徐強教授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徐強,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教授,果樹系教工黨支部書記,長期從事果樹基因組與遺傳改良研究,在多年生果樹無性繁殖的遺傳基礎及果實品質形成機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曾獲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兼任Molecular Breeding等SCI刊物編委、中國柑橘學會秘書長。 恩施建始縣三裡鄉扎魚口村是園藝林學學院對口幫扶單位。
  • 這些農大土味美食,居然悄悄火了
    這些學霸美食值得買嗎【小分隊原創測評系列】學霸們研究的土特產原本只是默默賣貨的各大農科院和農大,最近突然火出圈,在抖音和各大美食博主的推薦下,一躍成為C位出道的網紅農產品。,不過是比較少見的黑小麥片,來自新疆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培育的黑小麥。
  • 一起來欣賞一下華中農大的美景吧
    華中農業大學坐落於湖北省武漢市,是我國重點建設的一所現代化農業大學,不僅有雄厚的科研實力,校園生活和校園美景也是可圈可點!我們先來看一下華中農大的校園生活。職業裝,伴著甜甜的笑……走進華中農業大學薈園16,17兩棟新生宿舍樓,不見往日的樓管大媽和大爺,取而代之的是漂亮的「樓管姐姐」。她們正是華中農大首次招聘的高學歷美女「樓管」。
  • 雙一流大學排名公布,華中農大這次獲得了第一
    清華、北大作為我國最優秀的大學,排在前兩位毫無爭議,但是此次能夠排在第36位的華中農業大學不得不說讓人還是非常驚訝的!華中農業大學位於湖北武漢市,可能對於大多數的學生和家長來說,這所學校是比較陌生的,因為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農科大學一直不那麼的受人關注,另一方面是由於華中農大的品格就是「不張揚、不浮躁、不盲從」。
  • 德州農科院創新園「聯村共建」出真招求實效
    德州農科院創新園「聯村共建」出真招求實效      5月21日,德州市農科院創新園辦公室主任譚月強、建設街道農科驛站站長張洪勇到夏津瑞豐源果蔬專業合作社進行技術指導。夏津縣瑞豐源果蔬專業合作社是德州市農科院創新園與夏津縣香趙莊鎮紙房頭村「鄉村振興聯村共建」的合作平臺之一,長期以來該合作社智能溫室水培蔬菜系統因缺乏專用品種及相關技術而閒置,借「聯村共建」之機,瑞豐源合作社希望專家們能夠幫助他們把水培系統利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