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男童撞頭、抓臉:這幾個自虐動作,可能在向父母求救

2020-11-02 朵媽陪娃

大家好,我是朵媽。每周六我都會在《朵媽三分鐘》這個欄目,為大家解答關於娃心理方面的小問題。


大家有任何疑問,都可以留言告訴我,點讚最高的留言,我會優先寫出來哦。



就在上周五,我接朵朵放學,在一文具店門口看到一個媽媽帶著小男孩在買文具。

突然「嘭」的一聲,我和朵朵回頭一看,原來是小男孩手裡的水壺掉在地上,本以為沒什麼了,可小男孩接下來的動作讓大家都驚著了。

小男孩用力抓自己臉,臉上顯現幾道長長的抓痕,男孩的媽媽也被嚇到了。

連忙拉住他的手,阻止他繼續抓臉,氣憤地說:「你蠢啊?水壺掉了就抓花自己的臉?」。


孩子自虐現象在生活中很常見!


當孩子因為因一個人或一件事產生不滿、自責等負面情緒時,就會容易產生憤怒。


當這種苦痛的情緒,壓抑不住,而又無處釋放,不能對其他人發洩時,孩子就會轉向攻擊自己,進行自虐。

常見的自虐行為還有打頭、抓臉、打滾、扯頭髮、掐捏自己等,孩子對自己施加不同程度的傷害的行為都屬於「自虐」。

自虐的孩子一般性格偏內向,自虐的比例,男孩高於女孩。


因為心理原因,孩子自虐的行為其實是有訴求的一種表達方式,通過「自虐」這種方式來引起父母和他人的注意。

孩子自虐發生的原因大概有這三點:

引發孩子自虐行為的原因之一,就是孩子的需求沒有被滿足。


在生活中,經常看到孩子不依不饒地吵著父母要買玩具,或者是買吃的。

比如:孩子要買無人機,遭到家長拒絕後,孩子的情緒立馬有大起伏。


有的孩子會大哭大鬧,但也有的孩子會著急地握緊雙拳,甚至在地上打滾,撕打自己來發洩內心需要沒有得到滿足。

當孩子出現情緒不穩並自虐行為時,寶媽們千萬不要對孩子步步緊逼,避免繼續刺激他,造成情緒更激動。


最好的辦法就是帶孩子到安全的地方,讓他自己冷靜下來。


當孩子安靜下來後,再輕聲跟他說:你自己打自己、大肆吵鬧,媽媽都不會給你買,你要好好說出購買無人機原因,理由合理的話,媽媽才會滿足你。

引發孩子自虐行為的原因,還有語言表達能力的因素。

比如有的孩子想要的東西,由於他的語言表達能力不足,無法清晰地表述出來,這個時候孩子會很著急,進而演變成用打自己腦袋等方式來表達。


看到孩子出現這種現象時,寶媽一定不要帶情緒地催促孩子,比如:你想怎樣,問你又不說之類的話,這樣只會讓孩子更著急!


應該用平緩的語氣去安慰孩子,讓他先不要著急,慢慢地告訴媽媽你想要什麼東西。


還應該多觀察孩子的肢體動作語言,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當然平時也要多帶孩子到外面玩,一方面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也讓孩子能敞開心扉結交朋友,陽光活潑地玩樂,有利於孩子心理健康。


引發孩子自虐行為的原因,還跟父母經常妥協有關。


孩子用的「自虐」行為來「脅迫」父母的例子很多!


因為他意識到通過自虐,爸爸媽媽就會心軟,滿足自己無理的要求。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得寸進尺,他很清楚父母最在意什麼,就會用什麼來威脅。


持續長久性的自虐行為,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響。


以後遇到挫折或者不順心的事,別人不可能像父母一樣對自己妥協,這時候孩子的自虐自殘,輕則讓自己受傷,重則可能造成生命危險。


孩子的自虐行為在別人眼裡可能是「怪異」,但是他們內心卻更渴望受到父母、朋友的關心與關愛。


當看到孩子有自虐行為時,寶媽們切不可大聲訓斥,這樣只會讓孩子情緒上受到更大的刺激。


我們可以慢慢走到孩子身邊蹲下來,輕輕摸著他的頭,或者摟在懷裡進行安撫,把孩子從自我傷害的行為中抽離出來。

當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關心、關愛時,心裡就會放下戒備,慢慢不再牴觸父母。


我們家長可以跟孩子「並肩作戰」,找出問題,面對難題,一起去解決。


有的孩子就是喜歡無理取鬧地撒潑,多次挑戰爸媽的「底線」。


比如:不寫作業,就是要整天整天地看電視,家長關掉電視,他就遍地打滾、甚至用頭撞凳子等舉動。


寶媽們可以先要用緩和溫柔的語氣去引導他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當孩子說,我還要看電視!


這個時候你一定要說:不行,太晚了都要睡覺,言語一定要輕,並且堅定,讓孩子知道媽媽不會退讓。



沒有滿足他的需求,孩子還會繼續哭鬧,可以給他一個選擇,分散孩子注意力,比如:假如你現在睡覺的話,明天可以送你一個小禮物。


孩子一想到有小禮物,注意力就不會放在想看電視上了!

陪娃過程中,孩子鬧情緒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如果孩子還是喜歡動手打自己的話,我們要引導孩子,把攻擊的對象進行轉移。


我的解決方案就是做遊戲:可以找家裡充氣的小牛讓孩子發洩,孩子打完後,氣消了就好了。

除了轉移攻擊對象,發洩情緒,還應該帶孩子去跑步,玩遊戲,讓他把身體裡那股勁消耗完後,就會好很多…


當然這些運動有利於孩子的身心調節,接觸大自然,讓孩子變得陽光活潑、塑造健康的心理。


孩子自虐的心理問題,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源自原生家庭。


父母離婚,家人拋棄,孩子遭冷落、缺乏安全感等等,都容易造成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性格孤僻、自虐、心理敏感脆弱等。


所以,父母相愛、家庭和諧溫馨,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環境,也是孩子心靈的港灣。


孩子只有一次成長機會,成長環境決定孩子的心理健康,更決定孩子的未來!


天真無邪的笑容,應該是每個孩子的標配!

相關焦點

  • 抓耳?扯頭髮?娃這幾個自虐動作可能在求救,看不懂就晚了
    寶寶們時常會做出一些萌翻天的動作,讓爸爸媽媽忍俊不禁,心裡軟成一汪水!然而,萌萌的畫風也有突變的時候,好端端的寶寶開始「自虐」了是咋回事?搖頭、撞頭、拉扯耳朵、頻繁眨眼睛.......事實上,大多數寶寶「搖頭、拍頭」都不是缺鈣,這只是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現象。
  • 寶寶愛撞頭,是在「自虐」嗎?四個原因引起,看完感覺有點可愛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抓臉、吃手、撞頭,小嬰兒總會有一些奇怪的習慣,讓媽媽們百思不得其解。寶寶閒著沒事老是喜歡撞頭,是「自虐」嗎?小傢伙有些習慣雖然古怪,但還挺可愛的。撞頭這件事,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寶寶愛撞頭,是在「自虐」嗎?看完感覺有點可愛雅琴的寶寶快兩歲了,最近雅琴發現了一個頭疼事兒,小傢伙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酷愛撞頭,像是很鬱悶一樣,用自己的小腦瓜「咕咚、咕咚」地撞牆。
  • 寶寶喜歡撞頭,難道是「自虐」?這背後的原因,家長必須要知道!
    不過,有時候也會因為兒子一些莫名其妙的舉動而擔心害怕:近來茜茜的兒子總是喜歡莫名其妙地撞頭,自己玩的時候,就會突然拿起玩具或者其他什麼東西,砸自己的小腦袋,茜茜想要阻止,兒子就會很不高興,哭個不停。很多寶寶6~12個月開始,就會有打頭等行為,到了18~24個月,達到高峰期。這個習慣會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大多數「自虐」行為在3~4歲後才會逐漸消失。其實,寶寶撞頭是健康寶寶正常的生理反應,這是寶寶自我安慰的一種方式。難道寶寶撞頭不疼嗎?
  • 寶寶總是喜歡「撞頭」,是生病了還是在「自虐」?原因很有趣
    為什麼孩子會「拍頭」、「撞頭」帥帥今年2歲平時很好帶,只是有些習慣讓她的媽媽很糟心。大概是從1個月以前開始,帥帥總喜歡把頭往門上撞。發出咚咚的聲音後自己笑得很開心,家人甚至懷疑過孩子的智商有問題。後來寶媽就每天帶他玩,不知不覺間寶寶就改掉了這個習慣。
  • 抓耳朵?你以為娃在自虐?其實在向你求救,你知道嗎
    有很多的寶媽在一起交流時都會說到一個問題,孩子坐在小推車裡動不動就會拍打自己的腦袋,有的時候還會很用力的揪自己的耳朵,這不耳朵都被抓爛了,還留下了昨晚的疤痕。那麼寶寶一些萌翻天的動作為什麼會變成自虐了呢?其實孩子在小時候拍打腦袋或者抓耳朵,可不是為了單純的玩耍,有可能是因為患了病,只不過自己無法通過語言表達,只能自己來進行治療了。
  • 抓臉、撓頭、揪耳朵,孩子「自虐」或是生理原因,寶媽不用太擔心
    但讓很多新手父母始料未及的是,自己再怎麼保護孩子,卻奈何不了孩子毫無徵兆的「自虐」,很多家長都發現孩子會有這種自傷的行為。昨天朋友圈還有寶媽發圖求助,照片上的寶寶小臉蛋被抓出了明顯的抓痕,看起來很讓人心疼,寶媽的配文更讓人難受,這是孩子自己抓的。
  • 寶寶總是撞頭、打自己,看完這個終於知道原因了
    過了個年,一歲多的女兒好像突然進入了狂躁期,愛上了「自虐」。怎麼個虐法呢?拿手拍頭拍臉還是最輕的,就怕拿到什麼就往頭上招呼,繪本啦積木啦小汽車啦畫板balabala。甚至直接就往牆上、地磚上撞!「咚咚咚!」
  • 2歲寶寶生氣用頭撞牆,他為何如此傷害自己?「自虐」要重視
    這讓我不禁想到不久前也有一個寶寶的媽媽問過我同樣的問題,她的寶寶是只要不開心,就會用手打自己的頭部,甚至會重重的往後仰身子,讓家長膽戰心驚。一開始,我以為這種有「自虐」傾向的孩子只是個例,但是,隨著在育兒方面的經驗越來越豐富,遇到的各種問題也越來越多。
  • 孩子喜歡撞頭,不是缺少營養素,而是另有原因,爸媽學會應對方法
    本以為二寶要疼得哭起來,相反,二寶坐起來後,還故意把頭試探著撞向床頭,聽得「嘣」一聲,他反而開心地笑起來。媽媽阻止他「別撞了,磕到頭,腫個大包就麻煩了!」二寶還是笑嘻嘻的,又試了幾次。媽媽沒再理他,他才不撞了。二寶不光對撞床頭這件事樂此不疲,有時候還會用頭去撞大人的頭部、撞圍欄、撞被子,他不管是不是危險、不管是不是疼痛,只要自己撞得開心就行。
  • 父母整天不在家 臺中三男童餓到求救
    原標題:父母整天不在家 臺中三男童餓到求救  中新網8月11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中市宋姓夫妻經常把十一、十和三歲的三名男童丟在家裡,九日宋姓夫妻一早到臺南,小孩餓了,老大打電話給已與爸爸離婚的媽媽簡姓女子,簡女不忍這種情形一再發生,報警處理,宋姓男子說,經濟不好,且老大、老二又吵,要求由社工安置,只願接回老三。
  • 6歲男童被花生堵住氣管,導致窒息死亡,媽媽的做法令人氣憤
    6歲男童被花生堵住氣管,導致窒息死亡,媽媽的做法令人氣憤安全知識,不僅是父母也是學校應該交給孩子們的一項必要課程,我們應該教給孩子更多自我保護意識和方法,讓他們對危險有了解、知道防範。最近就發生了一件男童因花生堵塞氣管而窒息死亡的事件。近日在廣西玉林,一名6歲男童在家吃零食時不慎被一顆小小的花生米卡住氣管,一旁正在玩手機的男孩母親見狀忙放下手機去拍孩子的後背,並要求孩子用力咳嗽,試圖以此辦法讓孩子把氣管中的花生吐出來。但一番折騰後並未見效,男童卻表示自己更難受了,母親見事情嚴重,倒背著孩子就往電梯跑,準備帶孩子去就醫求救。
  • 爸爸一個動作,2歲男童發燒身亡:這幾個退燒誤區需要避開了
    才2歲的平平發燒後出現驚厥現象——臉和嘴唇發青、雙眼上翻,手腳還一陣陣地抽動,喉嚨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響。 一旁的爸爸以為是有什麼東西堵住了孩子的喉嚨,就把手伸進平平的嘴裡挖。 幾分鐘後,爸爸發現孩子一動不動,趕緊往醫院送。
  • 女孩患怪病自虐五年 頻用頭撞牆拳頭打自己(圖)
    女孩患怪病 自虐已五年  本報12月19日熱線消息 頻繁地用頭撞擊牆壁、門框、炕沿,用拳頭猛打自己耳朵,從來不說一句話,這就是11歲的濱州女孩月兒(化名)每天的生活,這種生活已經折磨了她五年。  可就在5年前的一天,母親無意間發現月兒嘴唇有淤傷,經過仔細觀察才發現她經常蹲在地上用膝蓋磕下頜和嘴唇,從此以後便越來越嚴重,甚至發展到用頭撞牆壁、炕沿,任憑父母怎樣勸阻也沒有用。
  • 為什麼95%的娃都愛「撞頭」?答案找到了
    從吃手到抓臉,再到後來有意識的撞頭。寶寶的這些行為都在潛意識地告訴爸爸媽媽:本寶寶開始有「自我意識」了。而通常在6個月後,部分寶寶就會出現撞頭這行為;在18-24個月大的時候,撞頭次數更是頻繁。這行為可能會長達幾個月,甚至幾年,不過大多數寶寶在3歲之後,對這行為就會減低熱愛程度了。
  • 寶寶「喜歡」撞頭、打滾,看完這篇文章終於知道為什麼了!
    最近寶寶老是撞頭、在地上打滾,有沒有媽媽們遇到這種現象?網上很多這樣的問題,其實孩子打頭在地上滾,是在想表達自己的一種意願。一般寶寶撞頭,在地上打滾,很多時候是想引起別人注意,你快看我!寶寶通過這種有節奏的運動來找樂子,自我放鬆。有時候是寶寶的耳部感染或出牙等身體不適時,他們就想用打頭來分散注意力,疼痛感就沒那麼明顯了。
  • 寶寶對自己撓臉敲頭又抓耳朵,小小年紀為啥下手如此狠?看完懂了
    父母們就發現寶寶的臉上經常出現一道道的抓傷和敲打過後的淤青,讓家長們心疼不已,但又很是疑惑難道自家娃有自虐傾向?為啥小小年紀為啥下手如此狠?▶而上官女士也發現自家寶寶很正常,就是最近老喜歡抓耳朵,每次都特別用力...為什麼寶寶們總會做出這些讓我們父母迷惑的行為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寶寶對自己撓臉敲頭又抓耳朵的那些事,小小年紀為啥下手如此狠?
  • 為何孩子總愛打/撞自己的頭?這3個原因很多家長還不知道
    「孩子老是打/撞自己的頭怎麼辦?」今天一上午,就有6個家長在詢問我這個問題,所以我覺得我應該在這裡跟你們好好討論一下。有時候孩子打自己的力道還不小,有的小孩甚至還會用頭去撞牆。不少爸媽形容,孩子就像是中了邪一樣!但其實呢,這對小孩子來說是很常見的行為,據調查發現,至少有20%的孩子在三歲前都有過這種「自虐」行為。
  • 臺灣女子被逼債帶子燒炭 兒打手機向父求救
    臺灣女子被逼債帶子燒炭 兒打手機向父求救     梁姓女子積欠百萬元賭債,昨天凌晨攜八歲稚子服藥後燒炭,男童手肘被炭火燙傷,打手機向父親求救。
  • 撓臉、拍頭還抓耳朵,寶寶為何總「打」自己?這個怪癖怎麼治?
    有很多寶媽都反應,自己家的孩子總是抓撓自己的臉,每次都是新傷添舊傷。還有的寶寶會經常敲打自己的頭,看得家長們是膽戰心驚,就怕孩子給自己敲「傻」了。最近琪琪總是發現兒子經常抓頭、抓臉,就連耳朵後面也不肯放過
  • 蓋個帽頭都能撞板?小詹姆斯直接臉撞籃板,喬丹疼到下場休息!
    對他們來說,頭撞籃板並不難,但真的為了防守而撞上籃板的卻是不多見,因為這樣是十分危險的,所以詹姆斯才會多次在空中躲開籃板後落地。但也有一些球員,為了蓋帽不惜自己頭撞籃板!1、湖人悍將頭撞籃筐香濃.布朗這個名字對於球迷並不陌生,雖然他已經多年未打過NBA,但他當年的禽獸級表演依舊讓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