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護士推進護理站全國布局 著眼長護險促進健康老齡化

2020-12-25 中華網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是當前無數失能家庭面臨的現實困境。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65歲及以上人口為1.76億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4000餘萬,預計到2050年,老年人口數將達到峰值4.87億,失能人員達到9253萬人。如何讓失能人員體面、有尊嚴地生活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性難題。

  長護險擴圍 醫護服務能力提供不足

作為保障失能人員基本生活的社會保險制度,長期護理保險被稱為社保"第六險",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衝老齡化壓力。長期護理險是指對個體由於年老、疾病或傷殘導致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在家中或療養院治病醫療由專人陪護所產生的費用進行支付的保險。簡單來講,就是給通過失能評估的參保人提供基本護理服務,比如洗頭、洗臉、餵食等生活照料和壓瘡換藥、導管護理等醫療護理,目的在於減輕重度失能人員及其家屬長期護理事務性和經濟負擔。

2016年,我國開始建立長期護理險試點,截至2019年底,全國長期護理險參保人數8854萬人,享受待遇人數42.6萬人。2020年9月,國家醫保局和財政部發布《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新增14個長護險試點城市,長期護理險距離普通民眾越來越近,對失能群體而言無疑是雪中送炭。

長期護理險的服務類型大致分為四種,第一種是把失能人員送進護理機構;第二種是親屬等經過培訓自己提供服務的居家護理;第三種是護理機構上門服務的居家護理;還有一種是社區專業機構提供的社區服務,對符合規定的護理費用,長護險基金將予以支付,支付水平總體控制在70%左右。

從目前國內實際來看,大部分老年人還是願意選擇傳統的居家養老模式,這就意味著護理機構上門服務將成為長護險的主要服務類型。但是,目前現有定點醫護機構數量較少,專業照護人員短缺,醫療護理服務能力存在不足,亟需健全制度引導護理機構增量擴容,解決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滯後問題。

  從"長"計議 加速護理站全國性戰略布局

北京石景山區的孫阿姨已經74歲了,腦梗手術出院後臥床,同時患有糖尿病、骨關節病變、腰間盤突出等多種疾病,經專業機構評估為重度失能人員。像孫阿姨這樣的老年人特別需要長期護理服務,孫阿姨的退休金大概是3000元,對於她來講,不管是去住養老機構,還是花錢請專業人員護理,都是家庭經濟難以承受的。

今年,孫阿姨申領到了長護險基金,開始享受由長護險定點護理服務機構北京美鑫護理站派出的護理人員上門服務,在可選服務項目中,孫阿姨選擇的是最需要的血糖監測、測量生命體徵、預防壓瘡指導等治療性照護服務及風險防範指導,長護險基金顯著減輕了孫阿姨的家庭經濟及照護負擔。

圖:北京美鑫護理站

據了解,北京美鑫護理站是金牌護士旗下的醫療護理機構,可為失能半失能老人、慢性病患者、術後恢復患者、長期需要護理服務的患者提供專業的醫護服務。金牌護士自2015年成立後,依託OMO創新服務模式,在發展線上網際網路護理服務信息平臺的同時,在線下開設美鑫醫療連鎖護理站,首創"護理站+養老驛站"的運營模式,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將"醫療、護理、康復、養老"服務延伸至社區與家庭,全力打造居家醫養結合"首都模式",為老年群體提供"醫護康養"一體化服務。

在服務對象中,像孫阿姨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由於經濟壓力導致健康質量難以保障。北京美鑫護理站與長護險結合,作為定點護理服務機構為失能群體提供服務,大部分費用由長護險承擔,老人支付意願與支付能力不足的問題迎刃而解。

目前,醫護機構不足,社區護理和家庭護理的護理模式具有低成本、廣覆蓋、服務方便等優點,更符合我國國情,長期護理保險政策或向兩者傾斜。面對社會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與政策傾向,2020年,金牌護士基於居家醫養結合"首都模式"的發展戰略,在全國加速布局連鎖護理站。

記者了解到,金牌護士在總部北京已建設連鎖護理站11家,也是北京市連鎖規模最大的護理機構,同時針對預計出臺長護險試點政策的地區,向全國加快外埠護理機構建設進程,現已有5家護理站在天津、呼和浩特等城市投入建設中。

圖:金牌護士協助老人進行生命體徵、體重、體脂等多參數檢測

  智慧醫養模式 驅動健康養老產業高效發展

數據是健康養老產業實現智能化、智慧化的關鍵要素。金牌護士依託線下連鎖醫療護理站作為居家醫養結合"服務&信息"樞紐,以多場景嵌入健康監護系統,多維度採集並傳輸數據,生成動態健康檔案,建立個人健康資料庫,打破行業數據碎片化孤島,為智慧化分析提供關鍵的數據支撐,對探索有效的健康幹預模式非常重要。

圖:金牌護士協助老人進行生命體徵、體重、體脂等多參數檢測

同時,通過大數據技術對海量數據綜合分析,以數據驅動企業及政府精準決策,構建新型智慧養老模式,精準對接養老供需,高效優化資源配置,促進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積極發展。

2020年,中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規模突破4萬億元,預測到2030年我國養老產業規模有望達到22萬億元,成為社會資本爭相搶灘的新戰場。金牌護士搶先5年進行前瞻性戰略布局,以"醫療和養老結合、服務和硬體結合、線上和線下結合"的綜合服務體,有效解決了智慧養老服務的供需匹配難題,積累了領先優勢和有益經驗。未來,金牌護士將投入大量的資金與人力,結合長護險政策推進護理站全國性建設,夯實智慧健康養老服務體系實施基礎,為解決中國老齡社會健康發展問題提供有效方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廣州39家護理站可為老人提供上門服務
    市衛計委、市民政局表示,鼓勵護理站積極申請成為「長護險」定點機構。明年廣州預計還將出臺高齡老人照護商業保險,對高齡失獨老人進行護理補貼。〓首批39家試點遍布城鄉〓據介紹,護理站屬於基本醫療衛生機構,需要經過衛生行政部門的審批,條件包括面積在30平方米以上,配備3個具有護士資質的護理人員、其中一人要有中級或以上職稱。在確立試點單位時,除了要求各護理站本身條件符合要求,還考慮到了各區均衡布局。
  • 廣州首批39家社區護理站掛牌,有你家附近的嗎
    2018年12月11日上午,首批廣州市護理站試點單位獲市衛計委和市民政局共同發牌,遍布全市的39家護理站將為市民提供上門護理服務。護理站目前按市場價格定價收費。市衛計委、市民政局表示,鼓勵護理站積極申請成為「長護險」定點機構。明年廣州預計還將出臺高齡老人照護商業保險,對高齡失獨老人進行護理補貼。
  • 醫護到家網際網路+護理站及全國護士上門服務
    1、案例名稱 醫護到家網際網路+護理站及全國護士上門服務 2、參評單位 北京千醫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3、案例簡介 患者67歲,男性,直腸癌晚期同時又患有骨折、長期臥床、生活無法自理,手術後安裝人造肛門袋
  • 2018廣州39家社區護理站試點獲批 將為市民提供上門服務
    12月11日上午,首批廣州市護理站試點單位獲市衛計委和市民政局共同發牌,遍布全市的39家護理站將為市民提供上門護理服務,包括基礎護理、專業護理和日常照料。每個試點單位獲得35~40萬資金補貼。  護理站目前按市場價格定價收費。市衛計委、市民政局表示,鼓勵護理站積極申請成為「長護險」定點機構。
  • 靜安頤家安護理站獲得中國首個JCI認證
    據靜安區消息:靜安區正式啟動長期護理保險(簡稱"長護險")試點工作一年來,全區共有26家護理站、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提供居家護理服務,累計服務600443人次。頤家(上海)老年服務有限公司旗下的頤家安護理站,就是其中一家具有專業"長護險"護理資質的護理站。自開展居家護理服務以來,接受長護險服務人員對護理站的滿意度超過98%。
  • 金牌護士領跑「網際網路+護理」賽道 創新發展改變護理產業格局
    網際網路護理服務信息平臺金牌護士APP,作為國內最早一批提供專業護士上門服務的預約平臺,在線上最大限度地整合護理資源,對接至社區及家庭,這種創新護理服務模式有效增加了服務供給,顯著提升護理資源的使用效率,緩解了老齡化社會護理服務日益突出的供需矛盾。
  • 青島「長護險」的解答都在這裡
    青島新聞網11月25日訊(記者 李麗濤)長護險是什麼?能報銷多少費用?到底如何申請?今天下午2點,青島市醫療保障事業中心護理保險處副處長(臨時負責人)張秋立通過青島市醫療保障局政務網站「在線問政」欄目,就「長期護理保險」方面的工作為廣大網友解答了相關問題。
  • 社區護理站,把養老服務送到家
    日前,廣州首批39家社區護理站試點啟動,為解決居家養老的「痛點」「難點」邁出重要一步。據了解,遍布全市十區的護理站將以遵醫囑的上門服務方式,為長期臥床的老人、患者及其他需要護理服務者提供基礎護理、專科護理、營養指導、社區康復指導和健康宣教等服務,幫助更多老年人在家門口享受專業的康復醫療服務。
  • 白雲7家護理站成市護理站試點單位,將提供這些超貼心...
    目前,白雲區申報護理站試點單位遠超市每區6家的期望值,達到26家,其中9家已發放醫療機構許可證。9月-11月,市衛計委聯合市民政局對白雲區上報的9家護理站開展覆審工作,最終確定7家為首批廣州市護理站試點單位。
  • 長護險試點三周年:長期照護體系未搭牢 仍在「摸石頭過河」
    對此,業內專家直言,不僅社會化長護險還處在「摸著石頭過河」時期,商業健康護理險也難有可依託的生存空間。對於後續推進,專家建議,需在借鑑國外成熟經驗基礎上,試點城市整合民政、殘聯、老齡、財政與稅收等多方面資源,促進照護服務市場發育和成熟,利用市場機制,發揮商業保險在長期護理中的積極作用。
  • 健康管理師為何是護士不得不考的證書?
    ,對於健康管理師的學習比普通人理解的會更深刻也更透徹,並且學習健康管理師對於護士的職業發展前景也有很大的幫助。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重及醫改的逐步深入,即使在醫療機構工作,無論是國家政策要求,還是經濟效益使然,健康管理必將成為重點的發展方向之一,也必然成為護士展示職業技能的舞臺。
  • 長護險+高照險,廣州失能長者尋回了笑容
    在廣州市內居住的廣州職工醫保參保人通過鑑定評估後,可申請長護定點機構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及醫療護理服務。而照護產生的費用,則由長護險基金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報銷。截至目前,廣州長期護理費用基金支付率為83.23%。 2019年9月,作為其中一家定點機構,潘佩所在的國投健康•嘉棲長者公寓為其遞交了長護險的申請。
  • 「公益活動」社區行——赤崗護理站關愛長者活動
    近幾年越來越多「惠老」「助老」的舉措推出,為了讓各街坊居民能夠真正受惠於這些養老政策,一家依護理站攜手街道居委開展活動宣傳。一家依工作人員通過發放宣傳手冊向居民宣傳「長護險」政策。前來諮詢的居民絡繹不絕,紛紛對居家養老服務等問題進行諮詢,一家依赤崗護理站耐心細緻地一一解答,一家依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得到居民一致好評。
  • 長護險系列研究報告丨上海長期護理保險研究報告
    根據《長期護理保險服務項目清單和相關服務標準、規範(試行)》中對護理人員的要求就可見一斑,文件中要求的護理人員包括健康照護員、養老護理員、養老護理員(醫療照護)、執業護士、執業護師、執業專科護士五大類,提供基本生活照料還算好,護理員就可勝任,而提供臨床護理卻需要護士和護師來負責。一方面是醫療護理人員上崗持證率低,另一方面是一般養老護理員無法提供專業醫療照護。
  • 北京協和為全國醫院打個樣
    護士節前夕,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召開了以介紹我國護理事業的發展情況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會議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宣傳司新聞處處長劉哲峰主持。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全國的護士同行們在日日夜夜裡給予了患者無私的關愛和奉獻,給予了其科學的照料和指導。有了護理工作的全面配合,才促進了患者的全面康復。
  •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介紹我國護理事業發展情況
    加強護理人員隊伍建設,促進護理事業和護理產業改革與發展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建立覆蓋全人群、全周期衛生健康服務體系的客觀要求。國務院於2008年1月公布《護士條例》,並於同年5月12日國際護士節實施,從法規層面維護護士的合法權益,明確護士權利、義務及執業規則,促進護理事業健康發展,保障醫療安全和人民群眾的健康。今年是《護士條例》施行十周年。
  • ...2020年上海老齡化程度將達36% 目前二、三級醫院全實現優質護理
    8月27日,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全國老年護理工作和中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報告(2018年)有關情況。中國網 張瑞宇 攝中國網8月27日訊(記者 彭瑤)上海市衛健委副主任秦淨今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上海是全國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城市之一,預計2020年上海的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達530餘萬,老齡化程度將達到36%。目前,全市所有二、三級醫院已全覆蓋實現優質護理。
  • 政策端持續發力,社保「第六險」長護險未來怎麼發展?
    此次文件中明確提出要將長護險打造成獨立險種,單位和個人按同比例共同繳費。由此可以看出,長護險已被國家看做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緩解失能人員"社會型住院"問題的一大利器。同時也意味著長護險將成為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之後的社保"第六險"。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長護險在國內現行社保體系中將發揮怎樣的作用,以及會帶來哪些影響。
  • 衛生健康委舉行我國護理事業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
    加強護理人員隊伍建設,促進護理事業和護理產業改革與發展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建立覆蓋全人群、全周期衛生健康服務體系的客觀要求。  國務院於2008年1月公布《護士條例》,並於同年5月12日國際護士節實施,從法規層面維護護士的合法權益,明確護士權利、義務及執業規則,促進護理事業健康發展,保障醫療安全和人民群眾的健康。今年是《護士條例》施行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