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局與破局:在線教育四巨頭暑期財報解讀

2021-03-03 多鯨

近日,新東方在線、學而思網校、網易有道、跟誰學,這四家在線教育巨頭的財報已出爐,細細品鑑果然很有意思,透露出不少信號。

2020 財年,新東方在線營收為 10.8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17.6%。

 

2021 財年第二季度,好未來季度淨收入 11.03 億美元,同比增長 20.8%,其中學而思網校營收約 2.86 億美元,佔比達到 26%,去年同期則為 17%。

 

2020 年第三季度,跟誰學、網易有道的營收分別為 19.66 億元、8.96 億元,分別同比增長 252.9%、159%。

單從營收規模上來看,跟誰學>學而思網校>網易有道>新東方在線。

2021 年第二季度,好未來淨利潤 1500 萬美元,同比同期虧損 2350 萬美元,實現扭虧為盈,但即使如此也低於市場預期,財報當日好未來大跌 11%。

其它三家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

其中,新東方在線 2020 財年運營虧損為 7.58 億元,上年同期運營虧損為 6411 萬元。

2020 年第三季度,跟誰學、網易有道淨虧損分別達到了 9.33 億元、8.8 億元。

2020 財年,新東方在線的銷售及營銷開支同比增長 96.5% 至 8.72 億元。

2021 財年第二季度,好未來運營成本和支出為11.56 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 8.58 億美元增長了 34.7%。

2020 年第三季度,跟誰學、網易有道的銷售及營銷開支費用分別為 20.558 億元、6.76 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 522.2%、368.9%。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了在線教育領域之怪現象:

一方面是,四家公司的營收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另一面是,三家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跟誰學更是在連續盈利 9 個季度後,首次出現虧損。

只有好未來表面實現了微小的盈利,但 2020 年 6 月-8 月,好未來銷售費用同比上漲 44%,營收只增加了 21%,說明銷售費用的持續投入帶來的收入增長邊際效應在遞減。再細究來看,好未來的線上線下收入比分別為 26%、74%,線下收入 8.16 億美元,線上收入 2.8 億美元,因為好未來的線下收入是盈利的,粗略估算線上部分虧損至少 1 億美元。

這意味著,在線教育正出現收入和虧損同步擴大的現象,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銷售和營銷費用的增加,整個在線教育行業的獲客壓力越來越大。

有意思的是,騰訊廣告業務 Q3 營收 213.51 億元,同比增長 16%;分眾傳媒 Q3 營收 2.56 億美元,同比增長 23%,幾大廣告金主賺得盆滿缽滿。

為什麼各大巨頭如此決絕,不惜虧損,也要用增加銷售和營銷費用的方式來獲客?

桃李認為,原因在於,這一波在線教育公司的廝殺,進入了有史以來最慘烈的中場階段,誰都不敢在這個時刻掉隊。

如果說在線教育的上半場,是對模式、名師、內容、品質等方面的比拼。而在中場階段,各家競爭並沒有明顯模式差異,一場營銷的戰爭變得無可避免。

這是非常典型的集體性「囚徒困境」,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各家預期到的博弈的納什均衡,顯然是普遍性的相互「背叛」,畢竟,這是一個非零和博弈遊戲,「出賣行為」是可以換取利益最大化的。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跟誰學網易有道,還是學而思網校新東方在線,都主動放棄了「帕累託最優」解決方案,選擇了以燒錢換取市場規模的舉措,這也是最保險的策略。

桃李認為,這個博弈狀態至少要持續到明年暑期戰,才可能有階段性格局變化,所以我們提出「中場競爭」的三項基本原則。

這段時間,社會學術語「內卷」一詞火了。「內卷」一般用於形容某個領域中發生了過度的競爭,導致人們進入了互相傾軋、內耗的狀態。

如今,「內卷」被很多人套用在生活中各種常見的現象中。比如,經濟學家薛兆豐用「讓你加班的不是你的老闆,而是其他願意加班的人」,來說明職場中很多人陷入「內捲化」的忙碌中,忙著加班和「搬磚」。

再看在線教育領域的殘酷競爭,又何嘗不是一種「內卷」呢?在付費人群總量基本恆定的情況下,各家為了獲得競爭優勢擠佔他人的空間,都在擴大營銷成本。在這種情況下,你除了「跟風」,別無他法。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即使是跟誰學,也選擇放棄了盈利路線,加入到了這場燒錢大戰中。成年人心裡都跟明鏡一樣,市場規模比短期盈利重要,競爭壁壘比股價波動重要。

從某種程度上說,只要不掉隊,不下牌桌就還有機會。 

很多人都玩過黃金礦工,只有在有限的時間裡挖到足夠的金礦,才能進入下一關。它的最優解是:在大概率確定性中挖大金子,在小概率確定性中挖鑽石,在不確定性中挖福袋,在關鍵時刻果斷用爆竹。

對應到在線教育的業務中,需要審時度勢的找到營銷的投入產出最有巨額,既需要短期的獲客續費價值,又需要長期的品牌口碑價值。

對於在線教育公司來說,其盈利的基本模式是——用戶→收入→利潤。也就是說,各家公司通過擴大市場份額(用戶數),提高營收,從而獲取利潤。

但現實情況往往是,投入費用上升,但沒有換來預期的用戶增長和收入增長。桃李認為,這需要整體辯證來看,市場往往會高估短期的獲客價值,而忽略了長期的品牌價值。

財報裡的數據,可以看出短期的營收效果,但更影響未來競爭格局的是「品牌力」,即對最大公約數的用戶心智佔領。

跟誰學創始人陳向東表達得更透亮點,「堅持一貫的高 ROI 渠道的投放策略,追求有效率的投放和基於客戶長期價值基礎上的盈利性增長」。

現金才是留在桌牌的底氣。激烈的競爭態勢之下,有資金「彈藥」尤為關鍵。我們可以看到四大在線教育巨頭在資金彈藥方面的情況:

截至 2020 年 8 月 31 日,好未來現金、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合計餘額為 27.869 億美元。

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跟誰學公司擁有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短期投資和長期投資的總額 21.380 億元。

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網易有道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資合計餘額為 11.33 億元。

截至 2020 年 5 月 31 日,新東方在線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4.8 億元,定期存款 15 億元。

從各家情況來看,各家的資金儲備都算充足,也為今年的寒假招生大戰做好了準備。

桃李總結:

市場競爭是非常殘酷的,股市波動伴隨著投資者的巨大壓力,媒體輿論也會幹預影響決策,這非常幾位掌門人的定力,在長期主義和短期主義之間的博弈平衡,在討好市場情緒和修煉企業內功之間的戰略選擇。

對於大眾來說,真相往往都是「反常識」的,通過財報做判定是相對短視的行為,至少在中場期是這樣的。

2020 年在線教育行業的變局是複雜多元的。

這個行業正在成為巨頭和創業者的主戰場,在資本的推波助瀾下,競爭變得極其慘烈。

一面是,創業獨角獸公司正虎視眈眈。猿輔導完成了最新一輪 22 億美元的融資後,作業幫也傳聞即將完成新一輪 7-8 億美元融資。

另一面是,BAT、字節跳動等巨頭也正加速入局。尤其是字節跳動,不可謂不激進。如今,大力教育已經布局少兒英語等細分賽道,旗下產品包括 GOGOKID、清北網校、瓜瓜龍等。

在新的競爭環境下,四大已上市在線教育巨頭,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家家也都有破局的變量。

整體來看,新東方在線的現實壓力是最大的,各方面競爭維度都處於下風,高層變動帶來的陣痛仍未結束。好在新東方母體還在不斷輸血,11 月 12 日,新東方以 5282 萬港幣從二級市場買入新東方在線股份,表示對其業務的看好與支持。行業裡傳聞,在 O2O 模式的打樣中,新東方在線與母公司新東方之間,正在形成良好的互動共振,這是其最大的業務變量。

對於學而思網校來說,雖然在在線營收、用戶規模等數據,依然是一哥角色,但多年霸榜的江湖地位開始動搖,眼睜睜地看著「後生」們崛起,學而思網校的競爭壁壘並非牢不可破。

對於跟誰學來說,正在經歷最艱難的時刻,從引以為豪的盈利能力,到義無反顧地選擇戰略虧損,咬牙頂住市場的輿論壓力是最大的課題。好在這一輪「燒錢」結束後,營收規模超過了學而思網校,實打實做到了行業第一,對資本市場也算有個交代。跟誰學業務有兩大變量:其一,如何在下一階段達到更優的營銷投入產出比;其二,專注 3-8 歲少兒教育的小早啟蒙、專注 K12 業務的高途課堂、以及專注成人業務的跟誰學,三駕馬車能不能並駕齊驅。

對於網易有道來說,並沒有實際的壓力,「與市場同頻共振」像是其常規策略,在產品力、營銷力、品牌力、營收力之間,網易有道是非常均衡的,我們幾乎可以判定,如果當前市場是盈利為主流,周楓的團隊也能在下個季度翻雲覆雨地實現。值得一提的是,網易有道三季度的智能學習硬體收入為 1.63 億元,同比增長 289.3%,成為第二大營收來源,這也是其作為硬核教育科技公司的表現特徵,不排除這將是它未來勝出的因素。

其實在營銷投入上,這四家公司都還算比較克制,只是騎虎難下,這個多強競爭格局,仍將持續很久。

教育雖然是一個慢行業,但商業不是。

我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教培行業變局叢生,新的競賽也正在打響,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也是為什麼這個階段,在線教育公司紛紛亮劍,先打響營銷戰的原因所在。

桃李認為,營銷戰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這個勇者,不是大筆花錢的預算審批人,是真正在線教育的堅定信仰者,是不斷打磨產品力的課研團隊,是曠日持久事無巨細的服務團隊。

基本上各家巨頭都在 5000 人以上規模了,大兵團作戰需要帥將士三軍用命,科學調度,方能取勝。

所以別看財報,看每一場關鍵戰役的組織。

本文作者 Selena & 花哥,首發於公眾號「桃李財經」(ID:xiaozhangcaijing)。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趙瑞頎:在線教育的艱難B面與破局
    原標題:趙瑞頎:在線教育的艱難B面與破局好像暫時並不知道;能夠規模化盈利的在線教育公司,是否可以說出2家?什麼時候能夠把所融資金轉化為品牌和利潤?遙遙無期;盈利的創業公司非常脆弱,往往前一年傳來盈利的信號,還沒過一年,便開始謀求轉型。整個行業,都在自救,都在尋找那個破局之機!記:您認為破局之機會在哪裡呢?
  • 網易Q3財報解讀:還是依賴遊戲 有道虧損導致淨利下滑
    原標題:網易Q3財報解讀:還是依賴遊戲 有道虧損導致淨利下滑 來源:新浪科技查看最新行情網易第三季度營收187億元 同比增長27.73%網易高管解讀Q3財報:在遊戲營銷和有道業務上支出很大新浪科技 花子健
  • 在線教育是「攪局」還是「破局」?
    也因此,不少孩子不是在教育機構上課,就是在去教育機構的路上。  往年,很多雙職工父母會為孩子選一個暑假日託班,早送晚接。但今年,延續了疫情期間的線上課程模式,暑假裡,很多孩子在家繼續上在線教育平臺的網課,免去了奔波和接送問題。
  • 體育培訓暑期如何「破局」?
    (新華社)本專題撰文周婉琪 張喆 黃維 楊敏 白志標隨著國內大部分地方逐漸恢復常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按下暫停鍵的各類體育培訓也全面進入復工復產狀態,疫情期間的損失已成事實,能否利用好下半年,尤其是比別人獲取更多客源,在培訓內容上有更多創新,這些都成為體育培訓機構「破局」的關鍵。
  • 卡位在線教育新入口:從有道Q3財報看學習型智能硬體
    11月21日,網易有道發布上市後首份財報,今年三季度學習型智能硬體銷售收入同比增長707%。教育垂直的智能硬體給這家智能學習公司帶來了亮眼的增長動力。教育領域廣闊的市場空間,為行業引入了大量玩家、資本,相比2018年拼融資和時間表,2019年的在線教育領域開啟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市場份額爭奪戰。
  • 2020下半年教育投資風向標:在線趨勢不可逆 中小機構亟待差異化破局
    頭部在線教育企業猿輔導和作業幫相繼完成巨額融資,佔到2020上半年教育市場投融資金額的近六成。而走到2020年下半年,在線教育的投融資風口又吹到何處?8月21日,作為第六屆「網際網路+教育」創新周的活動內容之一,「網際網路+教育」項目路演專場開啟,多位投資人及教育行業的創業者齊聚,介紹目前活躍在教育市場上的新項目,共同探討2020下半年的教育市場的市場何方和細分垂直領域產生的新投資機會。
  • 網易有道 Q3 財報簡析
    有網友留言問我怎麼看做網際網路教育的諸多公司,今年是在線教育領域的風口之年,難得的好機遇。
  • 在線教育機構曬暑假業績單,轉化率、獲客成本成「命門」
    新東方在線的最新財報透露,春季免費課的報名人次達到2000萬,K12大班課的暑期在讀學員達到了100萬人次的規模。作業幫披露的2020年暑期業績顯示,作業幫直播課當前付費課學員總人次780萬,同比增長超過390%;暑期正價班學員就讀人次超過171萬,同比增長超過350%。不過,在各大在線教育機構亮眼成績的背後,記者發現,作業幫、新東方在線等在線教育機構春季免費課轉化率低。
  • 在線教育如何破局?愛學仕智課經驗值得學習
    中國教育行業持續受到來自政策、消費者及資本層面的高度重視,無論從整體行業規模還是市場活躍度來看,皆處於不斷擴張階段。據統計,2018年中國教育市場規模約2.68萬億元,其中個人培訓、K12與STEAM教育和幼兒教育是細分市場的前三名。
  • 網易有道2020年Q2財報:K12在線課程保持強勢規模增長
    財報顯示,網易有道2020年Q2淨收入達6.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3.1%;其中,由在線課程和智能硬體為主要構成的學習服務和產品淨收入達5.2億,同比增長190.0%。  有道精品課在報告期內繼續穩健增長。K12作為主要增長引擎,銷售額大幅增長228.5%,正價課付費人次達到32.9萬,同比增長了358.9%。
  • 目前我國在線教育行業普遍處於虧損之中
    但在這條賽道上,已經擠滿了學而思、新東方在線、跟誰學、猿輔導、作業幫等一眾實力雄厚的競爭對手。誰都想挖K12在線教育的金礦,但一二梯隊的玩家都陷入了虧損的境地。原先,跟誰學是唯一宣布盈利的在線教育企業,但最近其發布的2020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淨虧損達到9.33億元,而去年同期為盈利190萬元。好未來和新東方在線也陷入了虧損。
  • 跟誰學巨虧:被流量費吞噬利潤,在線教育燒錢大戰無上限
    跟誰學在財報中表示,營業虧損主要是由於市場營銷活動方面大力投入,加大暑期的獲客力度。跟誰學的公關負責人向《商學院》雜誌記者表示,三季度跟誰學虧損屬於戰略性虧損,公司現金流健康。加入暑期燒錢大戰2020年的6月開始,國內的頭部教育培訓機構就已經開始準備暑期營銷大戰,幾大頭部教育機構紛紛加入暑期搶人大戰。學而思率先在抖音和微信朋友圈上投放了大量的「9元13課時訓練班」低價課程廣告,從而拉開了暑期搶人大戰。
  • 網易有道Q3財報:K12在線課程規模增長創新高
    財報顯示,網易有道2020年Q3淨收入達人民幣8.96億元,同比增長159.0%,實現了上市以來最快增速。其中,由在線課程和智能硬體為主要構成的學習服務和產品淨收入達人民幣7.63億元,同比增長239.1%。得益於規模效應以及教師薪酬結構的不斷優化,網易有道Q3毛利率穩步增長,達到45.9%,其中學習服務和產品毛利率為48.8%。
  • 復盤精銳教育財報:產品力創新才是 K12破局之根本
    精銳教育2020Q4財季財報的發布,這家專注於高端K12輔導的教育機構正在向外展現出這種特質。最新財報中,精銳實現了10.5億元的現金銷售額,環比增長高達45.3%;淨收入10.1億元,環比增長35.7%。雙雙實現高速增長。
  • 在線教育暑期大戰:頭部公司的炮火、堡壘與邊界
    2020年暑期,疫情之下,用戶對在線教育的認知度大幅提升。各大在線教育公司也同步加大了在各渠道的獲客投入,這才是餘家媽媽身邊廣告增多的原因。K12在線教育行業招生獲客大戰,2019年暑期即已初露端倪,至2020年暑期,戰火燎原。各大玩家掏出真金白銀,投放廣告到每一個可能的渠道,吸引每一個可能的用戶。
  • 速途教育觀察|白熱化競爭下 在線英語培訓的破局之道
    速途教育觀察|白熱化競爭下 在線英語培訓的破局之道 6月20日綜述 報導/吳梅)經過了過去的跑馬圈地和野蠻成長,2017年,在線英語培訓市場成為在線教育最為火熱的賽道之一。
  • 倒閉、轉型、被收購,在線教育成了小公司的生死修羅場
    不久前,教育公司們相繼發布財報,高虧損、高增長成了行業的共同關鍵詞。市場津津樂道在線教育的可能和瓶頸,但熱鬧只屬於頭部玩家。11月27日,2018年上市的在線教育公司流利說發布三季度財報,儘管虧損大幅收窄,但流利說的營收同比也出現下降,身處不斷上升的在線教育賽道,流利說的表現顯然讓資本市場感到失望,受此影響,流利說股價一度跌超10%,截至北京時間12月3日收盤,流利說股價跌至1.42美元,市值跌至7000萬美元出頭。
  • 在線教育2020暑期大戰:當獲客成本擊穿行業臨界點
    導語:當獲客成本擊穿行業臨界點  餘小果再開學就要上六年級了,正在為孩子升學盤算的餘家媽媽發現,身邊在線課程廣告突然多了。在家看綜藝,有在線教育公司品牌露出;小區電梯裡,輪番播放在線教育公司品牌廣告;公交站臺旁,是在線教育公司大幅海報……  餘家媽媽尋思,孩子課業之外,得再報個班。
  • 盈利之外,51Talk財報顯露出在線教育這幾大趨勢!
    2020年3月,儘管面臨新冠疫情和全球股市"熔斷潮"的雙重夾擊,在線教育行業尤其在線青少兒英語這個備受矚目的賽道,還是迎來了一個提振市場信心的好消息——51Talk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企業首次實現整體盈利,這是賽道內首家也是截至目前唯一一家實現盈利的企業。
  • 在線教育機構再獲百億融資 機構「三高」燒錢能治?
    但相關財報顯示,2020年3~5月,好未來營銷費用為2.191億美元;跟誰學4~6月的營銷費用為12.1億元人民幣;4~6月,網易有道營銷投入為4.5億元。   跟誰學創始人兼CEO陳向東在9月2日跟誰學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說,據第三方估計,在線教育頭部10家機構僅僅7、8月的暑期市場投放量,可能超過1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