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瑞頎:在線教育的艱難B面與破局

2020-12-22 河南頻道

原標題:趙瑞頎:在線教育的艱難B面與破局

根據朋友介紹,我們在北京採訪了在線教育領域知名操盤手、某知名線上業務負責人趙瑞頎,以下是經過經過趙瑞頎同意,公開的採訪全文。

記:您對在線教育目前的發展現狀是什麼看法?

趙瑞頎:在並不漫長的在線教育發展史裡,前僕後繼加入其中的人和錢都不少。

正是這些充沛的資源,讓這個行業5年的時間,走完了20年的道路。不管是在人才儲備、商業模式還是社會價值上,都有了相對紮實的沉澱:關於流量、教研、產品、續費等等一系列的業務道理,甚至實現了路人皆知。

慢慢地,在線教育行業也有了大量的成果:

美國東部時間2019年6月6日,跟誰學上市了;

VIPKID、作業幫、猿輔導,一輪又一輪震撼的融資金額公布了,5億美元!7.5億美元!10億美元!

知識付費、大語文、啟蒙、成人財商,這些行業的創業公司傳來盈利的信號了;

單從這些信息來看,在線教育行業似乎在短短幾年內就站穩了腳跟。

但我們把目光橫向拉開,我們會發現其中危機四伏:

除了跟誰學,行業裡第二家上市公司在哪裡?好像暫時並不知道;

能夠規模化盈利的在線教育公司,是否可以說出2家?什麼時候能夠把所融資金轉化為品牌和利潤?遙遙無期;

盈利的創業公司非常脆弱,往往前一年傳來盈利的信號,還沒過一年,便開始謀求轉型。

整個行業,都在自救,都在尋找那個破局之機!

記:您認為破局之機會在哪裡呢?

趙瑞頎:破局之機藏在行業大趨勢內,而推動問題解決和發展的關鍵大趨勢,來源於這個行業長期、持續的供需矛盾,凡是可以解決或者緩解這個矛盾的商業邏輯,就是破局之機。

教育行業的供需矛盾主要集中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1、流量乙方價高和產品甲方盈利的矛盾:競爭激烈、流量成本居高不下,體驗到正價轉化率沒有突破性進展,導致淨利潤非常微博,營收稍有波動淨利潤就大幅下滑;

2、產品利潤目標和用戶支付力的矛盾:因為先天存在的流量成本問題,在線教育一直以千元課程的方式存在,並沒有找到下沉到縣級以下城市的辦法,市級以上用戶付費人數往往佔到全部用戶80%以上;

3、以人為單位開展的服務可控性弱和規模化的矛盾:在商言商,高效逐利的前提是標準化,但是在線教育公司們在產品和服務上,一直都沒找到標準的辦法,往往伴隨著規模擴大的是服務下降;

4、用戶對學習效果的期待和線上體驗感弱的矛盾:不買課原因的調研中,體驗不佳和信任不強的佔比依然居高不下,持續佔到不滿意原因的40%以上;

5、行業門檻低和創業公司不能把利潤轉化為門檻的矛盾:有利潤的創業公司往往有半年盈利後發現行業熱度變高,還沒形成壁壘就有了競爭,突然就不賺錢了;

記:針對於這樣的供需矛盾,您認為怎麼解決呢?

趙瑞頎:如果行業欣欣向榮,只是一些企業出現問題,我們通過結構化的方式將業務進行拆解,和行業龍頭進行對標,總是能找到問題的。

如果是一個行業都不持續和規模化盈利,或者只有1家能夠做到,那意味著是整體業務邏輯的問題,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去繼續答案。

在線教育因為高毛利、門檻低、需求看似太剛性,讓在線教育輕而易舉地有著較高的起手勢能,但也因此導致競爭過於激烈。

所以行業呈現出劇烈變換的狀態:

不管是知識付費、大語文、啟蒙,還是現在的成人財商,乃至跟誰學,或通過錄播課或大班直播,解決了產品層面的標品問題。但是依然在短暫的盈利後獲客成本急劇提升,跟誰學暫時挺住了,大多數的機構由盈轉虧。

這背後的本質問題是:順行業風口而起的公司做好了標品化的產品,卻沒有標品化的服務或營銷勢能把自己從盈利變成品牌,便隨著競爭玩家的增多而迷失。

這也是線上教育為什麼不存在「學英語到新東方、學數學到學而思」這樣的金字招牌的原因。

這裡的核心問題都指向了1個點——組織管理問題

機構並沒有通過組織管理,實現3大經營問題的解決:

1.不僅實現產品標品,還能實現服務標品;

2.把短期利潤轉變為品牌勢能;

3.A項目實現利潤和品牌的形態下,B項目的推進和成功。

這3大問題構成了企業經營過程中困難的局!

明確了局是什麼,再通過組織管理的思考,帶著手頭的人和資源,搞定人,搞定事,能實現「破局而出」的勝果。

記:目前在線教育領域有特別多的創業公司,您可以為這些創業公司提一些建議麼?

趙瑞頎:其實不僅僅是創業公司,上述問題是貫穿公司發展始終的,我把公司分為在4個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解決方案。

對於創業公司而言,也即我定義的第一階段公司,主要用業績管理,一般這種公司是小公司,只有努力完成業績,公司才能活下去。

這樣的小公司如果在一個還沒有擁有「標準」和「標品」的領域內,大家競爭和比拼的誰能更早產出「爆款標品」;

而在已經擁有「爆款」的領域內創業,小公司想要切入依然存在可能,而且通過「參考和借鑑」的方式很快能夠複製出一款更好的產品,可以直接以暫時的行業龍頭的各項指標作為自己的業績方向,但是對於啟動資金的要求將會更高,比拼的是是否可以在錢花完錢追上行業龍頭;

如果在一個已經擁有品牌型企業的領域,那就要拼差異化了,類似樂純之於酸奶行業。

當然,在目前在線教育的各細分行業下,還沒有企業把產品做成品牌,還沒有到品牌型的競爭層面。

這個階段業績管理的核心會放「可量化」和「必須有」上面:

「可量化」的管理才叫科學管理;「必須有」則是指哪怕目標定錯了,也需要一定有目標。並且是變成具體的、數位化的目標。

在標準和標品誕生的賽道,可能教研、教學、供給和服務交付才更容易成為一家公司的內核。例如十多年前慢慢熬教研和教學的好未來。相反,產品交付已經標準化的賽道,營銷層面的比拼才更容易成為主旋律。例如現在的K12賽道。

這個階段可以理解為往後要走的道路中最為簡單的環節了,沒有這一項的基本功後面的道路幾乎無法前行。我們必須要將可量化的指標明確地加之於各個部門並拿到結果。

這個階段的企業不求產品多麼的差異,核心要鍛鍊自身的思考能力。我們在企業發展的未來要面對的事情越來越多,網際網路時代下的未來越來越未知,如果沒有核心的思考力,就算運氣好跑出了雛形,未來也是有限制的。舉個例子,現在整個市場上都在用一二三四五線城市對用戶劃分,這真的科學麼?從真正的數據來看,科學的劃分應該是以行政級別劃分的,市區大於縣,每個公司都可以去後臺看看自己的用戶畫像,三門峽這種四線城市,市區裡用戶的轉化率並不比哈爾濱或呼和浩特低,相反,很多二線城市下面的縣照樣不如四線城市的市區,如果我們單純以一二三四五線去做流量投放,就是用更貴的投放額獲得了質量更低的例子。基於這個認知,在流量側我們就可以有更明確的目標和手段,我們把騰訊和頭條的投放後臺中,縣級別以下的全部剔除,僅保留市級以上的用戶,對於不需要每天百萬投放量大創業公司來說,是最為穩妥的投放方式了,轉化率能高出10%

認知深度,才決定了一個企業能不能走得長遠。

記:還有3個階段的公司您認為是哪些呢?可以具體說說麼?

趙瑞頎: 第二階段的公司已經在市場上站穩腳跟,要重內部管理。他們在發展道路上也遇到了強勁對手,開始考慮如何與人博弈。大家競爭和比拼的是如何把商業利潤轉化為品牌,而這隻有把營銷+服務交付同時實現可規模化+標品化,擁有規模化下穩定的體驗轉化、續費和轉介紹率,一款產品或一家公司的想像力才能被打開。

這個階段的核心是把短暫的勝勢能夠成為品牌,量化成指標的話,就是:GMV、續費率和轉介紹率。

務必記住,這個階段的企業規模從小到大,並且面臨著要麼突破要麼死亡的困局,業績管理需要有1大基石:壓力管理。

日本先天條件不好,資源條件也比較貧瘠的情況下,但是卻成為了經濟強國,就是因為他們有生存的壓力。作為企業也是,選擇了壓力管理,領導者就要有所準備:必須施加足夠的壓力,企業才能成長的快和好。但也一定要注意的就是壓力要適度,給與下屬高壓力的情況下,一定要懂得壓力管理的邏輯:一方面要不斷地試探壓力是不是過大;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下屬數據造假。

壓力過大對所有員工都不好。特別是現在很多企業有鞭打快牛的現象,幹的越多越好,後面的壓力越大,這直接導致了優秀下屬和領導的博弈,反而讓優秀下屬的努力程度出現下降的情況。壓力過大的快牛,牛就會出現走人和耍賴的情況。

同時針對第二方面,在下屬產生造假動機之前,老闆就能就能及時發現問題,幫助下屬調配資源,想辦法幫助下屬解決:也即給下屬助推,因為對於某一個個人來說,定了目標卻勢單力薄,容易一籌莫展。但是當他身後始終有一個後援力量的時候,高目標可能就不再高。

一個是壓力,一個是動力。相輔相成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作用,取捨之間才見領導力之高低。

第三級的公司重邊界管理,這樣的公司已經有了一些知名度,樹大且具有更穩的根基,並需要在A項目擁有利潤和品牌的形態下,實現B項目的推進和成功。但與此同時,由於做的東西更多,在人才和內部協調上會遇到非常嚴重的供不應求的問題,人才難以滿足業務發展需要。

這個階段的管理,必須要擁有提高資質平庸的人或團隊的效能。有些人經常認為,認知決定行動,只有認知到達了一定的階段才會有好的產出;但是在實際情況下,人才的稀缺性、企業規劃的挑戰性、員工成長的不確定性,會讓我們不得不去用一些認知不到位的人。

這時,我們要思考:一個員工對公司是否起到積極影響,我們可以從2個維度判斷,1個是積極性,2是批判性思維,任一都可。我們核心要抓的是員工的積極性,因為相對於批判性思維而言,這是較較易的可變量。實現這一點的核心是員工在公司體系下的位置,企業把員工在財務報表上可以放在費用欄目,但是在領導的心中,必須要把員工看做是資產而不是負債,並認識到員工情緒是重要生產力,負面情緒的堆積會產生破壞力。以此提高平庸員工的團隊效能。

除此之外,每個組織都充斥著企業發展的前一階段留下來的很多固有規則,任何組織內部都有很大的內在慣性,常規的流程結構很難被打破,大多數人都是基於固定的條條框框想事情。

但是管理者、被管理者和管理環境時刻在變。

所以組織需要不斷的進行流程再造,通過不斷地重新認識組織中的那些固有準則,並改變制約了效率更高的過時流程,來改進現有流程,要更早地發現流程中的問題,進行不斷的小的改造,不至於積累出大的流程問題。

第四級的公司是明星公司重價值觀管理,類似於谷歌、阿里、騰訊,在各自領域內建立了商業壁壘,作為公司而言非常成功,除此之外又向社會輸送各自多元化的產品,這背後更是文化和價值觀的輸出,這是最高級公司的活法,也只有到達價值觀的輸出,才能讓公司活得更久更好。

在線教育行業暫時還沒有走到這一步的玩家,暫時就不討論了。

記:您對在線教育的管理者有什麼想要說的麼?

趙瑞頎:我們也必須認識放到,管理本身也就是一個局,我們用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破了一個局,也會帶來一個新的局。千萬不要有「怎麼怎麼樣就好了」的想法,管理和破局工作不會一勞永逸。

管理者、被管理者、管理環境始終處於變化的狀態,也即事情的本質都體現在變化之中,只有理解了變化,才會真正把握事情的本質和邏輯,成為合格的領導者。

具體的術、方法在這裡便不多展開。因為所有的「術」都是基於公司目前不同「道」的情況下的不同表現,比如說社群銷售很多公司都在做,但是在不同的公司的「道」下,有些「術」可以成功,有些就不可以。我們還是要通過管理的方式不斷實現破局的結果。

回顧過去的在線教育,大致可以總結為「複製線下教育」、「用錯位競爭法,找巨頭不在的市場並嘗試」、「用借鑑法,快速複製市場上有成功結果的項目」,隨著做的越多,認知和方法論一定是更多的;玩家更多,頂層思路各不相同,在源源不斷的資本加持下,也必然會有成功跑向市場的企業存在。

整體而言在線教育這個行業處在一個中前期的歷史狀態裡,依然給到了創業者機會,也給到了局中之人深刻的壓力。誰能更聰明地管理,更前瞻地規劃,也就決定了誰能走上增長之路。

————————————————-

編者按:在線教育行業一直以黑馬雲集、巨頭並進的姿態呈現於世人,2020年的疫情更是把在線教育行業滲入度拉高到歷史峰值。這是時代的選擇,紅利既屬於奮不顧身的創業者們、期盼未來的員工們,更屬於這個億萬希望獲得更優質教育的家庭們,這是必然的趨勢,我們都在親歷和見證真正的在線教育大時代來臨!

「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

相關焦點

  • 在線教育是「攪局」還是「破局」?
    也因此,不少孩子不是在教育機構上課,就是在去教育機構的路上。  往年,很多雙職工父母會為孩子選一個暑假日託班,早送晚接。但今年,延續了疫情期間的線上課程模式,暑假裡,很多孩子在家繼續上在線教育平臺的網課,免去了奔波和接送問題。
  • 在線教育如何破局?愛學仕智課經驗值得學習
    中國教育行業持續受到來自政策、消費者及資本層面的高度重視,無論從整體行業規模還是市場活躍度來看,皆處於不斷擴張階段。據統計,2018年中國教育市場規模約2.68萬億元,其中個人培訓、K12與STEAM教育和幼兒教育是細分市場的前三名。
  • 港股觀察 | 在線教育盈利難,滬江押注的 CCtalk 能否破局?
    用戶付費決策重、學習效果難量化、教研開發成本高是當下在線教育的瓶頸,輕知識付費以其內容多元、客單價低、以知識服務帶動人際增值等特點,或成為在線教育新的盈利思路。在線教育的高燒持續了五年之久。如今,伴隨商業模式變現的艱難,資本收緊,企業現金流吃緊,在線教育企業已經無法再繼續「燒錢」。另一方面,在線教育目前仍處於增量市場,巨頭入局布陣,創業公司迅速擴張,發展相對成熟的在線教育企業已瞄準上市,這其中就包括剛剛申請赴港股 IPO 的滬江。17 年在線教育長跑之後,滬江「準備」好了嗎?
  • 怪局與破局:在線教育四巨頭暑期財報解讀
    近日,新東方在線、學而思網校、網易有道、跟誰學,這四家在線教育巨頭的財報已出爐,細細品鑑果然很有意思,透露出不少信號。2020 財年,新東方在線營收為 10.8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17.6%。這意味著,在線教育正出現收入和虧損同步擴大的現象,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銷售和營銷費用的增加,整個在線教育行業的獲客壓力越來越大。有意思的是,騰訊廣告業務 Q3 營收 213.51 億元,同比增長 16%;分眾傳媒 Q3 營收 2.56 億美元,同比增長 23%,幾大廣告金主賺得盆滿缽滿。
  • 速途教育觀察|白熱化競爭下 在線英語培訓的破局之道
    速途教育觀察|白熱化競爭下 在線英語培訓的破局之道 6月20日綜述 報導/吳梅)經過了過去的跑馬圈地和野蠻成長,2017年,在線英語培訓市場成為在線教育最為火熱的賽道之一。
  • 破局:在線職教在疫情下的困境與機遇
    突如其來的疫情和國家「停課不停學」的號召,讓K12體系在線教育公司一時間成了香餑餑,2020年Q1季度,K12在線培訓在整個在線教育市場佔比達到前所未有的31.4%,而與K12在線教育的境遇完全不同,職業資格教育則因為疫情導致考試延期,造成用戶抱怨,投訴不斷,隨著疫情的發展,人們的消費力與投資預期直線下降,尤其非剛需類在線教培項目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
  • 2020下半年教育投資風向標:在線趨勢不可逆 中小機構亟待差異化破局
    頭部在線教育企業猿輔導和作業幫相繼完成巨額融資,佔到2020上半年教育市場投融資金額的近六成。而走到2020年下半年,在線教育的投融資風口又吹到何處?8月21日,作為第六屆「網際網路+教育」創新周的活動內容之一,「網際網路+教育」項目路演專場開啟,多位投資人及教育行業的創業者齊聚,介紹目前活躍在教育市場上的新項目,共同探討2020下半年的教育市場的市場何方和細分垂直領域產生的新投資機會。
  • vipjr事業部總經理陳如宏:在線英語教育未來該如何破局?
    2017年,告別了過去跑馬圈地的野蠻成長期,在線英語進入相對理性的發展階段。面對居高不下的營銷成本、盈利困難、模式同質化等問題,眾多在線英語選手不斷發生著新的改變。6月15日,由藍鯨教育「神仙會」舉辦的主題為「在線英語,如何打響盈利破局戰?」
  • 在線教育破局指南:7大策略開啟暴增模式?
    進入到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在線教育行業似乎迎來了紅利期,然而實際上,競爭的激烈程度也在與日俱增。用戶聚焦於線上,於是頭部教育機構正在加速市場營銷步伐,搶佔市場的更大份額,同樣的獲客渠道裡,而與此同時,線下機構也在全力破局向線上轉型,在這樣兩面夾擊的擠壓之下,獲客成本不斷上升。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在線教育機構能夠如何爭奪用戶,並實現高轉化?
  • 掌門教育:在線教育下半場,破局最優解是什麼?
    讓每位學生都能得到標準化的服務,讓每節課程把學習效率提升 10 倍,讓龐大教師團隊的教學質量保障在同一高水平基線之上,掌門教育讓 AI+教育生了根。2014 年,轉型線上的掌門教育趕上了「O2O 投資熱潮」。彼時不被投資人所看好,比起「月進一城」的 O2O,在線一對一模式顯然不夠快。
  • 白熱化競爭下 在線英語培訓的破局之道
    經過了過去的跑馬圈地和野蠻成長,2017年,在線英語培訓市場成為在線教育最為火熱的賽道之一。
  • 環球少兒總裁張詩童:「微商」模式是在線少兒英語的破局之道
    藍鯨教育12月10日訊,近日,樸新教育聯合創始人、環球少兒總裁張詩童在接受藍鯨教育採訪時,談及創新性使用微商模式分析少兒英語賽道的破局之法。去年年底,張詩童創立了環球少兒英語品牌。在他看來,目前少兒英語領域已是一片紅海,想要跑通破局之法,可以借鑑微商模式。
  • 聚焦戰疫中的書信和人生,看《見字如面》再次硬核「破局」
    最近,已經做到四季的清流綜藝《見字如面》「變臉」了,它推出了短小精悍的特別製作,通過一封封疫情中普通民眾的「家書」,讓我們看到了疫情中的人生百態,看到了國人的眾志成城和對戰疫必勝的信心。就在兩天前,國家再次出手規範網絡綜藝,忽然發現之前已經破局的《見字如面》再次「硬核」了一把,這個特別製作也許沒有豪華的陣容和製作,但卻用簡單質樸的形式和真摯感人的情懷打動了很多觀眾,為我們眾志成城的戰疫時光留下了感人的一頁。
  • 掌門教育吳佳峻受邀出席藍鯨教育大會 與大咖縱論教育行業破局之道
    11月12日,以「共濟·復新」為主題的第四屆藍鯨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吸引了業內眾多教育上市公司高管、明星教育機構掌舵人、資本機構管理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教育行業的應對與破局之道。在線教育頭部企業掌門教育受邀參會,提出疫情影響教育行業的三大啟示,並就教育下半場機遇、技術對素質教育的賦能等問題與教育同仁展開深度對話。
  • 字節跳動的B面
    頭條、抖音只是A面,只有了解其B面,才能真的了解字節跳動。眾所周知的是,字節跳動是一家以資訊、短視頻為主的內容聚合、分發公司,並在短短八年內成為一家網際網路巨頭。而除了今日頭條和抖音,字節跳動還有西瓜視頻、懂車帝、皮皮蝦等產品,但以上這些,均是字節跳動的A面。鮮為人知的是,字節跳動正大肆發力教育,並布局車聯網。而如果不是疫情的發生,字節跳動推出的企業辦公套件飛書也不會在國內如此普及,這些,也僅僅是字節跳動B面的一部分。
  • 城市B面 線上教育蓬勃發展,未來走向何方
    網際網路在發展之中促使了在線教育的誕生,網際網路的發展速度也就代表著在線教育的 成熟程度。早些年的線上教育受限於外部條件,僅有少數人會參與其中,由於大部分網民沒有養成接受線上教育的習慣,網課也就並不為大眾所認可。2000 年相對是一個節點,三分屏出現, 教育部批准高校網絡教育試點,並且新東方網校於此年成立。
  • 哈沃CEO曾伶鼎:英語在線小班課已經到了破局點
    11月15日,在以「碰撞·演變」為主題的GET2018教育科技大會「培訓機構突圍之路」分論壇上,哈沃在線美教小班課CEO曾伶鼎發表了題為《小班課破局在線少兒英語》的主題演講。他認為,英語在線小班課已經到了臨界點,重視服務和教學效果將成為破局的關鍵。以下是曾伶鼎先生演講實錄精選:因為今天是一個行業內的分享,我們也不會只做廣告,我們要把我們在做這個事情之中的一些探索和困惑分享給大家。在線英語小班課經歷了將近4年的時間,大家會發現直到今天還沒有一個確定的結論。
  • 在線講堂|全球價值鏈下,中國企業如何破局
    在線講堂|全球價值鏈下,中國企業如何破局 實習生倪瀾瑛整理 2020-11-13 15:04 來源:澎湃新聞
  • 對一個教育產品效果模型的解釋
    寄希望於增強c因子帶來新增客戶群的機構,可能會使自己艱難贏得一些邊緣戰爭的同時在主流戰場輸給不斷強化a因子的機構。關於小班:線下小班成為線下教培市場的主流,是因為它是一個均衡產品:a因子(學的質量監督)、b因子(習的質量管控。
  • 必克英語不負眾望榮獲「2020年度影響力在線教育品牌」嘉獎
    2020年12月1日,由網易教育舉辦的2020網易教育金翼獎「守正破局·創贏未來」在北京盛大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