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支付強化金融科技實力 安全高效賦能業務應用

2021-01-09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在數位化轉型過程當中,身處浪潮之巔的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積極識變、應變、求變。中國電信旗下金融科技公司翼支付,發揮主營主業優勢,將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應用於各類業務領域,為用戶提供全鏈路營銷價值解決方案,強化信息風險防控能力。

區塊鏈讓數據高效更安全

在安徽,翼支付以聚合支付為基礎場景,通過整合支付鏈上下遊資源,面向小微商戶推出「收銀機具+SaaS應用+聚合支付+通信服務」綜合解決方案。商戶可在30分鐘內快速完成接入條件審核,系統自動對無證商戶進行標籤化管理,通過定製化支付結果頁,實現精準營銷引流。「收銀服務+通訊套餐」的創新模式,成功幫助當地中小商戶實現銷售拓展。

聚合支付、精準營銷是翼支付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冰山一角。

2020年依託區塊鏈重大研發項目,翼支付實現Ofin-BaaS系統升級改造。新平臺搭載供應鏈金融、財務系統等協同模塊,強調一站式區塊鏈服務,專門應對企業級用戶安全、高效、易用、隱私合規的業務需求。

作為業界唯一一個在BaaS系統上應用零知識證明技術的平臺,翼支付發揮區塊鏈技術自有的信息獨立、安全、不可篡改屬性,為用戶提供適配金融級隱私需求的零知識證明服務,尤其是在平臺開放接入、多方協同工作機制下,確保用戶數據主權和業務合規性。

此外,翼支付還把區塊鏈技術與供應鏈金融、資產證券化具體業務場景結合,有效解決了能力評估、交易真實性驗證、信息割裂無法共享和履約風險等行業問題。

大數據+人工智慧,業務精準更可靠

金融行業規則明確、數據化程度高,線上業務量激增,同時帶來數據間關聯性增強。數據從量級到處理維度,已經超出人工處理的經驗範疇和能力邊界。

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處理非金融類、非結構化數據,可以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人工成本高、時效性差、效率低等問題。通過對用戶基本信息統計、分析,結合資料庫內容完善用戶畫像、看懂用戶需求,為用戶精準推送服務信息和優惠權益,實現營銷閉環。

在業務場景建設方面,翼支付將大數據和AI算法結合,構建預授信、實時授信、貸後行為模型。並以此為基礎,制定差異化產品策略、通過用戶分層分類管理,以在線顧問服務方式,實現精準營銷。

其中,在財富管理業務方面,藉助大數據和AI算法模型,將金融機構優質資產融合電信場景,依託自身產業資源為用戶提供定製化數字財富管理服務。

翼支付還自主研發「密流安全計算平臺PrivTorrent」,用以增強數據隱秘計算能力建設,重點解決數據處理過程中跨域流通、隱私保護的需求痛點。平臺採用「數據可用不可見」和「計算下沉」原則,在保護數據本身不對外洩露的基礎上實現多方參與,各參與方在隱私數據密文上直接計算即可得到結果。該平臺參加中國信通院2020年大數據產品能力評測,順利通過全部評測環節。標誌著中國信通院及評審委員會對公司前沿密碼學、數據隱私技術、平臺產品化能力的充分肯定。

信息安全,打造感知監控「左右腦」

業務服務邊界拓寬,加大了交易信息暴露風險。翼支付將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到信息安全和風險識別控制當中,提升系統多渠道、多場景、多模態風險識別能力,打造安全態勢感知和風險監控的「左右腦」。

甜橙安全盾,是一款自動化發現風險態勢,全面掌握網絡暴露面的信息安全防護產品。它採用AI算法、深度學習和大數據技術,適用於有高價值業務暴露隱患、安全風險隱患和國家監管機構強監管的系統。安全盾可通過採集、分析設備日誌、網絡流量、資產信息,快速準確發現系統異常行為,協助用戶決策,綜合管理資產、漏洞、威脅,同步實現安全態勢宏觀可視化。

入選監管沙盒試點,探索解決金融服務痛點

今年6月,中國電信與翼支付聯合申報的天翼智能風險監控產品,入選北京市第二批金融科技「監管沙盒」項目。

天翼智能風險監控產品是專門應對移動網際網路生態下垃圾信息、詐騙信息、個人信息洩露等風險問題的智能監控平臺。平臺能夠在毫秒時限內從數千個維度,完成對數億級別用戶數據的計算和檢測,對各類渠道業務實施全流程風險監控。藉助風險監測工具、機器學習功能和知識圖譜構建,形成多部門風險協同響應機制。

在疫情衝擊之下,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發揮金融科技優勢,通過類型多樣的線上、線下產品,助力社會經濟有序復甦。面對產業數位化變革,翼支付持續加大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動態應對機遇和挑戰,力求提供更加安全、便捷、智能的金融科技產品。

相關焦點

  • 「資訊」第三屆翼支付合作夥伴大會,「5G+金融科技」成為未來的核心
    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國權致辭作為中國電信旗下第三方支付平臺,翼支付此次圍繞「共迎5G未來 賦能金融科技」為主題,與中國銀聯、中信銀行、京東、百度、華潤萬家、蘇寧易購、餓了麼等在內的眾多合作夥伴共商普惠生態圈布局。在與合作夥伴們的共同努力下,翼支付平臺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劉鑫:金融科技為個人金融業務賦能
    一些網際網路企業通過創新業務模式或者申請金融支付牌照等方式,以技術為核心,憑藉高效的組織形式、先進的技術理念,從傳統銀行較為薄弱的環節突破,進入金融領域,從事實質性的存貸款業務,撬動客戶關係,打破行業壁壘。個人金融業務的參與者快速多樣化,並逐漸改變著個人金融業務的服務模式,商業銀行開始從絕對的主導者變成被動的競爭者。
  • 翼支付密流安全計算平臺通過中國信通院MPC產品評測認證
    為實現數據資產的安全可用,區塊鏈研究院秉承「以科技手段助力隱私保護」的原則,基於核心團隊在區塊鏈、密碼學、分布式計算等領域的技術積累,遵循「數據可用不可見」原則,構建完成翼支付「密流安全計算平臺(PrivTorrent)」。
  • 智慧賦能 翼支付客戶服務「全心」在線
    客戶服務作為翼支付對接用戶需求、增強用戶感知的窗口,始終堅持「以誠信為基石,用智慧賦能未來」的服務理念,在為用戶提供貼心、便捷服務的過程中,依託中國電信智慧化客戶服務系統,翼支付客戶服務也在同步實現「全渠道、全觸點、全員工」能力提升。
  • 「資訊」翼支付金融級分布式資料庫YiDB獲「2020年度金融科技傑出...
    來源:財聯社APP12月15日至16日,「2020財聯社投資峰會」在上海圓滿舉行,「2020年度金融科技傑出案例」評選結果在「金融科技高峰論壇」同步揭曉,翼支付「金融級分布式資料庫YiDB」憑藉卓越的技術突破以及在核心金融場景下穩定的應用表現
  • 國網以金融科技賦能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
    電力票據交易服務平臺及典型產品的發布,是國網金融科技集團以金融科技賦能電力行業產業鏈協同發展的又一積極創新成果。服務主業服務中小微普惠金融開創新局面國網金融科技集團堅持以金融科技手段服務主業、賦能實體經濟發展,緊密圍繞電力交費、供應鏈服務等業務場景,創新推出電e貸、電e票、供應鏈金融等系列產品,在促進電費回收、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方面成效顯著。
  • 泰然金融創始人潘寶鋒: 加碼金融科技 打造科技賦能的核心競爭力
    潘寶鋒從數字貨幣、行動支付到智能投顧及行為生物識別,科技創新已成為重塑金融業態的重要力量。讓金融科技滲透到各業務環節在泰然金融創始人潘寶鋒看來,隨著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及區塊鏈等先進技術的迅猛發展,如何將其應用落地、切實解決金融領域的難點和痛點,是整個行業面臨的嚴峻考驗。作為泰然金融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金融科技已深入滲透到其各業務環節中,在賦能風控、構建智投系統、深挖投資價值及改善用戶體驗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 科技賦能金融業務創新,比財提現安全高效
    最好的時代  當今經濟環境呈現出狂熱的創新熱潮,金融與科技的結合越來越緊密,數字貨幣、數字銀行等金融科技發展產物在不斷被孕育和發展,各類金融產品也相繼面世,這是金融科技創新的春天,也是金融業向更深更遠方向邁進的起點。
  • 漫道金服:寶付支付探索金融科技創新
    本次峰會將以數字信用和風控為切入點,圍繞「數字普惠金融怎樣打造金融毛細血管」、「大數據+AI,構建智能反欺詐體系」及「FINTECH競技場,小微企業信貸的爭奪與風險」等話題展開探討。隨著數字經濟和金融科技的不斷發展,智能風控已經成為數字科技公司在金融領域最核心的應用之一。人工智慧、大數據和雲計算等等高新技術,讓金融變得更高效智能。
  • 傳化支付深耕行業獲認可,金融科技撬動物流支付沉默市場
    圖註:傳化支付與中國農業銀行杭州分行籤訂戰略合作現場據了解,此次傳化支付與中國農業銀行杭州分行籤訂戰略合作。雙方將發揮其在各自領域的資源優勢,圍繞金融科技、產業升級、鄉村振興、惠普金融等方面展開通力合作。
  • 歡太數科與中國電信翼支付合作 5G時代共創數字金融服務
    近日,歡太數科與中國電信旗下翼支付達成合作,雙方將圍繞金融科技服務優勢互補,在5G時代共同創新多維度數字金融服務。合作中,歡太數科將基於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科技能力,全面開放智能營銷、信用評估、大數據風控等一系列科技服務,助力中國電信翼支付以支付為基礎,以金融科技為內核,構建規模化的開放式合作體系。翼支付也將為歡太數科提供支付、金融分期等服務支持,助力雙方用戶享受更加高效、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務。
  • 科技賦能金融,標準國際銀行SIB都做了哪些探索?
    摘要:近年來,傳統金融業不斷探索科技對轉型創新的賦能。標準國際銀行SIB同樣在保證合規的同時積極探索科技的發展,如移動端開發、自動化開戶、大數據KYC等。
  • 取經電子商務,開放銀行金融科技賦能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升級
    ,以DAY1的精神,用開放的格局擁抱變化,構築有場景壁壘的深度金融服務;九鼎:人性化金融產品、極致客戶體驗設計、新敏捷項目管理、網際網路化專業營銷、人工智慧科技賦能、容錯型創新管理、黑客級新風險控制、人力資本型人才團隊、獨角獸化激勵機制。
  • 中國銀行業金融科技應用大賽評選揭曉 邦盛科技實力入選
    在中國銀行業協會指導下,《中國銀行業》雜誌社開展了2020年中國銀行業金融科技應用成果大賽,並在近日舉辦的第四屆中國數字銀行論壇上發布獲獎名單,邦盛科技「銀行業實時智能風控解決方案」實力入選「最佳解決方案獎」。
  • 賦能八百萬支付商戶,百度智能雲聯手銀聯商務打造智能金融雲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日趨成熟,金融業正在迎來一輪全方位的轉型升級,低運營成本,高安全性,高效率成為了金融機構的共同訴求。而金融雲作為雲服務在金融科技領域的重要技術支撐,在金融業轉型方面擔任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 我來數科持續提高技術賦能能力,全面進行業務升級
    近幾年間,金融科技在中國有了很大的發展,大數據、雲計算、AI、5G還有區塊鏈技術正被廣泛地應用。各個金融領域正在有機的結合起來,推動我來數科等金融科技企業和行業金融革命的發展。在這次的疫情防控中,數字工具發揮了其重要作用,包括健康碼、遠程醫療、在線辦公、企業「碼上復工」等數字工具被廣泛的應用。我來數科認為,新基建是數字經濟的基建。
  • 金融+科技 平臺類公司坐擁海量流量及科技實力將不斷崛起_鳳凰網
    2、科技賦能傳統金融,產業鏈升級為科技公司提供更多獲利空間:IT技術升級傳統金融業態,科技使得傳統金融業務更加高效和智能,為金融科技全產業鏈企業帶來新的獲利空間。隨著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發展與應用,金融科技正在以迅猛的勢頭重塑金融產業生態,「無科技不金融」成為行業共識。科技賦能傳統金融,更加智能、高效的金融時代已經到來。金融科技(Fintech),是指運用科技手段使得金融服務變得更有效率,因而形成的一種經濟產業。
  • 《中國社會科學報》刊發張華榮教授理論文章《科技賦能強化我國...
    10月19日,《中國社會科學報》刊發張華榮教授理論文章《科技賦能強化我國數字金融監管近年來,隨著信息科技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以網際網路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深度滲透到政務、民生、實體經濟等各個領域,並形成了影響深遠的「數字經濟」。
  • 決賽巔峰之戰落幕,2020第二屆翼支付杯大數據建模大賽完美收官
    決賽答辯於9月26日在上海市虹口區華虹國際大廈一樓翼支付公司舉行,作為關注度極高的行業盛事,翼支付大數據部副總經理張光勝、零售金融事業群總監鍾豔明等領導嘉賓出席決賽現場,與上海財經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長劉建國、華東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研究員唐明
  • 科技要如何為普惠金融賦能?聽聽大咖們怎麼說
    羊城晚報訊 記者陳澤雲報導:日前,由中國電信主辦的2018「智慧金融•生態共贏」——金融科技高峰論壇在穗舉行。多位業內專家聚焦金融科技的創新與未來。業內專家認為,新技術正在深刻改變金融產業的發展方式,也為新商業和普惠金融賦能。而真正具備數據資源及數據挖掘能力的消費金融公司仍然備受資本青睞。行業內要加強協作,打造一個整體的信用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