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刻頭條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在數位化轉型過程當中,身處浪潮之巔的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積極識變、應變、求變。中國電信旗下金融科技公司翼支付,發揮主營主業優勢,將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應用於各類業務領域,為用戶提供全鏈路營銷價值解決方案,強化信息風險防控能力。
區塊鏈讓數據高效更安全
在安徽,翼支付以聚合支付為基礎場景,通過整合支付鏈上下遊資源,面向小微商戶推出「收銀機具+SaaS應用+聚合支付+通信服務」綜合解決方案。商戶可在30分鐘內快速完成接入條件審核,系統自動對無證商戶進行標籤化管理,通過定製化支付結果頁,實現精準營銷引流。「收銀服務+通訊套餐」的創新模式,成功幫助當地中小商戶實現銷售拓展。
聚合支付、精準營銷是翼支付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冰山一角。
2020年依託區塊鏈重大研發項目,翼支付實現Ofin-BaaS系統升級改造。新平臺搭載供應鏈金融、財務系統等協同模塊,強調一站式區塊鏈服務,專門應對企業級用戶安全、高效、易用、隱私合規的業務需求。
作為業界唯一一個在BaaS系統上應用零知識證明技術的平臺,翼支付發揮區塊鏈技術自有的信息獨立、安全、不可篡改屬性,為用戶提供適配金融級隱私需求的零知識證明服務,尤其是在平臺開放接入、多方協同工作機制下,確保用戶數據主權和業務合規性。
此外,翼支付還把區塊鏈技術與供應鏈金融、資產證券化具體業務場景結合,有效解決了能力評估、交易真實性驗證、信息割裂無法共享和履約風險等行業問題。
大數據+人工智慧,業務精準更可靠
金融行業規則明確、數據化程度高,線上業務量激增,同時帶來數據間關聯性增強。數據從量級到處理維度,已經超出人工處理的經驗範疇和能力邊界。
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處理非金融類、非結構化數據,可以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人工成本高、時效性差、效率低等問題。通過對用戶基本信息統計、分析,結合資料庫內容完善用戶畫像、看懂用戶需求,為用戶精準推送服務信息和優惠權益,實現營銷閉環。
在業務場景建設方面,翼支付將大數據和AI算法結合,構建預授信、實時授信、貸後行為模型。並以此為基礎,制定差異化產品策略、通過用戶分層分類管理,以在線顧問服務方式,實現精準營銷。
其中,在財富管理業務方面,藉助大數據和AI算法模型,將金融機構優質資產融合電信場景,依託自身產業資源為用戶提供定製化數字財富管理服務。
翼支付還自主研發「密流安全計算平臺PrivTorrent」,用以增強數據隱秘計算能力建設,重點解決數據處理過程中跨域流通、隱私保護的需求痛點。平臺採用「數據可用不可見」和「計算下沉」原則,在保護數據本身不對外洩露的基礎上實現多方參與,各參與方在隱私數據密文上直接計算即可得到結果。該平臺參加中國信通院2020年大數據產品能力評測,順利通過全部評測環節。標誌著中國信通院及評審委員會對公司前沿密碼學、數據隱私技術、平臺產品化能力的充分肯定。
信息安全,打造感知監控「左右腦」
業務服務邊界拓寬,加大了交易信息暴露風險。翼支付將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到信息安全和風險識別控制當中,提升系統多渠道、多場景、多模態風險識別能力,打造安全態勢感知和風險監控的「左右腦」。
甜橙安全盾,是一款自動化發現風險態勢,全面掌握網絡暴露面的信息安全防護產品。它採用AI算法、深度學習和大數據技術,適用於有高價值業務暴露隱患、安全風險隱患和國家監管機構強監管的系統。安全盾可通過採集、分析設備日誌、網絡流量、資產信息,快速準確發現系統異常行為,協助用戶決策,綜合管理資產、漏洞、威脅,同步實現安全態勢宏觀可視化。
入選監管沙盒試點,探索解決金融服務痛點
今年6月,中國電信與翼支付聯合申報的天翼智能風險監控產品,入選北京市第二批金融科技「監管沙盒」項目。
天翼智能風險監控產品是專門應對移動網際網路生態下垃圾信息、詐騙信息、個人信息洩露等風險問題的智能監控平臺。平臺能夠在毫秒時限內從數千個維度,完成對數億級別用戶數據的計算和檢測,對各類渠道業務實施全流程風險監控。藉助風險監測工具、機器學習功能和知識圖譜構建,形成多部門風險協同響應機制。
在疫情衝擊之下,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發揮金融科技優勢,通過類型多樣的線上、線下產品,助力社會經濟有序復甦。面對產業數位化變革,翼支付持續加大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動態應對機遇和挑戰,力求提供更加安全、便捷、智能的金融科技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