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作為寫作者的我們來說,寫作的第一步就是找到好素材,一篇文章的好壞很大程度上由此決定。
寫作大佬寫的文章不一定文筆比你好,但一定素材比你多。
不知道寫什麼,不知道如何尋找好素材,是很多寫作者都頭疼的事。
《 華爾街日報是如何講故事的》這本書的前身,是專門培訓那些為華爾街日報頭版提供特稿作者的專用培訓材料。
裡面提到「如何找到一個好故事」的方法,我覺得它的思路,完全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好素材。
我結合書中的一些內容和自己的一些想法,總結以下尋找素材的方法,我相信一定可以幫到你:
這個不用說,作為一作為,一個寫作者,不斷的輸入,是我們必須做的一件事兒。要想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寫作者,僅僅只是看一些大眾的文章或者報刊是遠遠不夠的。
我們除了閱讀一些書籍,還可以在學術網站、論壇、政府機構上看更加專業的信息。
好的書籍和一些專業的論壇上發布的論文,思想往往是先於大眾媒體的。
這個很重要,我一般會在一個靈光乍現的時候,用印象筆記或者石墨文檔記錄一些自己的想法,沒空打字的話,會用訊飛語記記錄這些思想,這可都是你的原創哦。
據我的經驗,不隨時記錄的話,它一定會稍縱即逝的。
我們想要寫某個人物故事時,除了採訪當事人,還可以找找他身邊的人,看看他們對當事人的印象、看法和他們一起經歷的事。
因為他們可以提供更多的細節,讓你把故事寫得栩栩如生。
中間人相當於他們的關係網,你除了收集當事人的背景信息,還可以順藤摸瓜,找到他周圍人的信息,以及他們共同經歷的故事。
這一點用在明星、名人身上特別好用,網絡上會有很多他們的信息,通過關鍵詞搜索,你可以找到他們之間連接點。
你找到了一個故事,你思考一下這個故事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這個原因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呢?反映的社會現象是什麼?造成了哪些影響?
我們可以順著這個思路,去尋找素材,當然,我們需要檢驗一下自己的推理方向是否準確。
發現不同事物間的共性,可以是同一個人、同一個地點、同一個時間段、或者同一個特質下發生的不同的事。
比如說,晚上7點的北京發生的故事。暴雨天,發生的不同故事。
發現一個共同的點,這樣就可以把分散的故事元素匯集在一起,挖掘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
比如說,大家都在追熱點寫文章,你看看他們是從哪些角度寫的,他們寫的是事件的發展脈絡,還是通過這個事件表達自己的觀點。
別人寫過的角度,你把它剔除掉,換一個新的角度看這件事,以表達不同的觀點。
比如說,別人梳理了這個熱點事件的發展過程,你不要和他寫一樣的,一筆帶過事件,主要寫這件事造成的影響和後續反應,如果是不好的影響,採取哪些方法可以避免等等。你還可以把他們的寫作思路,用到其他的寫作材料中。
總結一下,多閱讀多輸入;隨時隨地記錄靈感;通過關係網尋找素材;通過推動法收集素材;尋找不同故事的共同點累積素材;從別人的文章中找到不同角度積累素材和思路。
今天我介紹了6種尋找素材的方法和思路,歡迎留言,說說你是如何尋找寫作素材的,咱們來過過招。
文章原創首發,歡迎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