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角是幾歲?這些常識,你需要知道:關於年齡稱謂的常識

2020-12-19 苔花微教育雜談

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裡,古代稱謂常識是很有趣,也很常用的知識。

無論是高考語文,還是事業單位公務員考試當中的常識,都能用上。

哪怕是平時追劇,追小說也很有用哦!

一起來學學古代稱謂常識吧!

關於年齡稱謂

從小到大排列:

襁褓是指不滿周歲的嬰兒。

孩提是指兩三歲的孩子。

垂髫是指三四歲到八九歲的孩子。

總角是指八九歲到十三四歲。

豆蔻是特指女孩子十三四歲。

束髮是男子十五歲。

及笄是女子十五歲。

弱冠是男子二十歲。

而立是指三十歲。

不惑是指四十歲。

知天命是指五十歲。

耳順是指六十歲。

古稀是指七十歲。

耄耋是指八九十歲。

期頤是指一百歲。

同學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吧!

一日學一日功,一日不學十日空。

學習是日積月累的過程,每日學習,每日進步。

我是苔花,陪你學習,陪你讀書,你想學什麼知識呢?歡迎留言討論,苔花老師可以和你一起整理學習資料。

有時候,讀書和學習是一種救贖。

救贖不知所措的人,救贖進退兩難的人。

如果感到無趣,無目的,那就學點知識吧,把腦袋裝滿,就不用胡思亂想了。

下篇預告:好姐妹義結金蘭?拜兄弟才是金蘭之交

歡迎留言,我們一起學習吧!

相關焦點

  • 志學之年是多少歲?16個年齡稱謂,你知道幾個?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單是年齡就有很多稱謂,關於16個年齡稱謂你知道幾個呢?別不重視,因為在各種考試中,這些稱謂作為常識會被經常考到,一起來學習吧!1.襁褓:本意是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後借指未滿周歲的嬰兒。2.孩提:兩三歲的幼兒,亦作「孩抱」。
  • 高考古代文化常識彙編1|古代年齡稱謂
    古代文化常識是高考必考內容,但龐雜的內容往往讓不少學生望而生畏。但其實,只要把知識專題化、系統化,每天積累一點,就會有很好的效果。從這周開始,小編會給大家分享古代文化常識的乾貨,大家記得點讚收藏,一起感受時間的魔力吧。
  • 古代的總角指的是哪個年齡段 你知道「總角」是幾歲嗎
    古代的總角指的是哪個年齡段古代的總角指的是哪個年齡段螞蟻莊園11月4日最新答案今天問題:下列哪個兒童年齡符合我國古代「總角」所指的年齡段?正確答案:12歲總角,漢語詞彙。拼音:zǒng jiǎo釋義:古時少兒男未冠,女未笄時的髮型。
  • 文化常識必看:古人對1到108歲的稱呼,你知道幾個?
    現在人們說年齡,都是很直接的1歲、10歲、40歲,簡單明了,卻貌似少了一點「韻味」。那麼古人對於年齡,又是如何稱謂呢?有些稱謂現在還能聽到,但有些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今天小謝給大家分享的是常考年齡稱謂相關常識,速速看來!
  • 「總角、束髮、弱冠、耄耋……」不同稱謂和年齡的對應關係(全)
    關於年齡,我們熟知「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說法,常用「豆蔻年華」表達女孩的美好,用「耄耋」(mào dié)表達老人的年邁。然而到底這豆蔻、耄耋究竟在哪個年齡,卻不一定明了。今天,我們一併把所有年齡段的稱謂都收藏起來。
  • 國學課 | 古代年齡稱謂大全,你知道多少?
    (原標題:國學課 | 古代年齡稱謂大全,你知道多少?) 你知道古代的年齡稱謂都叫什麼嗎?今天,小編收集了古人年齡稱謂大全,古人談個年齡,都有這麼多講究!幼年
  • 古代年齡稱謂大全 你知道多少
    你知道古代的年齡稱謂都叫什麼嗎?今天,si妹收集了古人年齡稱謂大全,古人談個年齡,都有這麼多講究!幼年初度小兒初生之時。《離騷》: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後也代稱生日。湯餅之期指嬰兒出生三日。舊俗小兒出生三日,設筵招待親友謂之「湯餅筵」,也作「湯餅宴」、「湯餅會」。
  • 公考小常識:關於年齡的稱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一百歲叫什麼?
    近年來公共基礎知識越來越稱謂事業單位考試的熱點,而這類的知識以內容龐雜,記憶點多著稱,成為很多參加事業單位考試的人很頭疼的地方。今天中公衛生人才網的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一些關於年齡稱謂的小常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中國古代各個年齡的稱謂,你都知道嗎?
    在中國古代,古人的年齡並不用具體的數字體現,而是使用其他的稱謂來指代。不同的年齡,對應不同的稱謂,這些稱謂,也沿用到了今天。那麼,中國古代各個年齡的稱謂,你都知道嗎?總角:代指兒童時代。在古代少男未冠,女未笄時疏的髮型,就是把頭髮梳成兩個髮髻,好像頭頂兩角。垂髫:指童年。等到兒童年齡稍大,不再能札髮髻,頭髮自然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 國學知識:你應該懂得的各種年齡稱謂
    《中國人應知的國學知識》這本書中指出,古人在提到年齡的時候,一般不直接說年歲,而是以固定的稱謂來代指。例如,我們閱讀古典著作或者古風作品時,常常會看到描寫年齡的句詞「小女子,年方二八」,這裡的「二八」是古漢語中年齡的稱謂,如果是並舉兩數,那麼就以其乘積表數。因此,年方二八,意思小姑娘剛剛16歲。
  • 2020貴州事業單位公基備考資料:中國古代年齡稱謂
    中國古代年齡稱謂在重慶事業單位考試中常識題中也會涉及到考察。在中國古代,關於年齡的表達方式多種多樣,從嬰兒到青年,從中年到老年,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說法,古代人的年紀一般不用數字表示,一般不會直接說出某人幾歲,而是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用不同的稱謂。今天就帶領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有趣的稱謂:1.赤子:初生的嬰兒。《孔穎達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 2021國考行測常識判斷:古代朋友關係的稱謂
    常識是公職類考試行測必考的知識點之一,考察的範圍也非常的廣泛,上至天文地理,下至生活百態,中華上下五千年也都會有所涉及。中公教育今天就帶大家共同學習下古代人之間的朋友關係,現在的朋友也分好多種,朋友、閨蜜、發小、死黨、兄弟、老鐵等等,不但能感受出其中的親密程度,還能從中體會到成為朋友的原因。
  • 古代最全年齡稱謂,30歲女子已是半老徐娘!
    在我國古代對年齡的稱謂有非常多種,可以說是每個年齡段都有著不同的稱呼,在古代年齡稱謂中我們熟知的可能有二八年華、三十而立、不惑之年等等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古代年齡稱謂的最全信息,以及古代年齡稱謂的相關介紹。
  • 你知道「一障」是幾歲嗎?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從生到老都很講究
    ,讓頭髮自然垂直下去,所以也叫「垂鬢」,到了七歲,就稱為「一障」,或者是「毀齒」,為什麼要叫「一障」呢,這個障,並不是什麼好的詞語,大概就像我們今天稱呼「熊孩子」一樣。等孩子到了十歲,就是到了少年階段,這個時候,因為已經開蒙讀書,所以被稱為「幼學」,又因為這個時候,頭髮的髮式從自然垂落變成了束髮:頭髮被紮成兩個小角,所以也叫做:「總角」,還有一個統稱的詞,更是彰顯出了這個年齡段的珍貴韶華,叫做「青春」。
  • 古人妙不可言的年齡稱呼,好聽
    歷史人文常識的考察範圍非常廣泛,學習掌握都需要長時間的積累,為了提升學習的效率,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把常識相關的內容做系統的梳理,這樣在複習過程中可以根據一個方面掌握多個細節點。在常識的考察中,有一個考點時常受到出題人的青睞,那就是古人對年齡的稱謂,經常考察古人年齡稱謂與現在數字年齡的對應,較難的題目還會涉及到這些絕美稱謂的出處,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來盤點總結一些較為常考的歲數美稱:考點:年齡稱呼-數字-出處1.初度—0歲出自《離騷》「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意為:太祖根據我初生時的氣度,通過卦辭賜給我嘉美的大名。
  • 年齡的這些古稱謂,都來對照一下
    我們在閱讀學習古代詩文的時候,時常會遇到有關年齡的稱呼問題。像及笄,這大概是指幾歲?由此,我們需要就古人對於年齡的諸多稱謂補上一課。 孩提:是稱剛剛學會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 垂髮:是古代小孩子尚未束髮時自然下垂的頭髮,用來代稱人的童年時期。
  • 2021年國考常識
    2021年國考常識之古代的老鐵怎麼稱呼 2021年國考常識之古代的老鐵怎麼稱呼 常識是公職類考試行測必考的知識點之一,考察的範圍也非常的廣泛,上至天文地理,下至生活百態,中華上下五千年也都會有所涉及。
  • 古文常識:記住不再鬧笑話的年齡稱謂匯總 附例文
    ----《愚公移山 》先秦: 列禦寇垂 髫 指 三 四 歲 至 八 九 歲 的 兒 童例文:黃髮垂髫(tiáo),並怡然自樂。---《桃花源記 》 魏晉: 陶淵明總 角 指 八 九 歲 至 十 三四 歲 的 少 年例文:總角之宴,言笑晏(yàn)晏。
  • 享悅古文化常識小課堂:古代各個年齡段的稱謂
    文|玉松本期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代各個年齡段的稱謂。一般兒童換牙是在七八歲,所以用齔或齠齔借指七八歲的兒童。如《愚公移山》中提到「有遺男,始齔。」這裡的齔就指七八歲的孩童。垂髫再大一點的,八九歲到十二三歲的兒童,可以稱為總角或垂髫( tiáo)。
  • 古人對年齡的稱謂,0到140歲都有,快來漲知識吧
    這是論語中孔子對人生狀態各個階段的評價,也正是因為熟知這句話,才讓我們知道了從三十歲到七十歲,各個年齡段古人的稱謂。那麼其他階段的年齡古人是怎麼稱謂的呢?少年稱謂古人的年齡一般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稱謂表示,可能古人覺得這樣比較風雅吧。當嬰兒剛出生的時候,被稱為「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