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篇6年級學生的作文火了
仔細讀完,嗯……
思考時間、追隨暗戀
網友直呼:神邏輯、要逆天
寧波華天小學王老師
在微博上曬出這篇作文後
立即引爆熱點
網友感嘆文筆太好了!
第一句就被迷住了
這文筆仿佛詩人
甚至有人讀到了魯迅
有人感受到了《情人》
有很多成年人
被這份純真的感情打動
這愛情觀也太正了吧
操心的阿姨叔叔們呼籲
老師把他的座位換回去吧
有人已陷入回憶
想起初中時候的自己
那時候看著那個女生
也真像身上帶著光
有人請教育兒經驗
⬇️
有人自愧不如
我連吞噬的噬字都不會寫
⬇️
更多的人成了他的粉絲
⬇️
這文筆了得的學生
到底是誰
這篇作文出自寧波華天小學 602 班學生邵梓淇。這已不是他的第一篇引起轟動的文章。
之前王老師布置周記,主題自定,小邵起的題目是《沙漏》。
文章主要是講,他在觀察沙漏流逝的過程中,思考時間的意義。
「但對人而言,沙粒不斷墜落的過程就象徵著光陰的流逝,但也不能單單認為這是自己的失去。
如果將我出生的那一刻定義為擁有全部時間的話,時光確實從我手中流逝了;
但如果將我死去的那一刻定義為我擁有了自己全部時間的話,那麼,我一直都未曾失去過時間,而是一直在獲取時間。」
簡單來說,在這位小學生的眼中,人越活時間越多。
看到這樣的「神邏輯」,連韓寒的亭林鎮工作室也主動幫忙打call:
小邵能寫出這樣的文字,並非妙筆偶得。王老師在微博上透露,這位小朋友是《三體》的忠實粉絲。
「他是個特立獨行的男孩,熱愛閱讀和寫作,尤其喜歡看歷史和科幻。他以前還寫過弗洛伊德《夢的解析》讀後感,點評過《萬曆十五年》。」王老師說。
小邵對任何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都願意花大把時間閱讀和學習。
從一年級起,他就在父親的引領下讀《道德經》,算是啟蒙學習,由父親給他講解。四年級時,他就能把《道德經》全部背出來了。
五年級下半學期開始,他每天中午都會有一定的冥想時間,用來反思自己、思考未來的方向,以及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因為我希望未來的自己更優秀,對這個國家和社會都有價值。」小邵說。
最近,小邵在看王小波文集,以及科幻作家埃塞克艾西莫夫的書。
因為喜歡科幻
他給偶像劉慈欣寫過一封信
⬇️
帕斯卡說:
人不過是一根葦草
是自然界裡最脆弱的東西
但他是一根能思考的葦草
我們的全部尊嚴就在於能思考
浸潤於書中的人生
必然會擁有一份
與眾不同的豐厚和深刻
(本文來源於今日頭條,轉自初中生世界,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處理)
班主任研究會
班主任研究會,我們共同的家
(長按二維碼關注)
交流、合作請加主編微信:xiaoxiaobanzhang
投稿請發送至:20663945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