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煙雨》北宋.蘇軾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此時64歲的蘇軾已不再意氣風發,經過數次被貶,一生坎坷,此時的他已是風燭老人,多年參禪的他對於人生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全詩的大意是:廬山的煙雨、錢塘江的潮汐,都是值得一去之景,要是此生不去,定是會遺憾終身的。可當真的到了廬山下、錢塘江前,看到這煙雨濛濛、潮水湧動,卻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觸,到了最後它們只是廬山煙雨浙江潮。
這首七絕初讀會覺得有些奇怪,共四句,第一句和最後一句一模一樣,其實這正是詩人的高明之處。全詩化用的是禪宗史書《五燈會元》中的禪語,這是杭州靈隱寺高僧普濟編寫的一本禪集。
在詩中高僧將人生分成三大境界:第一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第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其三,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詩人將如此高深的禪語,用通俗易懂的詩句描述出來。「廬山煙雨」和「浙江潮」分別是山和水,在去之前人們被這山水吸引,為的不過是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此時的山不過就是山,水不過就是水,這是第一境。
久而久之,這份一定要前往的心願就成了一份執念,等到了山水前,這山和水早就不是自然的山水,不過是一份執念的達成。這時候人或許會有得到後的滿足,或許會有現象和想像不一的失望,種種思緒讓人們失去了欣賞山水的初心,這就是第二種境界。對於多數人來說,只能達到這種境界。
最後一境,是返璞歸真。在經歷了人生種種,看淡執念後,再以純淨的初心去看待這山山水水,心中再無雜念時,這山水又回到了它們本來的面目。
蘇軾這種臨終絕筆,沒有他一貫的豪放之氣,也沒有其擅長的婉約之風,如輕聲細語般娓娓道來,卻寫盡了人生真諦。
能做到第三種境界的,除蘇軾之外,還有"文能橫槊賦詩,武能上馬斬賊"的大宋詞人辛棄疾,對此,他在《青玉案·元夕》中寫的: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句話,說的不正是這種境界嗎?人皆渴望悟道、超脫凡俗。然而不經這由本性,到人性再到自性的三重山,怕是不能真正瞭然人生的意義。當然了,人皆有佛性,佛家亦有云:即心是佛。抑或頓悟,也不在話下。
蘇東坡的詞說盡人生哲學。
在當今這個知識為王的時代,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是最吸引人的。
古詩詞可以浸潤你的心靈,使你有出口成章的學識和靈動如水的才情,更能使你擁有無可比擬的氣質。
「你讀過的書,你走過的路,都藏在你的氣質裡。」
很多教授一直鼓勵現在的人們應該多讀古詩詞,從三歲孩童到耄耋老人,都可以從古詩詞中發現自己,找到興趣。
古詩詞既可以增加學識和見識,同時也能無形中培養一個人的氣質。這一點,我們從才女董卿的身上足以見得。
並且今年教育部也新出了一項改革規定,從今年新學期開始,增加中小學的古詩詞內容,考試中的古詩詞佔分比例達到整張試卷的50%,一年級新增古詩內容。
每個時代都有所謂的「大家」,而真正流傳下來的這些古詩詞才是我們要細心珍藏的!
不管大人還是孩子,我們都不應該忘記我們的國家瑰寶。
市面上有很多的詩詞讀本,也有不少是名家編寫的,但主要都是詩詞加譯文的形式,很多人讀完依舊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因此,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的評委,中南大學楊雨教授,湖南師範大學教授湯素蘭,兒童閱讀專家王林共同給想要讀詩詞的朋友推薦了一套書《飛花令裡讀詩詞》。
這套以傳統詩詞文化遊戲「飛花令」為模式的古典詩詞讀物,是通過遊戲引出很多詩詞,讓我們能對古詩詞進行理解性的記憶,還能學習一些古代的歷史風俗、人文地理,拓展知識面。
近1000首經典詩詞,內容含量極其的豐富
從《詩經》《楚辭》到唐宋詩詞、明清佳句,覆蓋了中小學統編語文教材、中小學必背古詩詞,包含全部新部編本語文教材必背古詩文,可以從小學到中學。
並且採用了古典詩詞中常用字春、夏、秋、冬、鳳、花、雪、月等為索引,選擇經典作品和名言警句,詳細進行注釋解讀。
不再孤立地講授單篇詩詞,而是以通俗易懂的視角來解讀詩詞!
書中大量使用地圖、時間坐標、圖表、圖畫清單等,用的文字少,但信息量大,而且更直觀、清楚,在不知不覺中引發我們更多的思考、探索,提升思考力、發現力,極具趣味性!
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可以讀讀這幾本書。孩子不用再愁語文的詩詞考試,家長也可以跟著提升提升內在修養。閒來無事,跟自己的孩子玩玩古詩詞飛花令遊戲,一舉兩得。
飛花令一套4本,價格是69元,就是媽媽的一杯奶茶錢,爸爸的一包煙錢,就可以提高孩子的內在氣質。
隨書附贈精美的詩詞字帖,還能同步讓孩子練字,全方位的訓練以及進步。何樂而不為呢?
喜歡的朋友們可以點擊下方連結進行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