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為什麼要插艾子?

2020-12-23 小友家鄉看魚塘

越來越大的時候發現無論過什麼節,即便是春節也是很平常的事了,再也沒有了以前要過節的那種喜悅和興奮,是為什麼呢?那些傳統節日的習俗有多少人還知道?今天小編講的是端午節插艾子的由來。

說不清到底是哪一年哪一月了,天上的玉皇爺,不知聽信了哪一路神仙說的話,說山東東半部的人心不善,沒有一個好人。玉皇爺呢是個暴性子,又沒有好好地思考一下,當下就在靈霄寶殿設朝,不問清情況,也不問緣由,就叫太白金星到人間去降災。

這太自金星領了旨意,不敢停留,急急忙忙的出了南天門,雲頭一駕,乘著仙風,沒一會兒就飛到了上空,眼睛朝下一看,只見一個女人,懷裡抱著個大孩子,手裡領著個小孩子。這小的兩隻腳巴答、巴答地跟著緊走緊走,一陣的工夫,走累了,便不肯再往前走,哭著,喊著,硬是要那女人抱。她打這小的,小的還是不走,依舊站在原地哭鬧,女人生了氣,打的更狠了,小孩也哭得更厲害。

但她仍然不放下那大的孩子,小的也還是不肯自己走,女人抬手又要準備打。太白金星看不過去,心裡想道:怪不得玉皇爺說,這山東東半部的人心壞透啦,怎麼能抱著大的孩子,讓小的孩子走路呢?走不動還要挨打。天下哪有這麼薄情的媽媽,不行,這事我不能不管!

太白金星把腳一跺,一道雲光落到了地上,長袖飄風地走上前去,說道:「人家都是抱著小的領著大的,你怎麼抱著大的領著小的?小的走不動了,你還要打他,你這是在虐待孩子!」女人抬起頭來,見說話的是個銀須白髮的老漢,便嘆了口氣,說:「老人家,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這個大的是俺大伯的孩子,爹娘都沒了,我不疼他誰疼他?說什麼也不能叫他下來走路。這小的是我親生自養的,我讓他走路有什麼不對的嗎?」

太白金星聽了,不禁連連地點頭,嘴裡說著對,可是心裡卻犯了尋思:世上顛倒的事情不少,玉皇大帝說山東東半部沒有好人,但是這個女人不就是個十成的大好人嗎?想了想,又說自己是天上的太白金星,是玉皇爺說山東東半部的人心壞,想要讓他來發瘟疫。只要在門口上的屋簷那裡插上三棵艾子,瘟疫就進不了家了。而且他還囑咐女人不能夠把這件事對別人說,如果不說,以後女人還能夠富起來,也會有馬騎,還有地種呢!太白金星對女人說完這些話,便化作一陣清風不見了。

女人聽了這個消息,心裡很著急,想道:瘟疫就要來了,如果我光想自己發財,讓大家受災,這怎麼能行呢?就算自己再怎麼窮苦,也要救出大夥。於是,她碰人就說,自己怎麼遇到了太白金星,太白金星都說了些什麼,一句不漏地都告訴了大家。到了端午這一天,家家門口頂的屋簷上,都插上了三棵艾子。結果這一場瘟疫沒有害煞一個人。從那以後,膠東一帶的家家戶戶,每到端午節都插艾子。後來竟成了風俗。那艾子,葉背面生著白毛,把它揉成艾團,還能灸病呢。

這就是為什麼端午節要插艾子的原因,雖然只是一個小故事,卻也是提醒了大家,不要忘記中國傳統節日的一些習俗,其實中國這麼大,這麼多的民族,習俗肯定是很多的,只是因為現在大家都是對外國文化比較感興趣,而漸漸忘記了我們本身有的一些習俗文化。你們那裡有端午節插艾子的習俗嗎?

相關焦點

  • 端午時候插艾葉什麼意思 端午節插艾草的傳說
    端午節端午節插艾草的傳說:插艾草是流傳了很久的傳統習俗,在民間流傳的範圍也很廣,將艾草掛在門前能消疾病、驅鬼邪、避晦氣,能帶來好運。那麼,本期的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端午節插艾草的傳說。「五月初五插艾子」是民間普遍流行的一種風俗。那麼,端午節門頭插艾的來歷如何呢?
  • 端午節為什麼要插艾?原來它這麼厲害!
    端午節到了,你第一個想到了什麼?粽子君?賽龍舟?千萬不要忘了,還有一個低調清新的植物在向你招手。民諺有「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因此每至端午之際,老百姓常把插艾葉和菖蒲作為節日重要內容之一。由於門前掛艾草,減少了瘧疾的發生,大家覺得艾草也可以僻邪驅瘴,所以端午節採摘艾草插在門前,已經成了民間必不可少的一種風俗,可以幫助人們驅趕邪氣和毒蟲,保護人們免受疾病的困擾。⒈南方的農曆五月進入盛夏,高溫高溼的氣候來勢兇猛,各種溼熱、瘟疫開始發作,蚊蠅蛇蟲橫行。所以,五月被俗稱為「毒月」,五月初五叫做「毒日」。
  •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為什麼端午節門口要插艾葉呢?
    民間有一句老話是: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為什麼端午節門口要插艾草呢?在中國傳統裡,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節,我們現在把端午節當成一個節日過,但是在古代端午可不是個好日子,古人認為瘟鬼和五毒等不祥因素都是集中在五月初五這一氣候轉換較為顯著的時間出籠的,所以古代甚至有躲端午的說法!東漢王充的《論衡》、應劭《風俗通》以及《後漢書》中多有記載。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有諸多禁忌。所以最早門口插艾,根本的原因是為了闢邪!
  • 端午節為什麼插艾草,和滿城盡帶黃金甲的黃巢有關
    黃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馬問道:「大嫂,你急急忙忙要到哪裡去?」那婦人回答:「聽說黃巢的軍隊就要攻進鄧州了。城裡的男人都被徵調去守城,我們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 黃巢又指著小孩問她:「你為什麼手牽小的,卻懷抱大的呢?」那婦人就說:「懷裡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裡牽的才是我親生的兒子。
  • 重陽節為什麼要插茱萸?茱萸怎麼讀?茱萸是什麼?
    重陽節為什麼要插茱萸?茱萸怎麼讀?茱萸是什麼?在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遍挿茱萸少一人「是什麼意思?茱萸怎麼讀?茱萸拼音:[zhū yú]在重陽節這一天,按照我國民間風俗,人們除登高望遠、暢飲菊花酒外,還要身插茱萸或佩帶茱萸香囊。重陽節與茱萸的關係,最早見於《續齊楷記》中的一則故事:汝南人桓景隨費長房學道。一日,費長房對桓景說,九月九那天,你家將有大災,其破解辦法是叫家人各做一個彩色的袋子,裡面裝上茱萸,纏在臂上,登高山,飲菊酒。
  • 槡●蠶●小時候……/艾子
    桑葉的供給隨著蠶兒的成長而成了大大麻煩,我們幾個「蠶友」往往要去很遠的地方採桑。為了它們的口糧,曾不止一次的掉到小河裡,踩到死人骨頭便是常有的事。「公葉」摘光了就想法去偷「私葉」,有一次,被農民的狗咬了,還被罵了一頓扣下了籃子。籃子在當時算是一件家庭必備品,回到家中挨磕挨打是免不了的。
  • 端午節為什麼又稱粽子節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端午節為什麼又稱粽子節  端午節又稱粽子節嗎?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就是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因此也有人稱端午節為粽子節。那麼粽子節是端午節的別稱嗎?其實粽子節並不是端午節正經名字,只是現在有部分人用粽子節代指端午節而已。
  •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吃粽子時,可以適當喝些茶水或糖水有助於消化。最好,配一些蔬菜水果一起吃,更有營養。另外,有慢性胃腸等消化道疾病的人不宜多吃。
  • 六甲番人端午知識|端午節插艾的益處知多少?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身上和髮飾已很少見插艾,但有些地方至今仍然保持端午節在門框上插兩株艾草的習俗,那麼,這種習俗是怎麼來的?,粘艾葉以戴之」(《歲時雜記》),「五月朔,家家懸硃符,插蒲龍艾虎,窗牖貼紅紙吉祥葫蘆」(《帝京歲時紀勝·五月端陽》),這些古籍記載的都是當時端午插艾的狀況,他們或直接在門上插艾草,或將艾草做成老虎的樣子,然後寄託了心中的美好願景,期盼通過艾草的藥效和誠心祈福,能讓自家驅邪避害,平安多福。
  • 端午節,門口不掛艾葉那能叫端午節嗎?
    婆婆說:「明天端午節了,院子裡的艾草不多了,提前弄點回來,省的明天沒有了」「為什麼?」「端午節,門口不掛艾葉那能叫端午節嗎?」聽完,我竟一時語塞,沒想到,平時這不起眼的艾草,如今變得如此緊俏。那麼,端午節,為什麼門前要插艾呢?在古時,人們認為端午節氣,位於春夏之交,端午又是炎炎夏日的起點,這個時候,五毒活躍,鬼魅猖獗,所以,要特別注意消災防毒。故而民間就有了「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民俗。
  • 端午節艾葉菖蒲掛左邊還是右邊 用紅線綁住插在門楣上
    端午節艾葉菖蒲掛左邊還是右邊 用紅線綁住插在門楣上時間:2018-05-14 23:10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艾葉菖蒲掛左邊還是右邊 用紅線綁住插在門楣上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是很受歡迎的一個傳統節日,會有很多的風俗習慣,掛艾葉菖蒲就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習俗。
  • 端午插艾,那為什麼要選擇艾草呢?
    端午節到了,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而在門前、廳堂、窗前掛艾草亦是該節日裡一項傳統的民間習俗。只不過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現代化的氣息越來越濃鬱,端午插艾的習俗和古時相比,就顯得不那麼受人重視了,尤其是在一、二線的大城市中,快速的生活節奏、繁重的工作和學習壓力使得人們似乎淡化了這些傳統節日的觀念,大多數人也是在節日裡走走過場,偏於形式罷了。
  • 關於端午節你們知道哪些,端午節為什么喝雄黃酒?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是國家法定節假日,每一年的端午節在外工作的遊子都會回家和父母團聚一堂,合家團聚就免不了要遵循一些傳統習俗,比如吃粽子、喝點雄黃酒什麼的,端午節為什么喝雄黃酒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
    端午節就要來了,滿城都在吆喝,送艾草就是送愛心!端午節為什麼要送艾草呢?原來送艾草,掛艾草是有講究的。
  • 端午節,家鄉有哪些飲食習俗?
    插艾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艾草插於門楣。那為什麼端午節要在自己家的門上插上艾草呢?正如古語當中說的「手執艾旗招百福」,說的便是艾草有驅邪納福的寓意。
  • 端午節為什麼要在門口懸掛艾草和菖蒲?有何作用?原來是這樣的
    傳統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說到端午節大家肯定首先會想到吃粽子,划龍舟,飲雄黃酒等等。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每到端午節還有一個重要的活動就是掛艾草和菖蒲,農村有句俗語「清明插柳枝,端午插艾蒲」,在這天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會懸掛艾草和菖蒲。
  • 端午節的寓意 端午節有什麼意義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有著豐富悠久的歷史文化,以及很多傳統習俗。每年端午節,人們都會隆重慶祝。那麼,端午節有什麼寓意呢?一起來看看吧!端午節是古代祛病防疫的重要節日,後又有了紀念屈原的寓意。
  • 端午節來臨,家裡掛艾草與菖蒲,那你知道為什麼有掛艾草習俗嗎?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 自古以來端午節便有划龍舟及食粽等節日活動!掛艾草也是端午節的一個習俗,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嗎?端午是入夏後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們往往會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闢邪。
  • 為什麼端午節要插艾草呢?
    不知道先有的艾草,還是先有的端午,端午節和艾草都非常的出名,艾草和端午永遠是有分不開的聯繫,只要我們過端午節就會想到龍舟吃粽子,當然還有艾草,當然在我們農村老百姓口中還有這樣說,他說,發在端午之後也是大熱天,炎熱的天氣就這樣正大光明的來到了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