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黃金來說,機構投資者的交易已經相當成熟;比特幣僅佔辦公室...

2020-12-12 市商網

摩根大通:長期來看金價料承壓;①摩根大通認為,如果投資者開始將其投資配置自黃金轉移到加密貨幣上,長期來看黃金交投情緒可能會減弱,機構投資者交易比特幣才剛剛開始,而對於黃金來說,機構投資者的交易已經相當成熟;②比特幣僅佔辦公室資產的0.18%,而黃金ETF則為3.3%,意味著將投資重點自黃金轉向特幣後會出現十億現金轉移;如果這一中長期論據證明得到驗證,那麼金價將在未來幾年遭受結構性逆風打壓,但是很有可能比特幣會漲幅過大,金價料將出現反彈

* 指導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依據

相關焦點

  • 中幣(ZB)研究院: 機構投資者對比特幣的採用才剛剛開始
    本文由中幣(ZB)研究院原創編輯 根據9號彭博社報導,JPMorgan bank(摩根大通銀行)的量化策略師和董事總經理Nikolaos Panigirtzoglou指出,機構投資者對比特幣的採用才剛剛開始,而對黃金來說,機構投資者對比特幣的採用已經是非常先進的了。
  • 摩根大通:比特幣越來越受投資者歡迎 這意味著黃金將「遭殃」
    原標題:摩根大通:比特幣越來越受投資者歡迎 這意味著黃金將「遭殃」
  • 投資者為何爭先恐後的湧入了比特幣?
    就像2017年一樣,他們有理由跳槽:雖然納斯達克指數YTD上漲了近40%,標準普爾指數上漲了13%,但SC CTA指數今年沒有變化,這表明2020年對於趨勢追隨者來說是相當慘澹的一年。正如彭博所指出的那樣,加密貨幣淺薄而分散的流動性,以及今年從上到下超過500%的驚人交易區間,都證明了對於尋求開發加密狂野西部的異國追求者來說,既是朋友又是敵人,同時又不會被比特幣著名的波動性所殺傷,比特幣的波動性大約是股票的4倍。
  • 摩根大通:對比特幣的追捧讓黃金「遭殃」達裡奧軟化對比特幣態度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周三(12月9日),摩根大通說,加密貨幣在主流金融領域的崛起是以黃金為代價的。包括尼古洛斯·帕尼吉左格魯(Nikolaos Panigirtzoglou)在內的該銀行策略師的人士表示,自10月以來,資金大量湧入比特幣基金,而從長遠來看,隨著更多機構投資者持有加密貨幣,這一趨勢只會繼續下去。
  • 比特幣創新高美機構投資者成強力推手
    隨著華爾街對比特幣的興趣重新升溫,以及貝寶(PayPal)等公司在交易上的支持,比特幣價格已創下歷史最高水平。年初迄今為止,比特幣累計上漲了150%,如果從今年3月低點算,上漲超過400%。與以前幾次最大的不同點是,這次行情很大程度上由北美機構投資者所驅動。
  • 比特幣能否「To the moon」取決於投資者
    他們還引用了市場友好的監管規定,讓投資者認為比特幣可以通過投資者保護進行交易,與黃金期貨和外匯沒有什麼不同。這些法規賦予投資顧問以信託責任給客戶推動資金投入加密工作的動力。一旦比特幣受到監管作為擔保,當機構投資者跟隨高淨值個人和對衝基金的腳步時,那麼這個市場就會再次瘋狂起來。
  • 數十億機構資金逃離黃金之際、比特幣飆至創紀錄水平...
    「黃金確實是過去的世界和嬰兒潮一代的安全資產,但現在它被比特幣等數字資產所取代。」前大宗商品對衝基金經理Jean-Marc Bonnefous轉為加密投資者。數字貨幣是形形色色的散戶、投機專業人士和異國寬客的交易品種,而傳統投資者迄今仍在觀望。
  • 高盛:比特幣再猛,也難以撼動黃金地位
    導讀:在高盛看來,比特幣只是零售通貨再膨脹交易,而黃金是一種具有長期實際資本保值的防禦性資產。高盛目前沒有觀察到比特幣侵蝕黃金牛市的證據,相信兩者可以共存。針對近期比特幣迅猛的漲勢,高盛評論表示黃金和比特幣可以共存。
  • 比特幣能否對黃金造成威脅
    隨著最近的交易價格一路攀升,比特幣依然成了投資界的香餑餑,眾多巨鯨機構的進入,更是讓市場越來越火熱。這高漲的行情,讓很多人都有疑惑:比特幣會取代黃金嗎?它會對黃金造成威脅嗎? 美國著名投行高盛認為,比特幣並沒有搶走黃金的市場份額,黃金在近期比特幣價格的暴漲中是安全的。
  • 比特幣的暴漲是必然還是意外?
    僅美國,就印製了數萬億美元,遠遠超出了稅收,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債務水平。《福布斯》雜誌寫道,美國的債務第一次和GDP差不多。這種消費和創造貨幣的水平很可能促使許多投資者轉向比特幣,因為當美元等法幣的價值受到質疑時,比特幣可能成為一個安全的避風港。
  • 比特幣即將突破前高,探析中美兩國投資者情緒差異及原因
    —美國機構— 跑步入場 談及美國機構,勢必要談論目前的機構入金渠道Garyscale。目前圈內眾所周知,灰度基金的核心客戶是美國的機構和家族基金辦公室主導。
  • 清倉黃金換成比特幣?黃金空頭最近嗨起來
    數據來源:紐約商品交易所CFTC一周之內,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淨多頭突遭偷襲。上周五,倫敦金自1806美元/盎司附近暴跌超30美元,徘徊至1776美元/盎司附近。黃金接二連三跌破重要關口,讓多頭信心動搖,市場上的空頭呼聲強烈。有機構表示:「交易員們已經行動起來,開始做空了。」
  • 比特幣突破21000美元 1000元變85億!
    比特幣的主流化趨勢還體現在機構投資者增多這一點。根據灰度資產公開的2020年Q3報告,認購其信託產品份額的投資者中,機構投資者佔81%,其中包括加密資產借貸公司BlockFi、三箭資本等;此外,個人合格投資者佔比約8%,家族辦公室佔比8%,退休帳戶基金佔比2%。
  • 比特幣交易手續費上漲|Coinbase的IPO能否成功?
    加密貨幣本身的波動性就很大,除了圈外的投資者,圈內的投資者也感覺到了這一點;如果在它的上面再加上合約,那就是典型的在賭。每一次比特幣價格大漲,交易量上升的時候,比特幣的交易費用也會水漲船高;這幾日,比特幣價格大幅飆升,交易費用也幾乎與比特幣價格同步上漲。據統計,比特幣持有者的平均交易費用從12月13日的2.71美元上漲到12月18日的11.9美元,上漲439%。
  • 投資者囤積黃金、比特幣和威士忌,以緩解通脹恐懼症
    除了黃金,人們在尋找避險工具的同時,也在藏匿比特幣甚至威士忌。 投資者並不一定認為通脹會馬上飆升,也不一定認為通脹會那麼劇烈。在截至7月的12個月裡,美國的消費者價格只上漲了1%。債券市場上的價格,交易員可以有效地押注未來的通脹水平,表明通脹很可能會上升。即便如此,固定收益投資者對未來10年的利率只有1.7%的期待。
  • 金色薦讀|中信建投證券:比特幣和「區塊鏈+黃金」的可能性探討
    黃金存量市場規模17萬噸,每年新增礦產金約3500噸,按照一噸黃金5000萬美元的價值計算,僅實物金的市場規模即達8.5萬億美元,增量1750億美元。如果考慮黃金的衍生品市場規模,則規模更大。而比特幣按照1枚比特幣2萬美元計算,市場容量也僅4200億美元。
  • 比特幣巨鯨灰度及其背後的加密投資基金行業
    所謂的「合格投資者」,是指對個人來說,年收入至少達到 20 萬美元(或與配偶兩人共同收入達到 30 萬美 元)。並且單獨或者與配偶共同擁有淨資產超過 100 萬美元(不包括居住房產),或者是持有美國金融專業證書(Series 7, Series 65, or Series 82);而對機構來說,需要擁有 500 萬美元以上的流動資產,或者所有股東都是合格投資人。
  • 阿李說幣:60%的比特幣被長期持有 那麼剩餘的比特幣是如何流動的?
    我們認為這丟失的比特幣。這樣,只有350萬比特幣(佔所有開採比特幣的19%)頻繁移動,主要是在交易所之間移動,我們將比特幣標記為用於交易的比特幣。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比特幣的大部分被那些視之為數字黃金的人持有,作為一種長期持有的資產。但是,對於那些喜歡頻繁買入和賣出的人,這種數字黃金得到了活躍的交易市場的支持。
  • 主流機構入局 比特幣漲破2.3萬美元
    華爾街興趣攀升全球散戶對於加密資產的炒作熱情由來已久,但這一輪比特幣大漲主要是華爾街對加密資產的興趣日趨濃厚,在全球低利率的背景下,機構希望通過加密資產獲取超額回報。多位外資行金融市場部人士對記者表示,比特幣的漲幅在加密資產中尤其強勁,除了因為它是加密資產的元老,也是因為目前已經有很多產品能讓投資人接觸到比特幣,比如獲得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ME)批准的比特幣期貨合約產品。目前,已有一些掛鈎比特幣、以太坊的信託產品。
  • 【PRICE】黃金與比特幣可以「共存」嗎?
    過去幾周,黃金和比特幣的命運出現了巨大的差異,許多策略師和業內人士指出,「採用比特幣的需求似乎也在不斷增加,黃金曾被用於對衝美元風險、通脹和其他投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