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和哈佛差距有多大?鄭永年:缺少原創性東西

2020-12-17 騰訊網

百年前,士子讀書,為的是救亡圖存,振興中華,而百年後,科學進步,文明昌盛,然而為什麼讀書卻成為了很多人心中的一個困惑。

從啟蒙開智的幼兒園到本科,碩士博士,二十餘載的學習生涯,最終為的只是一份令人稱羨的工作,而這份工作,到最後衡量優劣的標準成了薪資,也就是金錢。

這樣的理論邏輯中,就形成了這樣一個悖論,我們寒窗苦讀數十年,只是為了能夠賺錢,這樣的目標世俗而淺薄,但卻成為了一種常態,這不禁讓我們懷疑如今的教育體系是否急需改革。

眾所周知,在所有學子心中,如果能夠考上理想的學府,那才算不負青春,而國內最讓人嚮往的莫過於北大清華,它們代表了中國教育的前流,能夠進入其中學習的每一位學子都是一方翹楚。

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同世界一流學府哈佛大學相比,清華北大仍然有著我們難以想像的差距。鄭永年教授作為國內專注於研究國內轉型和國外突破的知名學者,在接受記者的訪問時,也曾被問道這樣的問題。那麼在他看來,清華北大同哈佛的差距到底在哪裡呢?他說,缺少原創性東西。

清華北大同哈佛的差距

眾所周知,在世界知名學府的排名之中,清華北大大概在八十名左右,而哈佛卻是排名第三,其實這樣的排名已經很有權威性了。

但是在國內仍然有一部分人認為這個排名其實是摻雜了水分的,他們總是理所當然的認為中國被某些不明勢力打壓,雖然在某些領域,這種說法並無不可,但是落實到教育方面,卻還是值得斟酌一番。

要討論清華北大同哈佛的差距,其實我們更該了解的應該是清華北大同哈佛的差別,清華北大作為中國國內的最高等級學府,培養的都是國內數一數二的人才,其教育實力當然不在話下。而哈佛也是如此,但是二者根本的不同還是在教育方式和學習理念方面。

鄭永年教授說,對比哈佛,國內的大學更像是一種職業技能培養的學校,哪怕是清華北大,也是如此。

在國內本科階段,很少能夠見到專業領域有突出貢獻的學者來為學生講課,清華北大比一般大學稍好一點,但也不多。平時教導學生的老師不是說不優秀,但是更像是一位專職老師。

而在哈佛就截然不同,在哈佛大學,經常會有多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來到學校,為學生講課,他們會將自己的學習心得研究理念同學生分享,這是其一不同。

其二,在中國,無論是清華北大,還是其他高校,雖然都設立了各種各樣的獎學金,但是歸根結底,學生的學費還是支撐學校運轉的一大因素,學校還是依靠學生的學費在養活。

而哈佛大學,在入學通知書會有這樣一則告示,大意是說,如果學生的家庭收入低於國內平均水平,那麼學校將會讓其免費就讀,甚至提供其生活費。

而每年就讀哈佛大學的學生之中,貧困生佔比非常大,但是學校依然能夠作出這樣的決策,可見其對人才培養的渴求遠遠超過金錢,同時,也能從另一個方面證明,沒有了學生學費,哈佛仍然可以自力更生。

這對一所學校來說,意義至關重大,這相當於解決了所有學生的後顧之憂,讓他們能夠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學習中去,而不會因為外界的影響而急於求成。

而在國內,我們不得不說,哪怕在清華北大,仍然有很多學生因為種種現實原因會被擾亂學習的精力,甚至,過早的接觸現實的無奈,就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研究,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整個社會都以金錢來衡量工作好壞的重要原因。

鄭永年:缺少原創性的東西

如果上述兩點差距我們必須考慮到是整個國家發展狀況的因素,那麼原創性則是將清華北大與哈佛遠遠隔開的天塹。

21世紀的中國,國家鼓勵創新,社會倡導創新,然而真正的創新並非是一朝一夕能夠迸發的,高校作為國家學術研究的頂端,本該是創新競相迸發的平臺,然而如今的高校,卻更像是學生的遊樂園,老師的養老院。

我們必須承認國家進步的地方,但是面對一些短板,我們也當有直視其中的勇氣,為何多年來,中國少有諾貝爾獎的獲得者,而哈佛卻頻頻出現,為何清華北大作為國家的頂尖學府也不得不面臨學生外流的現狀。

在中國的很多高校其實都存在著這樣一種普遍現狀,有些課程,學生寧願去圖書館自習,也不願意在教室中聽老師照本宣科。有人認為,在高校作老師的高素質人才,必定是一位優秀的老師合格的老師,但是很多時候,卻並非如此。

在哈佛,這樣的事情幾乎不會發生,鄭永年教授稱清華北大所欠缺的原創性的東西,其實歸根結底,是當今整個中國的教育體系的缺失,清華北大作為頂尖學府,已經開始意識到這些,但是對比哈佛卻仍有差距。

中國教育和外國教育的區別

其實哈佛和清華北大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國內國外教育體系的差別引起的。

在國內,高校注重培養學生成為服務社會的人,尤其在本科階段,其實四年的學習生涯,更多的是提供給學生一個和社會近距離接觸的平臺。哈佛這樣的世界一流名校,他們的辦學宗旨是為了讓學生改變世界。

一個是為了服務社會,一個是為了改變社會,格局上的高低其實就能證明二者的差距。產生這種差距的原因,就是源於社會發展形態的不同。

美國作為發達國家,它其實相當於比我們前進了百年,而哈佛自成立至如今,已經有三百餘年,這樣的歷史底蘊,不是清華北大僅僅靠百餘年的積累就能趕超的,更何況還有不對等的外界因素影響。

除此之外,歷史原因也是教育體系不同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讀書就是為了做官。

清政府被推翻之後,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在那段時期承擔了一個社會領路者的作用,當年影響中國格局的數位名人,幾乎皆出自這兩所名校。新中國成立之後,它們又受到國家的鼎力扶持,這樣才慢慢成為一流學府。

我們說,學者存在的意義是解釋世界,然後改變世界,而如今,清華北大已經完成了解釋世界的那一半,剩下的一半還需要很漫長的路要走。哈佛已經走上了改變世界的道路,我們不能簡單的討論二者的差距,因為其中的影響因素太多,我們給清華北大一些時間,因為它們已經走得夠快。

相關焦點

  • 數據告訴你:清華、北大和華東5校的差距有多大!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是國內頂級的兩所高校,但這這所大學在多數人心目中都具有非常傳奇的地位,和其它大學比起來,這兩所大學就像是高校中的殿堂。在很多人眼裡,這兩所大學都是被神化的。那麼,這兩所大學與國內其它高校尤其是第二梯隊的華東五校相比,到底有多大的差距呢?
  • 都是大學宿舍,哈佛劍橋和清華北大不在一個級別,價錢也差好幾倍
    清華和北大從專業實力和高校地位上都不相上下,這時狀元就會把「宿舍環境」作為衡量標準之一,如果單看宿舍質量來說,兩所高校差距還是非常大的。清華北大是我國兩所最高學府,而哈佛和劍橋是世界名校,在專業實力上清華北大與哈佛劍橋還有一定差距的,那麼在宿舍環境上呢?
  • 劉瑜:北大和哈佛之間的真正差距
    原題北大和哈佛之間的真正差距作者:劉瑜哈佛大學之所以是一流的大學,當然是因為它最有錢,然後用這些錢買了最先進的設備和僱了最牛的教授。但是同時,也是因為它蘊含了豐富的人文精神,而這一精神,最集中地體現在它的「核心課程」上(哥大也有,但是跟哈佛比,是小巫見大巫)。所謂「核心課程」,就是學校提供給本科生的一系列基礎課,學生必須從中選出幾門作為必修課。
  • 中國一流大學北大、清華與世界一流哈佛、耶魯的差距究竟在哪裡?
    清華北大是我國數一數二的高等學府,想要考上這兩所學校基本是萬裡挑一,可以說匯聚了一屆又一屆最聰明最勤奮的生源。尤其近兩年,北大清華在世界上的名聲漸漸響起來,世界排名也逐漸提升,有不少人就會把清華北大拿出來和哈佛耶魯來比較。
  • 都是大學宿舍,哈佛劍橋宿舍水平如何?和清華北大不在一個等級
    有的學校宿舍有單獨的衛生間,配備空調,每個學生空間也比較大,這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便利,這裡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問題。清華北大,中國最高學府,住宿條件如何?清華北大,是中國人心中的最高學府,也是非常神聖的學習的殿堂。對高三學子來說,向清華北大發起衝擊,是非常幸福的事情。當然了,清華北大這樣的高校也非常難的。只有學霸中的學霸,可以如願進入到這些高校中。
  • 如果清華和北大合併,能否超過哈佛或麻省理工?你怎麼看?
    如果清華和北大合併,能否超過哈佛或麻省理工?你怎麼看?雖然現在有各種各樣的大學排行榜,在不少榜單上清華北大都能排到前五十,但客觀地說,我國和真正世界級的頂尖大學的差距,仍然非常的大。以哈佛大學為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坐落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都市區劍橋市,是一所享譽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學,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員。
  • 高校宿舍:清華,北大,哈佛有何區別,網友:哈佛是臥室
    眾所周知,我國最著名的兩所的學府分別是清華和北大,也被很多人們稱之為學子們的天堂,同樣這兩所學府也給我國輸送了大量的人才。那我國兩所頂級學府的住宿條件與國外著名高校哈佛相比有什麼區別呢?網友直稱哈佛的宿舍簡直就是臥室啊。我們先來看一看清華的宿舍。與北大相比,清華更注重的是理科方面的建設。
  • 高校宿舍:清華,北大,哈佛有何區別!
    眾所周知,我國最著名的兩所的學府分別是清華和北大,也被很多人們稱之為學子們的天堂,同樣這兩所學府也給我國輸送了大量的人才。那我國兩所頂級學府的住宿條件與國外著名高校哈佛相比有什麼區別呢?網友直稱哈佛的宿舍簡直就是臥室啊。
  • 同樣是大學宿舍,哈佛劍橋和清華北大不在同級別,學生:我選清華
    清華宿舍環境,上床下桌的設計讓學生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間這所學院也是一所辦學時間較長的院校,和北大不同的是這所大學的建造偏向於現代化,不論是建築綠化還是寢室內的裝修風格都比較受年輕學生的喜歡,這所學校寢室看上去也更加敞亮
  • 震驚:中國人考哈佛PK美國人考清華!難度差距太大
    前兩天寫了中國人考取清華大學的文章,指明了國內各省考取清華大學難度很大,但如果是外籍人士,就輕鬆多了,所以才有人大附中全班36人有32人考取清華北大的國際班。通過將孩子改為外國國籍,合理利用規則,輕鬆將自己孩子送入了清華大學。
  • 清華北大品牌價值流失 頂尖生源為就業轉投香港
    「去了幾家媒體,他們都認為我們缺少新聞經驗而拒絕了。」  與他有著同樣困惑的學生還有很多,有的是因為工資太低,有的是因為所學的東西不適用而無法找到滿意的工作,相反,香港大學畢業的學生卻十分搶手。  剛接到香港大學面試通知書的李剛說他就是因為這些原因轉投了香港學校。還有讓他心動的就是香港大學豐厚的獎學金。  成都女孩李卿曦是今年第一個高考新聞人物。
  • 看完清華北大的宿舍,再看哈佛劍橋的宿舍,網友:不在一個級別
    看完清華北大的宿舍,再看哈佛劍橋的宿舍,網友:不在一個級別。要說國內最知名的高校,自然是清華和北大兩所了,能夠考進這裡的高材生將來的前途都很璀璨。不過兩個學校之間也存在競爭,尤其每年招生的時候更是會各出奇招。
  • 北大目前與清華比肩,當初清華比北大厲害的多,你知道嗎?
    眾所周知,在我國高校中選出兩所最好的高校,非清華北大莫屬,至於清華北大誰是第一誰是第二,沒有人能說的清楚,很微妙,清華工科獨霸,北大文理一流,勢均力敵。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當初北大和清華有差距。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其兒子梁從誡身上,當時是新中國成立第二年,梁從誡仍然是報考清華,結果比錄取線少了2分,後來去了北京大學歷史系。這裡我們除了為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婦不動用私人關係、保證公平這一品質點讚外,我們也能看出當時北京大學是不如清華大學的,考不上清華才去北大。
  • 看完清華北大的宿舍,再看哈佛劍橋的宿舍,網友:難怪價格差很多
    看完清華北大的宿舍,再看哈佛劍橋的宿舍,網友:不在一個級別。要說國內最知名的高校,自然是清華和北大兩所了,能夠考進這裡的高材生將來的前途都很璀璨。不過兩個學校之間也存在競爭,尤其每年招生的時候更是會各出奇招。那對於學生來說,在做選擇的時候自然會全方位考量,其中宿舍的環境就是重要因素,畢竟他們要在這裡度過四年甚至比這更長的時光。
  • 世界大學最新排名: 北大和清華的差距進一步擴大, 為北大擔心
    其中,清華世界排名第29,北大世界排名第49,浙大世界排名第58,上交世界排名第63,中科大世界排名第73,復旦世界排名第100。排行榜同時顯示,北清復交的世界排名相比2019年度,都有了明顯提升。比如,清華2019年世界排名是第43,今年直線提升了14位。
  • 世界大學最新排名:北大和清華的差距進一步擴大,為北大擔心
    其中,清華世界排名第29,北大世界排名第49,浙大世界排名第58,上交世界排名第63,中科大世界排名第73,復旦世界排名第100。比如,清華2019年世界排名是第43,今年直線提升了14位。北大名次提升了4位,浙大名次提升了12位,上交名次提升了19位。不過,相比以上這四所大學,今年在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表現最搶眼的大學是中科大,世界排名至少提升了28位,從世界第101~150名的區間直接成為了世界第73名。可以說,中科大才是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的「黑馬」。
  • 世界大學最新排名:北大和清華的差距進一步擴大,為北大擔心!
    振奮人心的是,在2012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國內一共有144所大學上榜,比去年增加了12所。尤其是入選全球大學500強的中國高校,比去年增加了13所,多達71所。中國大學在全球大學500強中的比例高達14.2%。這可以說,是中國高等教育大踏步前進的鮮明體現,值得國人為之驕傲。
  • 外國人眼中的清華和北大
    經歷近百年風雨的清華校園裡雖然現代建築林立,但大片的草坪環繞著典雅的校舍,美式校園的氛圍依稀尚存。環境優美的校園也成為附近市民散步的好去處。    在布希總統的清華演講中,提及寫有美國要關注臺灣安全內容的一部美國國內法———《與臺灣關係法》,引起了廣泛關注。實際上,臺灣也有一所清華大學。她也是源自早年的清華學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也是一樣。
  • 清華北大進入世界一流名校了嗎?
    ,有什麼差距呢?我國雖然也有諾貝爾獎獲得者,比如屠呦呦和莫言,但只有屠呦呦是(北京醫學院後來併入北大)北大畢業的,也就是說,作為我國的最高學府,清華北大目前只培養了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就不一一列舉了,這樣一比較,是不是感覺北大清華與世界一流的名校還有差距呢?
  • 為何「寒門學子」難進清華北大?農村和城市的教育資源,差距明顯
    哈佛大學曾做過這樣一項調查:目前哈佛在讀學生當中,有30%的學生,其父母或者親戚當中,有人曾是哈佛的校友。46%的學生,其家庭年收入可以超過600萬美元,家庭總資產在1億美元以上。優秀父母所生的孩子,大概率也會更加優秀。而出身一般的孩子,想要和那些出身富裕家庭的孩子走上同一個賽道,往往需要更多的努力。這是一個很殘酷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