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成長階段和天花板,來自十年網際網路人的乾貨分享

2021-03-02 大飛碼字

經常有同學提問,說遇到技術瓶頸,跟我諮詢如何能夠突破瓶頸。

技術瓶頸這個問題本身太抽象。什麼是技術瓶頸呢? 好像沒辦法給出一個準確的定義,我想到的一個說法是 : 

學習(工作)一段時間後,技術沒有提升!

這不是一個很嚴格的說法,但基本可以表述技術瓶頸這個概念。如果是根據這個邏輯的話,我們會發現,瓶頸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度,技術提升慢到一定的程度後,我們就感覺自己遇到了瓶頸。

但這種感覺太主觀了,用來解決實際的問題容易出現誤判,比如,萬一只是你狀態不好,感覺錯了呢?

不要小瞧了這種誤判帶來的影響,如果本來沒有瓶頸,誤判有瓶頸,往往會給自己帶來消極的情緒,影響自身正常的工作和學習,最後反而帶來很大的負面效果,也影響了自身的發展。

後來想,可以根據技術成長階段和技術天花板這兩個維度來判斷自己所處的階段,判斷自己遇到的技術瓶頸的程度。這兩個維度是我跟其他同事討論得出的,算是比較客觀的一個參照。

這篇文章先介紹技術成長階段和技術天花板,下一篇會介紹如何根據自己所處的階段,來突破瓶頸。

技術成長階段


就一個行業來說,大部分人的智力,工作境遇都比較接近,所以可以總結出一個比較普適的工作年限跟成長速度的匹配,下面是我根據自身的經歷外加跟其他同學的討論整理的結果。

第一階段,大學。這個階段只要保持學習狀態,每天都能感覺到成長,在全力學習的前提下,無成長感最多不會超過一個月。如果超過一個月,就說明你的學習投入或者學習方法有問題了。因為剛開始學習的時候,腦子是空的,幾乎所有知識點都會感覺到新鮮,接觸新事物,是最能給一個人帶來感覺刺激的。

第二階段,工作第1年。 工作第一年的的成長也是飛快,因為所學的知識終於運用到實踐,知識和實踐結合的時候,會產生很多的心得,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經驗。因為剛開始工作,這個時期的成長感也是非常明顯的。

第三階段,工作2-3年。這個時候的成長感已經比第二階段慢了。很多人會在這個階段出現分化。有好項目,又肯幹的人,在這個階段,還是可以獲得飛快的成長。沒有好項目或者不太投入的人,在這個階段,成長就慢下來了。

第四階段,工作3-5年。這個時候,成長感又會進一步降低。有很多人會在這個時期開始自己第一次的跳槽。跳槽後,如果接觸的是全新的業務,通常又會帶來一次新的提升(廣度或者深度),也有的人在公司內,被安排到更核心的項目組,也會帶來新的提升。但很多人,可能只是終日在糾結,時間就不知不覺過去了。

第五階段,工作5-7年。5-7年還感覺有成長的,其實算是比較難得的了,大部分人在這個階段,已經進入吃老本狀態了(當然,是只就技術方面而言)。不過還是有些人獲得了繼續的成長,之後,便有可能進入專家的行列。

上面的5個階段,有一定的普適性,大家可以對比下自身情況。如果發現在該獲得巨大成長感的階段,沒有這種感覺,就要檢查下自己的情況是不是有問題。這說明,你跟大部隊脫節了 ,需要快速調整,才能跟上。

當然後面還會有第六階段,第七階段,但因為已經比較稀缺,就不在此討論了。

技術天花板


最終,每個人,每個方向都是會達到一個上限的,在這個上限階段,成長的速度已經變得極其緩慢,甚至,對知識和經驗的遺忘程度已經超過了成長的速度,這種情況,便是我們說的天花板了。

一個人的天花板跟個人的天資,努力程度還有方向的性質有關。

天資和努力程度太個性化,沒有普世的參考價值,這裡我們以工作年限來做參考,可以獲得一個客觀的參照。

以工作年限作為天花板判斷的內在邏輯:

1. 行業本身的影響。到一定年齡後,工作機會減少,所能接觸到的新項目自然也會減少,經驗積累的機會減少後,要再進一步突破就更難了。2. 人的成長慣性。技術能力的成長是一個長跑,雖然每個人的天資,努力程度,所處環境不同,但大概率情況下,前面的成長速度會比較快,而越到後期越慢,雖然有特殊情況,但總體來說,是越來越慢的。
所以從行業的客觀環境和個人能力成長的規律來說,以工作年限作為評判的標準,是比較客觀且有參考意義的。當然,這只是一般性的情況,特殊情況不在這裡討論。

下面分方向來看:

工程開發:


工程開發,天花板的時間中位數應該是在7年左右。 如果你工作7年之後,還覺得有不錯的成長,恭喜你,你應該是比較優秀的那部分了。

絕大多數的人,在工作滿7年後,基本就處於成長停滯的狀態了。這個跟崗位性質相關,說白了,就是對於大部分的人,已經沒有機會可以參與更有提升的項目,所以經驗的積累便很難再上去了。

這裡的沒有機會,可以這麼來理解:在大廠,可能是無法進入到核心項目組,在中小公司,可能是無法進入到大廠,所以大部分人其實是因為就業的客觀因素帶來的經驗停滯。

測試:

測試的天花板時間,我覺得是5年左右,至於原因,跟上面描述一樣,也是就業的客觀因素導致的。

運維:

運維的天花板時間,也是5年的樣子。

算法:

算法這裡,要分應用研究和基礎研究來看。基礎研究的天花板要高過應用研究。

應用研究偏業務,比如做推薦系統的算法,搜索的自然語言處理,都屬於應用研究,應用研究的天花板大概在 10-12 年左右。

基礎研究偏學術研究性質,各大廠都有這類的部門,專門發 paper, 提升技術影響力,這部分上限是很高的,學術上限吧,不好給出時間限度。

對於天花板,大家可以結合自身的方向對比看看。如果發現自己已經到了天花板的中位數。那你需要考慮的是走技術專家的路線,還是走業務+管理+技術結合,或作出其他選擇。

天花板中位數不是說無法超越,只不過對於不走技術專家路線的同學,確實可以考慮多元化發展了。

最後

以上是這篇分享的內容,給大家介紹了技術成長階段和各方向的天花板,大家可以自己做個參照。

成長階段的參照意義在於,可以用來判斷自身的能力成長是否低於正常水平,如果比較低,就要想辦法調整過來了。

而天花板則可以用來指導自己的職業規劃,比如到達自身方向的天花板後,就需要考慮是繼續走專家路線,還是走業務路線了。

下一篇,會介紹一些突破成長感慢的方法,另外給出了後期職業發展的建議,歡迎大家關注!

推薦閱讀:

一個糾結

一個困擾

你好!很高興認識你!

年輕人,這麼快就認命了?

成長和錢

程式設計師的精力呵護指南!來自十年程式設計師的精力管理經驗

你好,我是大飛,十年網際網路人!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就給公眾號加個星標吧,方便閱讀。

提升技術認知,助力技術成長 :

相關焦點

  • 技術成長階段和天花板,來自網際網路人的分享
    不要小瞧了這種誤判帶來的影響,如果本來沒有瓶頸,誤判有瓶頸,往往會給自己帶來消極的情緒,影響自身正常的工作和學習,最後反而帶來很大的負面效果,也影響了自身的發展。後來想,可以根據技術成長階段和技術天花板這兩個維度來判斷自己所處的階段,判斷自己遇到的技術瓶頸的程度。這兩個維度是我跟其他同事討論得出的,算是比較客觀的一個參照。
  • 聊聊我所理解的網際網路行業職業天花板
    天花板指的是在職場中,達到一定級別後,即使你再有能力,晉升的空間也越來越小。網際網路行業也不例外,本文作者結合所思所想,對網際網路行業各工種的天花板進行了總結。
  • 網際網路 IT技術線下沙龍 咕泡學院·北京圓滿落幕
    從2018年開始,咕泡學院在杭州、長沙等多地舉辦行業沙龍,聚合大咖、獵頭代表、行業精英,分享技術乾貨、探討前沿科技、共享優質內推資源,互助互利,讓技術人在這個圈子裡成長。,囊括5年成長為架構師的所有知識點,適用於各階段程式設計師,是成為架構師的必備工具。
  • 騰訊安全呂一平:網絡安全十年變遷:從底線到天花板|WISE2020 新...
    在本次大會的第一天,騰訊安全產業安全運營部總經理呂一平先生以「網絡安全十年變遷:從底線到天花板」為主題,分享了過去十年信息安全領域的變化和發展趨勢,以及過去幾年騰訊安全在信息安全領域的前沿性研究和案例。此外,呂一平先生還指出,基礎設施、核心業務上雲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未來雲會變成安全的主戰場。
  • WICC 2020 技術分論壇乾貨滿滿 融雲分享通信雲熱門技術
    WICC 2020 技術分論壇乾貨滿滿 融雲分享通信雲熱門技術   2020 年10 月31 日,由融雲主辦的全球網際網路通信雲大會(以下簡稱「WICC2020」)在深圳召開
  • 菜鳥網絡姚蘭:網際網路法務的成長和管理
    作者:法盟Welegal峰會本文根據姚蘭在2020法盟WeLegal·中國峰會的分享整理大家好,我是姚蘭,來自菜鳥網絡,感謝有這個機會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分享。網際網路法務這個話題可能開始於十年前,20年前,做法務可能只有在外企才是比較好的職位,大部分人選擇在律所工作。
  • 騰訊安全呂一平:十年變遷,網絡安全從「底線」躍升到「天花板」
    (騰訊安全產業安全運營部總經理呂一平主題演講)過去十年,Stuxnet(震網)、Snowden(斯諾登)等安全事件在全球攪起軒然大波,網絡戰爭從簡單的數據竊取發展到了實際物理破壞的新階段。2020,進入新的十年,全球信息安全環境愈加複雜,給網絡安全產業提出了更大的挑戰。IT基礎設施層面,網際網路正逐步向物聯網升級,企業紛紛從自建平臺朝雲端遷徙,移動通信完成了從2G到5G的驚人跨越;與此同時,AI、區塊鏈等新興技術正在成為一把雙刃劍,既是防禦網絡攻擊的重要技術手段,也帶來了新的伴生安全問題。
  • MTSC2019 | 最熱門軟體測試技術和質量保障 QA 最佳實踐
    2019,軟體測試技術和質量保障體系有哪些新趨勢、新變化?測試工程師進階必備的測試技術和應對策略有哪些?Google、BAT 等頂級大廠如何做測試和質量管理?AI+測試、精準化測試、物聯網測試、持續交付、DevOps?2019 最熱門測試技術和質量管理最佳實踐,盡在 MTSC2019 大會!
  • 移動網際網路十年成績單
    雖然張一鳴是技術出身,但是在他看來傳統新聞門戶有著很大的局限性,就是無法實現個性化推薦,他想要實現的是讓信息找人,而不是人找信息。 但在當時,幾乎沒人看好這個沒有新聞經驗的年輕人。 而同樣從移動網際網路看到機會的還有程維。
  • AutoML技術挑戰與發展,智鈾科技夏粉CCDM2018分享乾貨
    AutoML技術挑戰與發展,智鈾科技夏粉CCDM2018分享乾貨     近日,由中國計算機學會和中國人工智慧學會主辦的「第七屆中國數據挖掘會議」(CCDM)在山東濟南舉行,作為數據挖掘領域最主要的學術活動之一,
  • 相互成就、共同成長 三七互娛用「分享」與人才和行業共贏
    據《三七互娛人才白皮書:人才成就可持續未來》的數據,截至9月底,三七互娛在職員工總數為3944人,其中研發與技術人員數量超過2100人。而把這將近4000人團結在一起的,正是這種「分享」的精神。  有三七互娛員工表示,「公司內部溝通頻率很高,當其他同事在某個渠道達到不錯的效果時,就會在團隊內進行及時的分享,團隊的支持提供了極大的靈感和力量,這種分享的文化在公司內部是非常深刻的。」
  • 2019移動網際網路報告|流量天花板、粉絲經濟、內容成信息黃金……
    網際網路人口紅利見頂,靠流量躥升提高 GMV 的思維已逐漸失效,網際網路的下半場,「天花板 」已來臨。1.網際網路人口紅利見頂  當前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用戶月活規模基本維持在10億量級,隨著人口紅利不再,二胎紅利消失,移動網際網路用戶規模已處於天花板狀態。
  • 讀MBA真的可以打破職場天花板嗎?丨上財MBA職場論道
    職場天花板,是每一個職場人望而生畏的名字。自身能力成長的進程放緩某方面的能力不足對知識的積累速度達不到對自我迭代的需求……這些都是掣肘職場人進階的現實問題。而無論是哪個方向的發展,都會達到一個較為侷促的上限。
  • 每日互動十年進化論:移動網際網路之數智迭代
    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同步發展,成為數位化時期的典型特徵,數據智能時代已啟程。每日互動,作為數據智能行業代表企業之一,於12月7日迎來第一個發展十年,並開啟「數據智能時代」新十年。2010-2013: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送水工」相比每日互動,更被人熟知的名字是「個推」。
  • 投資人如何看待「產業網際網路」引發的熱潮?
    2018年,以往以C端業務見長的消費網際網路科技巨頭,紛紛布局To B業務,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也都吹響了向產業網際網路進軍的號角。投資人如何看待「產業網際網路」引發的熱潮?在選擇項目時有什麼樣的邏輯和標準?對於當下備受追捧但仍有多重挑戰的SaaS領域創業怎麼看?《商學院》採訪了寬帶資本合伙人劉唯、華映資本合伙人章高男,分享他們對於To B投資的觀點和經驗。
  • 網際網路運營有前景嗎,新手如何從零開始學運營?運營幹貨思路分享
    清風明月都應該是一個人的事情,倒是吃飯,是人多些比較有味道----三毛時間看的見, 願你我共勉!謝謝點讚和轉發,祝您幸福今天分享的是網際網路運營有前景嗎,新手如何從零開始學運營?運營幹貨思路分享由於在網際網路產品當中,用戶的持續參與成為了產品的核心價值之一。為了能讓用戶持續參與進來並創造更多的價值,因此產生了運營這類工作。相對於產品負責界定和提供長期用戶價值,運營負責創造短期用戶價值和協助產品完成長期價值。所以,網際網路運營就顯得尤為重要,那麼如何毫無基礎地從零開始學做網際網路運營呢?
  • 快手:十年砥礪繼往開來,第二成長曲線正出鞘
    市場概覽:高成長賽道格局初定,下半場內容變現正當時1.1. 大賽道:短視頻/直播活躍用戶及時長具備翻倍潛力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完善,移動網際網路持續滲透。隨著我國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 善和智能行動裝置的普及,2019 年我國移動網際網路用戶數已經達到 8.73 億,成為全 世界最大的移動網際網路用戶群體,佔到全球移動網際網路用戶總數的 23.0%。
  • 2018中國高成長連鎖TOP50榜單發布
    零售環境延續2017年的發展,主要有幾個大的特點:1.圍繞著「新零售」概念的零售技術和網際網路技術升級在快速迭代,大量的消費者數據讓零售技術的應用得以落地並加速,紅杉資本沈南鵬在烏鎮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說到,網際網路的下半場是「+網際網路」;2.圍繞著消費升級和降級的大討論,帶來了零售供應鏈的改善,產品和服務得到提升
  • 網貸十年:曲線成長中
    在人人貸成立的2010年,網貸行業從業平臺不過10家,而到2011年底,網貸平臺數目達到數百家,全年成交額約為10億元——網貸平臺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  在人人貸聯合創始人張適時看來,2013年是一個重要的年份。這一年,4G網絡興起,移動網際網路普及力度空前,移動生活步入常態化;也是這一年,餘額寶橫空出世,全民理財意識覺醒。
  • 新興網際網路券商高頻「宕機」,零佣金之後,該拼技術了 | 超級觀點
    在這次跌宕起伏的市場劇烈波動中,比較引人注意的事件之一,是RobinHood的「宕機事件」。 RobinHood是美國證券行業的新星,他們使用網際網路的增長手段和技術,在獲取客戶方面,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據說目前的客戶數已經接近一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