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大別山精神研究聯席會第一次會議暨紀念鄂豫皖革命根據地...

2020-12-16 信陽新聞網

傳承弘揚大別山精神 匯聚起奮力實現「兩個更好」強大合力

鄂豫皖三省大別山精神研究聯席會第一次會議暨紀念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創建90周年學術研討會開幕

9月28日上午,由中共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安徽省委黨史研究院、中共信陽市委共同主辦的鄂豫皖三省大別山精神研究聯席會第一次會議暨紀念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創建9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大別山幹部學院開幕。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中國中共黨史學會會長曲青山發來賀信,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著名黨史專家石仲泉為本次會議錄製了專訪。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總裝備部科技委員會副主任徐小巖,原濟南軍區副政委黃學祿,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副校長張小寧,原中國人民解放軍通訊指揮學院教授牛力,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喬新江,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紀曉華,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修振環,安徽省委黨史研究院院長程中才,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劉宏蘭,省社科聯主席李庚香和市領導孫巍峰、曹新博、謝天學等出席活動。老一輩革命家後代代表應邀出席活動。

曲青山在賀信中代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共黨史學會向鄂豫皖三省大別山精神研究聯席會第一次會議暨紀念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創建90周年學術研討會的召開表示祝賀。他說,鄂豫皖蘇區根據地是我們黨的重要建黨基地,在創建、發展和堅持蘇區根據地的過程中,黨領導鄂豫皖三省人民前赴後繼,百折不撓,為探索中國革命正確道路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重大貢獻。鄂豫皖長期的革命鬥爭實踐孕育了彪炳史冊的大別山精神,成為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希望大家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化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歷史研究,大力弘揚大別山精神,為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作出黨史和文獻部門應有的貢獻。

徐小巖在講話中說,本次會議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把學習、研究、宣傳、弘揚大別山革命歷史和大別山精神推進到新階段、提高到新水平的重要會議。我們要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以此次會議為契機,積極學習借鑑和轉化運用研討成果,真正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務實舉措和促進老區振興發展的強大動力,努力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將習近平總書記為革命老區擘畫的藍圖一步步變為美好現實,讓大別山精神永放光芒。

喬新江在講話中說,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河南、深入信陽視察指導,充分肯定了「大別山28年紅旗不倒」的歷史豐碑,高度肯定了「鄂豫皖蘇區是僅次於中央蘇區的第二大革命根據地」的歷史地位,作出了「鄂豫皖蘇區根據地是我們黨的重要建黨基地」「大別山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的重要論斷,提出了「要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重大要求,這對我們大別山革命老區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裡程碑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也為老區振興發展擘畫了美好藍圖、賦予了如山責任、注入了強大動力、帶來了重大機遇。一年來,省委、省政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聚焦「兩個更好」研究謀劃工作,出臺了《關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支持河南大別山革命老區加快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河南大別山革命老區「四區一屏障一樞紐」戰略定位。市委市政府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兩個更好」殷殷囑託轉化為加快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務實舉措,把弘揚大別山精神轉化為戰勝一切困難的強大精神力量,老區信陽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局面。

喬新江強調,鄂豫皖三省共擁一座紅色大別山,流淌著相同的紅色血液,傳承著相同的紅色基因,擔負著相同的發展使命,我們要傳承弘揚大別山精神,永葆堅守信念的初心,發揚胸懷全局的風格、凝聚團結奮進的力量、秉承勇當前鋒的擔當,堅決擔負起用好紅色資源、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的政治責任,匯聚起奮力實現「兩個更好」的強大合力。

修振環、程中才、劉宏蘭分別在開幕式上發言。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謝天學主持開幕式。

開幕式上鄂豫皖三省黨史部門及信陽市共同籤署了大別山精神研究聯席會章程,大別山地區七個市級黨史部門共同籤署了聯席會章程。

信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 海

編審 徐立明

審核 向 煒

終審 慄 萍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相關焦點

  • 深入推進大別山革命歷史和大別山精神研究
    深入推進大別山革命歷史和大別山精神研究 ——紀念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創建九十周年學術研討會綜述 ■林志成 孫 偉 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一周年之際,由中共河南省信陽市委、中共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和中共安徽省委黨史研究院共同主辦的鄂豫皖三省大別山精神研究聯席會第一次會議暨紀念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創建9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位於河南信陽的大別山幹部學院召開。
  • 傳承弘揚大別山精神 匯聚起奮力實現「兩個更好」強大合力
    本報訊(記者 李 海)9月28日上午,由中共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安徽省委黨史研究院、中共信陽市委共同主辦的鄂豫皖三省大別山精神研究聯席會第一次會議暨紀念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創建9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大別山幹部學院開幕。
  • 28年紅旗不倒 三省七市齊聚信陽研討大別山精神傳承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劉禮凱)9月28日上午,由中共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安徽省委黨史研究院、中共信陽市委共同主辦的鄂豫皖三省大別山精神研究聯席會第一次會議暨紀念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創建9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大別山幹部學院開幕。
  • 「永遠的紅軍—紀念創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三次武裝起義」活動在...
    「永遠的紅軍——紀念創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三次武裝起義(黃麻、商南、六霍)」系列活動在北京隆重舉行。李乾元上將(中)在講話結束後為此次活動贈送墨寶徐根初中將在主旨發言中講道:今天,我們隆重紀念創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三次武裝起義,非常有意義。習總書記前後三次考察大別山革命根據地,做出一系列指示,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
  • 弘揚大別山精神 鄂豫皖三地聯手傳承紅色基因
    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修振環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調研時的重要講話,明確了鄂豫皖蘇區根據地在黨的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大別山精神在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的重要地位,為我們研究鄂豫皖蘇區根據地歷史、學習弘揚大別山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
  • 一座大別山,情系鄂豫皖 三省記者重訪紅色熱土
    三家媒體的近20位記者,將奔赴河南、湖北、安徽紅色熱土,重溫大別山革命歷史,助飛大別山騰飛夢想。  大別山位於鄂豫皖三省交界處,北挽淮河,南瀕長江,俯瞰中原,自古有「得大別山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大別山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名山,著名的「黃麻起義」就發生在這裡,三大主力紅軍之一的紅四方面軍也誕生於此。
  • 大別山精神研究中心在鄭成立
    10月27日,大別山精神與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暨第八屆近現代河南與中國學術研討會在鄭州大學舉行,大別山精神研究中心同時成立。   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調研時強調,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員、幹部要多學黨史、新中國史,自覺接受紅色傳統教育,常學常新,不斷感悟,鞏固和升華理想信念。
  • 「不忘來時的路——學習和弘揚大別山精神」研討會舉行
    這是一次認真學習領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會議,是一次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把學習、研究、宣傳、弘揚大別山精神推進到新階段、提高到新水平的重要會議。龍新民指出,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每到一地考察,都要親臨革命紀念地瞻仰,就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傳統作出重要指示。
  • 「大別山精神」弘揚大別山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
    在信陽,他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看望紅軍後代、革命烈士家屬代表,強調「吃水不忘掘井人」,告誡全黨同志不能忘記紅色政權是怎麼來的、新中國是怎麼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麼來的,指出「鄂豫皖蘇區根據地是我們黨的重要建黨基地,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大別山精神等都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習近平總書記充分肯定了鄂豫皖蘇區根據地和大別山精神的重要地位,這對我們河南尤其是信陽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 鄂豫皖蘇區為何「28年紅旗不倒」
    鄂豫皖蘇區創造了「28年紅旗不倒」的奇蹟,經歷了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各個時期的革命鬥爭活動,走出了1位元帥、570位開國將領,200萬人參與戰鬥,100多萬人犧牲,湧現出像吳煥先家族、大別山「江姐」晏春山和蔡申熙等眾多英雄烈士。毫不誇張地講,鄂豫皖蘇區「家家有紅軍,村村有烈士,山山埋忠魂,嶺嶺書豐碑」。
  • 吳世儒:打造紅色基因庫 傳承大別山精神
    近年來,信陽市建成了鄂豫皖革命紀念館、新縣鄂豫皖蘇區將帥館、紅四方面軍將士紀念館、息縣劉鄧大軍渡淮紀念館、商城革命歷史紀念館、河南省檢察博物館,改造提升了新縣鄂豫皖蘇區首府舊址、許世友將軍故裡、鄭維山將軍故裡、紅二十五軍長徵出發地何家衝紀念園、光山鄧穎超祖居、王大灣會議舊址等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文化紀念設施建設已初具規模,已經成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大別山精神的重要陣地。
  • 「大別山精神」用大別山精神鑄牢黨性之魂
    用大別山精神鑄牢黨性之魂李庚香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調研時指出:「鄂豫皖蘇區根據地是我們黨的重要建黨基地,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大別山精神等都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深入挖掘大別山的「紅色寶藏」大別山區位於湖北、河南、安徽三省邊界,孕育了著名的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在長達28年的歷史風雨中,展現了我們共產黨人高貴的革命靈魂,是我們黨和國家的紅色基因庫,對於新時代開展黨的自我革命、錘鍊堅強黨性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 中國精神——大別山精神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強調:「鄂豫皖蘇區根據地是我們黨的重要建黨基地,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大別山精神等都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這一講話充分肯定了鄂豫皖蘇區根據地和大別山精神的重要地位。
  • 「大別山精神」芻議
    後者,大別山地區的各級黨政領導和廣大學者也在試圖對「大別山精神」作出規範表述。我是湖北紅安人,也算大別山之子,並對這個地區的紅色歷史即鄂豫皖蘇區歷史作過實際考察,因而對如何概括「大別山精神」也有一份情懷。這裡將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提出來供研究「大別山精神」的同志參考。
  • 「我心中的大別山精神」徵文啟事
    大別山位於中國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三省交界處,橫跨鄂豫晥三省,是長江、淮河的分水嶺。大別山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是紅四方面軍的誕生地、劉鄧大軍千裡躍進的目的地,誕生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縣」和全國五大將軍縣,被譽為「紅軍搖籃、將軍故鄉」,為中華民族解放、國家獨立、人民幸福獻出了50萬英雄兒女。
  • 信陽大別山紅色教育基地
    信陽大別山紅色教育基地培訓課程內容:聽一堂大別山革命精神專題課、參觀各紅色教育基地、學唱一首大別山革命歌曲、吃一餐紅軍飯、走一段紅軍路、重溫一次入黨誓詞。信陽大別山紅色教育基地通過豐富的紅色課程,使培訓學員能夠近距離的感受大別山革命史和大別山精神,提高黨性修養,為在新時代開啟新徵程提升精神動力。
  • 「大別山精神」公開徵集表述語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受鄂豫皖三省五市黨委宣傳部的委託,黃岡市社科聯、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黃岡師範學院大別山紅色文化研究中心現面向全國徵集「大別山精神」表述語。在中國革命史上,大別山是與井岡山、太行山齊名的三大革命歷史名山,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也是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全面勝利的戰略轉折地。
  • 大別山精神的深刻內涵
    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大別山軍民在黨的領導下,浴血奮戰、前僕後繼,革命鬥爭不斷、革命火種不滅,創造了「28年紅旗不倒」的革命奇蹟,孕育了彪炳史冊的大別山精神。黨領導大別山軍民長期的革命鬥爭實踐,決定了大別山精神的形成與發展,鑄就了大別山精神的豐富內涵。
  • 洛陽師範學院馬列主義學院走進大別山根據地老蘇區
    ■河南經濟報 記者 付宜成 通訊員 李翔 李建設暑假期間,洛陽師範學院馬列主義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學黨史、悟初心、擔使命專題培訓班在大別山幹部學院開班。這期培訓班的教師學員們大都是第一次走進大別山根據地信陽老蘇區。
  • 再來大別山,重溫革命歲月
    當天下午,他首先來到位於新縣的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向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瞻仰革命烈士紀念堂。隨後,參觀了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並看望了當地紅軍後代、烈士家屬代表。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第二次來到大別山革命老區。上一次是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安徽考察,第一站就來到位於大別山區的金寨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