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睡二哭三攢肚」,不怕攢肚就怕便秘,正確護理寶寶才能不遭罪

2021-01-09 網易

2020-12-28 16:17:54 來源: 十分父母

舉報

  

一般來說,出現攢肚子的時間是有所差異的。

  編 輯:柔山

  很多新手寶媽對於「攢肚」這個還並不了解,有知道的也是從老一輩那聽來的,比如「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也是老一輩給出的經驗總結。

  在查了很多資料,並向醫生做了諮詢後,才發現嬰兒「攢肚子」還真的是大有講究,新手爸媽們要做到了解才行。

  「一睡二哭三攢肚」

  嬰兒在出生之後的第1個月當中,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睡覺當中度過的,基本上就是吃和睡這兩件事貫穿了第一個月,也被稱為「一睡」。

  

  等到了第二月的時候,寶寶似乎變得沒有之前那麼「乖」了,總是動不動就會大聲哭,其實這也是能理解的,畢竟寶寶的身體發育到了新階段,總要表達自己的情緒。

  而寶寶的肢體和語言發育還不完全,只好通過哭聲向爸爸媽媽傳遞信息,比如餓了、尿了等等。

  在這個月裡,寶寶的視覺、嗅覺、聽覺也在快速的發育,對於一些特別的聲音,寶寶會出現好奇心,會不自覺地尋找聲音的來源、

  

  一晃就來到了第3個月,寶寶變得比前兩個月更加的活潑了,總會對著寶寶媽媽笑,與此同時,「3月攢肚」也出現了。

  很多新手爸媽對此了解的很少,甚至不知道如何是好,其實出現攢肚的現象不用慌張,這是正常的,另外在時間上不一定都在3個月出現。

  寶寶從多大開始攢肚?

  上面提到「3月攢肚」,然而並不是說攢肚現象一定會在第3個月出現,大部分集中在第3個月,是由於寶寶便便的次數沒有前兩個月頻繁了。

  

  而且有些寶寶會出現好多天都不便便的情況,甚至會達到一個星期,而便便其實被攢起來了,儲存在肚子中。

  

實際上,『』嬰兒攢肚『』通常在寶寶出生後的1-6個月之間,而多數會集中在第1-3個月,或早或晚都是正常的,畢竟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都是不同的,不必擔心。

  然而當寶寶好多天沒便便的時候,不了解的父母會認為是寶寶便秘了,的確,二者的情況比較相似,那麼該如何區分呢?

  攢肚和便秘如何區分?小心護理不當寶寶遭罪

  如果寶寶已經好幾天都沒有便便了,可以通過3種方式進行分辨到底是攢肚還是便秘。

  

  ◆ 看時間

  

攢肚的時間,上面已經多次提到,會在第1-6個月出現,然而便秘不是,便秘可能出現在任意的時間、階段。

  ◆ 看便便

  一般來說,如果是攢肚,那麼寶寶的只是單純的便便次數變少,但便便的狀態還是之前的稀糊狀態,排便也不會費勁。

  

  如果是便秘的情況,那麼寶寶在排便的時候會特別的費勁,可能會把臉給憋得通紅,而且排出的便便也是幹、硬的狀態。

  ◆ 看寶寶狀態

  如果寶寶的狀態、日常的睡眠和喝奶量都是正常的,和往常沒有什麼區別,則可能是攢肚。而寶寶睡眠狀態不佳、身體出現扭動,易急躁哭鬧則很有可能是便秘了。

  所以這樣看來,不怕寶寶攢肚就怕寶寶便秘,只有給予正確的護理,寶寶才能不遭罪,父母也更安心。

  寶寶攢肚期該如何護理?

  ★ 多喝水

  家長們可以在寶寶每日的兩次餵奶中間,給寶寶少餵一點白開水,蔬菜水也是可以的,等到寶寶6個月能添加輔食之後,不適感會得到緩解。

  

  ★ 適當增加奶量

  當你發現,寶寶的便便開始減少了,其實大部分都是母乳餵養不充足而導致的,可以給寶寶適當的增加點奶量,以達到緩解寶寶的不適感。

  ★ 按摩腹部、小兒推拿

  除了在飲食上做出調整,寶寶出現不舒服時,給寶寶做一些按摩和小兒推拿也是很有效果的方式,可以及時的幫助寶寶加粗腸道蠕動,改善排便情況。

  

  可以先搓熱你的手掌心,特別是在冬天,天氣涼,要給到寶寶最貼心的溫暖。

  手掌心搓熱後,以寶寶的肚臍為中心,從左至右的旋轉式按摩十次左右,中間休息5分鐘後,繼續按摩,這樣要重複進行3輪,效果會更好一點。

  今日話題:寶寶攢肚和便秘,你分清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1-3月寶寶的成長發育,除了「一睡二哭三攢肚」,這幾點也得注意
    老話常說的「一睡二哭三攢肚」,其實就是1-3月寶寶成長發育規律的口訣,意思是寶寶一月愛睡覺,二月喜哭鬧,三月會攢肚。當然這只是一個基本的情況,具體還得看寶寶的發育以及父母的護理,稍微有些出入都是正常的。而且,除了「一睡二哭三攢肚」,寶寶的成長發育還有很多特點,都是新手父母需要明確的。
  • 一睡二哭三攢肚,寶媽們都明白其中含義嗎,乾貨知識趕緊了解一下
    "一哭二鬧三上吊"是古代形容已婚女子的一種貶低之語,它體現了父權社會裡對女性的歧視。拋開歧視含義不談,這句話本身,倒是蠻順口的。其實在育兒界裡,也有一些類似的順口溜,比如近些年開始流行的"一睡二哭三攢肚",也同樣順口,可就是會讓一些寶媽摸不著頭腦,尤其是"攢肚",究竟是指的什麼東西呢?
  • 「一睡二哭三攢肚」啥意思?新手父母一定要懂,照顧孩子更從容
    現在很多父母都聽從老一輩人的一句話:一水二哭三攢肚,但是也光只知道,根本不理解其中的意思,就算知道,也是一知半解知曉一睡二哭三攢肚,照顧孩子更加從容1. 一睡剛出生一個月的寶寶是十分愛睡覺的,所以就有了「一睡」這種說法,由於寶寶的生長發育還未成熟,而在睡夢中,生長激素的分泌量是會增多的,所以寶寶就會更加的愛睡覺,一天正常睡眠量基本上達到了16-17個小時。
  • 「一睡二哭三攢肚」是啥意思?新手爸媽不妨了解一下,不是迷信
    而在老人們的口中,有這樣一句俗話"一睡二哭三攢肚",那麼這個"一睡二哭三攢肚"是啥意思?其實這句老話的完整內容應該是「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了解和知道的育兒小知識更多,今後照顧寶寶時也能更加得心應手。一睡一睡指的是寶寶剛出生的第一個月特別喜歡睡覺,基本一天會睡十二個小時以上。這是因為寶寶剛生出來,尚未適應外界的環境,所以一天的時間都是以睡覺為主,而且睡眠也有利於寶寶的身體發育。
  • 「一睡二哭三攢肚」到底什麼含義?新手爸媽別光會說,不解其中意
    民間有句俗語叫做:「一睡二哭三攢肚」。雖然很多新手爸媽都知道這句話,但卻了解的並不徹底,一知半解,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點也就忽略了。所以今天,就來講講何為「一睡二哭三攢肚」。一睡所謂「一睡」,就是一個月大的嬰兒特別喜歡睡覺,大部分時間都處於睡眠狀態。這是因為他們剛出生,需要大量的時間去生長發育,因為人體在深度睡眠的狀態下,生長激素的分泌量是最多的。
  • 寶寶幾天不排便,是在「攢肚」還是便秘?教你一招,一看便知
    寶寶的降生,為家庭帶來無盡的幸福與歡樂,但同時也為每位新手爸媽帶來數不清的累與淚。話說「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在養育孩子的路上,歡樂與淚水其實是共存的。今天,我們就為大家分享一個,很多寶寶都容易被「絆倒」的事:寶寶幾天不排便,別單純的以為是在攢肚。
  • 寶寶一周不拉大便了,是便秘嗎?媽媽該學會正確區分攢肚和便秘
    「寶寶2個月了,純母乳,一周不拉便便了,是便秘了嗎?我該怎麼辦?」相信許多母乳餵養的媽媽都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媽媽們往往容易著急,以為寶寶便秘了,拿著各種治便秘的方法在寶寶身上試。事實上,媽媽們完全不必過於擔心。嬰兒這樣的表現可能是他攢肚了,而不是便秘。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新生寶寶發育口訣要知道
    在育兒的道路上,很多朋友都聽過一些寶寶成長發育的口訣,比如「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或者是「三翻六坐七牙八爬」,雖然這些口訣是老一輩傳下來的,不是百分百準確的,但是卻符合大部分寶寶的發育情況。今天,我們就聊聊關於「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話題。
  • 老輩人常說「一睡二哭三攢肚」到底什麼意思?給各位寶媽解讀
    民俗有句俗話稱為: 「一睡二哭三攢肚」 。因此今日,就來講下什麼是 「一睡二哭三攢肚」 。 一睡 說白了「一睡」,便是一個月大的寶寶尤其喜歡睡覺,絕大多數時間都處在休眠狀態。 這是由於她們剛剛出生,必須很多的時間去成長發育,由於身體在高質量睡眠的情況下,兒童生長激素的排洩量是數最多的。 這個時候的寶寶 一天大約必須16-18個鐘頭 ,基本上一天內的絕大部分時間都用於睡著了。
  • 寶寶好幾天不大便,是便秘還是「攢肚」?
    有媽媽跟我們說,寶寶現在五個月了,是純母乳餵養,現在每次拉粑粑都是5~7天一次,時間太長了怕孩子會憋壞,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母乳餵養的寶寶長時間不拉大便,有可能是寶寶「攢肚」了,那什麼是攢肚呢?我們該如何區分攢肚和便秘呢?
  • 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有道理嗎?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家寶寶基本符合這一發展規律。也可能每個寶寶的發育有不同,寶寶如果沒按照這個表現,只要寶寶生長發育正常,也不要太擔心。所以個人覺得,就我們的情況來說,請月嫂不划算。如要請保姆的話,到寶寶兩個月請比較合適。因為寶寶確實到兩個月就比較鬧了,沒有人幫忙帶會很累的。兩月哭寶寶到兩個月,有點像變了個人似的,睡醒就會哭,還不容易入睡了。抱著時睡得香,一放床上就哭,挺崩潰的。我也百思不得其解是什麼原因?
  • 寶寶「攢肚」和「便秘」之間,有這些區別,分清了才能更好護理!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寶寶的吃喝拉撒睡都牽動著父母的心,特別是遇上好幾天沒拉臭臭的情況,寶爸寶媽心裡就要慌了,是不是寶寶便秘拉不出了,這要怎麼辦啊,要不要用開塞露呢,一下子六神無主,這時候有經驗的老人家通過觀察寶寶,摸一摸寶寶的小肚子,就知道寶寶並不是便秘,而是在攢肚。
  • 寶寶三五天不大便,是攢肚還是便秘?5種區別很明顯,寶媽要知道
    新生兒的護理,無外乎「吃喝拉撒」,只要注意這幾個方面,寶寶的發育都不錯。只是看似簡單的四個字,做起來卻不容易。就拿「拉撒」來說,老話常說「一睡二哭三攢肚」,其中的攢肚就是關於寶寶大便的問題,有些寶寶三五天不大便,媽媽著急得不得了,又是喝水,又是揉肚子,但是仍然沒有效果,於是就急衝衝的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 寶寶幾天才拉一次?攢肚or便秘你真的搞清楚了?
    寶寶剛出生,吃喝拉撒是關注的聚焦點,尤其是新手媽媽們特別緊張寶寶便便情況,要是碰上寶寶腹瀉,每次換尿布都會炸雷,有的寶寶出月就攢肚,有的則要好幾個月,那麼一天拉幾次或好幾天才拉一次,怎麼分清便秘或攢肚呢?
  • 寶寶好幾天不拉便便了!攢肚還是便秘?媽媽知道嗎?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認識攢肚和便秘一、小寶寶攢肚攢肚表現:一般出現於2-6個月的母乳餵養寶寶。如果是攢肚的話出現3-5天排便一次,或者出現更長時間!攢肚原因:出現攢肚的嬰兒多為母乳餵養的寶寶,有些寶寶滿月以後開始攢肚子,這是因為寶寶在滿月後消化能力逐漸提高後,對母乳能充分地進行消化、吸收,所以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較少,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從而導致的一種常見現象。
  • 寶寶攢肚跟母乳質量有關?不怕孩子攢肚就怕便秘,兩者區別還挺大
    一位兒科醫生表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被親戚朋友問這樣的問題:孩子已經三天不拉臭臭了,怎麼辦?寶寶今天一整天都沒拉,怎麼回事?1歲以下的孩子會不會便秘?察覺到異常的媽媽們異常擔心,腸道疾病?巨結腸?這些東西聽上去就非常的嚇人,可問題是,生病會難受,而寶寶難受的表現應該非常明顯:又哭又鬧,還吃不下東西。現實是,自家寶寶胃口好,睡得香,完全看不出有何不對勁的地方。其實這就是人們經常說的"嬰兒攢肚"。那麼,"嬰兒攢肚"是一種疾病嗎?
  • "一睡二哭三攢肚",這些育兒小細節,新手父母可不能忽視
    "一睡二哭三攢肚"是什麼意思?作為新手爸媽,面對皮膚稚嫩,軀體小巧的娃兒,不知道怎麼抱,孩子哭鬧錶示何意實屬正常,畢竟缺少經驗,但是像"一睡二哭三攢肚"這樣的育兒小細節,建議新手父母收藏。
  • 怎麼區分攢肚和便秘?
    7.怎麼區分攢肚和便秘8.寶寶遇到異物卡喉的情況如何處理Q1寶寶吃迷糊奶怎麼辦( 佑佑媽-2018.2 .17:寶寶純奶粉餵養,現在卻突然吃的時候迷迷糊糊睡著了,一抽出來就醒了,也沒吃進去多少,一直都是吃迷糊奶怎麼辦)
  • 寶寶幾天才大便一次,是攢肚還是便秘?
    有的母乳寶寶在滿月前後,大便次數會突然減少,之前一天好幾次,突然一下幾天都不拉。爸爸媽媽可能感到疑惑:這就是大家所說的「攢肚」嗎?1-2天不拉還好,3-5天也不拉要不要處理呢?能不能用開塞露,或者用肥皂刺激一下肛門?這篇文章,我就來詳細講一講攢肚。
  • 「一睡,二哭,三攢肚」,1-3月嬰兒怎麼養育?做好這些媽媽輕鬆
    佑子出生第一個月,每天除了吃吃睡睡,就是偶爾醒來看看我,看看天花板。比佑子早一個月出生的鄰家小哥哥,每天卻是黑白顛倒,哭鬧個不停。寶媽們聊天時,我總一臉幸福地說:"我生了個天使寶寶。那感覺,就像有人一直狠狠地掐著她不放手,把我的心也揪得直顫抖。之後2個月,她就這樣整晚整晚的哭鬧不睡覺,我也就這樣陪著她熬了幾個月的夜,人都瘦了一圈。為什麼小嬰兒會有這種"一月睡,二月哭,3月攢肚"的說法呢,有什麼科學依據嗎?其實,還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