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哭二鬧三上吊"是古代形容已婚女子的一種貶低之語,它體現了父權社會裡對女性的歧視。
拋開歧視含義不談,這句話本身,倒是蠻順口的。其實在育兒界裡,也有一些類似的順口溜,比如近些年開始流行的"一睡二哭三攢肚",也同樣順口,可就是會讓一些寶媽摸不著頭腦,尤其是"攢肚",究竟是指的什麼東西呢?
剛當寶媽的時候,同事小方也曾對這句順口溜迷惑了好一陣。一睡二哭還好理解,畢竟沒有哪個新生兒是不喜歡睡覺,不喜歡哭鬧的,可是三攢肚卻讓她一直費解。
直到有一天,她發現三個多月大的兒子大便奇少,有一次甚至連著七八天都沒拉。沒有經驗的小方非常著急,以為寶寶便秘了,就帶著他去看醫生。
醫生簡單詢問了後,卻哈哈大笑說這是正常的。小方不信,仍然堅持做檢查,後來檢查報告下來,證明了醫生的話,兒子身體的各項指標都很正常,小方這才放下心來。
臨行時,醫生提醒她帶孩子時不要總是一驚一乍的,接著便說出了那句順口溜,並解釋了"三攢肚"的含義。
聽了醫生的解釋後,小方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麼回事,如果她早知道的話,當初就不會那麼焦慮了。
一睡:一月的寶寶總睡覺
所謂一睡,完整地講應該是"一月睡",指的是新生兒出生後的一個月內,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睡眠,平均一天要睡長達十六七個小時。
剩下的時間,則分配給吃喝拉撒了。所以一月內的寶寶對於大人來說並不好玩,因為他們一直在睡覺,根本沒法互動。
二哭:二月的寶寶愛哭鬧
二哭也是"二月哭"的簡寫,指的是兩個多月的寶寶特別喜歡哭鬧,餓了哭,拉了哭,受到驚嚇要哭,心情不好了也要哭,所以兩個月大的寶寶也是帶起來最煩人的。
當然了,一月大的寶寶也會哭,只是哭的頻率比二月大的寶寶更低而已,同樣的道理,二月的寶寶睡眠時間也明顯比一月大的寶寶少很多。
三攢肚:三月的寶寶能攢大便
最讓寶媽們摸不著頭腦的,就是三攢肚了。這其實是因為順口溜裡把它美化了,如果用更形象的語言來描述,應該是"攢大便"。
它說的是三個月大的寶寶排便次數大為降低,有的幾天甚至一兩周都不大便,仿佛把大便都攢起來了。沒有排出來的大便,當然就儲存在肚子裡,所以才會被稱為"攢肚",如果不是以前就知道的話,突然看到這三個字,確實是很容易迷惑的。
順口溜描述的只是表象,為什麼寶寶會"一睡二哭三攢肚"?這背後,其實都是有生理解釋的,這些解釋,才是真正的乾貨,也是寶媽們一定要多了解的。
一睡是為了促進大腦和身體發育
為什麼新生兒頭一個月裡要花大量的時間睡覺,剛剛來到這個花花世界,難道不應該多看看嗎?
這其實是因為頭一個月內,寶寶的身體和大腦正在急速發育,而只有睡眠期間,生長激素分泌的才會更多,所以一月的寶寶總是睡覺,其實是在為身體發育攢夠資本。
二哭是為了和外界溝通
二月的寶寶為什麼老是哭個不停?其實他每次哭,都是有原因的,有經驗的寶媽才能準確判斷。
比如什麼時候哭是餓了,什麼時候哭是嚇到了,表面上看都是一樣的哭,內裡卻大有門道。在這段時間裡,對於沒有語言表達能力的寶寶來說,哭就是他與外界溝通交流的唯一方式。
三攢肚是因為消化能力變強了
至於三攢肚,則是因為三個月大的寶寶消化能力已經非常強勁了,可以把母乳裡的各種營養成分吸收得乾乾淨淨,剩下的殘渣極少。
正因如此,他才不會像前兩個月那樣頻繁地排便,因為根本就沒多少東西可排。所以嚴格來說,三月的寶寶並不是真的在攢肚,只是消化能力好了,形成的大便太少,達不到"排放標準"而已。
看到這裡,相信各位寶媽應該完全明白"一睡二哭三攢肚"這句順口溜的含義了吧。如果你的寶寶還沒有到三個月,那就趕緊趁機好好觀察吧,說不定還能讓你有更深刻的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