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網報信息大匯總 & 原核基因表達調控要點錦集

2021-02-18 醫學生考研

(2015,A 型題)原核生物乳糖操縱子受 CAP 調節,結合併活化 CAP 的分子是

A. 阻遏蛋白

B. RNA 聚合酶

C. cAMP

D. cGMP

原核生物乳糖操縱子受到協同調節:阻遏蛋白的負性調節和 CAP(分解代謝物基因激活蛋白)的正性調節。

CAP 正性調節乳糖操縱子的機制為:當培養基中缺乏葡萄糖時,cAMP 濃度增高,cAMP 與 CAP 結合(C 對),這時 CAP 結合在 lac 啟動序列附近的 CAP 結合位點,可刺激 RNA 轉錄活性,使之提高 50 倍;當有葡萄糖存在時,cAMP 濃度降低,cAMP 與 CAP 結合受阻,因此 lac 操縱子表達下降。

本節重點(點擊下方聽語音):

病理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內科學、外科學、診斷學、醫學人文的所有內容

全面覆蓋考點,配合典型真題!

理論結合實踐,理解更加透徹!

舉例貼近生活,口訣生動有趣!

1. 贈送 VIP 群答疑服務,實時解答難點、難題,學習更容易

2. 贈送電子講義,去除多餘內容,化繁為簡,背誦更方便

3. 贈送西綜題庫專業版,隨時隨地刷題漲分,時間更靈活

這是一個 2018 考研不容錯過的優質輔導班,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我們吧!

【答案】:C

【2018 西綜大綱 生物化學(三)基因信息的傳遞 12. 原核基因表達的調控】

1. 為具有超螺旋結構的閉合環狀 DNA 分子;

2. 基因組中很少有重複序列;

3. 編碼蛋白質的結構基因為連續編碼,且多為單拷貝基因;

4. 結構基因在基因組中所佔比例(約 50%)遠遠大於真核基因組;

5. 許多結構基因在基因組中以操縱子為單位排列。

1. 原核生物在轉錄水平的調控主要取決於轉錄起始速度。

2. 操縱子的組成部分。

:凡能誘導基因表達的分子稱為誘導劑,凡能阻遏基因表達的分子稱為阻遏劑。

乳糖操縱子(lac operon)是典型的誘導型調控

(一)乳糖代謝酶基因的表達特點:在環境中無乳糖時,基因關閉;只有當環境中有乳糖時,基因才被誘導開放,合成代謝乳糖所需酶。

(二)乳糖操縱子的結構

I + P + O + ( Z Y A )


(三)乳糖操縱子受到阻遏蛋白和 CAP 的雙重調節

1. 阻遏蛋白的負性調節

2. CAP 的正性調節 

CAP,分解(代謝)物基因激活蛋白,分子內有 DNA 結合區及 cAMP 結合位點。

(1)葡萄糖 ↓,cAMP ↑,cAMP + CAP + CAP 結合位點,RNA 轉錄活性 ↑;

(2)葡萄糖 ↑,cAMP ↓,cAMP 與 CAP 結合受阻,RNA 轉錄活性 ↓。

葡萄糖對 Lac 操縱子的阻遏作用稱為分解代謝阻遏。

3. 協同調節

為什麼說色氨酸操縱子是阻遏操縱子?

戳「閱讀原文」即可獲得更多的網報信息!

相關焦點

  • 生物化學:原核和真核基因表達的調控
    生理學:聽覺2015 年第 38 題 生物化學 A 型題原核生物乳糖操縱子受 CAP 調節,結合併活化 CAP 的 CAP 調節,結合併活化 CAP 的分子是A. 阻遏蛋白  B.本題答案C考點講解【2017 年大綱 生物化學(三)基因信息的傳遞 12. 原核和真核基因表達的調控。】
  • 分子生物學複習資料——原核基因表達調控模式
    4.原核生物細胞的基因和蛋白質種類較少,如大腸桿菌基因組約為4.20×106bp共有4288個開放讀碼框。據估計,一個細胞中總共含有107個蛋白質分子。8.從DNA到蛋白質的過程稱為基因表達(gene expression),對這個過程的調節就稱為基因表達調控(generegulation或gene control)。9.基因表達調控主要表現在以下二方面:①轉錄水平上的調控(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②轉錄後水平上的調控(post-transcriptionalregulation)。
  • 真核基因表達以正性調控為主導
    換言之,真核基因表達以正性調控為主導,真核生物基因大部分是正調節機制的主要原因是染色質內儲存的DNA使大部分啟動子具有不可接觸性,因此,在其他調節作用不在的時候基因總是沉默的。另些採收正調節的原因是真核基因組太大及正調節作用更同單,高效。
  • 基因的分子生物學筆記-原核生物的基因表達調控(全章重點)
    第16章 原核⽣物的基因調控知識點:1.基因表達由調控蛋⽩控制:答:調控蛋⽩可分為兩類:正調控蛋⽩或活化⼦(activator
  • 基因表達調控
    2.簡述乳糖操縱子的結構及調控原理。3.轉錄激活調節的基本要素是什麼?4.真核基因表達調控的特點是什麼?5.簡述真核基因啟動子、增強子及轉錄因子的概念、結構和功能。6.RNAi是在什麼水平上對基因表達進行調控的?
  • 第十六章 基因表達調控
    基因表達:基因轉錄及翻譯的過程,也就是基因所攜帶的遺傳信息表現為表型的過程。產物包括:①基因轉錄獲得的RNA(表達過程僅經歷轉錄),例如mRNA、tRNA等;②對於蛋白質編碼基因,通過翻譯得到的蛋白質以及最後的加工產物(表達過程經歷轉錄以及翻譯)。
  • 上海生科院解析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的新機制
    該研究揭示了染色質修飾與mRNA轉錄起始及加工的相互依存關係,兩者協同作用,以提高成熟mRNA及基因表達的水平。  生物體內編碼基因要正確執行其功能,需要經歷DNA的複製、轉錄和翻譯過程,即基因表達過程。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轉錄前水平調節是基因表達調控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mRNA前體的轉錄起始在表觀遺傳學水平上受到多種轉錄因子以及染色質修飾與重塑的調控。
  • 【中國科學報】我國科學家解析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新機制
    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何躍輝課題組發現,染色質修飾與mRNA轉錄起始及加工有著相互依存關係,兩者協同作用,以提高成熟mRNA及基因表達的水平。相關成果2月29日在線發表於《自然—植物學》雜誌。  據了解,mRNA前體的轉錄起始在表觀遺傳學水平上受到多種轉錄因子以及染色質修飾與重塑的調控。
  • 乾貨 | 這可能是全網最詳細的真核生物基因結構
    mRNA由基因序列轉錄得來,一個基因可能有幾條不同的轉錄本,因而對應的ORF也可能不同2、順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存在於基因旁側序列中能影響基因表達的序列。順式作用元件包括啟動子、增強子、調控序列和可誘導元件等,它們的作用是參與基因表達的調控。順式作用元件本身不編碼任何蛋白質,僅僅提供一個作用位點,要與反式作用因子相互作用而起作用。
  • Cell:研究發現表觀遺傳學標記能調控抑癌基因的表達
    來自洛克菲勒大學,美國NIH癌症研究院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H3K4me3 Interactions with TAF3 Regulate Preinitiation Complex Assembly and Selective Gene Activation」的文章,發現一種重要的表觀遺傳學標記能調控著名抑癌基因p53特異性靶基因的表達,由此指出了一種癌症表觀遺傳作用新機制
  • 我國學者揭示長鏈非編碼RNA順式調控基因表達的新模式
    ),系統揭示了長鏈非編碼RNA順式調控基因組上鄰近基因的表達,以及它們在幹細胞分化和發育中的作用。論文連結:http://www.cell.com/cell-stem-cell/fulltext/S1934-5909(16)00062-X高等真核生物基因組的廣泛轉錄產生了大量的長鏈非編碼RNA(lncRNA),它們不具有編碼蛋白的功能。目前人們對它們的了解還非常有限,lncRNA被認為是生物學中的暗物質。
  • RNA參與基因調控嗎?
    從功能上講,RNA最的功能與蛋白質合成有關。DNA所代表的指令是用來製造蛋白質的。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石,有助於製造其他的基石,如碳水化合物或脂質結構。把DNA看作是一本包含生命所有信息的古書。這樣一份珍貴的文件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加以保存,因此不應隨便翻頁。
  • 原核生物的啟動子與轉錄起始過程
    同理,轉錄是基因表達的第一步,所以是基因表達調控的關鍵步驟。而在轉錄的3個階段中,起始階段的調控最為重要。對於轉錄起始的調控,啟動子是最重要的調控元件。啟動子(promoter)是RNA聚合酶識別、結合以開始轉錄的DNA序列。啟動子對基因的表達非常重要,可以決定基因在什麼組織、什麼生長階段或什麼條件下表達,也可以決定表達的頻率等。
  • 研究發現鞘脂生物合成調控基因—新聞—科學網
    ,含油量顯著降低,證明類粘蛋白調控鞘脂的生物合成。 鞘脂是真核生物中必需的、豐富的內膜和質膜脂類,它們有助於膜功能、囊泡轉運和細胞過程的調節。 類粘蛋白與絲氨酸棕櫚醯轉移酶(SPT)相互作用,負調控鞘脂生物合成,這是一個可逆的過程,對平衡細胞內生長和程序性細胞死亡所需的鞘脂水平至關重要。 在該研究中,聯合團隊證明類粘蛋白1和類粘蛋白2是擬南芥生命周期完成的必要條件。
  • 關於Chromium單細胞多組學ATAC + 基因表達,您想知道的都在這裡!【內含網絡研討會回看連結】
    關於該技術在探索細胞類型和基因調控的更多細節上的潛力,看看10x Genomics的單細胞多組學專家怎麼說。一個細胞,兩種讀數研究人員可通過單細胞多組學ATAC+基因表達獲得的基本信息是同一細胞內染色質的開放區域(也就是表觀遺傳調控元件所處的基因組位置)與特定基因的表達之間的關係。
  • 姜海/張雷發現新型原癌基因以及Hippo通路新調控因子SHANK2
    SHANK2是一個此前未知的原癌基因並參與Hippo信號通路調控。姜海課題組從COSMIC腫瘤基因組資料庫中,匯總了所有蛋白編碼基因在一萬四千多個腫瘤基因組中的擴增情況,並與各個基因所在的染色體區段進行比對,生成了高分辨度的腫瘤基因擴增——染色體編碼位置的對照數據組。在此基礎上,對各個染色體擴增區段中的原癌基因進行了預測。
  • 研究首次闡明PARG調控基因表達機制
    新研究揭示出了這一分子在基因表達調控中的作用。相關論文發表在10月25日的《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雜誌上。 細胞在整個生命過程中遭受到各種壓力。其中的一些壓力可以導致DNA損傷。幸運的是,細胞可利用幾種機制來修復這些損害。DNA雙鏈斷裂是染色體遭受的一種最嚴重的損害。如果細胞要繼續分裂就必須修復這種斷裂。
  • 原核生物粘菌中發現雙鳥苷酸環化酶
    (Dictyostelium)的所有主要類群中發現了真核生物的雙鳥苷酸環化酶(diguanylate cyclase),這不僅解答了長期以來關於誘導形態發生的一個謎團,而且也有助於解析真核生物中的相關作用機制。
  • 史上最全2016年考研英語作文模板匯總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考研作文>正文史上最全2016年考研英語作文模板匯總 2015-12-23 11:04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基因轉錄調控:共激活因子的多樣性及調控機制
    Roeder教授首先發現了真核生物RNA聚合酶I、II、III,從而開創了真核生物轉錄調控領域。隨後Roeder實驗室採用生物化學方法建立了體外轉錄系統,並利用該系統分離和鑑定了眾多關鍵轉錄調控因子,其中包括第一個真核轉錄因子TFIIIA、中介體複合物(mediator)以及多種通用轉錄因子(GTFs),並且揭示了染色質結構(包括組蛋白修飾)在表觀遺傳水平對基因轉錄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