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座臺大,佛指舍利來了
佛祖來了!2月23日下午1時30分,運載佛指舍利的港龍航空KA八四八○專機順利抵達臺灣桃園機場,受到成千上萬民眾的夾道恭迎。
二架專機是上午9時從西安鹹陽國際機場起飛的,經過香港機場,象徵性地停留了五十分鐘之後,立即轉飛臺灣桃園機場。為了安全起見,專機沒有在香港機場加油。
大陸護送與護法團成員以及臺灣恭迎團的諸山長老被安排與佛指舍利同乘一架飛機。專機在鹹陽機場起飛時的航班編號是KA八九四三。到香港後,更換編號為KA八四八○。專機抵達臺灣後,兩岸迎迓的安全與重要人員受到特別通關禮遇,並在機場完成佛指舍利交接籤收儀式。就這樣,佛指舍利開始了在臺供奉的三十七天行程。
佛指舍利自在法門寺地宮中發現以來,這是第二次出境。上次是1994年被迎至泰國供奉。
這顆世界惟一的珍寶曾在泰國曼谷巡禮85天。臺灣佛教界多年來一直積極爭取佛指舍利也能前來寶島接受瞻仰,淨化人心。
專機上,大陸舍利護送團成員曾開玩笑的問臺灣恭迎團成員:"佛指舍利前往曼谷時,到了泰國領空,有八架戰鬥機升空迎接兼戒護,以示隆重。這回臺灣有沒有派戰鬥機升空迎接?"
臺灣恭迎團成員答:"阿彌陀佛,沒有戰鬥機戒護,但卻有十萬人迎接,場面更為壯觀。"佛指舍利專機降落的一剎那,機上響起了一片如雷的掌聲。這是護送團成員和恭迎團成員在為舍利成功到達鼓掌,為自己參與歷史性的一刻鼓掌。佛指舍利的順利到達,為兩岸的交流史寫下了新的一頁。
一輛長達40英尺(1英尺=0.3048米)的大型花車,將佛指舍利從桃園機場恭迎到臺灣大學巨蛋體育館。花車上搭建一頂幢座,四周布滿鮮花,恭迎專車布置得滿庭馨香。專車幢座內,法門寺的4位武僧站在四個角落,隨護佛指舍利;專車後方又有8位武僧站立,身著黃色僧袍,外披袈裟,個個身材魁梧,表情莊嚴肅穆。他們一路誦念心經,護持佛指舍利。
佛指舍利恭盛在一座金色的八層寶塔內,這是為恭迎佛指舍利而特地製作的。寶塔外表鑲有珍珠、瑪瑙、珊瑚、琥珀、藍寶、綠寶及琉璃等七種寶物,象徵佛指舍利之尊貴。
在臺大體育館入口處,法青會的26位女眾手持香、燈、花夾道恭迎佛指舍利。據法青會有關人士介紹,通常寺廟在舉辦大型法會或恭迎尊貴法王時,都會獻上最尊貴的獻供,包括香(拈香)、花(鮮花)、燈(象徵光明)、塗(檀香)、果(素果)、菜(素菜)、食(糧食)、寶(經律)、珠(珠寶)、衣(袈裟)等十樣珍寶。當車隊抵達巨蛋體育館後,四位身穿紅色外衣的護法金剛,接手佛指舍利聖架。四護法金剛為接架,之前就不斷練習上、下車,走臺步,以保持幢座平穩。
臺灣佛教界於佛指到來的前一天晚上,就開始著手布置法會會場。滿滿的桃紅蝴蝶蘭和粉色白色桃花,簇擁著舍利安座壇位,顯得相當莊嚴。
所有法會會場布置,全出自星雲法師的點子。佛指舍利來臺,是臺灣宗教界的盛事。星雲法師強調會場布置要體現融合、大團結的精神,因此整個會場完全看不出有任何代表佛光山的圖騰。
傍晚,在臺大體育館舉行了隆重的佛指舍利安座法會。法會由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主持,上萬民眾湧入,把現場擠得水洩不通。
安座典禮以鳴法鼓開始,在全體信眾起立,恭迎主法法師及貴賓進入壇城,拈香,獻花,主法星雲大師帶領民眾齊誦"佛寶贊"。席間,有人恭敬地在額前向壇城拈香,有人獻花,會場頓時充滿法喜。
星雲大師在誦念"佛指舍利來臺祈願文"時指出,願兩岸信眾在佛陀的真身舍利座前,融合彼此的心。星雲祈願佛陀能夠如在世時,化幹戈為玉帛,讓兩岸的民眾都能友愛一致,和平相處。
星雲大師強調,佛指舍利是智能慈悲的再現,希望瞻仰的民眾,不要抱著求名、求利、求財的心態,而是要帶著虔誠的心。大師希望瞻仰的民眾效法佛陀慈悲、寬懷的偉大精神,這才真正體現了佛陀舍利來臺淨化社會與人心的意義。
法會結束後,主辦單位便開放民眾瞻仰佛指舍利,瞻仰距離必須維持在兩公尺以外的壇城下方。信眾均非常有秩序地排隊等候瞻仰,有人在壇城前以五體投地的大禮拜向佛陀表達最虔誠的敬意。
(二)十萬信眾虔誠夾道恭迎
佛指舍利系佛陀的真身指骨舍利,被聯合國評定為世界"第九大奇蹟",目前供奉於陝西扶風縣法門寺,是佛教徒心目中最崇高的聖物。
為了恭迎佛指舍利來臺,成千上萬的信眾從23日中午開始,就陸續聚集在佛指專車行經的路段。他們沿著臺北市新生南路,備香案,誦佛號,拉布條。
2月23日下午四時,載著佛指舍利的數十輛恭迎車隊從建國高架橋仁愛路出口駛出後,早已等候多時的數所高中樂隊、儀隊及旗隊立即加入,並擔任引領工作。各恭迎團在路邊備了香案、鮮花、素果禮佛,寫著"恭迎佛指來臺"的紅布條立於道路兩旁,相當醒目。民眾手持恭迎旗,齊誦佛號,場面肅穆。當佛指運送專車通過時,許多人雙手合十、誦佛號祝禱,他們深感佛指舍利之殊勝,感動得涕淚縱橫,站在第一排的民眾甚至立即跪倒在地叩首恭迎,有的還跟在車隊後面三跪九叩,場面相當熱烈,虔誠之心令人動容。
下午5時10分左右,佛指運送專車抵達第一站安座點--臺大體育館辛亥路大門,現場等待恭迎佛指的民眾更多了。不過,秩序井然,沒有喧譁與噪音。
據估算,當天迎接佛指舍利的民眾達十萬之多。
許多臺灣南方的信眾,把迢遙北上迎佛指舍利視為今生最大的福分。許多人在接受訪問時說:"一看到佛指舍利要來臺的消息,我連夜北上投宿友人家中。"一些在臺北市路邊等待恭迎佛指的民眾激動地說,在有生之年能夠見到佛指,是今生最大的福分,當然要排除萬難、盡一切努力北上恭迎佛指舍利。
今年已83歲高齡的陳奶奶22日上午從新竹北上,投宿臺北。她為了恭迎佛指舍利,上午在臺北市街頭站了數個小時。陳奶奶說,她是虔誠的佛教徒,看到新聞報導說佛指舍利要來臺,能見到佛指舍利是她今生最大的福分,雖然自己的腿腳行走不是很方便,但說什麼也一定要躬逢其盛。
來自臺南的王先生今年78歲了。他一邊擦著汗、激動而吃力地說,自己身體不好,可能快要不久於人世了。向佛三四十年,聽到佛指舍利來臺這件大事,想到自己在有生之年還有機會看到佛指舍利,當然再怎麼樣困難也要北上恭迎。所以,前日晚間就到臺北寄宿於朋友家中。
帶著一對六歲及八歲小孩的鄭姓夫婦也從臺灣南部趕來,他們感慨的說,佛其實會有感應的,禮佛最重要的是虔誠的心。
在路邊恭迎佛指舍利的一位中臺禪寺比丘尼說,佛指之所以會留存至今,就是因為每位互持弟子都很用心、非常堅持。佛指舍利在歷經兩千年後,依然保持得如此完整,象徵著"傳授"的意義,這是一件殊勝的事,佛指來臺可以提高民眾對佛陀的信心。
(三)瞻禮首日凌晨排起長龍
2月24日是民眾瞻仰首日。不少民眾起了個大早,凌晨五時不到,便抵達臺大體育館守候,到上午八時左右,會場出入口已排出好長一串人龍。
四十多歲的黃姓夫婦,家住臺北永和市,凌晨五時就到了會場門口,黃先生說,習佛法有十多年的時間,自從聽到佛指舍利要來臺灣的消息,便一直注意相關的新聞報導,確定今天對外開放瞻仰後,他和老婆一早就趕到臺大,天氣雖冷,他們卻是滿心歡喜。
一名也是四十來歲的王先生,身著輕便運動服裝,也是大清早就來會場報到,他說,大概四時多吧,他就來到門口守著,他是極為虔敬的佛教徒,向佛的時間超過二十年,相關消息他每天都緊盯著看,終於等到今天正式開放,他起得很早,也來得很早,但完全不以為苦,也不覺得累,反而感受舒坦。
另一對三十餘歲的姊妹,凌晨四時多就到會場,且她倆表情肅穆,不時默念心經。有些信眾也許沒有多早到,但虔誠之心卻依舊讓人動容。入口處的人潮,氣氛寂靜,不見喧騰,有人閉目養神,有的端坐地上,有的雙手合十默禱,這些恬靜的信眾全無怨言地耐心等候,等待與佛祖"見面"。
為尊重佛陀真身靈骨,瞻禮者必須先通過安全人員的檢查,貼上有專門圖案的貼紙,才可進入壇場。要求瞻禮者衣著穿戴整齊,並不要攜帶任何食物(包括香菸、口香糖及檳榔)、飲料、寵物及手提袋等物品,否則可能會被禁止入場。現場也不可攝影及照相。
24日有三場法會,上午是恭迎法會,下午是禮懺祈願法會,晚上為獻燈祈安法會。
這天,設在臺灣大學體育館內的恭奉壇場布滿鮮花、燈籠,並設浮屠和供桌,五色幢幡高懸空中,充滿歡欣而莊嚴的氣氛。盛放佛指舍利的鎏金銅塔安奉於壇場正中高處的舍利亭中,4位武僧在旁護持。成千上萬的信眾手執鮮花,一早就趕來這裡靜候大法會的開始。
能容納萬人的體育館內座無虛席,現場氣氛莊嚴,秩序井然,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花香和檀香味。梵音繚繞中,信徒們或雙手合十默默祈禱,或跪倒在地長揖不起。在虔誠的佛教徒眼中,瞻禮佛指如同親見佛祖。臺大巨蛋只能容納一萬人,當天到場的人潮,保守推算可能超過兩萬人。
上午10時,恭迎大法會開始舉行。全場高頌佛號、鼓樂齊鳴,主法和尚入席。法會依次進行鳴法鼓,獻花果、獻燈、獻香,頌佛寶贊,念祈願文,來賓致詞,禮成等程序,歷時約1個半小時。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大陸佛指舍利護送團團長聖輝法師,護送團顧問葉小文和悟明法師、星雲法師、惟覺長老等臺灣地區諸山長老參加了法會。星雲法師、聖輝法師和葉小文顧問分別講了話。
大法會莊嚴隆重的場面令兩岸佛教界人士既歡欣又感慨。佛指舍利護送團顧問葉小文說,"'因果是法則',有1000多年前盛唐氣象把佛指珍藏於地下,才有1000多年後的兩岸供奉佛指盛事,可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臺灣法鼓山的聖嚴法師也讚嘆"佛指舍利來臺供奉時機好,更加凝聚了兩岸信眾的感情。我們同是中華民族,有相同的文化和信仰"。當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佛指舍利護送團團長聖輝法師說道佛指舍利來臺供奉"實在是因緣殊勝,功德無量"時,全場響起潮水般的掌聲。
恭迎法會結束後,數以萬計的信眾開始排隊走進恭奉壇場,瞻禮佛指舍利。在長長的隊列中,錢先生與夫人一起耐心等待著。在錢先生看來,佛指舍利跨海來臺是兩岸人民一種最親切、最和氣、最自然的交流。他誠懇地說:"我們期待著更多的交流與溝通。"
當天到場的民眾,年齡及階層分布得相當廣,有七八十歲的老先生老太太,也有不到十歲的小朋友;有穿著輕便,也有盛裝到來。一名身穿風衣的年輕人說,自己也許不是多虔誠的信徒,但這是佛祖的舍利,現在來到臺灣,當然不可以錯過瞻仰的機會。
信眾是抱著虔敬的心而來,而當法會展開,起立的起立,跪拜的跪拜,還有人因而激動啜泣,氣氛神聖、肅穆。
佛指在臺大安座期間,許多人把排隊當修行,有人連排五六趟。一位"瞻仰成痴"的民眾,一天連排五六趟,從白天排到天黑,認為排隊正好練修行。
還有老太太擔心排不到隊,哀求工作人員通融。一位白髮蒼蒼的曾老太太紅著雙眼,在服務臺前向工作人員哀求,讓她直接上三樓貼近瞻仰佛指舍利。"我已經坐計程車來了兩趟了,今天早上九點鐘我就來過一次了,可是看見排的隊伍太長,動都不動,我的腿又不好,不能站久,只好回家。"但是向佛心切,曾老太太下午再來一趟,看見排隊的人更多,她擔心自己排不到隊,錯失瞻仰佛指舍利良機,紅著雙眼、焦急地向服務人員哀求,工作人員最後也讓她優先入場瞻仰。
每天下來,主辦單位估計約有五六萬名民眾前往瞻仰。佛指舍利在臺大安座的4天時間裡,計有30萬信徒前往瞻仰。
"站在佛祖面前,氣氛很莊嚴,內心則覺得平靜。"四十多歲的李先生帶著太太參拜佛指舍利後說。
二十多歲的廖先生則帶著女朋友一起前來參拜,他們不是佛教徒,但仍虔心祈求佛祖保佑平安。廖先生的女友說,站在佛祖舍利前覺得氣氛實在莊嚴,感覺很好。
對於大部分來參拜的信眾而言,並不需要什麼理由,彷佛有股自然的力量,將他們引領到這邊。
老幼病殘拄著拐杖坐著輪椅也來求庇佑。
一些身陷困境的殘障、疾病朋友,為了求功德喜樂,也排除萬難來到臺大體育館。一個四十來歲的媽媽,兩個孩子分別得了敗血症及小兒痲痺症,這天也特別帶他倆前來瞻仰佛指舍利。這個辛苦的媽媽,是推著小孩的輪椅來到臺大體育館場的。她把行動不便、罹患小兒痲痺症的孩子推進館內不久,向一同前來的友人交代一會兒後,又到停車場抱另一個得到敗血症的孩子,如此奔波勞累,連會場工作人員看了都不禁覺得鼻酸。這個辛苦的媽媽說,對佛祖別無所求,卻真心希望孩子不要再有更多苦難。
一名盲胞也前來"瞻"禮。這位盲人雖然眼不見佛指舍利,卻用心感受聖物,接受精神洗禮。根據史書記載,在唐太宗時有人因佛指舍利而重見光明,也希望這名盲友可以如他所願。
從2月23日臺灣僧眾開始瞻禮,到3月3日移駕高雄,佛指舍利在北臺灣期間,共吸引80餘萬信眾膜拜。
(四)護駕武僧遂成新聞焦點
佛指舍利僅此一枚,是無價之寶,如果稍有任何閃失,上對不起歷代祖先,下對不起父老鄉親和廣大的佛教信徒。
因此,佛指舍利的安全問題成為重中之重。
星雲大師表示,佛指舍利此次訪臺並未辦理投保,但事前兩岸均已做好周密的安排。佛指舍利的保安排場不輸任何一位國際級重要人物。
佛指安放的鎏金銅塔重63公斤、高134釐米。鎏金銅塔稱為壇城,是保護佛指舍利安全的核心。赴臺前,大陸有關專家給壇城安裝了重達270多公斤的玻璃罩。玻璃罩完全密閉,但不妨礙瞻禮,並具有防彈、防火、防震的作用。壇城外還加掛密碼鎖,並有多個部門的籤注,在移動時只能由數人抬著整體地行進,可有效地防竊。壇城佛指舍利在臺灣時共有四重警戒,第一重是大陸武僧,第二重由佛光山護法金剛戒護,第三重由保安公司護衛,最外圍由警員保護,數百人日夜輪流守護。
在迎佛指舍利的隊伍中,隨行的護法團成員最受注目,其中有24位中國佛學院的武僧,奉命在臺巡禮的過程中,視線一刻都不能離開佛指舍利。他們穿著黃褐相間的袈裟,表情相當肅穆,眼神也很犀利,佛指舍利周邊的一切舉動,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
大陸武僧的神秘,引起臺灣媒體的廣泛關注。
期間有媒體報導稱,這護送團武僧有刀槍不入的功力。護送佛指舍利來臺的大陸武僧是否如外傳有騰雲駕霧的超高武功,或者刀槍不入金剛不壞之身?主辦單位召開記者會向外界澄清。
兩位法師為佛指舍利護送團團長覺燈法師與副團長明傑法師,端正地坐在沙發上,手中不斷地轉動念珠。
他們的武功高強,甚至是刀槍不入之身?佛指舍利護送團團長釋覺燈似笑非笑地回答:"這種問題不會還要問我吧!"那究竟有沒有習武?覺燈笑說:"一伸手,就知道了!"他也順勢導正臺灣媒體對於習武的觀念。他說,對佛學院的學生來說,武術是非常枝微末節的事情。以前達摩祖師到中土傳法,因為見中土人士體弱,所以才傳授武功健身,但不是為了教人比較高下或是鬥狠。稱他們為"武僧"沒有什麼特別意義,只是取個名字罷了。
明傑介紹說,護送團成員共有24位,其中有20是出家比丘,來自北京的高級中國佛學院,另外4位是工作人員。他們20位都是同班同學,習佛約有六年至十年的時間,平均年齡二十六七歲。平日他們在學校都學習歷史、中西哲學、英文、日文、巴利文、藏文等不同學科,每天清晨五點起床,十一點才就寢,生活非常緊實。
何以獲選成為護送團成員,覺燈說,可能因為德修學習得比較好。護送佛指舍利,要經過一些特殊的訓練,例如,目不斜視、頭靠衣領,才能顯出護法僧的莊嚴。
有人問護送團的成員是否都曾經籤下"生死狀",誓言以生命保護佛指舍利。覺燈說:"就連凡夫都會捨身護持,我們當然也會捨命捍衛佛指舍利,這何必要籤什麼生死狀?"
(五)佛指法證數萬人皈依三寶
寺佛指舍利在臺大體育館壇場供奉3天後,2月26日,法門寺佛指舍利從臺大體育館移駕三峽金光明寺。上午10時許,星雲法師帶著全體信徒祈願。法會結束後,佛指舍利在11時正式啟駕,由12位"金剛"護法,在警車開道下,前往臺北縣三峽鎮的金光明寺。上萬信眾恭送佛指舍利,場面十分浩大,三四十位法師前導恭誦"南無本是釋迦牟尼佛",引領佛指舍利出館,接著跪拜在體育館門口外廣場的兩側,信眾跟著跪拜。
在誦佛聲與樂儀隊交錯聲中,金剛護法合力將佛指舍利寶塔抬上專車,緩緩駛出臺大巨蛋體育館,萬頭蟻動,隨著專車移動。有人乘著難得的機會,拿起相機拍照;許多人攀在臺大圍牆的鐵欄杆上,依依不捨。有人雙手合十緊緊跟著車隊,只要車子一停下來,就立刻在馬路上跪拜起來,車子一動,就站起來追隨,直到專車駛上快速公路。車隊於下午二時左右抵達三峽鎮溪東路佛光山金光明寺,隨即迎奉安座在大雄寶殿釋迦牟尼玉佛前,在全場上萬信徒齊念"南無釋迦牟尼佛"佛號、鳴法鼓、佛唄等儀式下,佛指舍利完成安座供信徒膜拜。
2月28日,來自各地瞻仰佛指舍利的民眾從四面八方湧進三峽佛光山金光明寺,致使通往該寺的道路塞車,有民眾從復興路圓環到該寺短短三四公裡花一個小時才到,估計近十萬人次前往。由於參拜民眾實在太多,該寺只好利用移動式柵欄請民眾排隊進場,雖然得排隊緩慢進場,但來參拜的民眾都耐心等候,秩序井然。
佛指舍利來臺期間首場甘露灌頂皈依三寶典禮,3月2日下午在佛光三峽金光明寺舉行,由星雲法師親自主法,有來自各地的數萬名信眾參加。
星雲法師開示,在佛祖真身的見證下皈依,能使人變得清淨慈悲。皈依後,每天念心經或佛光祈願文一篇,必能使身心涵養佳,氣質風度佳,也會對社會各行業有良好影響。
一早到三峽瞻仰參拜佛指舍利的人潮不斷,下午二時舉行的甘露灌頂皈依三寶典禮,參加的人更多,人潮將偌大的金光明寺擠得滿滿的,眾人神情莊嚴地跟隨星雲法師唱頌,場面莊嚴隆重。
星雲法師開示說,許多人問他皈依三寶後是否一定要吃素?他的回答是皈依主要是我們信仰佛教成為正式佛教徒,不一定要吃素。
星雲法師並請皈依弟子口說"我是佛",既然做佛,佛陀沒有抽菸、喝酒,皈依弟子也就不能再抽菸喝酒,由此慢慢改變習氣,自然能改變人的氣質。
大師說,參加皈依的善信,若是本來就有各自親近的道場,在皈依過後依然可以繼續親近原來的道場,寺院雖有不同,但是佛祖只有一個,都是一樣的。此外,原本有拜媽祖、王爺等民間信仰的信眾,在皈依之後仍然可以拜這些聖賢神明。他說,拜拜和皈依是不一樣的,拜拜是對古聖先賢調示崇敬的一種方式,並沒有什麼不妥,拜拜是一時的,皈依卻是生生世世的。
大師更提醒大眾,要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而能夠在佛指舍利前皈依,就好象是在佛陀前皈依一般,是久修的宿世善因緣,才能有此福報。他指出,一般人用虔敬的心,持香禮佛,這只能說是對佛陀很有恭敬心;只有在皈依佛教之後,才能稱做是佛弟子。
星雲也向弟子們說,他是臨濟宗第四十八代弟子,弟子們既然皈依,就是第四十九代皈依弟子,應認識佛法。
在佛光山,3月9日又有三千人在佛指舍利前皈依三寶,正式皈依在星雲大師座下。皈依大典下午在佛指舍利安座的雲居樓舉行,首先由佛光山慈容法師為信眾開示,叮嚀皈依的禮節,很多信眾在佛音梵唱繚繞聲中感動得淚流滿面,也有不少殘疾者拄著拐杖或乘坐輪椅前往皈依。
9日至12日,應廣大信眾請求,佛光山舉辦了4場"甘露灌頂皈依三寶典禮",由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法師主持,萬餘信眾在佛指舍利前證明皈依。
根據法鼓山聖嚴法師的解釋,佛教徒的稱謂須以皈依三寶為原則。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稱為三皈依。釋迦牟尼佛或稱佛陀,是第一寶,佛教奉佛陀為教徒崇敬的最高象徵,因此首先得皈依佛;第二寶是謂法,用現代的詞彙來形容是生活的態度及實踐,法是佛陀引導信眾的生活方式;第三寶是謂僧,僧是學佛求法,助佛弘化,廣度眾生的出家人。僧是佛陀傳授佛法,教化信徒的代表,信徒得依附出家僧實踐佛法。因此,佛教把佛定為佛教的源頭,法為佛教的基礎架構,僧為佛教的中心力量。三皈俱足,才能稱為正信的佛教徒。
(六)移駕高雄十萬信眾跪迎
在上萬信眾跪地恭送,以及滿場"南無阿彌陀佛"的佛號唱頌聲中,被恭迎到三峽鎮佛光山金光明寺瞻禮六天的佛指舍利,赴臺瞻禮供奉的法門寺佛指舍利結束在臺灣北部9天的供奉,3日上午九時準時登上禮車,在警車開道下,緩緩開向松山機場登上遠航專機飛往高雄小港機場,再被恭迎到高雄縣佛光山供南部民眾瞻仰膜拜。
四架專機護送,十餘萬人迎接,舍利花車途經之處,信徒夾道跪拜恭迎,場面相當壯觀。當日沿途設香案跪拜的信眾達20萬。
下午2時,專機到達高雄小港機場。在停機坪,信徒們早已鋪好紅地毯,夾道恭迎這一世界唯一的佛界聖物。從機場到佛光山的道路兩旁擺滿佛香,信眾夾道恭迎。佛指舍利專車後,載滿信徒的800輛大巴尾隨而行,場面壯觀而莊嚴。5點多鐘,佛指舍利抵達佛光山,來自各地的信眾及各山門僧眾已迎候多時,整個佛光山人頭攢動,預計僧眾達到10萬。
在高速公路上,有駕駛人看見舍利花車立即把自己的轎車停在路肩,拜完了舍利再上路。而舍利花車進入大樹鄉境之後,寸步難行,至少有好幾萬名信徒包了一千餘輛遊覽車,沿著大樹鄉境臺廿一線道兩旁,等待舍利花車經過時焚香跪拜,導致原本預計下午四時半抵達佛光山的佛指舍利,慢了一個半小時抵達,迎接的人們都耐心的等待舍利的到來。
星雲大師及諸山長老一路護送佛指舍利上到佛光山雲居樓,信徒夾道以鮮花清香跪拜恭迎。在安座法會完成之後人們向舍利獻花祈福,而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等地的信徒代表都專程回佛光山向佛指舍利頂禮。
佛光山目前已經有一顆佛牙舍利,再加上佛指舍利,佛陀留在人間最珍貴的寶物目前都匯聚在佛光山,千年難得一見。
4日至14日,每日上午9時至晚間9時,開放供民眾頂禮,而這期間的每周一至周四上午10時30分至11時有上供法會,下午3時至3時30分有祈願法會,晚間8時至8時30分有祈安法會。
寺佛指舍利結束在高雄的11天供奉後,3月15日凌晨從高雄縣佛光山移駕臺中體育館,供臺灣中部信眾瞻禮。11天來,專程到佛光山瞻禮的團體達2000多個,有逾百萬中外僧眾上山瞻禮。在供奉佛指的雲居樓外,每天等候瞻禮佛指舍利的隊伍蜿蜒一公裡。
(七)法乳一脈兩岸未通佛先通
迎接釋迦牟尼佛在世間唯一留下的佛指舍利來臺,這是佛教界奔走兩岸多年來,終於促成的一項佛界美事,是海峽兩岸的佛門盛事。
兩岸的佛教,其實是一脈相承、同根同族的。臺灣很多法師和方丈都是從祖國大陸東渡的。在這次活動,根本感覺不出佛教中有兩岸之分,而且還促成了臺灣佛教界的聯合。
臺灣佛教界有四大山頭、九大門派、五大團體,團體各歸各的,甚至互相矛盾,這一次卻組團到西安迎接佛指舍利。這是臺灣佛教界難得一見的大聯合,確是"不看僧面看佛面"的體現。
佛指舍利在臺供養的第二天,中國大陸佛教界與臺灣佛教界共同舉行了"恭迎法會"。
恭迎法會將臺灣佛教界"四大山頭"和"九大門派"匯集一處,是難得一見的場面,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法鼓山創辦人釋聖嚴法師及中臺禪寺惟覺老和尚均親自出席盛會,慈濟佛教基金會也由副總執行長陳紹明代表與會。
所謂臺灣佛教界的"四大山頭",指的是佛光山、法鼓山、慈濟及中臺禪寺,分別由星雲大師、聖嚴法師、證嚴法師及惟覺老和尚帶領。四大佛教團體旗下信眾人數至少超過五百萬人。"九大門派"則是大崗山派、月眉山派、開元寺派、法雲圓光派、大仙寺派、觀音山派、萬佛山派、清涼山派及東和寺派,也是臺灣佛教界的主要門派。
臺灣媒體對佛指赴臺供奉都做了大量報導,電視、平面媒體、電子媒體的報導都很廣泛,也突出了"兩岸文化同根"這一點。臺灣的"獨派"和一些"獨派"媒體,在這個問題也沒有太大的反對聲音。
法國的一家報紙報導說,佛指舍利把臺灣與祖國大陸連在一起。
佛指送臺灣供奉,而且取得這樣的效果,主要是雙方在商談過程當中排除了政治的障礙,拉近了兩岸的距離。
按照原來的規定,飛機從西安起飛後一定要經香港,換另一架飛機再飛臺北,因為兩岸沒有直航。商談的結果是用同一架飛機,人不下來,佛指舍利也沒有下來,換個機號便直接從香港飛到臺北,省了很多麻煩;從臺北機場出來時,也受到很高規格的通關待遇,這是對政治障礙的一種突破。
兩岸有一個很強烈的願望,就是大家都追求和平、安定。臺灣星雲法師領團到西安,後來在西安宣讀祈願文,他在臺灣的每一場法會都宣讀祈願文,表達兩岸民眾祈求"友愛一致,和平相處"的願望,並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促成兩岸和平統一。臺灣佛教界另一位德高望重的唯覺老和尚則說,兩岸仍未"三通",惟佛已先通,"不看僧面看佛面",在目前的世界形勢下,這次活動使兩岸提前"三通"。
這樣規模的活動,是兩岸文化、宗教交流所前所未有的。臺灣組織了一個迎接團到中國,實際上也做了很多參訪;中國的護送團到了臺灣,也參訪了臺灣主要的聖地,這種交流是空前的。
在臺期間,佛指舍利護送團成員在佛光山星雲大師的陪同下,前往位於臺北縣金山的法鼓山參訪。大陸佛指舍利護送團還參訪了佛光山、佛光大學。藉由佛指舍利來臺的機會,佛光山星雲法師、大陸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聖輝法師及慈濟證嚴法師等兩岸佛教界領袖,於2月26日齊聚花蓮慈濟靜思堂交流兩岸佛教文化。
葉小文說,今日佛指舍利來臺是因為過去諸山長老種下的善因,他也相信,此次護送佛指來臺種下的善因,定能為未來兩岸交流結出善果。
臺灣恭迎委員會成員透露,臺灣佛教界恭迎團前往西安恭迎佛指舍利時,一群信眾曾親眼目睹天上祥雲呈現蓮花狀,而數月不曾下雨的陜西竟然連日降雨(佛教稱之為"佛降甘露"),信眾直呼"不可思議"。信眾們都覺得佛祖慈悲眾生,以甘露滋潤大地。
星雲大師說,兩岸能和諧相處,永久和平,這是他迎接佛指舍利的最大心願。(據人民網作者:聶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