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吃阿司匹林防心梗,擔心用藥風險,隔天服用更安全?闢謠來了

2020-12-20 李藥師談健康

阿司匹林是一個百年老藥,經過多年的應用,它的解熱鎮痛作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新型藥物所替代,但在心血管疾病預防領域,隨著臨床數據的積累,阿司匹林的基礎用藥地位卻一直無人撼動,雖然各個國家的心血管指南不斷更新,但對於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血栓預防,阿司匹林都是首先被推薦的抗血小板藥物。因此,有很多有心血管疾病問題或心血管疾病高危風險的中老年朋友,在經過合理評估風險的前提下,都是應該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來進行血栓的預防。

但很多朋友對於長期用藥,總是有著這樣那樣的擔心,其實這種擔心並不奇怪,相對於短期用藥來說,長期用藥的確更有可能出現藥物不良反應風險,而作為心血管疾病預防的基礎用藥,長期吃阿司匹林的用藥風險,當然也值得我們注意,有的朋友聽說:為了降低阿司匹林副作用,隔天吃阿司匹林也是可以的,這種用藥方式到底是否靠譜,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這方面的話題。

長期吃阿司匹林,要注意用藥風險

現在低劑量的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疾病,發揮的主要是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動脈粥樣硬化之所以會形成血栓,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由於動脈硬化斑塊破裂,引起凝血物質聚集所導致,從藥理作用上來說,阿司匹林能夠抑制血栓素A2的生成,從而達到抑制血小板聚集,減少斑塊破裂時引發血栓的風險機率,而多年來的臨床實踐也證明了,阿司匹林在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方面,確實有明確的藥效,綜合其藥效及用藥經濟性考慮,阿司匹林目前仍然是臨床上預防血栓的首選藥物。

但阿司匹林對於血小板聚集的這種抵抗作用,也是一把雙刃劍,這種作用在斑塊破裂,引起血小板等凝血物質聚集時,起到的就是預防血栓生成的正向作用,而當我們的身體出現其他的出血傾向或出血性疾病時,阿司匹林的這種抵抗作用,就會影響身體的凝血機制,引起身體出血風險的增加。而阿司匹林本身還對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損傷作用,因此,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朋友,應當特別注意出血風險增加的用藥安全性問題,特別是消化道出血,更應該特別注意。

對於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阿司匹林的這種預防作用能夠有效地減少心梗,腦梗等疾病的發生,這種健康獲益是巨大的,如果經過評估沒有禁忌或出血風險不大的朋友,都是應該長期堅持服藥的。很多朋友總是擔心服藥期間的出血風險,於是就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花式」用藥方式,隔天吃藥就是最常見的一種。

隔天服用阿司匹林,會降低阿司匹林的預防效果

很多朋友隔天服用阿司匹林,還真的不是隨便亂吃,而是基於這樣的一種理論依據:「阿司匹林能夠作用於血小板的整個生命周期」。這句話是沒有問題的,但有的朋友對這句話的理解卻存在很大誤區。

的確,阿司匹林對於抵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確實存在於血小板的整個生命周期,但發揮這種作用的前提是,阿司匹林能夠在我們的體內達到穩定的血藥濃度,之所以要求我們每天服用,長期服用,也正是為了讓藥物達到穩定的血藥濃度,從而更好的發揮藥效。

而如果選擇隔天服用阿司匹林,這就導致了我們的體內阿司匹林的血藥濃度服藥的一天正常,而沒服藥的一天偏低,這種一上一下的波動狀態,對於不斷新陳代謝的血小板來說,其抵抗抑制作用,一定是比如每日服用阿司匹林,保持藥物穩態血藥濃度更好的,因此,如果選擇隔天服用阿司匹林,會影響藥物對血栓的長期預防作用,而我們服藥的目的,本來就是為了獲得心腦血管的血栓預防獲益,這樣做會降低這種獲益,當然就是不值得的。

隔天服用阿司匹林,並不一定能夠減少出血風險

阿司匹林抵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夠預防血栓,也會加大身體的出血風險,對於血栓的預防,隔天服藥會影響預防效果,但對於出血風險的加大來說,隔天服藥卻並不能夠減輕這種風險。

並不是所有的人服用阿司匹林都會出現出血的問題,之所以出現出血的用藥安全性問題,除了阿司匹林藥物本身的藥理作用,還與患者的個人體質,對藥物的敏感性等方面有密切的關係,因此,不論是天天服用,還是隔天服用,都應該注意阿司匹林可能導致的出血風險,對於一些本身就有胃部疾患甚至是消化道出血傾向的患者,就更要密切關注,也可以服用一些胃黏膜保護劑(如拉唑類藥物等)來減少這種出血風險。

因此,對於阿司匹林導致出血風險來說,做好評估,密切關注,做好風險預防是重點,而通過隔天服用藥物的方式,試圖降低藥物可能導致的出血風險,是不靠譜的做法。

所以說,隔天服用阿司匹林,並不能降低藥物的不良反應風險,還會影響藥物本身的藥效作用,真的是沒有任何益處的一種用藥方式,也不推薦確需服用阿司匹林的心血管疾病朋友們這樣用藥。

最後,對於很多朋友擔心的阿司匹林用藥導致出血傾向加大的用藥安全性問題,如何保證用藥安全,給大家以下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評估自身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和血栓風險,確需服用的情況下,才服用阿司匹林。選擇低劑量(100mg或更低)的阿司匹林腸溶片,空腹服用讓其迅速通過胃部進入腸道。了解自身的出血風險情況,糖尿病患者,消化道潰瘍患者,本身有出血傾向的朋友,都是出血風險較高的人群,如果確需服用阿司匹林的,都要在服藥期間密切注意出血風險。服用阿司匹林的前12個月,是導致消化道出血的主要風險期,對於出血風險高的患者,可以考慮前6個月服用拉唑類藥物,後六個月服用替丁類藥物保護胃黏膜的方式來降低風險。服用阿司匹林除了有導致消化道出血的風險,其他出血風險也應注意,腦動脈硬化嚴重,有較高腦出血風險的朋友或有腦出血既往史的朋友,應當慎用阿司匹林。服用阿司匹林期間,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注意嚴格控制好血壓水平,如果血壓控不住,阿司匹林不如不吃。

相關焦點

  • 穩定斑塊預防血栓,吃阿司匹林、他汀如何保證用藥安全?請看此文
    對於有心血管疾病問題的朋友,如果遵醫囑規律用藥的話,對阿司匹林和他汀這兩類藥物一定都不陌生,在預防心梗腦梗等急性重大心腦血管事件方面,這兩個藥物目前仍然是臨床應用最為廣泛的藥物,對於長期用藥來說,我們除了要注意藥物的有效性以外,也要格外注意用藥的安全性。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一下,對於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藥的朋友,如何保證用藥安全的問題。
  • 為了減少阿司匹林的副作用,能不能隔天服,或是停藥一段時間再服
    有一位老年朋友跟華子說,他有動脈粥樣硬化,為了預防腦梗,一直在吃阿司匹林。但是擔心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有副作用,所以他採取隔天吃1片的方法,問華子這麼吃有沒有什麼問題?或是乾脆停藥一段時間,讓身體「緩一緩」,然後再接著吃?
  • 阿司匹林,真能預防心梗嗎?
    、治療和急救的文章後,有粉絲在後臺留言:「冀老師,現在有好多老人吃阿司匹林,說是能預防動脈硬化還能預防心梗,科學嗎?網絡上流傳這樣一種說法:「過了40歲,床頭需放「救命三寶」,其中一寶就是阿司匹林,覺得胸痛和胸悶時來兩片兒能救命,平時睡前吃一顆還可以預防動脈硬化和心梗。」阿司匹林儼然一個萬能的「神藥」!究竟阿司匹林是不是萬能的?今天我就針對阿司匹林的常見疑問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藥的科學使用。阿司匹林有嚴格的適應症要求,在治病同時也有導致出血等嚴重副作用的可能性。
  • 闢謠:阿司匹林吃吃停停,副作用風險小?醫生教你如何正確用藥
    對於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中老年朋友,還是要強調兩點——1. 是否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一定要經過嚴格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如果已有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要服用進行二級預防的情況,或者雖然沒有心血管疾病,但未來10年心血管疾病發病率超過10%的高危風險情況,可以考慮服用阿司匹林進行一級預防。
  • 阿司匹林預防血栓,一旦吃上就不能停?闢謠:這3種情況,應停藥
    阿司匹林是一個百年老藥,但同時也是一個在臨床心血管領域,目前仍然被廣泛應用的心血管藥物。很多朋友不敢吃阿司匹林,是因為聽說,這種藥只要吃了就不能停,但實際的情況並非如此,如果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確實需要,在保證用藥安全的情況下,阿司匹林往往需要長期服用,但在某些情況下,卻完全可以考慮停藥或者是應該停止用藥。
  • 阿司匹林和他汀天天吃,到底是獲益大還是風險高?醫生為您講清楚
    為了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復發,很多朋友都在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長期服用這兩種藥物,到底是獲益大,還是風險大?眾說紛紜,更有朋友把這兩種藥物說成要人性命的毒藥。真相是什麼?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規避風險?今天我們就聊一聊這方面的問題。什麼情況下需要用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
  • 吃阿司匹林得了心梗?這種藥不是用於預防心梗的嗎?到底怎麼回事
    如果是急性心梗應該由心內科行介入治療,但是患者同時又有消化道出血,所以只能保守治療了。患者有冠心病,所以一直吃阿司匹林,由於最近一直有胸口耐受,以為是心臟病犯了,所以自行加大阿司匹林用量,把原來每天一片的藥改為早晚各一片。
  • 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停用幾天就會失去預防心腦血管病的作用?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阿司匹林作為預防心腦血管病發生的常用藥,目前服用者眾多,而阿司匹林可能引起出血性疾病的發生是很多人最擔心的不良反應之一,於是有些人便自作主張把每天服用改成了隔天服用,或是每兩三天服用一片,或者乾脆服一個月停一個月,認為這樣既可以保持阿司匹林預防心腦血管病的作用
  • 阿司匹林可以長期每天吃嗎?長期服用有何危害?
    很多中老年朋友都在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但這個藥到底能不能長期吃,為什麼吃,很多朋友卻並不清楚,今天李藥師就繼續來為大家講解阿司匹林。
  • 阿司匹林的作用能持續10天左右,可以隔一天吃一次嗎?藥師詳解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預防血栓形成,從而減少心梗、腦梗等血栓性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不僅如此,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肯定了阿司匹林的療效,治療阿爾茲海默症、降低糖尿病死亡風險、減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進展、增強抗癌藥物的療效、幫助修復蛀牙、降低結腸癌發病風險、降低消化道癌發病率等等。
  • 阿司匹林吃了會出血,不吃還怕腦梗,到底怎麼選?
    阿司匹林是一種讓人又愛又恨的藥物,吃上它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但是又有出血的風險。所以,人們在喜歡它的同時也非常擔心它的副作用,到底該怎麼辦,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方面的問題。 為什麼阿司匹林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 天天都在吃阿司匹林為什麼還會心梗、腦梗?
    其實,這個問題在臨床還是比較常見的,很多冠心病的朋友,陳舊性心梗,陳舊性腦梗的朋友,按照醫囑,堅持每天吃阿司匹林,可是仍有部分人再次發生心腦血管疾病,再次心梗、腦梗。(心血管王醫生正式授權原創保護,如有竊取者一定追究法律責任。)這是為什麼呢?吃阿司匹林難道沒有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嗎?
  • NEJM:5萬人數據支持阿司匹林防肝癌?前提是你吃對了
    醫學之聲導語:5萬人數據支持阿司匹林防肝癌?前提是你吃對了!近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新發表一篇重要論文,分析了超5萬名瑞典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數據,其中14205人服用阿司匹林,在中位7.9年的隨訪中,有1612例肝癌新發病例。
  • 阿司匹林和丹參滴丸有何區別?注意3個方面風險,用藥更安全
    對於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比如做了搭橋手術或放了支架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對於沒有發作心血管疾病,但是存在心臟病家族史、肥胖、吸菸、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病等諸多心血管疾病風險,經過綜合評估,屬於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10年內超過10%機率的高危風險患者,都是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來抵抗血小板凝集,預防血栓的。因此,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主要作用就是減少血小板的聚集,從而減少血栓形成風險。
  • 阿司匹林吃了怕出血,不吃怕腦梗,到底怎麼辦?醫生為您講清楚
    阿司匹林是一種讓人又愛又恨的藥物,吃上它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但是又有出血的風險。所以,人們在喜歡他的同時也非常擔心他的副作用,到底該怎麼辦,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方面的問題。為什麼阿司匹林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 心梗突發,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和速效救心丸吃哪個?一文說清
    天氣越來越冷了,這幾天的冷空氣已經讓很多地區的氣溫降到了零度一下,每年的冬季都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對於本身就動脈粥樣硬化較為嚴重,心血管狹窄風險較大,斑塊不穩定的老年朋友,就更要多注意心梗的發生風險,當急性心梗發作時,及時的就醫救治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在等待急救的時間裡,要不要吃什麼藥物來緩解或降低風險呢?
  • 雷貝拉唑能夠長期服用嗎?醫生:這3個風險要注意
    有消化道出血風險,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胃黏膜保護。在說長期吃雷貝拉唑的副作用前,我們先來說一下這個藥的使用療程問題,因此這個「長期」,應該是在療程規定範圍內的長期,而不是每天不舒服就吃,成幾年十幾年服用的長期。
  • 心梗突襲時,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和速效救心丸,到底該吃哪個?
    阿司匹林有著「神藥」的美譽,它的發明,大大地降低了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發病率。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血小板凝集、預防血栓的形成和減少心梗發生率,是冠心病患者的常規用藥。心臟病突然發作時,特別是心梗這種很危險的心臟病,一般是不會用阿司匹林來救急的。它的起效比較慢,至少需要幾個小時才能發揮作用。
  • 阿司匹林什麼時間服用最好?能否與他汀類藥物一起吃?
    最近有患者留言諮詢關於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能不能同時服用的問題,可能這也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所以筆者特意寫了這篇文章,希望能夠解答大家的疑惑。首先來簡單的了解一下這兩款藥物。阿司匹林是抗凝藥物,對血小板有抑制作用,能夠阻止血栓的形成,從而降低發生心梗和腦梗的風險;他汀類藥物是效果最好的降脂藥,也是指南推薦的降脂首選藥物。當然它更重要的作用是保護血管,起到抗炎、穩定粥樣斑塊的作用,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
  • 心血管王醫生為您詳解冠心病用藥——阿司匹林
    原創 心血管王醫生 心血管王醫生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對我們的危害不言而喻,心血管疾病已經超越癌症成為危及我們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我們一方要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來預防冠心病,同時不得不長期服用冠心病的相關用藥,積極有效的控制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