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5萬人數據支持阿司匹林防肝癌?前提是你吃對了

2020-12-14 澎湃新聞

醫學之聲

導語:5萬人數據支持阿司匹林防肝癌?前提是你吃對了!

近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新發表一篇重要論文,分析了超5萬名瑞典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數據,其中14205人服用阿司匹林,在中位7.9年的隨訪中,有1612例肝癌新發病例。

阿司匹林服用者肝癌累積發病率為4.0%,而非阿司匹林服用者中這一數字為8.3%。調整其它影響因素後,阿司匹林服用者的肝癌風險降低了31%。

相較於服用阿司匹林3個月-不足1年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服用3年-不足5年肝癌風險降低34%,服用5年及以上降低43%。

這項研究帶來了好消息,因為目前沒有已批准的藥物,可以預防病毒性肝炎患者發生肝癌。對於一些有阿司匹林適應症(中風、急性心梗等)的B肝患者,不妨了解一下阿司匹林降低肝癌風險的潛力。

不同於平民藥物,阿司匹林解鎖的防癌技能屈指難數。

2019年10月,一項來自美國馬裡蘭羅克韋爾國家癌症中心的回顧性研究顯示,阿司匹林可以改善膽道癌患者的生存期,包括膽囊癌、膽管癌、壺腹癌、重疊病變(JAMA Oncology)。

2019年4月,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者對常規NSAIDs應用與有乳腺癌家族史女性的乳腺癌風險進行了大型隊列研究,顯示前瞻性隊列中,常規應用阿司匹林與乳腺癌風險降低39%有關,回顧性+前瞻性聯合隊列中風險降低37%(Breast Cancer Research)。

2019年初,一項近1300萬韓國人群分析發現,與未使用阿司匹林者相比,使用阿司匹林5-6年、7-8年和9年,肺癌風險分別降低4%、6%、11%,特別是老年和非糖尿病人群(JAMA Network Open)。

能不能服用阿司匹林防癌?

2016年Ann Intern Med發表了阿司匹林作為心血管疾病和結直腸癌一級預防(病因預防)指南,推薦10年心血管風險≥10%且無出血風險增加的50~69歲人群,應考慮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心血管病和結直腸癌。

在預防復發方面,2017年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指南建議,早期結直腸癌根治術後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作為癌症二級頂防(阻止已有疾病進展)。

但是,並沒有哪項實驗結果能肯定阿司匹林具有抗癌的絕對功效,對某些癌症的發生率、某些人有作用,針對另外一個人卻不一定有效。因而,不能簡單地照搬,建議每日服用阿司匹林防癌,還為時過早。

哪些人需要吃?哪些人不適合吃?

《2019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中的應用中國專家共識》:用藥前須提前治療消化道活動性病變(包括根除幽門螺桿菌),堅持健康生活方式(戒菸、慎酒、科學膳食及運動),高血壓患者須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

可以考慮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

40~70歲成人,初始評估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10年預期風險≥10%,且積極幹預後仍有≥3個主要危險因素控制不佳(如早發心血管病家族史)。

不建議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

年齡>70歲或<40歲,正在使用增加出血風險的藥物(抗血小板藥、抗凝藥、糖皮質激素、非甾體抗炎藥),有胃腸道出血、消化道潰瘍或其他部位出血史,血小板減少,凝血功能障礙,嚴重肝病,慢性腎病4~5期。

怎樣吃才規範?

因消化道損傷風險隨劑量加大明顯增加,建議長期服用者保持每日最低有效劑量75~100mg。

目前國內銷售的阿司匹林,依據劑型分為2種:

阿司匹林腸溶片,外有一層腸溶膜,使其到達十二指腸鹼性環境後分解,若混在食物內,易增加胃內溶解機會,故空腹服用效果最好;

普通阿司匹林,在餐後服用,可減輕胃腸道刺激。

對於阿司匹林早上還是晚上服用的問題,尚存爭議。

從藥物作用特點出發,其與血小板結合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不可逆,在血小板的存活時間內會發揮作用,故早晚區別不大;

從生理學角度,清晨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時段,且血小板活躍;目前應用的多為腸溶片,血藥濃度達峰需要3~4小時;服用的多為老年人,胃排空滿,藥物作用需要的時間更久。因此,建議晚上服用腸溶片。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長期堅持,不漏服。

如何減少出血風險?

2019年,發表在JACC的分析納入了ASPREE、ASCEND和ARRIVE研究,使其成為目前阿司匹林用於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最大規模、最新的結果,顯示阿司匹林組出血性中風和主要胃腸道出血的風險顯著增加,同時胃腸道潰瘍風險增加。

為減輕阿司匹林損害,用藥監護是關鍵。

服用阿司匹林12個月內為消化道損傷多發階段,3個月時達到高峰期,應定期檢查血常規及糞便潛血試驗,尤其是前述出血高風險人群。

有消化性潰瘍史須加強監測,在醫生指導下聯用質子泵抑制劑或H2受體拮抗劑。

當出現血腫、鼻衄、牙齦出血、泌尿生殖器出血,血便、黑便,虛弱、蒼白、低血壓等貧血症狀,應及時就診。

參考文獻

[1] 2019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中的應用中國專家共識 [J/OL]. 中華心血管病雜誌, 2019,2:e1000020 (2019-08-19).

[2] Jackson, S.S.,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Aspirin Use and Biliary Tract Cancer Survival. JAMA Oncol, 2019.

[3] Kehm et al. Regular use of aspirin and other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nd breast cancer risk for women at familial or genetic risk: a cohort study. Breast Cancer Research (2019) 21:52

[4] Association of Long-term Use of Low-Dose Aspirin as Chemoprevention With Risk of Lung Cancer. JAMA Netw Open. 2019; 2(3):e190185.

[5] Simon TG, et al., (2020). Association of aspirin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liver-related mortality. N Engl J Med

[6] 中國醫學論壇報今日循環

[7] http://annals.org/aim/article/2513179/aspirin-use-primary-prevention-cardiovascular-disease-colorectal-cancer-u-s

[8] Abdelaziz HK, Saad M, Pothineni N, et al. Aspirin for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J]. J Am Coll Cardiol, 2019,73(23):2915-2929.

來源:醫學之聲

作者:夢秋雪

- END -

原標題:《NEJM:5萬人數據支持阿司匹林防肝癌?前提是你吃對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阿司匹林可以預防心梗、腦梗,但你真的吃對了嗎?
    阿司匹林是預防腦梗、心梗的「特效藥」,但是卻有可能會導致胃出血,「吃還是不吃」,這是個問題。 你需要吃阿司匹林嗎?你的阿司匹林吃對了嗎?
  • 阿司匹林可以防腦梗嗎?
    中風除了腦栓塞,還有可能是發病機制截然相反的腦出血,你又知道嗎?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呂田明主任醫師和楊燦洪博士為大家詳細講解了中風的日常預防和治療。中風不都是腦梗死呂田明介紹,腦卒中是指腦部或支配腦部血管發生病變,從而引起大腦血液循環障礙,腦組織受損的一組疾病。腦卒中其實有兩大類,病理機制還完全相反。
  • 2分鐘看懂NEJM:利伐沙班治療外周動脈疾病
    方法在一項雙盲試驗中,我們將已完成血運重建的外周動脈疾病患者隨機分組,分別接受利伐沙班(每日2次,每次2.5 mg)+阿司匹林治療或安慰劑+阿司匹林治療。主要療效結局是由急性肢體缺血、血管原因大截肢、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或心血管原因死亡構成的複合結局。
  • 長期吃阿司匹林防心梗,擔心用藥風險,隔天服用更安全?闢謠來了
    阿司匹林是一個百年老藥,經過多年的應用,它的解熱鎮痛作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新型藥物所替代,但在心血管疾病預防領域,隨著臨床數據的積累,阿司匹林的基礎用藥地位卻一直無人撼動,雖然各個國家的心血管指南不斷更新,但對於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血栓預防,阿司匹林都是首先被推薦的抗血小板藥物
  • 「神藥」阿司匹林,長期吃有什麼副作用?很多人仍一頭霧水
    核心提示:最近一項分析了73萬人數據的研究發現,二甲雙胍、阿司匹林、他汀的聯合使用,與肺癌發生和死亡風險低有關。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二甲雙胍、阿司匹林、他汀是如何「成團出道」的吧。 對於「三高」病人來說,阿司匹林、二甲雙胍和他汀是再熟悉不過的「老朋友」,可謂是界內的三大天王。但你是否想過,他們還可以強強聯手?
  • NEJM深度綜述:肝細胞性肝癌
    原發性肝癌以肝細胞性肝癌(HCC)為主。在全球範圍內,肝癌是導致癌症相關死亡的第四大常見原因,在發病率方面排名第六。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年度預測,估計2030年將有100多萬患者死於肝癌。
  • 口腔差的人:牙齦出血、口腔潰瘍等,肝癌風險增75%
    每天負責五臟六腑各處的毒素分解和排出,但它的痛感神經卻不敏感,因此肝癌早期一般沒有特異性的症狀,等出現疼痛、腹脹、乏力、黃疸等時,多已是中晚期,80%的患者已無法接受手術治療,所以必須及早做好防範。最近,一項涉及47.6萬人的大數據顯示,口腔健康不良與75%的肝癌風險增加有關。
  • 阿司匹林地位遭到多項研究衝擊
    然而,「神藥」阿司匹林遭遇的衝擊還不止於此。ACC年會上公布的其他多項大型研究結果,對阿司匹林也沒手下留情。Lopes博士解讀數據表示,「對於大多數患者,沒有必要加用阿司匹林治療。」 多項研究支持支架術後停用阿司匹林 目前指南建議,患者在接受支架植入術後需接受至少12個月的雙重抗血小板治療(DAPT),即服用阿司匹林和P2Y12抑制劑。
  • 闢謠:阿司匹林吃吃停停,副作用風險小?醫生教你如何正確用藥
    有朋友問,阿司匹林可以吃一天停一天嗎?或者吃一個月,停一個月?這樣是不是副作用小一點?真的不建議您採用這樣的服藥方式。阿司匹林長期用藥前,除了要對適應症做充分評估,對於長期服藥的副作用風險也要進行充分評估。舉個例子:對於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但服用阿司匹林時處於胃潰瘍的活動期,那麼服用阿司匹林的胃出血風險就會大於用藥的健康獲益,一般就不推薦服用阿司匹林做一級預防了。另外,有凝血功能紊亂、重度肝病、腎衰竭、血小板減少等問題的患者,一般也是不推薦使用阿司匹林的。
  • 醫者名片|阿司匹林怎麼吃才好?早上還是晚上?餐前還是餐後?
    提到阿司匹林,大家都不陌生。阿司匹林是百年老藥,臨床應用廣泛。小劑量阿司匹林能夠抑制血小板的釋放和聚集,防止血栓形成,預防心梗、腦梗等疾病。很多人在用藥期間都有著各種各樣的疑問:是空腹吃好,還是飯後吃好?早上起來吃好,還是睡覺前吃好?吃阿司匹林胃痛,需要停藥嗎?
  • 經常吃阿司匹林好嗎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阿司匹林是一種非甾體抗炎藥,從字面上來看,它是一種抗炎藥,其實它不僅僅只有這一個作用,它還具有解熱鎮痛的作用、抗風溼、預防血栓、治療膽道蛔蟲等等。那麼阿司匹林有副作用嗎?經常吃阿司匹林好嗎?肝腎損害阿司匹林的副作用還包括肝腎毒性,阿司匹林在肝臟中進行分解然後同過腎臟排出體外,所以在分解阿司匹林時就需要使用肝臟和腎臟的功能導致肝功能和腎功能下降,所以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三、不適宜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
  • 天天都在吃阿司匹林為什麼還會心梗、腦梗?
    阿司匹林作為預防心腦血管的的基石用藥,經過了上百年的考驗和無數實驗數據和無數人的驗證,是明確有益的,且已經給,正在給無數朋友帶來好處,減少病痛,延長壽命。我們看看最新的研究,歐洲人對60多萬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的追蹤研究發現,停用阿司匹林,心梗風險增加了大約37%。
  • 15年近8萬人研究結果:膽結石或會增加人群患肝癌和胰腺癌風險
    Liver International,doi:10.1111/liv.14456胃腸道癌症是全球最致命的癌症類型,據2018年全球癌症數據顯示,引發人類死亡的十大癌症類型中有5種都是胃腸道癌症,包括結直腸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胰腺癌,在中國癌症相關死亡的5種主要癌症類型中,男性群體中有4種是胃腸道癌症,女性群體中有3種是胃腸道癌症。
  • 阿司匹林對冠心病有啥好處?吃多少?啥時候吃?
    阿司匹林對冠心病有啥好處?吃多少?啥時候吃?冠心病的人為啥要吃阿司匹林?冠心病是因為心臟血管內長期垃圾堆積,形成斑塊,導致狹窄,當狹窄大於50%的時候,就會引起冠心病。這個斑塊斑塊如果破裂,就會形成血栓,堵死血管,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 我國每年肝癌死亡超30萬人!醫生:3個行為是「肝臟殺手」,注意
    肝癌在我們國家的發病率比較高,約為0.02%,是西方國家的4到5倍左右,每年因為肝癌死去的人超過了30萬人!而肝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一旦查出來往往就是晚期,晚期肝癌的五年生存率約為5%,通常臨床上很少有存活過一年以上的患者。而且現在調查發現肝癌越來越變得年輕化,不在僅僅是中老年人的「專利」,為什麼現在肝癌的患者會變得越來越多呢?其實和我們生活中的一些不健康生活方式有關係,下面就讓我們來簡單的了解一下。
  • 阿司匹林可以長期每天吃嗎?長期服用有何危害?
    很多中老年朋友都在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但這個藥到底能不能長期吃,為什麼吃,很多朋友卻並不清楚,今天李藥師就繼續來為大家講解阿司匹林。
  • 什麼情況下,可服用阿司匹林?醫生給出6個回答,你用對了嗎
    前段時間,63歲患有哮喘的周大伯,感覺有點頭痛,就從家裡藥箱裡翻出了一些阿司匹林服用。誰知道服用阿司匹林後,原本病情平和的哮喘突然發作。來到醫院,經過醫生仔細的詢問檢查後,醫生得出結論:「導致你哮喘突然發作的元兇應該是阿司匹林。」醫生對周大伯說道。為何哮喘患者不可以服用阿司匹林?
  • 最新全球癌症大數據發布: 新增病例2450萬人,死亡960萬人
    近日,美國華盛頓大學衛生計量與評估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利用全球疾病負擔(GBD)研究報告中的數據,對195個國家和地區的癌症發病率、死亡率和傷殘調整壽命年等指標進行動態監測與評價,從而為各國政府制定衛生政策和分配衛生資源提供決策依據。
  • 吃了10年的阿司匹林,有了輕微的腦出血,以後還需要繼續吃嗎?
    為了預防血栓,在10年前又加服了小劑量阿司匹林。但是前陣子有了輕微的腦出血,雖然不嚴重,但心裡很害怕。想問問他的腦出血是不是因為服用阿司匹林引起的,現在病情控制了,以後還要不要吃呢?
  • 這類人群,吃阿司匹林可能很危險!做好一件事,腦出血早早發現~
    預防腦出血,吃阿司匹林就可以了嗎?第四位叔叔三年前發現血壓高,稍微運動量大一點就喘氣費勁,到醫院檢查有早搏和心臟偷停,現在吃阿司匹林控制還算可以。在他們的故事中,我們發現了共同的高危因素——高血壓以及服用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