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摔壞腿,嫌媳婦給吃稀飯、白菜,媳婦:「媽,您忘性可真大」

2020-12-17 淘奇情

對於婆媳關係小陶寫過好幾篇文章。可能是自己也處在婚姻中,有感而發的緣故。回顧自己的婚姻之路,小陶覺得還是幸運的,因為我的婆婆總體說起來,還是一個不錯的人。

婚後不久,小陶流產過一個孩子,坐了個「小月子」。小陶那時年輕,覺得沒必要這個不能那個不能的講究那麼多,身體恢復後,就想出去透透氣,順便買兩件衣服美一下。

沒想小陶穿戴好正要出門,被婆婆攔了下來,用自身經歷告誡我落下「月子病」的後果。後來還把這事告訴了母親,被母親好一頓訓斥。小陶那時認為婆婆好多事兒。

那時小陶單位離家不太遠,騎自行車的話也就十五分鐘。每天中午小陶回家,桌子上早擺好了飯菜等著,只用坐下來開吃就可以。

其實,小陶有陣子特別不想回家吃午飯,想跟同事們打個牌或者聚在一起聊個天什麼的。但婆婆說自己年輕時總吃帶的飯,吃壞了胃口,現在想保養也保養不好。而小陶的胃口也不好,所以堅持讓回家吃些熱乎的飯菜,對身體好。儘管那時婆婆還帶著大伯子的孩子,做午飯的確是累人。

從小陶和婆婆的相處過程中,小陶體會到,婆媳間的相處重要的是誠心。你能從她的說話和做事中知會到一個人是在真心待你,還是在假意湊合。

真心待人的,能迅速拉近兩顆心的距離;而假意對你,掩飾再好也像隔了層紗,相處再久也還是不溫不火。

那些說婆媳關係不好的,多半因為婆婆對媳婦像個外人,只做表面的功夫,換來的是媳婦對婆婆的敷衍,所謂你有初一我有十五,也就是這個樣子吧。

婆婆摔壞腿,嫌媳婦給吃稀飯、白菜,媳婦:「媽,您忘性可真大」

說了這麼些,是小陶昨天跟妹妹聊天,聽到她講同事的事情,有感而發。她的同事叫楊子涵,最近婆婆大人「光臨」寒舍,想起以前種種,楊子涵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終於招來了婆婆的「感同身受」。

但楊子涵並沒有感到快意,而是說,婆媳爭鬥中,沒有完勝,有的只是共輸。

妹妹說,楊子涵在單位是有名的「毒舌」,對人對事的評價「穩、準、狠」,幾句話就讓人印象深刻。

有次她說「我們家鳳凰」的事兒,妹妹挺納悶,聽到後來她才明白,楊子涵是在說她的老公。從那以後,妹妹找她老公也稱,「你們家鳳凰」。

楊子涵的老公張天佑,也是妹妹單位的,是個悶頭做事的技術員。工作能力超強,但因為生性耿直,又不太會處理各種關係,錯過好幾次提幹的機會,到現在也只做到技術組組長的位置。

對此張天佑倒是無所謂,該幹嘛幹嘛,楊子涵卻耿耿於懷。當初她放棄了追求自己的「優秀」男,非要嫁給張天佑,就是看到他是支「潛力股」。

沒想自己看走了眼,張天佑的潛力沒發揮出來,倒是個地道的「鳳凰男」,所以她常叫自己那口子,「我們家鳳凰」。

楊子涵到婆婆家,婆婆三句話不到,一準扯到兒子身上,開啟重複八百遍的表揚兒子「可好」的模式。

張天佑是家裡的老大,從小就是個「可好」的孩子。張媽生三妹時,張天佑個子還沒灶臺高,就踩著凳子燒水,還學著做飯。有一次沒踩穩摔下來,左眉角磕了道很深的口子,現在還留有一道疤。

還有一次,張天佑坐在灶臺邊看書,引燃了褲角才知道。張媽說,那時她就看出這個兒子不簡單,將來一定會是塊「可好」的讀書料子。

果然張天佑不負眾望,考了個「可好」的大學,並且留在「可好」的省城,還娶著個楊子涵這個城裡媳婦,話語裡滿是驕傲。

婆婆說到楊子涵時,那個「可好」就自動抹了去,可見,她打心眼裡也沒認同這個城裡媳婦。

楊子涵生兒子時,請婆婆來伺候月子,沒想到孩子還沒生下,婆婆已經跟楊媽吵了兩架。婆婆不讓楊媽來看女兒,說她們那裡的規矩,女兒生娃不能見親家媽,以防女兒見到媽嬌氣,延長產期增加痛苦。

本來也是好意,但婆婆說出來就變了味,哪有生孩子不疼的,就她不行?嫁到我家來,就得按我家的規矩走……楊媽氣不過,跟親家互懟起來,還是張天佑兩頭勸。直到這邊楊子涵生出了娃,才好歹平息下來。

楊媽本來想著跟親家一起照看女兒,這下也不好呆在女兒家。楊子涵還不知婆婆和母親吵架的事兒,幾次想叫母親來,都被張天佑找理由糊弄了過去。

但是看到總是婆婆白菜、稀飯的端來,楊子涵實在沒胃口。想吃豬蹄子,得等張天佑回家熬。張天佑雖然從小做飯,可也做的些粗茶淡飯,對付不了楊子涵這個肉食動物的胃。

就這樣,婆婆也是只伺候了楊子涵半個月,便找各種理由回了家。所以,楊子涵的後半個月子是母親接手的。又知道了自己生孩子時,婆婆和母親吵架,對婆婆更加不感冒,說起來也是有「月子仇」的。

這些年,楊子涵對婆婆敬而遠之,只過年時,一家三口去婆婆家小住兩天,一晃就十多年過去了。

前一陣子,婆婆外出時摔壞了腿。張天佑幾次回家,看到母親瘦得脫了相。家裡,兩個妹妹遠嫁,父親也不會做飯,母親頓頓買飯又心痛錢,只好湊合著隨便吃。於是,張天佑跟楊子涵商量,想接她過來養一陣子。

楊子涵對此表示,接過來沒問題,但你的母親你伺候,我只能做到自己吃什麼,她就吃什麼。

開始幾天,張天佑又是排骨、雞、魚地做,婆婆那素食的胃,竟然也能吃下不少。接下來,張天佑被安排出差,臨出門時,他叮囑妻子,那個老婆,冰箱裡我都買好了,你想做就做些吃……

但楊子涵想起月子裡的種種,有些不甘心伺候婆婆,於是也學了她當初的做法,頓頓白菜、稀飯,反正兒子也住校。接連三天,婆婆叫喚開來,果然是媳婦不如兒啊,兒子一走,連點肉沫也見不到了呢。

媽,您忘性可真大啊。我月子裡不也是這樣吃的麼。您那時不是老說「虛不受補麼」,我看您現在也是這種情況,就吃些家常的就可以了……

婆婆被懟得禁了聲,但楊子涵心裡一點也不痛快,可是也不甘心拿出誠意對婆婆……

要說婆媳間的「大事」,除了看結婚時婆婆的表現,再有就是媳婦「坐月子」時了。女人從婚前的天真爛漫,到婚後初為人婦,又初為人母,角色轉換頻繁,沒做好心理準備的,一時還真有些手中無措。

這時,婆婆如果搭把手,誠心誠意把媳婦當做自家人對待,會減小女人的心理落差。但婆婆如果因為自身經歷或者打心裡對媳婦有偏見,認為年輕人太嬌情,太不經事兒,而怠慢了她,那麼,婆媳之間很容易埋下一顆怨恨的種子。

隨著時日的增長,這種子會破土發芽,長成一棵纏繞在婆娘間的藤。這樣的婆媳就算離得再近,也隔心隔肺地親近不了,表面上看著一家人,其實相處不如外人。

小陶建議,婆婆先要放下成見,不要因為自己曾經受過婆婆的欺負或者不公正待遇,想在媳婦這裡找補回來,擺擺做家長的架子。

娶進了家門,媳婦就是自家人。誠心待她,將來媳婦也會回報婆婆以誠意,可以享受老有所依,還可以享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

相關焦點

  • 經典「壞婆婆」不喜歡媳婦的幾種表現
    01女人在嫁人選擇老公時要選擇一個好老公,也要好好看看他的家人,如果碰到·一個不好相處的婆婆,那你們之間的相處可就難多了。婆媳關係是最難相處的一種關係,就算相處再好的婆媳也會發生矛盾,在婆婆眼裡兒媳做什麼都是錯的。
  • 壞婆婆九大特徵表現 婆婆不喜歡媳婦的表現
    女生嫁人不光要看對方人品,還要看它背後的家人如何,好不好相處,如果碰上一個壞婆婆那就慘了!壞婆婆九大特徵表現婆媳之間的關係很微妙,需要雙方面一起努力,有時往往會因為生活中的瑣事而心存芥蒂。做婆婆的一定要注意以下九點,不要被劃分到「壞婆婆」的行列中。1:看不得兒子對媳婦好有些婆婆不能正視自家兒子和媳婦的關係,總以為媳婦就是她和兒子之間的第三者,好容易養大的兒子,憑什麼被搶,所以看到兒子對媳婦好就吃醋。
  • 非洲媳婦嫁到中國,頭頂著50斤白菜運樓上,婆婆折服:比我還能幹
    相距十萬八千裡的兩個地方,習俗也真是相差甚遠了,一個名叫tina的非洲媳婦嫁到中國的農村,引發了一連串讓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去認識一下這個非洲媳婦,她用頭頂了50斤的白菜,看她婆婆怎麼說?
  • 媳婦帶娃,婆婆工作,太丟人了
    媳婦帶娃,婆婆工作,太丟人了?老公中午回來吃飯,吃到一半跟我說,有人給媽找了份工作,是去飯店幫忙洗碗的,她問我要不要去。老公說他都不知道怎麼回答,讓她去吧,又覺得自己老婆年輕的在家帶娃,媽年紀大了還要出去工作,周圍鄰居肯定會有很多閒言閒語的。如果不讓她去,兩個老的一整天就抱手坐著等吃,又不好,唉唉,真難做人。今年我一直自己帶女兒,婆婆、公公跟著小兒子一起生活,小叔子有兩個女兒。
  • 坐月子弟弟給媳婦送補品,脫掉衣服幹活,媳婦讓我連夜賣車
    這本婆媳無字經書,很多婆婆媳婦都念不好;而我們家的媳婦與老媽卻念出了婆媳經的真諦。我和媳婦結婚後,媳婦看我沒有一個正經職業,拿出婚前她打工多年的積蓄,讓我去城裡學一門技術傍身。我帶著錢來到城裡,進了一家電腦培訓學校,學習了整整一年。
  • 媳婦鬧、丈夫哭、婆婆要跳河,這個幸福的小家怎麼了?
    媳婦雨欣和婆婆鬥嘴,兩人專揀難聽話說。鬥到急處,媳婦一腳踹到婆婆腿上。這下可算捅了馬蜂窩,六十多歲的婆婆受不了這般屈辱,情急之下奔向河邊,要跳河自盡。趙軍為此事動手打了媳婦兒,媳婦兒也嚷嚷著這日子過不下去了,要和趙軍離婚。趙軍一個三十多歲的大男人,站在馬路邊兒,直抹眼淚。
  • 做媳婦的為什麼都討厭婆婆,原因該看看
    從古到今婆媳之間的矛盾,都是媳婦最怕的問題。如果找到的不是一個可以為自己挺身而出的老公,那真的是苦不堪言。國內大多數男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處理不好婆媳之間的關係,其中男人佔主要原因。一起具體看看做媳婦的為什麼討厭婆婆。
  • 婆婆抱怨媳婦懶,而媳婦說了十句話,婆婆瞬間沉默。
    作者:寶寶知道 👉知足常樂👈1、您兒子只是個普通人,沒有你想的那麼了不起,他娶到你的兒媳婦並不是人家姑娘高攀了你們家,要珍惜兒媳婦。2、兒子有多懶,我們做母親的都清楚,別再說您的兒子忙所以要媳婦做家務,他在忙著聊QQ,打遊戲你心裡其實都知道。
  • 樓上樓下的婆婆媳婦
    大把撩妹!一個男人仗著個好皮囊就胡做非為!真不明白-個男人要錢沒錢,要房沒房,要車沒車,怎麼就能搞一堆破事?哪個女的咋這麼缺心眼找個有婦之夫談情說愛呢?!難道飢不擇食到了這種地步?!春節就吵,一個正月過的那叫硝煙戰爭似的!樓上的鄰居家裡也是三天兩頭的熱戰!婆婆呢是個大號喇叭,一天到晚宣傳她媳婦的不是!抱孫子看孩子要吵,洗衣做飯也要吵!那天在電梯看到她擦天抹淚的一原來是給兒媳氣的!
  • 一個高智商的男人:沒有壞婆婆,沒有壞兒媳,只有笨蛋老公
    婆媳之間,真誠相處就好,叫了一聲媽,也可以做婆婆的小棉襖。就怕婆媳之間想法太多,當個外人看,都是一家人了,簡簡單單多好。她怕遇見一個壞婆婆,她怕碰到一個壞兒媳婦,其實哪有那麼多壞人啊,何況成了一家人,不該說兩家話。
  • 媽,那是我給我媳婦買的土雞,是為了下奶用的,你憑啥拿給他吃
    媽,那是我給我媳婦買的土雞,是為了下奶用的,你憑啥拿給他吃給你嶽母六千讓他伺候你媳婦,你帶你媳婦在你媽這裡住,又給了你媽多少錢?你媽不配做奶奶,那你媽離婚時要你這個拖油瓶幹嘛?狼心崽子,這種兒子不指望也罷!
  • 我媽說:媳婦懷胎十月給咱生孩子,咱對她好,過分嗎
    他說,我要是想吃的話他明天也給我帶,我說好。後來我想給他錢,才知道他每天不重複的早餐都是自己做的。 一來二去,我們熟悉了,發現我們能聊到一起,也能吃到一起,水到渠成後我們就走到了一起。結婚我見婆婆的次數不是很多,但是我對這位老人家心存感激,她把她的兒子培養的這麼優秀送到了我身邊,我也投桃報李,逢年過節給婆婆買上禮物去看望這位可敬的老人。
  • 明明盡心盡力,媳婦卻不領情?做對3件事,才是全家都誇的好婆婆
    星期天在單元樓下遛娃,三點左右,遇到一位婆婆急急忙忙地從外邊回來,一邊走一邊跟認識地人打招呼!從聊天中了解到,她還沒吃午飯,但是要趕著回家帶孫子,同時還擔心著媳婦是否吃了飯!跟她認識的一位寶媽勸她,先自己填飽肚子要緊,不要太操心媳婦,媳婦就算沒吃飯也不會讓自己挨餓......
  • 媳婦對丈夫喊婆婆,是「你媽」還是「咱媽」?其中心思大不同
    只是通過對身旁已婚女性的觀察,發現雖然在婚禮上改口了,但是生活中還是很難自然的改口叫出「爸、媽」,尤其是兒媳婦和婆婆的關係比較尷尬,就更難叫出口。於是針對這個問題,我專門去找了身邊的已婚女性朋友,來討論這稱呼背後的原因,聽完她們所說的,反而讓人覺得很有道理。媳婦對丈夫喊婆婆,是「你媽」還是「咱媽」?其中心思大不同。
  • 聰明的媳婦不會跟婆婆置氣,媳婦做好三點,婆媳矛盾迎刃而解
    1,不要和婆婆爭吵,婆媳相處不好為難的自己老公。女人要明白自己的婆婆是老公的媽,如果相處不好的話為難的就是自己的老公。而且作為媳婦和晚輩,適當的時候順從一下也沒什麼。更何況作為新一代的人,都明白有時候爭吵只會讓雙方關係更加惡劣。所以和婆婆儘量減少爭吵,適當的時候在婆婆面前退讓一步,我感覺效果挺好。
  • 媳婦坐月子 婆婆不會燉魚湯頓頓小米粥伺候 一場大病後如夢初醒
    在古時候,婦女的地位低呀,媳婦自從嫁入男方家,就要接受婆婆無止境的刁難,什麼時候媳婦熬成了婆,坐到了家庭的高位,心理也被扭曲得不知道成什麼樣子啦,所以反過來,就會讓媳婦把她當年吃過的苦又再吃一遍。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完全說明現在的婆媳關係,畢竟心理變態的婆婆沒有那麼多。
  • 當一個人同時演繹惡媳婦和好婆婆兩種角色,元芳,你怎麼看
    還好,我和婆婆雖沒什麼話題,但也沒什麼大矛盾,住一起的時候,不是她做飯,我洗碗,就是她帶娃,我炒菜,互相幫襯,相處的還行。今天要說的這對婆媳,是老家的,其實說實話,我都不知該如何下筆。那就從一個笑話開始吧。
  • 婆婆給媳婦吃「毒月子餐」,媳婦「以牙還牙」伺候婆婆,網友:該
    「疼愛」,甚至有種母慈子孝的感覺,但是從孩子出生小菊回到婆婆家坐月子開始,小菊對婆婆的態度就發生了天壤之別的變化,而引起這些變化的就是婆婆的「毒月子餐」。世間是有因果報應一說的,有一天婆婆也生病了,躺在床上起不來,小菊的老公要上班沒辦法,只能把照顧婆婆的事情全權交給了小菊。而小菊也沒客氣,同樣也給婆婆下了一碗帶雞蛋的方便麵,放在婆婆的床頭轉身就去帶孩子了。等老公回來後,婆婆馬上就跟兒子哭訴,說小菊趁兒子沒在家就虐待自己。小菊則說「我坐月子的時候你就是這麼對我的,你跟我說這一碗麵營養就夠了,我坐月子都夠,你這點小病肯定也夠了。」
  • 媳婦結婚後怎樣稱呼婆婆?女人說出真實答案
    媳婦在結婚後對婆婆的稱呼,其實是代表女人的內心想法。這些想法是怎樣造成的呢?網友口述:我剛開始就叫媽,叫爸。生小孩後,婆婆照顧我月子,給我端飯送熱水。月子時,我就發誓要對公公婆婆好。你們可能會說婆婆照顧我月子肯定無微不至。但並不是啊!你們也會說月子餐肯定吃得很好。
  • 80後媳婦曬婆婆婚後把媳婦當閨女一樣疼
    網絡配圖 80後媳婦曬婆婆,這位80後媳婦名叫王乃芹,今年30歲,她和婆婆老家都在鹽城。小夫妻倆是高中同學,畢業後在蘇州園區買了套房子安家落戶,2015年兩人舉辦了婚禮。由於雙方家庭背景有些差異,父母一直比較擔心,剛開始王乃芹和婆婆關係較為疏遠,甚至婚後一段時間都不願意「改口叫媽」。考慮到缺乏共同的生活經歷和感情基礎,為免日後婆媳矛盾爆發,乃芹堅持不能「同一屋簷下」的原則,並且在旁邊小區為公婆買了套小戶,準備讓老兩口來蘇州的時候住住。 2016年初,當時王乃芹身體狀況不太好,需要在家休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