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欽州坭興陶(學名紫泥陶),歷史悠久,古稱越陶。史料記載,「欽州坭興始於隋,盛於唐,精於清。」
坭興陶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於1915年參加美國巴拿馬舊金山舉辦的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獎,名列為「中國四大名陶」。與江蘇宜興紫砂陶、雲南建水紫陶、四川容昌陶飲譽中外。近百年來,多次參加國際和國家級展覽會評比並獲得大獎40多項,坭興陶產品遠銷東南亞,東歐,美洲以及港澳臺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坭興陶以欽江東西兩岸特有紫紅陶土為原料,東泥軟為肉:西泥硬為骨,按軟六硬四混合,骨肉得以相互支撐方為上品。因其深藏於山腹地層。天然潔淨、泥質細膩。綠色環保,且含有鐵、鋅、鈣、鍶等十幾種對人體有益的豐富礦物質。
坭興陶古色古香,光潤柔和,音質清脆,耐酸鹼,絕無毒性;且含有鐵、鋅等十幾種對人體有益的豐富礦物質;它獨具透氣而不透水的天然雙重氣孔結構,使器皿內氧氣分子充足,有利於茶道的品茗和儲放茶葉。坭興茶具泡茶,味正醇香,隔夜而色味不變。坭興花瓶插花,花豔葉茂,經久不謝。
坭興陶在製作過程中不添加任何陶瓷顏料,但是卻能在燒制的高溫中產生各種豐富的顏色變化,是無法預測和控制的,素有「窯寶」之稱。欽州坭興陶的「窯變」技術,堪稱「中國一絕」, 坭興陶經窯變,表層還保留著朱色或紫紅的原色。經數次打磨去表層後才發現其真面目,形成各種斑斕絢麗的自然色彩,若隱若現古銅、墨綠、紫紅、虎紋、天藍、天斑、金黃、慄色、鐵青等諸多色澤,質地細膩光潤,具有很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
坭興陶的裝飾藝術,不施釉而採用雕刻進行裝飾。採用雕、刻、剔的技法,在泥坯上雕、刻、剔出花卉、人物、山水等圖案和書法、詩詞,千姿百態,絢麗多彩,融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於一體。藝人們利用具有很強可塑性的泥質,在器皿坯體上雕刻詩文和繪畫,工藝精湛,運刀如運筆。坯體上刻出花紋後,再在刻痕中填上另一種坭料,例如填以白色坭料,趁坭溼時填充融合,可以燒出紅器白花,白器紅花的效果,使坭興陶在單純古樸中透露出一種又醇又濃的人文味,是一種雅致的工藝品,又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博得了人們的喜愛。
坭興陶所製作的手工茶壺均不打蠟,保持其透氣性,適合用來泡所有茶類.值得收藏的坭興壺大多都是用手工拉坯形成,再加上名家大師的手工雕刻字畫,使坭興壺有別於其他陶類,除基本的使用價值更擁有其獨特的收藏價值。但也有一些廠家為了產量用壓坯的方式做壺,如果壓坯的壺有名家的字或者畫,當然價格也會高一些.坭興陶手工壺由於沒有上釉,看上去不是那麼光鮮,然而,只要經過養壺,坭興陶茶壺透出的光澤讓人愛不釋手。
藝寧軒坭興陶,陶茶一故事,做好坭興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