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何許人,怕是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就會讓你聯想到,會是什麼樣的人,能有這麼驚豔的詩詞。是翩翩公子?是落落狂生?是楞枷山下一襲素衣的參禪隱士?
我想說,你想他是誰,他便就是誰把。每個愛讀納蘭詞的蘭迷們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納蘭容若。比起「性德」或許連他自己都更喜歡自己的「容若」的名字。跟他的詩詞一樣的美好。
不過這位偉大的詞人在很年輕的時候,他的妻子就去世了,在經歷了愛妻早逝之痛之後,納蘭性德鬱結於心,在31歲的時候就結束了他短暫的一生。
納蘭性德雖然早逝,但他卻留下了300多首詞作,可謂眾體皆備,古體、近體、五言、七言均有一定數量。詩歌類型也多種多樣,詠史、擬古、邊塞、山水、酬唱、悼亡、愛情、贈別等等均有涉及。
據說,納蘭性德從二十二歲第一次護衛康熙出塞開始,直到三十一歲去世,總共扈從保駕康熙出塞十三次,這是他的本職工作。在一次出山海關的時候,塞上風雪悽迷,苦寒的天氣引發了納蘭對京師中家的思念,寫下了這首《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上片「山一程,水一程」,跋涉了太久,離家已遠,關外還是遙遙無期。將士們無心睡眠,夜深帳中仍亮著一盞盞燈,在燈光一般昏暗的思緒中,故鄉的幻境影影綽綽。
那微弱的光抵擋著外面的寒夜,也為帳中人保留一個溫柔的夢境。「『夜深千帳燈』是壯麗的,但千帳燈下照著無眠的萬顆鄉心,又是怎樣情味?一暖一寒,兩相對照,寫盡了自己厭於扈從的情懷。
下片開頭「風一更,雪一更」描寫荒寒的塞外,暴風雪徹夜不停。邊地三月即飛雪,風雪在無人處肆意的奔騰,那巨大的聲響聲聲擊在帳上,打在心上,讓本就不成眠的人失去了假寐的機會。
不能入夢,尚可閉上眼專注的思念,而這狂風暴雪卻不時鑽入帳中,提醒人身在何處。故園豈無風雨,然跟家人依偎在油暖的雕欄畫室,同心愛的人在一起,瀰漫的風雪只是平添情趣。
從「夜深千帳燈」壯美意境到「故園無此聲」的委婉心地,既是詞人親身生活經歷的生動再現,也是他善於從生活中發現美,並以景入心的表現,滿懷心事悄悄躍然紙上。天涯羈旅最易引起共鳴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泊異鄉、夢回家園的意境,信手拈來不顯雕琢。
詞中景象深遠,四野茫茫之心,卻又流露著一絲婉轉。裝飾自然,擯棄了庸脂俗粉,令人看之爽心,閱之爽口,其情又是情真意切,綿綿無期。難怪連王國維都誇讚:「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納蘭性德寫這首詩時,已經28歲,在七年前,他的妻子就因為身子羸弱,不幸難產而死。經歷了亡妻之痛的納蘭只能把所有的感情寄託於填詞上面,妻子的死帶給他很多靈感,他也因此成為了歷史上知名的「傷心人」之一。
納蘭容若的一生在中國詩詞史上光華奪目,他才情縱橫 ,對妻子盧氏用情至深至死不渝 ,是一個至情至性之人,無論是他的詩詞水平 ,還是他的精神境界,都達到了近乎完美的高度,他的一生像曇花一現,又像夜空划過的流星可以短暫,但絕不暗淡或沉淪。
納蘭容若把自己的一生,都寫進了自己的詩裡,層層遞進,互相映襯,將詞人的哀傷之情無限放大,讓人看了也不住潸然淚下。
納蘭亡妻之痛無處宣洩,只能傾訴於詩詞,納蘭把一腔愁緒化作一句句精美的詞句,在筆下流淌出來,寫下了很多高質量的詩詞著作。
在他24歲時將詞作編選成集,名為《側帽集》,又著《飲水詞》。後人將兩部詞集增遺補缺,共349首,合為《納蘭詞》。傳世的《納蘭詞》在當時社會就享有盛譽,為文人學士高度評價。時人雲,「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可見其詞的影響力之大。
蘇纓曾說:
這許多年來,納蘭詞始終是為我遮風避雨的另一個世界,是我心底最後退守的忠貞信仰,是讓每一個與我相識或不相識的同類們得以遠離現實的精神蝸居。
每次讀納蘭容若的《納蘭容若詞傳》,都會感受頗深。書中通過優美的筆調 ,極具畫面感的敘述為我們展現了納蘭容若三十一年短暫而耀眼的一生,他跌宕起伏的情感生活,從起筆到落筆都在唯美的意境中優雅的鋪陳。
沈從文先生說,不管是故事還是人生,一切都應當美一點。縱觀納蘭一生,正是以美為原則開展和繼續的,腳踏實地的人生,被他演繹成了一個美得有點悲愴的故事。故事分為兩篇,上篇講述肉身繁華熱鬧,下篇刻畫靈魂寂寞荒涼。上篇的喧譁,只是為了襯託下篇的嘶啞。
這套書除了這本《納蘭容若詞傳》,還有《倉央嘉措詞傳》、《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共六本書,這六本書都是通過對詩人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進行深刻分析,再現了詩人們傳奇的一生。
六本書只需要79元,也就一張電影票的錢,少看一場電影就能讓你領略詩人的風採,並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