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巡街使的消失,探究唐朝市坊制的崩潰原因及過程

2020-12-23 笑語千年

唐朝的都城長安由宮城、皇城和廓城三部分組成。其中宮城在長安北部正中處,宮城南門外為皇城,裡面分布著中央各部衙門。皇城之外是由108坊組成的裡坊區,以朱雀大街為界,左有萬年縣管理的五十三坊,右有長安縣管理的五十五坊。這些裡坊都有高大的坊牆,設坊正維持坊內治安,入夜後坊門關閉,禁止出入。在這種坊市制中,形成了京兆尹、京縣縣令、坊正的三級管理體系,共同維護長安的秩序和安全。

管理長安城的裡坊制

唐代是裡坊制發展的高峰,形成了「坊有墉。塘有門,奸偽無所容足」的城市結構。裡坊內遍布官舍民宅,人們只能通過圍牆上開闢的、有守卒把守的坊門出入。坊內居民「四家為鄰,三家為保。百戶為裡,每裡置正一人,檢察非違,催驅賦役」。每坊的坊正由京縣縣令在「白丁清平強幹者」中選拔,負責一坊事務。

裡坊之上是京縣系統,萬年、長安兩個京縣分別管理長安東區和西區,下設管治安的縣尉、管民政的市令、管商業的市丞和市佐,其上又有長安地區最高行政長官京兆尹「以納紀眾務,通判列曹」,協同左、右金吾衛護衛京城,成為長安城的最高治安管理力量。

「安史之亂」後,唐朝府兵制受到極大影響,以府兵為主要兵源的金吾衛面臨兵力不足的局面,漸漸無法保證長安的宿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唐朝政府只得在市井之中進行徵兵,許多流民和無賴得以進入金吾衛,金吾衛的戰鬥力和城防力大大削弱。為了協助金吾衛做好長安的治安管理,唐朝政府開始在長安設置左、右巡街使,「掌分察六街徼巡事務」

巡街使的出現及對長安的管理

巡街使的職能包括執禁捕盜、保護路橋、穩定風俗、禁止侵街、護衛朝官等等,歸金吾衛的翊府中郎將統轄,其下有判官、巡典和若干衛兵。他們的待遇同金吾衛一樣,可以乘馬巡街,並配備了弓箭和陌刀等武器。

中唐之後,金吾禁軍的勢力進一步衰弱,巡街使逐漸成為維護長安治安的主要力量,地位也越來越高。不少巡街使被贈與「金吾將軍」的官銜,甚至出現了不少皇親貴戚出任巡街使的局面。唐憲宗的舅舅郭釗就曾擔任過金吾大將軍、左巡街使,唐代名相李德裕也曾任長安防禦副使兼右巡街使。

隨著巡街使地位的不斷上升,他們的職權也越來越大,已不再僅僅是維護長安治安那麼單一,還有了監察所巡之內不法之事的權力,對居於長安的官員的不法行為有權進行監管和打擊。

唐玄宗開元、天寶時期,由於經濟繁榮,社會風氣也從尚儉向尚未奢轉變,許多居於長安市坊內的功臣勳貴「盛修第宅」,在市坊內進行圈地侵地,甚至違反規定,大起高樓亭閣,造成原本整齊有序的道路系統遭到破壞。而隨著佛教和道教的興盛,許多達官貴人布施給宗教人士,默認他們在長安興建寺廟道觀,更是大大擠佔了裡坊內的空間。由於土地資源稀缺,這些高官的府第或者寺廟往往侵佔裡坊內交易的集市土地,使得長安的市、坊界限越來越模糊,原來一個個封閉的裡坊空間被打破。一些達官貴人為了出入方便,甚至打通坊墉的高牆,向街開門,隨意進出。這都使得原本井然有序的坊市場制度面臨崩潰的危險,唐朝政府不得不加大巡街使的權力和作用,力度扭轉這種局勢。

唐代宗和穆宗時,兩次發布律令,規定「非三品以上或坊內三絕,不得向街開門。著巡街使勘向街門戶,悉令閉塞」。

這條律令中指的「坊內三絕」,是指住宅三面都被他人圍牆堵住的坊內特殊居民。這些人是之前貴族和僧道們無序「圈地運動」的受害者,如果不允許他們在臨街方向開門,他們的住宅將無法進出。而唐朝的統治者此時已無力對蔓延開來的貴族和僧道侵佔裡坊土地的事進行治理,只能默認現狀,同時允許「坊內三絕」這種特殊居民破牆開門。

對於不屬於律令規定範圍內人員侵佔土地和坊牆行為的查處任務,落到了巡街使的頭上。他們按照詔書中「凡諸坊內街曲,有侵街打牆,佔路造舍,並令毀拆」的規定,對長安十一條南北大街和十四條東西大街進行治理。

從結果上來看,這種結果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因為長安聚集了大唐無數的高官勳貴,他們建造的酒樓、亭閣遍布長安,並形成了一個個的商業中心。那些僧人和道士的寺廟道觀,也是長安城中眾多百姓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許多宗教場所四周甚至形成了大規模的市場,成為長安新的繁榮區域。長安城原先設計好的坊市結構和白天交易,晚上夜禁的規定逐漸成為一紙空文,特別是崇仁坊到春明門大街一帶,更是「一街兩輻,晝夜喧呼,燈火不絕。京中諸坊,莫之與比」,巡街使王式夜間巡視時,發現這裡每晚出入的王公貴族數不勝數,只得「下令不呵止夜行,使民自便」。唐朝政府維護坊市制度的嘗試徹底失敗,市坊制的崩潰成為必然。

開封的興起

唐末五代時期,長安城在戰火中被毀,地位一落千丈。全國的漕運重鎮汴州(開封)躍升為全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後梁、後晉、後漢和後周都先後以開封為都,特別是後周擴建開封之後,開封由原先的一個地方州府一躍成為全國性的大都會。

後周是在開封原有的基礎上對開封進行的擴建,而不是擇地新建,所以開封城保留了原來的城市核心。這種核心體現在開封是一個商業之都,生活之都,沒有長安那樣深受市坊制的影響,也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裡坊布局。而後周在擴建開封時的原則是先將軍營、街巷和衙署等重要設施標識出來,其餘的空間任由百姓自由造宅,所以開封的城市建設與長安那種先確定裡坊,再修坊牆隔出街道的方法有著本質的區別。

但是這種政府沒有完整規劃,任由百姓建宅的無序建設,很快讓後周嘗到了苦頭。因為老百姓侵佔土地的熱情十分高漲,很多地方的街道都被人佔去,馬車都無法通告。如果不加以整治,開封將變成一個無序的城市,完全不能滿足居住生活的需要。

後周基本上繼承了唐代官制,在開封也設置了左、右巡街使,分別由左右金吾衛大將軍劉承斌和石彥辭擔任。他們在管理開封的過程中,遭到了市民的極大阻力,根本無法按唐朝的裡坊制度去規劃和管理開封城,周世宗只得做出妥協,規定只需保證開封城內主要道路闊五十步,次要道路闊三十步即可,其他土地允許百姓建設。這固然是周世宗的愛民之舉,但也反映此時裡坊制度並不是統治者依賴的唯一管理辦法,巡街使在管理百姓的過程中,職能也有所削弱,地位逐漸下降。這導致了唐代以來的坊市制在北宋被最終破壞,新的城市格局即將形成。

北宋對開封的擴建

北宋建立後,宋太祖鑑於開封城規模太小,「未如王者之制」,於建隆三年徵發民夫,對宮城和皇城進行擴建。當時有一些大臣建議宋太祖恢復「雍洛之制」,將唐朝長安的坊市制度搬到開封。

由於後周在擴建開封時,僅僅只標識了軍營、街巷和衙署等重要設施,而沒有劃出裡坊的範圍,也沒有建造分割的坊牆,所以百姓建房時並沒有被封閉在一個個單獨的坊牆內,是一種散居的狀態,生活十分便利。如果強行將百姓安置在封閉的空間,必然會遭到強大的阻力。所以儘管北宋政府設計了圖紙,也將開封的一些地名改為「某某坊」,但是宣揚「以仁治國」的北宋政府並沒有強行推進這一規劃。

坊市制既然不是北宋首都必須採用的城市管理制度,那管理坊市制的巡街使的作用也越來越弱,職能也經歷了重大轉變,逐漸被「廂制」所取代。

根據《宋會要》的記載,北宋時開封城內共設八廂,城外九廂,「置廂吏,京府統之」,代替巡街使成為管理開封治安。由於開封人口越來越多,僅靠開封府無力處理諸多事務,所以「廂」開始接手處理開封城的訴訟案件,並逐漸接替開封府,全面管理開封的治安,開封迎來了嶄新的街市時代。

街市時代的開封雖然將一些街道命名為坊,但這種徒有其名的「坊」已不再是約束百姓進出的關卡,而僅僅是一個名稱罷了。裡坊制度就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市坊制度消亡的原因

唐代的市坊制度將坊與市從空間上隔開,形成了相互分離的兩個空間,這雖然便於管理,但對市民來說其實並不方便。市民的交易活動必須去市場才能進行,即便一針一線,往往也要步行良久。而且市場交易有時間限制,交易時間表僅有從日中至日暮的兩三個時辰,一到關閉的時間,百姓必須回到居住的坊中,要想買什麼只能等待次日開市。

市坊制實行嚴格的宵禁制度,當鼓樓鐘響之後,所有坊門必須關閉,街上禁人行。每天的宵禁雖然能保證長安的安全,但使得夜幕降臨後的長安死氣沉沉,剝奪了市民夜生活的樂趣,既不便於日常生活,也阻礙了經濟的發展。

北宋是中國封建社會商品經濟非常繁榮的朝代,宋代商人的地位比唐代大大提高,商人子弟也可以通過科舉入仕,更使得商人們也獲得了政治上的發言權。特別是中唐之後,隨著大稅法的改革,棄農從商的農民越來越多,官僚和貴族也參與商業活動之中,政府也默認了這一現象。這些新興的商人階層將他們的商業網點開設在開封的大街小巷每一個角落,北宋政府也承認了這種做法的合法性。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開封人口基數大,密度高。雖然長安鼎盛時也是百萬規模的大都市,但是長安城的規模遠遠大於開封。開封的人口在神宗時達到頂峰,據考證有一百五十萬左右,密度之大,亙古未有。這麼龐大的人口密謀,顯然無法繼續唐代的市坊制,讓他們居住在一個個密閉的坊中,將他們將他們的生活和商業交易進行隔離。所以在人口壓力和經濟發展的兩大推手的推動下,市坊制無可避免的解體,街道兩側空間開始成為百姓合法的使用空間。

從《清明上河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廢除了市坊制的北宋都城開封,店肆林立,夜市繁榮,政府不再對百姓的生活方式進行強制的管制,百姓在寬容自由的氛圍下,如現代人一般享受著豐富多彩的市民生活,使得宋代的經濟達到了封建社會的頂點,也使得中國的城市逐漸向更科學、更現代的方向轉變。

相關焦點

  • 長安裡坊十二年
    選擇讀這一系列論文是因為上學期讀了劉志偉老師關於明清裡甲制的研究。我把這些內容的一些關鍵詞列出來,能看到的信息有很多,首先在對象上都是針對「裡坊」,更具體來說是「坊內」的研究,所以賀老師的研究是一個微觀層面上的探討,是基於隋唐時期的長安裡坊內的道路、建築進行一系列漸進式的探索。
  • 西安美食街之清真回民街,除了永興坊的另一條特色美食街!
    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一下西安的另一條美食街。喜歡吃的小夥伴們應該都知道,西安有兩條較為出名的特色美食街,一條是在西安的永興坊,另一條就是這清真回民街了。小編之前已經簡略的介紹過永興坊的一些特色小吃了,現在小編繼續給大家介紹西安的清真回民街。西安回民街是因為90年代末,有部分回民人在此街上租房經營餐飲,所以後來在進行了一次改造後,就變成了回民街了。
  • 多地高考狀元巡街,現代版「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高考狀元騎馬巡街湖南一考生被北京大學錄取,當地按照古代科舉制度狀元巡街的規格舉行盛大慶祝活動。高考狀元騎馬巡街為達到宣傳效果,高考狀元巡街大多數選擇在人流較多的鬧市區域,堵塞交通的現象時有發生。素質教育這一口號我們喊了很多年,但是因為種種原因,考取高分的高考狀元仍然成為不少人的吹捧對象。
  • 「前帝館、後營坊,正覺寺街——南門上」,南門後營坊街有眼益壽...
    昔有童謠曰:「前帝館、後營坊,正覺寺街——南門上。」昔日前帝館與後營坊都緊靠南護城河。兩街東首路北各有一條水胡同。沿前帝館水胡同走下去為「南門泉子」——七十二名泉之鑑泉,沿後營坊水胡同走下去即為壽康泉。鑑泉明澈如鏡,泉水甘甜,水勢旺盛,周邊街巷前往打水的人很多。其實壽康泉流量並不亞於南門鑑泉,水質甚至更勝一籌。
  • 今天下午平遙古城將舉辦別開生面的漢服巡街,一定要看!
    知名漢服模特清音將攜眾多模特在平遙用漢服還原雙林寺「供養人」巡街並推出系列文創產品。知名漢服模特清音這些供養人的原型來自平遙雙林寺彩塑泥塑形象,平遙雙林寺內的兩千多尊彩塑神形兼備、神人交融,被譽為「東方彩塑藝術寶庫」。
  • 莆版「三坊七巷」影像記鄉愁
    古樸青灰的瓦房是歷史的見證,坊巷、古居的存在與變遷,都能喚起一代又一代老莆田人的記憶。今日起,本報帶您走進莆田的「城市記憶」,和79歲的李祖埭老人,一起用鏡頭串聯起莆田的變遷與發展。看莆田版的「三坊七巷」、新街口的舊體育場、舊南門、東橋頭,從石室巖俯瞰莆田全城,從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涵江宮口河看曾經繁華的盛景,探究時間留下的痕跡。
  • 福州城區內天后宮媽祖神像首次巡安臺灣
    身著明制祀典衣冠的儀仗隊護衛著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宮身穿明代命婦品服麒麟袍的軟身媽祖神像參訪臺中大甲鎮瀾宮。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宮供圖中新網福州8月6日電 ( 錢穎曦)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宮6日透露,該天后宮5日組織兩岸同源信俗文化交流團赴臺灣學習交流。當天,交流團一行到達臺中大甲鎮瀾宮,就榕臺媽祖文化與有關同源信俗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
  • ...有個問題想請教您,高中歷史教材說宋以前市坊有嚴格界限,商...
    我現在在從事中學歷史教學,有個問題想請教您,高中歷史教材說宋以前市坊有嚴格界限,商業經營局限於市內,宋以後市坊界限被打破。那麼市坊分區在宋以前是不是普遍的情況?還有宋代市坊界限被打破過程中政府有沒有明確的改變之前的商業政策(肯定市坊界限被打破的政策),我現在只看到《東京夢華錄》中記載關於市坊界限被被打破的現象,沒有看到這一時期政府支持這一變化的商業政策。
  • 坊市制度基本解釋及例題
    人口向城市的集聚,這一現象(  )A.使城市的生活環境惡化 B.導致農村勞力相對缺乏C.推動了坊市界限的打破 D.刺激了農村商品生產發展這道題的關鍵是理解對材料,不能把材料狹隘的理解為兩宋城市人口比例高,要把材料理解成一個動態的過程,即從北宋到南宋,城市人口比例不斷增高。
  • 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見證唐宋成都繁榮的大都會
    這也是唐宋時期的鬧市歷時千年,依然可以隱匿在今天現代化都市之中的原因。  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中發現與街道、房址相配套的大小排水渠共21條,均為磚砌,道路、排水渠縱橫交錯,地面和地下構成兩個獨立而又相互關聯的系統,呈棋盤格局。這一城市下水道系統最早建於唐末時期,其間多次維修,沿用至南宋。其中地下三條排水渠形成「丁」字形結構,位於鋪磚主道十字路口西北側,形成主排水系統。
  • 「五一」不妨去上城「御街·二十三坊」轉轉
    重溫杭州「老底子」的市井風情 「五一」不妨去上城「御街·二十三坊」轉轉 2012年04月28日 07:37:45   坐在小店門口的板凳上,吃一碗味道鮮美的小餛飩,邊上還有老奶奶抱著小伢兒在不斷逗樂……這可不是豐子愷筆下的市井畫像,而是杭州最有味道的「老底子」——「
  • 如果有機會,我也想體驗一下騎馬巡街的感覺
    可能面對此次巡街小夥子早有預備,因為聽說這個村子每年都會為這些考上本科的學子舉辦一場盛大的狀元巡街儀式,讓孩子體驗一下古代高考中狀元的感覺,也把這種喜悅的氛圍傳遞給其他人。古代狀元巡街喜慶的日子,特別對待,終身難忘的巡街,是給高考狀元最高級別的對待。
  • 道縣:100名十佳教育「功臣」披綢戴花巡街展示
    9月10日上午,道縣100名十佳教育「功臣」披紅綢、戴紅花巡街展示,浩浩蕩蕩的隊伍從道縣教育局出發,一路巡街遊走到縣政府禮堂參加道縣慶祝第36個教師節表彰大會。鑼鼓喧天,好不熱鬧,街上的市民都停步瞻望,這是道縣尊師重教的一大新壯舉,也是當天道縣街上一道新的靚麗風景線。
  • 上城網:「御街•二十三坊」「十一」精彩亮相
    四牌樓轉角:根據歷史資料,還原民不能忘牌坊,凸顯坊巷厚重的歷史底蘊如果你想在這個「十一」長假重溫杭州「老底子」的市井風情,不妨去「御街•二十三坊」走走看看。「御街•二十三坊」在中山南路西側,整個街區以太廟遺址為核心,覆蓋萬松嶺隧道以北、伍公山麓以南、中山南路以西、紫陽山麓以東的範圍,佔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主要包括十五奎巷、城隍牌樓、四牌樓、白馬廟、太廟巷等23條坊巷。
  • 兩岸三地宮廟福州開展媽祖巡香展演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文化遺產日,兩岸三地宮廟福州三坊七巷開展媽祖巡香展演。 楊曉翔 攝文化遺產日,兩岸三地宮廟福州三坊七巷開展媽祖巡香展演。 楊曉翔 攝文化遺產日,兩岸三地宮廟福州三坊七巷開展媽祖巡香展演。 楊曉翔 攝   中新網福州6月14日電 (劉可耕 楊曉翔)14日恰逢中國「文化遺產日」。
  • 福州打造「網際網路+」監管模式 創建三坊七巷食品安全示範街
    由國務院食品安全辦、農業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主辦的全國 「雙安雙創」(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成果展將於今年6月在北京舉行,為積極響應國家食品安全工作部署,福建省緊抓食安監管工作,湧現出福州市三坊七巷食品安全示範街、莆田市食品藥品網格化監管模式、永輝超市食品安全雲網等特色。
  • 天府錦城將於明年大運會前基本呈現 「八街九坊十景」
    尋香道效果圖 圖據成都市住建局  「八街九坊十景」  八街:尋香道街區、春熙路街區、寬窄巷子街區、華興街區、棗子巷街區、四聖祠街區、祠堂街區和耿家巷街區;  九坊:錦裡、皇城壩通過梳理城市文脈,天府錦城項目規劃了「八街九坊十景」,對街、坊、景進行功能業態植入、景觀提升、交通改造,意在讓歷史文化「活在當下」,與新場景結合起來,展現「國際範」。
  • 陝西漢族美食街永興坊,這裡全是陝西各地市特色美食與回民街不同
    西安永興坊陝西漢族特色美食涼粉,配上陝西油潑辣子味道美的很陝西漢族特色美食麻辣牛雜陝西特色漢族美食彬縣御面,製作工藝獨特美味有嚼頭陝西特色美食炒涼粉,陝西涼粉的有一種做法,吃不了涼的可以吃炒涼粉永興坊陝北特色美食炸年糕,這種年糕是黃顏色加點白糖更美味
  • 御街·二十三坊國慶開街 探訪"老底子"杭州故事
    ·二十三坊」一定是您不能錯過的地方。……近日,記者帶著這些問題提前探訪了「御街·二十三坊」。23條老街巷串起關於杭州的歷史記憶「御街·二十三坊」以太廟遺址為核心,覆蓋萬松嶺隧道以北、伍公山麓以南、中山南路以西、紫陽山麓以東範圍,佔地面積約4
  • 哈爾濱阿城「街長制」控制疫情 320餘警力120多巡控點位執勤
    3 日,阿城區公安局三大警種、19 個基層派出所、15 個機關科室的 320 餘名警力,實行 「 街長制 」,在 120 餘個動態巡控點位執勤。城內 4 縱 3 橫 7 條主要大街、近 30 餘條重點巷路、13 個涉農鎮街主要道路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