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帝館、後營坊,正覺寺街——南門上」,南門後營坊街有眼益壽...

2020-12-22 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

昔有童謠曰:「前帝館、後營坊,正覺寺街——南門上。」

昔日前帝館與後營坊都緊靠南護城河。兩街東首路北各有一條水胡同。沿前帝館水胡同走下去為「南門泉子」——七十二名泉之鑑泉,沿後營坊水胡同走下去即為壽康泉。鑑泉明澈如鏡,泉水甘甜,水勢旺盛,周邊街巷前往打水的人很多。其實壽康泉流量並不亞於南門鑑泉,水質甚至更勝一籌。但交通不便,賣水車進不去,故而養在深閨人未識,就讓後營坊街上的人獨自享用了。

後營坊街歷史悠久。相傳東漢末年曹操任濟南相,其所率大隊兵馬駐紮在濟南老城南關,曹軍大本營正門位於正覺寺街,隨軍眷屬則都聚居在軍營的後門,稱為「後營房」。後來這裡逐漸形成一條東西街巷,遂以「後營坊」名之。而後營坊的壽康泉更是不得了,飲此泉水不僅可以美容養顏,還可保健養生,頗具益壽延年之效。

早年後營坊街泉子口上曾立著一塊乾隆年間所刻泉石碑。碑文中說:居人飲壽康泉水多登高壽,以三位老太太最著名。其中田曹氏活過了期頤之年(百年),廉方氏與勾劉氏也都接近百歲,因此官府奉命在三老家門前修建長壽牌坊以示表彰。解放之初,泉石碑因有礙交通被拆除,後不知下落。所幸今存道光《濟南金石志》中收錄了其碑文。

1947年希榮德所拍攝南門後營坊街壽康泉。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壽康泉今天是看不到了,不妨讓我們看一看它的昔年舊影。1947年前後,原齊魯大學英籍教授希榮德拍攝過壽康泉周圍景象。圖片是從北朝南看,圖中央那條石階小巷即為水胡同。沿水胡同走上去,為後營坊街東首路北,此街口稱為「泉子口上」。圖中那根高聳的木桿是根電線桿子,位於泉子口路南。上世紀40年代初後營坊街通了電,便在木桿上裝了一盞徹夜長明的路燈,不僅人們晚上挑水有了照明,燈下也成為街坊們夜晚下棋閒聊之地。後營坊街從東到西全街共有六眼泉池,但其他五處皆為院中泉,唯有壽康泉是在院外河邊,而且水質最佳,故而成為全街公共飲水之源。上文提到的那塊乾隆年間的泉石碑當年就立在泉子口東北牆根處。

回頭再看下河沿。水胡同左側那個石砌碑狀物,是座龍神廟泉石碑。此碑為民國十六年(1927)疏浚壽康泉時所立,後毀於「文革」之中。壽康泉分為南北兩池,昔日上泉池深可沒人,泉水清澈見底,水中有銀鱗小魚遊動,池底細沙翻湧,石縫間常見小螃蟹出沒爬行。上池壁北側有小孔洞,泉水流出後,順地面潺潺流入下池洗衣池。早年濟南河邊泉池大都是如此格局。

上世紀90年代後營坊泉子口東鄰袁家大院小洋樓。韓春生|攝

圖片右側可見一間半石砌土坯低矮房屋。它們是幹什麼用的呢?此即豆芽作坊。據聞開豆芽坊的人姓張,上世紀30年代流落後營坊街,被營事會收留,住在下河沿小屋裡,負責照看泉子、打掃衛生。後來學會了生豆芽的手藝並娶妻生子,遂以此謀生。豆芽張大名不傳,街人皆以「張泉子」呼之。泉子口附近靠壽康泉謀生者,還有拉泉水挑水賣的訾家、開茶館賣開水的陳家等。昔日後營坊街上住了三百多戶人家,院落多為青堂瓦舍,是小康殷實之家。其中也不乏前清達官府邸與民國新貴宅院,如丁寶楨舊宅、孟家花園、袁家大院等。

不過,隨著城市舊貌換新顏,後營坊老街也不斷被拆遷,直至最後消亡。上世紀70年代濟南中藥廠蓋宿舍樓將壽康泉填埋,1984年修建環城公園在其西側建長方形泉池,池壁上題「壽康泉」三個紅色大字。泉子口上東鄰袁家大院拆遷搬家後,所餘二層小洋樓曾一度作為環城公園辦公室。

意想不到的是,1993年正覺寺街片區我所居住的老街巷拆遷,本人還有幸在孟家花園群芳園內暫住。昔日孟家開辦的春和祥茶莊為濟南「八大祥」中最早的茶葉莊,已成大雜院的孟氏群芳園時為後營坊街4號,跨出群芳園石階大門,街斜對面幾步處,即為袁家大院。袁家二爺曾任北洋政府駐山東財政高官,選址於此建了一座花園洋房。時值夏秋季節,我便常坐在小洋樓前面的花園裡乘涼,端杯茉莉花茶,邊喝茶邊翻看閒書。

當年正覺寺街派出所有位老王同志在南門外幹戶籍警幹了一輩子。據說他能用順口溜街名歌把所有街巷都串起來,對每條小街小巷都了如指掌。我曾想請老王喝酒,把他那一肚子老街巷故事都錄下來。可惜不久正覺寺街片區我所居住的老街巷拆遷,已經退休的老王也不知搬到哪裡去了,只好悵然作罷。

來源:濟南古城歷史街區

相關焦點

  • 深圳南門一坊美食觀光夜市重新開街
    日前,深圳南山一坊美食觀光夜市「大換臉」,重新開街。據悉,南門一坊步行商業街位於南山區東濱路南商路步行街,處於南山各商圈的中心位置。距離深圳灣口岸約2公裡,接連後海商圈,總長約600米,總商鋪量為200間,是南山區政府支持並打造的唯一一條商業步行街。
  • 從巡街使的消失,探究唐朝市坊制的崩潰原因及過程
    其中宮城在長安北部正中處,宮城南門外為皇城,裡面分布著中央各部衙門。皇城之外是由108坊組成的裡坊區,以朱雀大街為界,左有萬年縣管理的五十三坊,右有長安縣管理的五十五坊。這些裡坊都有高大的坊牆,設坊正維持坊內治安,入夜後坊門關閉,禁止出入。在這種坊市制中,形成了京兆尹、京縣縣令、坊正的三級管理體系,共同維護長安的秩序和安全。
  • 刀光剪影幾十年,南門街理髮老師傅一剪就是一輩子
    然而,在玉溪南門街一間小小理髮店內,卻有一位為了這門老式手藝堅守了幾十年的理髮師傅——李國富伴著玉溪冬日的暖陽,小編走進了南門街,前行一段路就在角落處看到的了這家老式理髮鋪。理完後,顧客對李師傅的手藝很是認可,這位顧客稱很多年前曾在隔壁開店,離開玉溪20多年了,這次剛回到玉溪就過來南門街找老師傅理髮,他對老師傅說:「可能您已經記不得我了!可我還記得您老。」靜怡的早間時光中,李師傅已幫好幾位顧客理完髮、剃好頭,在他的一舉一動中,能看見最純粹的匠人精神。
  • 「五一」不妨去上城「御街·二十三坊」轉轉
    重溫杭州「老底子」的市井風情 「五一」不妨去上城「御街·二十三坊」轉轉 2012年04月28日 07:37:45   坐在小店門口的板凳上,吃一碗味道鮮美的小餛飩,邊上還有老奶奶抱著小伢兒在不斷逗樂……這可不是豐子愷筆下的市井畫像,而是杭州最有味道的「老底子」——「
  • 百年歷史的八坊十三巷,因為那溫暖的夜景而留住了我的心
    臨夏又被稱為河州,而八坊十三巷就是河州最具有特色的民族風情街,從古至今,這裡保留下來了八個教坊,十三條街巷,所以被稱之為八坊十三巷。這裡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走在每一條街道都能感受到濃厚的氣息。最早的八坊具體地點在臨夏市南門廣場紅水河以南,三道橋以北,東自上二社以西,西至西巷以東的這片回民聚居區。以後的八坊擴大到小西關一帶,南關,大小西關等。其實我們走過的八坊十三巷遠比我們想像中的大很多,而且這裡還有一些當地知名的景點:八坊民俗館,八坊人物故事館,八坊手工藝館,東宮館,紅園等等。
  • 御街·二十三坊國慶開街 探訪"老底子"杭州故事
    「二十三坊」為杭州目前保存較為完好的傳統市井風貌街區,經過一年多的精心整治,日前已經修繕完畢準備在國慶前嶄新亮相,等著把最原汁原味「老底子」杭州的故事向您慢慢道來。有多少故事等著人們去發現?……近日,記者帶著這些問題提前探訪了「御街·二十三坊」。
  • 新時代文明實踐|11月志願市集、成長營嘉獎儀式……最近黃花崗街...
    ,黃花崗街社工服務站攜手東環中學推出了以「快樂暑期,志願黃花」為主題的「IDOL學院暑期成長營」系列活動,11月23日上午,「做自己的IDOL——IDOL學院暑期成長營」嘉獎儀式暨志願服務宣傳活動在東環中學校內舉行,並藉此次機會,推動更多的青少年認識和加入到志願服務的隊伍中來。
  • 西安美食街之清真回民街,除了永興坊的另一條特色美食街!
    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一下西安的另一條美食街。喜歡吃的小夥伴們應該都知道,西安有兩條較為出名的特色美食街,一條是在西安的永興坊,另一條就是這清真回民街了。小編之前已經簡略的介紹過永興坊的一些特色小吃了,現在小編繼續給大家介紹西安的清真回民街。西安回民街是因為90年代末,有部分回民人在此街上租房經營餐飲,所以後來在進行了一次改造後,就變成了回民街了。
  • 天府錦城將於明年大運會前基本呈現 「八街九坊十景」
    尋香道效果圖 圖據成都市住建局  「八街九坊十景」  八街:尋香道街區、春熙路街區、寬窄巷子街區、華興街區、棗子巷街區、四聖祠街區、祠堂街區和耿家巷街區;  九坊:錦裡、皇城壩  天府錦城有什麼?  「八街九坊十景」串起老成都的「國際範」  宋代詩人陸遊曾在《梅花絕句》中寫道:「二十裡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先人千年前的體驗,在融合了人文底蘊和當代特色後,在錦城以西再度呈現——由西郊聞香展廊、南河望霞展廊、浣花詠梅展廊、清水探春展廊組成的尋香道,讓遊客晝品梅、夜觀燈,全年賞景、四季賞花,切身感受「二十裡中香不斷」的錦城勝景。
  • 佛山市博物館舉辦佛博坊·成長體驗營活動
    佛山日報訊 記者束維攝影報導:9日上午,由佛山市博物館、佛山市非遺保護中心主辦的2020年佛博坊·成長體驗營之「佛山剪紙」手工藝製作課堂在佛山市非遺保護展廳舉行。90分鐘的課堂上,佛山剪紙市級非遺傳承人陳嘉彥一邊手把手指正孩子們的握刀姿勢,一邊細心地講解佛山剪紙的技巧,孩子們邊玩邊學,開闊眼界的同時收穫了佛山非遺知識。
  • 吃貨們注意了:西安交大南門對面新規劃了一條美食街
    出門辦事情,路過金水路上看到師傅們正忙於弄美食一條街的牌子,美食街位於西安交通大學南門對面的巷子裡,圖片如下: 美食一條街的牌子是不是很有特色呢? 你喜歡這樣的牌子嗎?是否有穿越回古代的感覺呢?比較欣賞和佩服設計這個牌子的設計師,水平一流,顏色也很到位。
  • 護國寺街以北的幾條胡同
    護國寺街以北有多條胡同,無論在歷史演變上還是在名稱上都很值得關注,試舉幾個有意思的例子。護國寺街以北胡同示意圖北京胡同名稱在不斷雅化過程中日趨文雅。在清代《乾隆京城全圖》中記作花局胡同,晚清《京城坊巷志稿》中稱為百花深處胡同,可見這條胡同中花繁葉茂的美景在清代已很著名。據《北京瑣聞錄》載,在明代萬曆年間,有一戶張氏夫婦在新街口南小巷內購買了一大塊空地。先是種菜,稍有積蓄後便廣植花卉,並挖池引水,疊山造池,建造了一片優雅的園林。吸引了許多文人雅士前來觀花賞景,飲酒賦詩,百花深處的名字傳遍京城。
  • 楊雲鵬 ‖ 走進回坊(二)
    17日早上六點,我便帶上行李包就乘車向回坊而去,很快就趕到鐘樓,再次原路返回,遊客稀少的街道,商店大多沒有開門;再進入化覺寺遊玩,看到一群活波可愛的小孩子正在一位老師帶領下學習穆斯林文化知識,他們是回坊未來的接班人,我從他們身上看到回坊明天更加輝煌的希望,不培養一大批有信仰的回民兒童,就沒有穆斯林美好的明天;從化覺寺重視培養穆斯林人才
  • 「八街九坊十景」喚醒老成都「兩環八線」串起系列新玩法
    八街九坊十景(部分)示意圖 項目建設單位供圖「八街九坊十景」九坊:錦裡、皇城壩、華西壩、音樂坊、水井坊、望江坊、大慈坊、文殊坊和猛追灣;十景:青羊宮、杜甫草堂、散花樓、武侯祠、皇城遺址、望江樓、合江亭、大慈寺、天府熊貓塔和文殊院
  • 屏東客家街點心 鬆餅配擂茶(圖)
    屏東客家街點心 鬆餅配擂茶(圖) 2008年02月25日 17: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2月25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介紹,清朝時代臺灣屏東恆春城內本有很多客家人。
  • 客家街賣點心 鬆餅配擂茶圖
    (記者宋耀光/攝影)  清朝時代恆春城內本有很多客家人,擁有客家血統的趙水為了喚起大家記憶,在俗稱「客家人街」的文化路上開設「客家點心坊」,賣傳統的豆花、鬆餅外,還有客家擂茶  清光緒年後,開放內地人來臺灣,客家人到恆春半島的更多,滿州鄉、恆春鎮都有客家人。
  • 給大家介紹一下深圳最具人氣的十六條美食街!
    深圳十六條美食街,還不快來了解一下!南門一坊美食觀光夜市南門一坊美食觀光夜市,是深圳第一條美食觀光夜市街,具有東南亞風情的各國美食還有國內特色美食等。鳳華路美食街鳳華路美食街的特點就是中大型酒店。相對比一些小吃類型的美食街要顯得高端一些。福永臺灣美食街福永臺灣美食街,是以臺灣本土美食為主。除了有臺灣本土小吃以外,還出售臺灣的一些土特產。
  • 陝西漢族美食街永興坊,這裡全是陝西各地市特色美食與回民街不同
    西安永興坊陝西漢族特色美食涼粉,配上陝西油潑辣子味道美的很陝西漢族特色美食麻辣牛雜陝西特色漢族美食彬縣御面,製作工藝獨特美味有嚼頭陝西特色美食炒涼粉,陝西涼粉的有一種做法,吃不了涼的可以吃炒涼粉永興坊陝北特色美食炸年糕,這種年糕是黃顏色加點白糖更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