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簡單的家常烙餅,不用油酥不發麵,層次分明,薄脆香酥真美味。北方人愛吃麵食眾周所知,山東人更甚,各種麵食如大饅頭,麵餅,煎餅,一天三頓吃不煩,一頓不吃急得慌。從小愛吃各種麵餅,母親更是十裡八鄉算得上的巧媳婦,麵食做的尤其好,據說當年父親就是先喜歡吃母親做的餅,俘虜了胃才敢(父親成分不好)去提親。記憶中母親做得最多的就是家常薄脆餅,烙得又快又好吃,兩面金黃,又薄又酥,層層疊疊,拿在手裡,即使沒有菜也能吃下兩個。
家常烙餅影響麵餅軟硬的因素主要有含水量,溫度,醒面或者發酵。今天雨媽分享的這個薄餅做法,是最基礎的烙餅方法,這個薄脆餅可以直接擀開抹油、撒鹽,也可以放椒鹽或者蔥花,怎麼做都好吃,但是前提是麵團要軟,還有有韌性,擀的要薄,滿足了這幾項基本要求後,做出來的麵餅,才會又薄又酥,層次分明,吃起來外酥裡韌,比較有嚼勁,大人和孩子都愛吃,學會了外面的餅,再也不願吃,總覺得有股怪味。學會了這一種,可以舉一反三,可以做出發麵,燙麵、半燙麵的各種麵餅,即使夾餡也不在話下。喜歡吃麵餅的可以仔細看下做法,學會了再也不用買了。
【椒鹽薄餅】
【食材】:普通麵粉250克,溫水160克,鹽2克,玉米油20克
【製作方法】:
1、準備好所用的食材,椒鹽忘了拍,自己用花椒粉和食鹽調配的,椒鹽4克,食鹽2克,混合一起。
2、把麵粉、溫水、鹽一起放入攪拌機桶裡,蓋好攪拌機蓋子。
3、啟動攪拌機和面,時間3分鐘,速度2擋。這裡可能有的童鞋會說,這方子配料水分好大,水分多點,麵團才軟,烙制出來的麵餅才會柔軟有嚼勁。
4、揉完停止工作以後,把玉米油從蓋子上的圓孔裡直接淋入,繼續和面1分半鐘,麵團和玉米油融合一起就可以了。
5、把揉好的麵團,從攪拌桶裡取出,滾圓成圓形,加蓋保鮮膜鬆弛20分鐘。揉好的麵團手感要像耳垂般的柔軟,這樣才是合適的麵團。
6、20分鐘以後,取出麵團,從中間切開,分成兩份。
7、面板上撒麵粉,取一個麵團擀成薄薄的長方形面片,約35*25的尺寸。用油刷刷一層植物油,撒上椒鹽,接著用切面刀在上下兩邊分別切三刀,注意不要切斷,如圖。
8、依次從左邊開始摺疊,先上下摺疊再往中間疊,最後疊成四四方方的小被子。
9、有點同學說沒看懂怎麼摺疊,我畫了個圖,大家可以根據圖中的數字摺疊。
10、把疊好的麵團,接頭和兩頭露層的地方捏緊。
11、電餅鐺預熱,取一個麵團用擀麵杖擀成0.3—0.5釐米左右的餅胚,擀的時候動作要輕柔,輪換著地方擀,這樣烙出來層次才均勻。
12、預熱好的電餅鐺,刷一層植物油,放入擀好的餅胚,餅胚上層刷一層薄薄的植物油,刷油可以鎖住水分,並能使麵餅酥脆,合上蓋子。
13、大約1分鐘後,餅胚金黃翻次面,約2分鐘打開盛出,兩面金黃。
14、又薄又酥的椒鹽薄餅就做好了,直接切塊吃就很美味。
15、空口吃也能吃2個,你學會了嗎?
大家好,我是雨媽小廚,美食領域原創作者,一位愛美食的兩寶全職媽媽,一直致力於用最簡單普通的食材,做出最美味的一日三餐。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同時希望大家能點讚、轉發、分享美食給更多的朋友,有什麼想法和建議歡迎留言討論,所有文章均為雨媽原創,每日一更,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