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在我的社群做了第一次學習主題的分享,用了一個多小時,講完已經是是晚上的 10 點了。
而且昨天我也更了一篇如何學習保持內容輸出的乾貨文章,過了一個晚上看到平臺上的數據不錯,這說明大家對學習的話題還是很感興趣的,在這裡也先謝謝大家的支持和關注,我將不忘初心,會一如既往的繼續給大家分享我所學所用的乾貨方法,以身作則的陪伴更多寶媽成長。
那麼今天,我將繼續接著"學習"的主題,給大家分享一個話題, 那就是如何在學習中掌握知識重點?
這個問題正好是前幾天我們一學員問過我的一個問題,那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情況出現。
看完抓不住重點,等於白看?!
這個對寶媽來說,只要掌握了,就能快速的提高你的學習效果,如果你也有這種問題,希望你能花幾分鐘時間好好看一下,相信你會有所啟發;
我想大家一定有在網上看過一些文章,視頻,或者看過書,甚至也學習過不少的付費課程,那麼我想問一下,這些學到的東西對你們有收穫嗎?你覺得你從中學習到了什麼……
是不是學的時候感覺非常"過癮",但是一學完就發現自己"歇菜"了…還是老樣子……
那麼這樣的學習效果是你們想要的嗎?
如果不是,那又應該如何提高你們的學習效果?!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聊的,只有掌握知識重點,才能有效的提高學習效果。
為什麼?在這裡我主要先講這兩點:
第1,因為我們的大腦並不擅長記憶東西;
而大多數的學習者都在試圖把所有學到的東西記住…
讓不擅長記憶的大腦像"存儲卡"一樣去存儲學習內容,這樣做只會讓大腦"短路"、"卡殼"…如果你有這樣的情況,說明你正犯著這個錯誤……
但是,又不能不去記住,所以要怎麼辦呢?
於是,你就需要學會去記重點,一般來說,一篇文章,一節課程,會講的重點不會超過三個,而你只要找到這三個就可以了
怎麼找?方法就是:順著關鍵詞"順藤摸瓜"
什麼是關鍵詞?簡單理解,就是我們去搜索的時候,會高頻用到的一些詞;
比如說,你是賣面膜的,那麼面膜本身就是一個關鍵詞,由這一個關鍵詞,又能衍生組合出很多的長尾關鍵詞,比如"美白 面膜"、"補水 面膜"、"蠶絲 面膜"…
那怎麼通過關鍵詞順藤摸瓜,找到知識重點?
那麼就用我前幾天寫的這篇文章來理解下,為什麼你一直做不好定位?原因很簡單,因為你不了解自己的人格,沒有看過的可以先看一下,我也會截圖按步驟教你怎麼找知識重點。
首先,你要知道,就是在以後,不管你看過一篇什麼文章,看過一本什麼樣的書,或者學習過哪一門課程,一定一定要記得從標題先看起。
因為標題就是作者最想表達的中心思想,也就是你要抓住的知識重點。
而我們要找的第一個關鍵詞,就是從標題開始找起。
現在看步驟:
第一步:看標題,確定關鍵詞
那麼我這篇文章的標題是:為什麼你一直做不好定位?原因很簡單,因為你不了解自己的人格
好,那麼,一看這個標題,你最先看到的兩個詞,就是「定位」和「人格」,它們是最吸引你眼球的,這就是高頻使用的關鍵詞。
關鍵詞確定之後,我們心裡就會大概知道,這是一篇講定位和人格關係的文章。
如果說,你最近正好有定位方面的困惑,或者對「人格"這個概念感到很新鮮、稀奇,你想了解一下,那麼你就要立馬帶著這些問題去看這篇文章。
代入問題在文章中找答案,會讓你看的很有」沉浸感「,也更容易抓住知識重點;
第二步:快速閱覽前半部分,重點看作者標記的加粗字體,或者看小標題。
不過,我寫的這種乾貨類文我不太喜歡寫總結小標題,這個是我的習慣問題。
所以,當你看到我這種沒有小標題的文章時,更要靠自己去總結歸納,不然你看的就會很散。
那麼我截圖,你看下我圈起來的加粗字體,就是我最想要表達的重要信息。
結合標題關鍵詞,你就知道,我這段話說的重點是:你的定位做不好,是因為你不了解自己的人格是什麼樣的。
那麼你想解決你的定位問題嗎?
你想了解你的人格是什麼嗎?
想的話,那麼繼續帶著問題閱讀……
因為,我也在對這個問題一一展開闡述,你想知道的答案,就在我後面的內容裡。
於是,就到了第三步。
第三步:拆分重點,分析原因,找到答案
說人話就是,你還要繼續看後半部分,然後分析我為什麼會這樣說的原因。
首先,我從心理學的角度,先闡述了「什麼是人格」?
其次,我主要說了一下人格的兩大特性:獨特性與穩定性。
那為什麼說這兩個特性呢?
因為它和我們的定位有關係。
定位需要獨特性,需要你與眾不同……需要你有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所以只要知道了你是什麼樣的人格,你人格的獨特性和穩定性,那麼你就可以依據揚長避短的策略,做出一個與眾不同的定位,那麼這也是答案。
發現沒有,帶著問題去看一篇文章,你的思路是可以很清晰的,這個關鍵詞你是一直抓在手上的,那麼哪怕這中間我寫了上千個字,你也可以用很簡短的話把它概述出來。
而這就是你要學習的知識重點。
這就是第三步中,主要要做的,就是拆、分、找;
接著,最後一步:用自己的話把它寫下來
把文章看完之後,就用自己理解過後的想法,先不要管它是對還是錯,只管用你自己的話把它寫下來,能寫出來的就是你的,這就是你學到的知識點;
因為,大腦不擅長記憶,但是它擅長思考,那麼幾百上千個字你記不住沒關係,只要你是經過大腦思考和理解之後寫出來的幾句話,一定會讓你記憶深刻;
這就是我要講的第一個點,通過關鍵詞順藤摸瓜,找到知識重點,寫出經過自己思考的話。
那當然,想要真正的提高學習力,思考還是第一步,在思考之後,還要有行動計劃去實踐輸出,檢驗學習效果,收集反饋數據進行復盤迭代,這才是一個具體可行的學習閉環。
再分享第二個點,就是"二八定律";
這個"二八定律"要一直記住它,記得真正對你有用的知識,永遠是那最少最精華的 20%;
所以你要捨得對自己下"狠手",不要什麼都學,就算學了,也要在記住這 20%的重點(精華)內容之後,忘掉他,如果有文件資料什麼的,都通通刪了;
就像我寫的那篇文章,有3000+字,雖然它很乾貨,但是重點的精華內容也就只有600字左右,那這個時候,你是會選擇把它一鍵收藏永遠的保存在你的收藏夾裡,還是提煉出600字左右的重點內容為你所用?
這就看你有沒有用好「二八定律」了;
就像一杯水,你不能讓它滿,因為一滿,杯子裡的水就會溢出來,只有永遠留著那 20%,空著80%,才能一直用這隻杯子裝水……
這句話能理解嗎?不理解也沒關係,總之就是這麼一個意思,保持"空杯狀態",才能容下更多。
好了,最後總結下,今天分享的主題就是如何學習掌握知識重點?
有兩個要點:第一,通過關鍵詞順藤摸瓜,找到知識重點後進行思考總結;
第二,利用"二八定律",只學習和吸收 20%的精華內容就夠了,空著80%,保持空杯心態,不要學多學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