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能力有問題?不,你需要知道的是如何在學習中掌握知識重點!

2020-12-13 予虹老師

昨天晚上在我的社群做了第一次學習主題的分享,用了一個多小時,講完已經是是晚上的 10 點了。

而且昨天我也更了一篇如何學習保持內容輸出的乾貨文章,過了一個晚上看到平臺上的數據不錯,這說明大家對學習的話題還是很感興趣的,在這裡也先謝謝大家的支持和關注,我將不忘初心,會一如既往的繼續給大家分享我所學所用的乾貨方法,以身作則的陪伴更多寶媽成長。

那麼今天,我將繼續接著"學習"的主題,給大家分享一個話題, 那就是如何在學習中掌握知識重點?

這個問題正好是前幾天我們一學員問過我的一個問題,那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情況出現。

看完抓不住重點,等於白看?!

這個對寶媽來說,只要掌握了,就能快速的提高你的學習效果,如果你也有這種問題,希望你能花幾分鐘時間好好看一下,相信你會有所啟發;

我想大家一定有在網上看過一些文章,視頻,或者看過書,甚至也學習過不少的付費課程,那麼我想問一下,這些學到的東西對你們有收穫嗎?你覺得你從中學習到了什麼……

是不是學的時候感覺非常"過癮",但是一學完就發現自己"歇菜"了…還是老樣子……

那麼這樣的學習效果是你們想要的嗎?

如果不是,那又應該如何提高你們的學習效果?!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聊的,只有掌握知識重點,才能有效的提高學習效果。

為什麼?在這裡我主要先講這兩點:

第1,因為我們的大腦並不擅長記憶東西;

而大多數的學習者都在試圖把所有學到的東西記住…

讓不擅長記憶的大腦像"存儲卡"一樣去存儲學習內容,這樣做只會讓大腦"短路"、"卡殼"…如果你有這樣的情況,說明你正犯著這個錯誤……

但是,又不能不去記住,所以要怎麼辦呢?

於是,你就需要學會去記重點,一般來說,一篇文章,一節課程,會講的重點不會超過三個,而你只要找到這三個就可以了

怎麼找?方法就是:順著關鍵詞"順藤摸瓜"

什麼是關鍵詞?簡單理解,就是我們去搜索的時候,會高頻用到的一些詞;

比如說,你是賣面膜的,那麼面膜本身就是一個關鍵詞,由這一個關鍵詞,又能衍生組合出很多的長尾關鍵詞,比如"美白 面膜"、"補水 面膜"、"蠶絲 面膜"…

那怎麼通過關鍵詞順藤摸瓜,找到知識重點?

那麼就用我前幾天寫的這篇文章來理解下,為什麼你一直做不好定位?原因很簡單,因為你不了解自己的人格,沒有看過的可以先看一下,我也會截圖按步驟教你怎麼找知識重點。

首先,你要知道,就是在以後,不管你看過一篇什麼文章,看過一本什麼樣的書,或者學習過哪一門課程,一定一定要記得從標題先看起。

因為標題就是作者最想表達的中心思想,也就是你要抓住的知識重點。

而我們要找的第一個關鍵詞,就是從標題開始找起。

現在看步驟:

第一步:看標題,確定關鍵詞

那麼我這篇文章的標題是:為什麼你一直做不好定位?原因很簡單,因為你不了解自己的人格

好,那麼,一看這個標題,你最先看到的兩個詞,就是「定位」和「人格」,它們是最吸引你眼球的,這就是高頻使用的關鍵詞。

關鍵詞確定之後,我們心裡就會大概知道,這是一篇講定位和人格關係的文章。

如果說,你最近正好有定位方面的困惑,或者對「人格"這個概念感到很新鮮、稀奇,你想了解一下,那麼你就要立馬帶著這些問題去看這篇文章。

代入問題在文章中找答案,會讓你看的很有」沉浸感「,也更容易抓住知識重點;

第二步:快速閱覽前半部分,重點看作者標記的加粗字體,或者看小標題。

不過,我寫的這種乾貨類文我不太喜歡寫總結小標題,這個是我的習慣問題。

所以,當你看到我這種沒有小標題的文章時,更要靠自己去總結歸納,不然你看的就會很散。

那麼我截圖,你看下我圈起來的加粗字體,就是我最想要表達的重要信息。

結合標題關鍵詞,你就知道,我這段話說的重點是:你的定位做不好,是因為你不了解自己的人格是什麼樣的。

那麼你想解決你的定位問題嗎?

你想了解你的人格是什麼嗎?

想的話,那麼繼續帶著問題閱讀……

因為,我也在對這個問題一一展開闡述,你想知道的答案,就在我後面的內容裡。

於是,就到了第三步。

第三步:拆分重點,分析原因,找到答案

說人話就是,你還要繼續看後半部分,然後分析我為什麼會這樣說的原因。

首先,我從心理學的角度,先闡述了「什麼是人格」?

其次,我主要說了一下人格的兩大特性:獨特性與穩定性。

那為什麼說這兩個特性呢?

因為它和我們的定位有關係。

定位需要獨特性,需要你與眾不同……需要你有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所以只要知道了你是什麼樣的人格,你人格的獨特性和穩定性,那麼你就可以依據揚長避短的策略,做出一個與眾不同的定位,那麼這也是答案。

發現沒有,帶著問題去看一篇文章,你的思路是可以很清晰的,這個關鍵詞你是一直抓在手上的,那麼哪怕這中間我寫了上千個字,你也可以用很簡短的話把它概述出來。

而這就是你要學習的知識重點。

這就是第三步中,主要要做的,就是拆、分、找;

接著,最後一步:用自己的話把它寫下來

把文章看完之後,就用自己理解過後的想法,先不要管它是對還是錯,只管用你自己的話把它寫下來,能寫出來的就是你的,這就是你學到的知識點;

因為,大腦不擅長記憶,但是它擅長思考,那麼幾百上千個字你記不住沒關係,只要你是經過大腦思考和理解之後寫出來的幾句話,一定會讓你記憶深刻;

這就是我要講的第一個點,通過關鍵詞順藤摸瓜,找到知識重點,寫出經過自己思考的話。

那當然,想要真正的提高學習力,思考還是第一步,在思考之後,還要有行動計劃去實踐輸出,檢驗學習效果,收集反饋數據進行復盤迭代,這才是一個具體可行的學習閉環。

再分享第二個點,就是"二八定律";

這個"二八定律"要一直記住它,記得真正對你有用的知識,永遠是那最少最精華的 20%;

所以你要捨得對自己下"狠手",不要什麼都學,就算學了,也要在記住這 20%的重點(精華)內容之後,忘掉他,如果有文件資料什麼的,都通通刪了;

就像我寫的那篇文章,有3000+字,雖然它很乾貨,但是重點的精華內容也就只有600字左右,那這個時候,你是會選擇把它一鍵收藏永遠的保存在你的收藏夾裡,還是提煉出600字左右的重點內容為你所用?

這就看你有沒有用好「二八定律」了;

就像一杯水,你不能讓它滿,因為一滿,杯子裡的水就會溢出來,只有永遠留著那 20%,空著80%,才能一直用這隻杯子裝水……

這句話能理解嗎?不理解也沒關係,總之就是這麼一個意思,保持"空杯狀態",才能容下更多。

好了,最後總結下,今天分享的主題就是如何學習掌握知識重點?

有兩個要點:第一,通過關鍵詞順藤摸瓜,找到知識重點後進行思考總結;

第二,利用"二八定律",只學習和吸收 20%的精華內容就夠了,空著80%,保持空杯心態,不要學多學雜;

相關焦點

  • 在學習中,如何加深對重點知識的記憶和理解?一定要善用學習工具
    高一學生@世界太嗨真不該:高一要學習9門學科的內容,重點知識太多,試卷也多,複習不知道從何入手,有什麼辦法嗎?高三學生@Dream留言:感覺壓力好大,高中所學的知識都要複習,很多重點知識感覺背下來後卻不理解,導致很焦慮,要怎麼辦?
  • 如何在英語學習中掌握語境呢
    教孩子學習英語,家長會選擇培訓和輔導。怎麼判斷和選擇呢?如果看不到判斷的標準,學習的目標,就不知道怎麼選擇。有時候,孩子雖然在讀,如果沒去思考,即使有了收穫也不知道,何況還有不足之處呢。在少兒英語學習中,遇到了困難,並不是英語難,而是自己的問題。
  • 學習計算機知識需要重點培養哪些能力
    首先,學習計算機知識並沒有那麼多的要求,學習門檻也比較低,即使沒有任何基礎的初學者,經過一個系統的學習過程也都能夠入門計算機知識。在大數據、智能化時代,大量的普通職場人和大學生,都需要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知識。
  • 四年級學生只需要學會理解課文,不用把課文中的詞語當成重點嗎?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年級的孩子從幼兒園過渡來,需要掌握基礎的拼音,識字,並不需要長篇大論的寫多少,二年級則是需要掌握重點詞彙,以及對課文有一個淺顯的理解,並開啟接觸小片段,看圖寫話等等,三年級開始接觸作文,這是很多老師和家長共同頭痛的問題,不知道應該如何引導孩子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情感
  • 高中英語語法學習探討,了解並掌握規律性,有效提高學習能力
    新課程標準的重點是改變學習系統,在該學習系統中,英語課程過分強調語法和詞彙知識,要求在應用中學習語法並在應用中學習語法。如何在高中英語語法學習中進行基於研究的學習,如何培養自己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這是每個高中生都值得探索和解決的問題。
  • 【必看】學習虛擬化技術需要掌握的知識與能力
    圖1-1  你處在那一層對於我們大多數學習網絡的人來說,或者說做系統集成的來說,我們應該成為第二層也就是"網絡規劃"這一層。同樣如果做虛擬化的系統集成工程師,我們應該會規劃、能安裝配置、能培訓、能解決故障。我個人的理解,對於一個完整的虛擬化項目(或系統集成項目)應該分初期、前期、中期、後期等4個階段。
  • 成年人學習能力的背後,最終是思維能力的問題
    在「卓越密碼:個人知識體系構建能力」在線課程中,我們第一個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首先使大家有目標思維的意識,理解「不學習不行,學習也不一定行」的邏輯,真正有效的學習一定是目標導向的;其次是提供了相應的模板,讓確定學習內容和目標的過程可操作,促進學員去思考自己當前應該學什麼、為了自己個人發展應該學什麼等內容,並結合元知識、專業知識和客戶知識的分層,讓每個人都能列出自己最急迫學習的能力
  • 法律知識-需要重點掌握的法律知識點
    很多同學考完後,認為有了第一次的經驗,總結到公基法律其實不難,來年再戰,定拿下法律這版塊!但是很多人感覺公基法律內容太多,太細,所以不太清楚應該怎麼樣去備考,那接下來,我們就來聊一聊公基法律的那些事。今天主要帶著大家了解一下公共基礎知識裡面法律的相關知識點,也希望通過這次的介紹可以幫助到你們!
  • 學了很多知識,依舊不會解決問題?你需要掌握「多元思維模型」
    學了時間管理,卻不會合理安排時間,很多工作都沒有按時完成;學了寫作和演講,匯報工作的時候,邏輯混亂,很多問題表達不清楚,重點不突出,領導很不滿意……為此,領導經常批評林悅「不上進」,說她還沒有新員工成長地快,這讓林悅很受挫。明明那麼努力地工作了,也學了很多知識,為什麼還是解決不了工作中的問題?她很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走出困境。
  • 理解能力差怎麼辦,如何提高理解能力
    老常經常聽到很多人抱怨說,理解能力差,腦子笨,導致學習效率差、溝通效率差....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首先我們先定義下什麼是理解能力差!!那什麼是理解能力差勁?用人話定義就是:無法快速、準確的解讀對方所要表達的意思,這個『對方』可以是人、書本或者任何向你發信息的一方。
  • 如何高效學習?教你掌握規律的學習方法
    相信很多人有跟我一樣的同感。我們大多數人通常把80%的經歷放在執行力,20%不完全用在專業能力,而沒有時間用在結構能力上。根據二八定律,20%的知識決定80%的結果。我們應該把80%的經歷投入到結構能力和專業能力上,建立自己的底層思維體系,通過掌握臨界知識讓自己做到遊刃有餘。
  • 大量閱讀不等於真正「掌握知識」,需要理解大腦處理信息的機制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芭芭拉 · 奧克利(Barbara Oakley)教授在她的一門名為「學習如何學習(Learning How To Learn)」的課程中,提出了有關「掌握知識的錯覺(Illusions of Competence)」的觀點。
  • 理解能力差怎麼辦,如何提高理解能力?
    很多小夥伴以後聽不懂對方的話是自己的問題,其實這種理解是冤枉自己的,信息的傳遞是雙方的過程,如果對方傳達本身就有問題,你理解差也是自然之中的事情。好了,知道這些了,那麼如何解決理解能力差的問題呢?正如前面講的,想要理解能力強,我們本身必須有大量的知識儲備,這是高效理解的基礎,而關於知識儲備這一點,只能通過大量的閱讀,學習,實踐去獲得,這一點沒有捷徑可言。
  • 學習編程之前需要掌握哪些基礎知識
    學習編程需要一個系統的過程,在學習編程之前最好了解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第一:作業系統體系結構。作業系統是計算機重要的基礎知識之一,掌握作業系統體系結構對於理解編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業系統涉及到的內容包括存儲管理、任務調度、中斷管理、進程管理、線程管理、同步管理、內存管理等,這些內容對於學習程式語言會有較大的幫助,尤其對於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系統的學習一下Linux作業系統是不錯的選擇,一方面原因是Linux作業系統在IT領域內有廣泛的使用,另一方面原因是Linux作業系統是開源的,可以閱讀其原始碼。第二:計算機網絡。
  • 閱讀理解中鑑賞重點字詞總出錯,理解詞義有多種方法,你知道幾個
    在中小學學習的所有科目中,最難拿分的當屬語文,而在語文學習中,大家公認的最難的題要屬閱讀理解。對中小學生來說,閱讀理解之所以難,一方面在於個人閱歷淺,讀書少,理解世事及人物情感的能力差,另一方面則在於閱讀理解中的每個題型的解決方法都不止一下,而孩子們大多不知道有哪些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一來,做題時就找不到思路,因此失去獨立分析,找到正確答案的機會。
  • 也說英語學習「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上)
    前天中午,在辦公室加班的我突然接到了愛人焦急的電話,說是家裡的燃氣灶打不著火,無法做午飯了。她問家裡儲備的有沒有燃氣灶備用電池,準備進行更換。這時候我就在想,是電池沒電了還是燃氣需要續費了呢?於是,我就問她確定是需要更換電池嗎?她說不確定。我接著她問是不是天然氣該繳費了呢?她說不清楚。我就說你擰開燃氣灶開關,試試有沒有聞到天然氣的氣味,她說也不清楚。
  • 你不知道的提高初高中物理化學學習成績的知識技術和技能
    首先我們來談一談物理的學習,要學好物理首先要掌握學習方法:①要切實學懂每個知識點,懂的標準是掌握基本的概念、定理、公式,不僅要能回答「是什麼」「怎麼樣」「為什麼」等問題,而且還要準確理解相近似易混淆知識的聯繫和本質區別。
  • 《如何閱讀一本書》從中獲得你所需要的知識
    太多的資訊正在衝刺著我們的大腦,阻礙著我們的理解能力,經過精心設計的信息,我們的思想變得被動的去接受那些信息,而不會了思考。《如何閱讀一本書》 就告訴了我們閱讀書籍的重要性,而且要是你主動閱讀一本書,自己思考想要從書中獲取什麼樣的知識。
  • 什麼是理解?如何提高理解能力?理解記憶法幫你提高思維能力
    我們來分析一下,從小學到中學,學習的內容日漸複雜,到了中學如果還是完全靠機械記憶是行不通的,因為這時候的知識需要理解,如果對所學的內容還沒有理解透徹就想死記硬背是很難記住的。例如在記憶歷史事件 時,許多人會將時間與歷史事件的內容記脫節其原因就在於記憶時不求理解歷史事件發展的脈絡,只求快速記住涉及考試的知識點。 在學習的過程中,應把更多的時間花在對知識點的理解上,以便為記憶多增加一分把握。那種追求速記式的學習只會把你的大腦弄得越來越亂。當然,我們在此特別地強調理解記憶得好處,不是說我們的記憶中不需要機械記憶,機械記憶就一定不好。
  • 在學校裡學習沒問題,可在家就不知道如何學了,這個問題要這樣改
    學生們在校園裡進行他們最熟悉的學習任務,和在家裡進行學習活動,其實很不同。 有同學對老師說,他們適應在學校裡學習,可在家裡獨立學習就不會了,人會有些迷茫,不知道在自己安排的學習時間裡該怎麼改變自己的學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