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聚焦中國傳統文化 貼近生活關注「住房問題」

2020-12-11 遼寧頻道

英語:聚焦中國傳統文化 貼近生活關注「住房問題」

解讀人: 瀋陽市第四十三中學 初三英語備課組組長 高級教師、市骨幹教師 高波

作者:唐心萌

2018-06-25 09:35   來源:瀋陽晚報  

  2018年英語中考試卷總體來說難易程度與2017年試卷相近,試卷結構沒有變化,包括選擇填空、完形填空、閱讀理解、回答問題、綜合閱讀技能和閱讀與表達。整套試題體現跨文化認知與態度、文化自信與家國情懷及社會責任感等。在思維能力層面上,注重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甚至批判性思維。

  高波老師介紹,今年英語試卷的一大特色就是聚焦中國傳統文化,語篇命題應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核心,在閱讀文本的選擇上更傾向體現核心價值、傳統文化及創新精神等題材的文段。在題目設置上,不僅把中國傳統文化「茶館」搬進試卷中,閱讀理解文本更是選自教材「文化角」中發明家蔡倫的故事,激勵學生弘揚中國古老文化,勵志創新成為有用之才。此外,完形填空試題是一篇關於獵人和狗追趕受傷小兔子的寓言故事,需要考生讀懂原文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才能準確完成考題。回答問題語篇選自教材「青春期」和課外閱讀「學生參加派對」以及閱讀理解「家庭住房問題」,都非常貼近學生生活。高波老師介紹,今年試卷題目的設置多以細節題為主,考生只要認真閱讀,針對題幹仔細查找信息點,正確回答的機率會很高。閱讀與表達的題目是:Good habits make me ____ 。小作文取材教課書「記憶」,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的學習生活體會,很容易尋找到寫作素材完成大作文。

  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 唐心萌

(責任編輯:李京)

東北新聞網
微信訂閱號

東北新聞網
手機版

東北新聞網
法人微博

新聞客戶端
Android版

新聞客戶端
iPhone版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來信來電(024-31885629)聲明,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後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北京英語卷:用地道英語表達中國傳統文化
    北大閱卷機房完成調試 攝影/本報記者 李夢婷昨天下午,隨著英語考試的結束,今年的高考也拉下了帷幕。用地道英語講中國故事、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成為今年英語試卷的突出特點。英語作文以「茶文化」為題,更是倡導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民族自信。
  • 專家解讀北京高考英語卷:貼近考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
    伴隨著下午英語考試結束鈴聲的響起,2019年高考落下帷幕。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總的來看,今年試題選材貼近考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面向全體考生,無性別差異,無城鄉差異,無文理科差異,並充分考慮到了考生的認知發展水平,杜絕偏、怪、專話題和試題。
  • 上海中考英語數學卷貼近生活:致敬逆行者,關注黃金周
    2020年上海中考在兩天的大雨中落下帷幕,6月28日舉行的是英語和數學考試。考試結束後,上海市教育考試院邀請了相關學科專家從育人價值、試卷內容、學科特徵等角度對試卷進行了評析。專家們一致認為,今年的英語試卷聚焦核心素養,貼近現實生活,引導課堂教學。聽力語篇緊扣時代脈搏,致敬逆行者,歌頌醫護人員救死扶傷的奉獻精神。閱讀A篇和部分語法詞彙題涉及中國文化,引導學生增強文化自信,涵養家國情懷。閱讀C篇描寫了男孩參與家務勞動前後態度的轉變,引導學生理解父母,樹立正確的勞動觀。
  • 2020廣東中考英語快評:三大主題貫徹「關愛」,內容貼近社會熱點
    卓越教育廣東省中考英語專家團隊認為:2020廣東省中考英語試題整體難度與去年持平,基礎語言點考查全面且凸顯中國傳統文化。
  • 讓藝術在傳統的白盒子之外貼近日常生活
    讓藝術在傳統的白盒子之外貼近日常生活 2018-12-18 1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知識點覆蓋全面 關注熱點 貼近生活 我省高考「一診」結束 本報...
    政治:關注熱點貼近生活師大附中高三政治備課組令潤崗試卷分析:2019年省一診的思想政治學科命題,從題型設計、難易度、考點分布等方面,都比較貼近近幾年全國Ⅱ卷文綜政治試題,比較好地體現了2019新考綱的精神和新課標要求。體現政治學科核心素養。
  • 英語:試題貼近生活和熱點
    本報訊(記者 談潔) 昨天下午,英語考試結束後,本報約請權威專家對今年的英語卷進行了點評。     【欽鋒】江蘇省英語特級教師、南京師範大學附屬揚子中學英語教研組長    今年的高考試題具有情景多樣考查真實、題材鮮活凸顯樹人、設問簡潔指向思維、考查全面梯度合理等特點,強調核心素養。
  • 名師點評2020高考「合肥二模」試卷|英語:緊跟時代貼近生活 注重...
    合肥三十二中 楊華珍2020 年合肥市二模英語試卷試題,緊扣《考試大綱》,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理念,注重英語綜合素養的考查,在考查考生基礎知識的同時,側重考查考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注重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綜合能力的考察。
  • 名師點評2020高考「合肥二模」試卷|英語:​緊跟時代貼近生活...
    合肥三十二中 楊華珍2020 年合肥市二模英語試卷試題,緊扣《考試大綱》,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理念,注重英語綜合素養的考查,在考查考生基礎知識的同時,側重考查考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注重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綜合能力的考察。
  • 鄭州十一中名師點評高考英語:注重傳統文化 英語作文拿高分
    大河網訊 每年的高考作文題目因佔分高而備受關注,成為社會熱點話題。英語作文——書面表達也因為分值達到25(分)而成為重要關注話題。隨著高考改革,英語學科的考查方向也發生了重要變化。傳播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英語不僅只是一種語言媒介,更是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講中國好故事,抒發家國情懷是英語學習的責任與使命。2018高考英語全國卷I書面表達聚焦中國老百姓生活中的待客習俗,強調中國傳統尊長、敬老的社會美德。
  • 高考英語:彰顯中國元素傳播傳統文化
    西安新聞網訊(西安日報記者司文) 6月8日,高考英語結束後,西安市兩位高中英語教師分析了今年高考英語試題。她們表示,試題結構、容量方面基本和去年持平,但在難度和區分度方面比去年略有提高,呈現出穩定性和變化性相統一的基本特點,穩中有變,變中求新。
  • 讓藝術在傳統的白盒子之外貼近日常生活_眼光_澎湃新聞-The Paper
    他的藝術創作聚焦於符號學、語言和普遍性之間的關係,劉易斯把石墨鉛筆和紙作為媒介來追蹤和創作抽象敘述、展示他對姿態概念思考,並呈現他對純粹抽象的研究。Claudia Albertini:是的,我們的所有畫廊空間都位於有著悠久歷史的建築中,在傳統的白盒子概念之外貼近著人們的日常生活。
  • 【2017蘭州中考】英語:選材貼近生活 歷史:追求以史鑑今 政治:反映...
    英語:關注社會熱點  蘭州三十四中初中英語學科組組長 王以宏  試題在題型、分值、題量等方面均與去年中考試題和今年的一診試題保持一致,難度比一診有所降低,在注重基礎知識考查的同時,更加注重知識的靈活運用;在貼近生活的同時,更加關注社會熱點問題。
  • 2018北京中考英語作文數學考題出爐,涉及傳統文化時事新聞
    題目二則聚焦「節儉」,題目給出背景描述:「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生活富足與否,我們都應該提倡節約,杜絕浪費。某英文網站正在開展以「節約是美德」為主題的徵文活動,假如你是李華,請用英語寫一篇短文投稿,談談生活中你是怎麼做的,以及這樣做的意義。
  • 北京中考英語素材貼近考生生活 「戰疫」元素巧妙融入試卷
    選擇題目二的學生則回歸自己真實的生活體驗,「我英語成績一般,所以我就寫了自己怎麼認真背單詞,一點一點努力,最終英語成績有所提高的事兒。」另一位考生也回歸自己的學習經歷,「我寫了自己平時怎麼在英文歌曲、電影以及各類軟體中積累小知識的過程。」
  • 北京中考英語素材貼近考生生活,「戰疫」元素巧妙融入試卷
    為表達歉意,請用英語給他寫一封郵件,告知此事,並提出彌補的辦法。題目二則聚焦「積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積累有助於我們達成目標,實現夢想。某英文網站正在開展以「積累」為主題的徵文活動,題目邀請考生用英文寫一篇短文投稿,談談自己在積累知識方面做過什麼、有什麼收穫。在二外附中考點,記者隨機詢問的十餘名考生對兩道作文題目各有偏好。
  • 合肥「一模」英語試卷點評 貼近生活考察全面
    英語)  對聽、讀、寫能力考查全面  吳章玲 合肥六中(安徽省示範高中,連續十多年榮獲合肥市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價一等獎)  英語試卷整體難度適中,對聽、讀、寫能力考查全面,對各種技能考查也很到位。試卷內容貼近生活、貼近時代、體現豐富的文化內涵並注重跨文化意識和英語素養的培養。
  • 高考英語試題點評:穩中求新 能力立意 貼近生活
    2017全國卷1高考英語試題及其參考答案(點擊查看)英語)穩中求新 能力立意 貼近生活□合肥六中 韋莉 虞哲2017年高考英語新課標Ⅰ卷總體上秉承了難度適中、不偏不怪的一貫風格,同時在選材和命題上不落俗套,優化創新,整張試卷給人的感覺是穩中求新,能力立意,貼近生活。
  • 根植於火熱生活 傳統文化動畫題材耀眼奪目
    高科技新視角展現傳統文化魅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傳統文化是動畫創作的珍貴資源寶庫。近年來,國家廣電總局深入開展中國經典民間故事動漫創作工程,挖掘具有代表性的各地經典民間故事,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思想精華、民族精神和氣度神韻,以現代視角、動畫科技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展現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堅定當代中國人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相較以往都有較大提升。
  • 東莞可園傳統文化遊 讓博物館成貼近民心的文化後院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博物館藏品架起溝通的橋梁」,與往年以展覽和演示為主不同,今年的文化惠民系列活動以重視文化傳承、突出文化個性和互動模式為特色,通過舉辦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活動,拉近博物館與市民之間的距離,讓博物館成為貼近民心的「文化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