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建軍,男,漢族,一級教師,1972年出生,1995年從安康師範學院畢業以後,他懷揣著教育事業的夢想和對大山的熱愛,毅然投身山區教育事業,在二裡初中一幹就是二十五年。
他生在農村長在山區,清楚地知道山區孩子更需要知識的滋養,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是他的心願。6年前,他的孩子上高中,妻子身患脊髓栓系綜合症,行動不便,很多人都勸他調回縣城工作,以便照顧孩子和生病的妻子。為了山區的孩子,他毅然選擇留在山區。
2016年,他接手了一個沒有老師願意帶的班,學生厭學、自卑、叛逆,上課不服從老師管理,逃課、打架、抽菸,各科成績在全縣墊底。羅建軍接手該班後,與學生逐人談心、家訪,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用愛心和信任去感化、幫助每一個學生。
深冬的一天晚上,一名學生因打架受傷。接到報告後,羅建軍顧不上穿外套,急忙將學生送到醫院搶救,並親自陪護,直到第二天該生脫險,他才返回學校接著上課。因勞累受凍羅建軍病了,但他依然堅持每天上課,放學後還到醫院照顧學生,為其補習功課。羅建軍的堅持和付出深深打動了這個被同學公認的「壞孩子」,出院後他痛改前非,努力學習,積極參與班級建設,成了老師的得力助手。
羅建軍認為,愛是教育的基石,要用真誠的心靈去撞擊學生的心扉、用耐心的教育去滋潤學生的情感、用細心的呵護去培養孩子的自信、用精心的照料去保護孩子的自尊。為了幫助學生劉xx克服自卑心理,羅建軍課前為其輔導功課,課堂上鼓勵其積極發言,慢慢地該生喜歡上了數學課,課堂上總是踴躍回答問題,課後按時完成作業。
羅建軍以學生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學生的痛苦為自己的痛苦,每當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時,他總是伸出援助之手,用自己的真誠去打動他們,引領學生走出人生的一片片荒漠,讓他們重新得到快樂,在陽光下健康成長。2014屆的胡xx,由於母親病故,父親失明,家庭經濟困難,讓她變得性格孤僻自卑,不願與老師和同學交流,學習成績下降,酗酒,甚至吞幣輕生。羅建軍接手該班後立即對其進行家訪,不厭其煩與其談心開導,為其輔導功課,帶領同學為其捐贈生活和學習用品。經過多方面努力,該生終於又找回了自信,努力學習,順利考入高中。
由於家長和師生的信任,羅建軍一直帶初三畢業班,每年接到新班級他都會對每個同學學習習慣和家庭情況進行詳細了解,民主對待每一個學生,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在他的努力下,他所帶班級連續多年中考成績名列前茅,他也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班主任和先進個人。
作為學校數學教研組長,羅建軍不斷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斷對自己「充電」,提高教學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升專業能力的同時,他耐心指導年輕數學教師,幫助他們解決教學知識上的疑難,彌補教學方法上的不足,使他們儘快熟悉業務,站穩講臺。
作為一名教師,羅建軍深知欲給學生一滴水,自己要有的不僅僅是一桶水,而是一潭不斷更新的泉水。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羅建軍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繼續教育學習培訓,不斷追蹤教育科研信息,了解本學科的教育教學動態和現代教育理論方法。
羅建軍倡導學生「分層合作、探究式」學習,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從實際生活出發,發揮學生的個性、潛能,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讓更多的學生勤於動手、主動參與、樂於探究,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得到發展。課後及時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培優補差,增強學生學習信心和興趣,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所收穫。
二十五載春華秋實,二十五載默默奉獻,羅建軍老師紮根山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平凡的崗位上持之以恆、銳意進取,用生命和愛鑄就一批又一批山區孩子成功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