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之神稻盛和夫,這一生功成名就,創立了2家世界500強公司,挽救了一家快要倒閉的日航國企並且重新上市。
從年少時的困難艱辛,到中年時的躊躇滿志,再到老年的出家修行。或許就是有著超越常人的磨難才能鑄就了他對「心」學的研究。其實一個人的心態也決定著一生的各個方面。
而且,一個人能不能有大作為,最終看的東西就是他是不是具備這3點,這幾乎決定了一個人這輩子能否幸福和成功。
1.第一顆「心」:利他之心
人的骨子裡都是趨利避害的,可以說是自私的。但是為什麼說利他之心要放在第一位呢?
稻盛和夫甚至說過:「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他認為「利他之心」還有創造萬物的「宇宙之心」完全是一樣東西,就是希望一切能朝著美好發展。
宇宙中的萬千事物,都會一直地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就跟被汙染的水源一樣,過一段時間後,就會自我淨化變得清澈一樣。
當一個人擁有」利他之心「後,就跟宇宙產生了同頻,同樣會擁有改變現實的力量,可以喚來好運,把事情引向成功。
說得簡單點,最賺錢的人,一定是個幫助別人賺錢的人;最健康的人,一定是跟別人一起健康的人;最快樂的人,一定是幫助別人快樂的人。
2.不要輕易認為自己做不到
1966年,京瓷獲得了IBM公司的訂單,全公司的員工都非常開心。但是沒過多久,他們就發現,IBM對訂單的要求實在太過嚴苛,就連規格書都是一本厚厚的書,要求極其精細。
但是,按照京瓷當時的技術能力,想要完成這樣的大訂單,幾乎不大可能。稻盛和夫不想放棄這次難得的機會,於是,稻盛和夫從接受訂單的第二天開始,就乾脆住到工廠宿舍去了,常常通宵達旦,連續作業。但是儘管如此,生產出來的產品,還是次次被客戶退回。
這其實令稻盛和夫非常崩潰,但他仍然堅持,投入更多的,難以想像的努力,終於到最後研發出了滿足IBM苛刻要求的產品,並成功投入量產。
我們大多數人在面臨一個遠遠超過自身技術水平的任務時,第一反應都是「我做不到!」,換個想法看,容易丟失讓自己實現躍遷的好機會。
機會總是一瞬即逝的,就看你能否把握得住。
回顧稻盛和夫過往,他的一生是充滿了坎坷和波折的。
最後,他憑藉自身的努力,成就了一代傳奇,他把自己的經營方法、經營哲學進行反覆的整理,寫成了一本書。
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就是要藉助那些走出困難的人的智慧,給自己方向與力量。
稻盛和夫這本《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是《活法》的續篇
同時也是稻盛和夫的收官之作,他復盤了自己半個世界的人生經驗,希望能把「構建人生基石」的智慧傳遞下來。這本書裡有他一生的智慧精華,歡迎到這裡與他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