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整個中國歷史上,有哪幾位皇帝比較有名?那就一定要說清清清乾隆皇帝。我國歷史上,乾隆皇帝的聲望一直較高。他執政期間。這六十年來,在乾隆皇帝統治的前期,全國仍然呈現出比較繁榮的景象,儘管,他把康乾盛世推到了一個頂峰,但到了後期,由於盲目自大,逐漸在歷史的發展中,落後於世界的步伐,最後,還把我國與西方的差距拉得越來越大。那也是清朝末年列強欺壓百姓的重要原因。
公元1711年九月二十五日,乾隆皇帝誕生了。在繼位後,他是個相當聰明的人,不但深思其父在位時所犯下的罪過,糾正有關問題,並採取寬嚴相濟的政策,使整個王朝的統治更加規範,同時還制定許多典章制度,選拔賢能,平抑宗族勢力;在經濟方面,乾隆皇帝一直鼓勵百姓墾荒,並對有關水利事業十分熱心,不僅使國家更加興旺,而且大大加強了自己的中央集權。
隆帝在位的後期,整個統治方式就和以前大不相同了。到了後期,乾隆皇帝對貪官汙吏和珅頗有好感,再加上自己年紀也大了,思想有點固執,不願聽取意見,因此也就造成了好大喜功的局面,再加上軍中窮兵黷武,帶來了許多弊端。那時全國貪官眾多,也正因為如此,才使清王朝逐漸走向衰敗。
但話又說回來,在整個乾隆皇帝統治期間,勢力還是比較強大的,所以當時許多國家對於我們清王朝還是比較忌憚的。從歷史上看,就曾發生過這樣的事情:當時,英國為了討好乾隆皇帝,特地派人來請他出使,並帶來了一些相當先進的設備和火器,以取悅乾隆皇帝。但當時的乾隆皇帝對彼此都很看不起,甚至覺得這一行為相當荒唐,並表示不屑。
有人說,多年以後,英國的使者又到了清朝。又跟乾隆皇帝說起當年贈送器械的時候,乾隆皇帝想起了才讓自己的奴才找出那些器械。可是,那時都被他堆在雜物間裡了,等再拿出來時卻已生鏽,無法再使用了。只是這樣的瞧不起對方的能耐,最後還是讓清王朝逼著滅亡。
英國使團於1793年訪問清朝,其實彼此對對方還是比較有誠意的,他們進獻了許多珍寶給乾隆皇帝,而且還把當時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研製的蒸汽機、織布機等,包括槍炮、地球儀等,都帶到了清王朝,想要進獻給乾隆皇帝。然而,整個清王朝的官員都沒有對此表示讚許,甚至相當鄙視對方當時的乾隆皇帝,對於這些事情也比較鄙視,非常鄙視。不過,他永遠不會知道,過了許多年,他自己的王朝已經被這些東西所毀滅。
全清王朝狂妄自大,自以為地大物博,總覺得別人不能超越自己,但在這樣的思維下,他們也漸漸落下了。那時,乾隆皇帝給英國國王寫了一封信,雖然只說了976個字,但現在看那封信,便覺得每一個字都是那麼荒唐,那麼荒唐。
只是,時間還是證明了,最後清完潮也為自己的傲慢和無知付出了代價,整個大清,也就步步為營地將自己的江山一分為二。事實上,無論是從國家角度,還是從個人角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都要保持一種謙虛的態度,這樣,就會使自己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