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寫給英女王的信,現存大英博物館,短短976字,字字荒謬

2020-12-16 你陪我到白頭

如果在整個中國歷史上,有哪幾位皇帝比較有名?那就一定要說清清清乾隆皇帝。我國歷史上,乾隆皇帝的聲望一直較高。他執政期間。這六十年來,在乾隆皇帝統治的前期,全國仍然呈現出比較繁榮的景象,儘管,他把康乾盛世推到了一個頂峰,但到了後期,由於盲目自大,逐漸在歷史的發展中,落後於世界的步伐,最後,還把我國與西方的差距拉得越來越大。那也是清朝末年列強欺壓百姓的重要原因。

公元1711年九月二十五日,乾隆皇帝誕生了。在繼位後,他是個相當聰明的人,不但深思其父在位時所犯下的罪過,糾正有關問題,並採取寬嚴相濟的政策,使整個王朝的統治更加規範,同時還制定許多典章制度,選拔賢能,平抑宗族勢力;在經濟方面,乾隆皇帝一直鼓勵百姓墾荒,並對有關水利事業十分熱心,不僅使國家更加興旺,而且大大加強了自己的中央集權。

隆帝在位的後期,整個統治方式就和以前大不相同了。到了後期,乾隆皇帝對貪官汙吏和珅頗有好感,再加上自己年紀也大了,思想有點固執,不願聽取意見,因此也就造成了好大喜功的局面,再加上軍中窮兵黷武,帶來了許多弊端。那時全國貪官眾多,也正因為如此,才使清王朝逐漸走向衰敗。

但話又說回來,在整個乾隆皇帝統治期間,勢力還是比較強大的,所以當時許多國家對於我們清王朝還是比較忌憚的。從歷史上看,就曾發生過這樣的事情:當時,英國為了討好乾隆皇帝,特地派人來請他出使,並帶來了一些相當先進的設備和火器,以取悅乾隆皇帝。但當時的乾隆皇帝對彼此都很看不起,甚至覺得這一行為相當荒唐,並表示不屑。

有人說,多年以後,英國的使者又到了清朝。又跟乾隆皇帝說起當年贈送器械的時候,乾隆皇帝想起了才讓自己的奴才找出那些器械。可是,那時都被他堆在雜物間裡了,等再拿出來時卻已生鏽,無法再使用了。只是這樣的瞧不起對方的能耐,最後還是讓清王朝逼著滅亡。

英國使團於1793年訪問清朝,其實彼此對對方還是比較有誠意的,他們進獻了許多珍寶給乾隆皇帝,而且還把當時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研製的蒸汽機、織布機等,包括槍炮、地球儀等,都帶到了清王朝,想要進獻給乾隆皇帝。然而,整個清王朝的官員都沒有對此表示讚許,甚至相當鄙視對方當時的乾隆皇帝,對於這些事情也比較鄙視,非常鄙視。不過,他永遠不會知道,過了許多年,他自己的王朝已經被這些東西所毀滅。

全清王朝狂妄自大,自以為地大物博,總覺得別人不能超越自己,但在這樣的思維下,他們也漸漸落下了。那時,乾隆皇帝給英國國王寫了一封信,雖然只說了976個字,但現在看那封信,便覺得每一個字都是那麼荒唐,那麼荒唐。

只是,時間還是證明了,最後清完潮也為自己的傲慢和無知付出了代價,整個大清,也就步步為營地將自己的江山一分為二。事實上,無論是從國家角度,還是從個人角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都要保持一種謙虛的態度,這樣,就會使自己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乾隆寫給英國國王的信,存在大英博物館,976字,字字都荒唐可笑
    在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有一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偉的——大英博物館。其中33號展廳就陳列著中國展廳,包括遠古石器、商周青銅器、魏晉石佛經卷、唐宋書畫、明清瓷器等。今天要講的就是乾隆皇帝給英國國王的信,也就是聖旨,976字,字字都荒唐可笑。
  • 乾隆寫給英女王的信,現存大英博物館,短短976字,字字荒唐可笑
    那麼就必須得說一說清朝時期的乾隆皇帝。在我們整個的中國歷史上,乾隆皇帝的知名度是比較高的。他在位的期間。整整60年,在乾隆皇帝統治的前期,整個的國家還是呈現出比較繁榮的景象,不過,所以說他將康乾盛世推薦了一個頂峰,但是,在乾隆皇帝統治的後期還是一步步的變成了固步自封的狀態,因為自己的盲目自大,逐漸的在歷史的發展下,落後於世界的腳步,最後,還將我們國家和西方的差距拉的越來越大。
  • 乾隆曾寫給英國女王的信曝光,全文976字,字字透露出大清的愚昧
    1753年,英國倫敦建立了大英博物館,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之一,收集了來自各地的文物和珍品,也收集了偉大科學家的手稿。其中有一封特別的信,令中國人都為此汗顏。《史記》中記載了夜郎自大的故事。「地球儀、望遠鏡、蒸汽機、織布機、吊鐘、步槍……」這些都被記錄在冊,乾隆也對這些東西充滿了好奇,命令督撫們遇到使者們儘快將他們送到京城,只不過乾隆的用詞依舊保持著天朝的驕傲,他的聖旨裡寫下了「供船」「貢使」「貢物」等俯視性詞語。1793年8月5日,使團到達天津,但在趕赴北京時卻發生了一樁意外。
  • 乾隆曾給英女王寫過一封信,至今保存大英博物館,976字盡顯荒唐
    譬如,康熙任用過比利時人南懷仁編制曆法;雍正與俄國人籤訂了條約;乾隆也接待了英國使者,這又何談「閉關鎖國」呢?那麼,為什麼其他朝代「閉關鎖國」就越來越強大,清朝長期與歐洲人接觸卻越來越落後呢?也許,乾隆曾經給英國女王寫的一封信可以幫助我們解答這個問題。
  • 乾隆寫給英國國王的信,976字內容真是可笑,至今保存在大英博物館
    康乾盛世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清高宗乾隆帝作為盛世的最後一位皇帝,幾百年來也一直受到人們的敬重。乾隆皇帝全名叫做愛新覺羅·弘曆,在位時間長達60年,退位後又當了4年的太上皇,是皇帝這個職業中掌握實際權利時間最長的一位,同時也是最長壽的一位皇帝,享年89歲。
  • 乾隆給英女王寫了封信,全文976個字,字字荒唐可笑,難怪大清會亡
    我國清朝歷史一共統治了中原270年左右的時間,在此期間內一共誕生了12位君主,而乾隆皇帝的名氣現在依然很高。乾隆皇帝在公元1736年登基,1796年放權。
  • 乾隆寫給英國國王的信,976字盡顯荒唐可笑,如今存在大英博物館
    清王朝的歷任皇帝確實一任不如一任,皇太極建立清王朝,順治皇帝心灰出家,康熙開創盛世,雍正不溫不火,乾隆之後就開始逐漸走下坡路。清王朝的自大和驕傲最終讓國家和人民吃了虧,女人把持朝政最終滅亡。
  • 中國的國寶都流失到哪裡:大英博物館最多,丹楓白露宮最精
    圓明園遺址一流失到英國的文物最多大英博物館被認為是中國以外藏有中國文物最多的博物館,1860年,英軍從圓明園搶走的文物一部分獻給了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而獻給女王的文物就存放在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藏有中國文物青銅器,瓷器,書畫,雕刻品等2萬餘件,還有20世紀由盜寶者從敦煌帶走的大量敦煌文物。
  • 乾隆給英國國王寫了道「聖旨」,字字透露著可笑、無知,現存海外
    歡迎來到百家號何方方說歷史,今天我們講述的是:乾隆給英國國王寫了道「聖旨」,字字透露著可笑、無知,現存海外。中國古代是一個封建的社會時期,人們的思想更是封建、頑固不化,我們都知道在清朝中後期,朝廷閉關鎖國,不接受西方的外來文化,認為本土的東西才是最好的,認為自己國才是最強大的,尤其是慈禧那時,還將西方稱為蠻夷,也正是因為這樣,清朝越來越落後,直到滅亡也沒能扭轉這樣的思想,而在乾隆時,他曾給英國國王寫了道「聖旨」,字字透露著無知,讓人啼笑皆非,也從中看到了是多麼的無知
  • 英專家:大英博物館應開放「掃貨」,讓各國領回國寶
    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四大博物館之一,大英博物館藏品數目有800多萬件之多。高達99%的藏品甚至因為空間限制,不能同參觀者見面。一位英國廣播公司歷史學家建議大英博物館應當舉行一場「超市大掃蕩」,讓那些曾被大英帝國搶劫過的國家用2分鐘把自己國家的文物帶回家。註:超市大掃蕩(Supermarket Sweep)是美國一檔綜藝節目,參賽隊伍在規定時間內從超市裡選取任意數量任意種類的商品,總價值高者獲勝。
  • 大英博物館兩萬多中國文物中,如何挑選出260件文物
    這幅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唐代摹本,是在神韻上最接近顧愷之的原畫,因而被後世奉為經典,曾被許多文人墨客收藏,是乾隆皇帝的心愛之物,一直珍藏於清宮內府,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此畫被英國侵略軍掠奪到英國,以25英鎊的價格賣給了大英博物館,由於大英博物館保管不善,此畫有部分損毀。
  • 乾隆皇帝給英王下了道976字聖旨,藏於大英博物館,字字荒唐可笑
    乾隆時期,有很多國家還是比較懼怕中國的,當時的英國為了討好乾隆,他們派英國使節帶來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機械設備與火器來討好乾隆爺,與清朝交流,可是乾隆皇帝卻不以為然,覺得那是"夷人的小把戲",嗤之以鼻。直到那位英國使節數年後再次到訪,向乾隆皇帝討論此事時,乾隆才讓奴才打開雜物間,武器上長滿了蜘蛛網,機器已經鏽跡斑斑,不可再用了。
  • 大英博物館,收藏著2萬多件被掠奪的中國文物,卻未保管妥善!
    大英博物館,又名不列顛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於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法國羅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和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 巧遊大英博物館 中國遊客的參觀建議
    去歐洲旅行,不管你有無藝術細胞,即便是從來不進博物館的人,也總忍不住要在欣賞美景與飽覽歐洲風情之餘,去羅浮宮、大英博物館這些世界頂級的知名博物館瞧瞧,因為這些老牌帝國的博物館珍藏的各種廣為人知同時又堪稱舉世無雙的奇珍異寶,就像是標籤兒一樣,必經親睹,才能為自己的旅行護照蓋上不可或缺的一枚印章。
  • 大英博物館收藏著中國珍貴國寶……〈四〉
    河南省 清涼寺(村)公元1086-1125年附錄:這種盞託具信全球只有兩件,全部收藏在大英博物館。茶盞託邊刻有三字「壽成殿」,為北宋著名宮殿。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的大維德中國陶瓷館收藏的中國陶瓷,幾乎囊括了中國陶瓷是各個年代的作品,被公認為除臺北故宮、北京故宮之外的第三大中國古瓷收藏地。
  • 這個小學生給英國女王寫信誇女王勇敢樂觀,英女王居然回信了!
    (原標題:這個小學生給英國女王寫信誇女王勇敢樂觀,英女王居然回信了!)
  • 一封冬日的問候信,僅28字,卻讓乾隆欣喜不已,狂蓋100多個印章
    一封冬日的問候信,僅28字,卻讓乾隆欣喜不已,狂蓋100多個印章在古代,寫信是最正常不過的了,在那個交通很不方便的時代,如果想要表達朋友之間的相思,家人之間的相思等等,都是靠寫信的方式來傳遞的。其實這封信就是出自大名鼎鼎的書法家王羲之,這一封雖然僅僅只有28個自己的信,但是它背後所蘊藏的價值,我們也無法估計的。其實這封信,放到我們現在來說,就是一個小紙條,一封信不到三十個字,你說,不像是兩個朋友之間傳的小紙條嗎?書歸正傳,王羲之寫的一封信,只有28個字,那這個信寫的是什麼內容呢?
  • 60多歲的英國女王,寫信給30多歲的明朝皇帝,信裡究竟說了什麼?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外之間的交往大概開始於清代中晚期,比如說我們還記憶猶新一個事情,當年英王喬治三世給中國的乾隆皇帝寫了一封信要求通商。咱們乾隆那時候是天朝上國,跟人講我天朝無所不有,沒必要跟你通商,你來了我賞你仨瓜倆棗也就得了。
  • 大英博物館:全靠掠奪,十大珍品3件源自中國,英國文物僅1件
    據統計,流失到國外的中國文物達164萬件,被全球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收藏最多的是大英博物館,高達2萬3千多件,大英博物館中收藏的中國文物涵蓋了中國各個藝術類別,跨越了中國數千年的歷史,藏品包括陶器、青銅器、飾品、玉器書畫、刻本等。
  • 那些流失在大英博物館的中國藏品!實在讓人痛心!
    中國流失國外的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多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收藏的中國文物囊括了中國整個藝術類別,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