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曾寫給英國女王的信曝光,全文976字,字字透露出大清的愚昧

2020-12-11 三旬讀文化

1753年,英國倫敦建立了大英博物館,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之一,收集了來自各地的文物和珍品,也收集了偉大科學家的手稿。其中有一封特別的信,令中國人都為此汗顏。

《史記》中記載了夜郎自大的故事。漢朝使者去往夜郎國,夜郎國的國王問使者:「漢朝與夜郎國哪個更大?」實際上,夜郎國都比不上漢朝的郡縣大。這個成語後來指的是驕傲膚淺、自大又自負的人。

時過境遷,乾隆沉浸在自己建立的豐功偉績之中,自認為「十全老人」,也如同夜郎一般坐井觀天,依舊覺得清朝舉世無雙。一個國家的掌權者狂妄之大情有可原,可再怎麼樣也不應該在見識了別人的高科技之後,依舊一葉障目狂妄之大吧!

18世紀末,英國是清朝的第一外貿大國,前者為了增加兩者之間的友好往來,特意派遣使者來清朝交流互動。1792年9月,英國人馬嘎爾尼帶著他們的團隊進京慶賀乾隆的80歲大壽。這一次訪問不免帶上了些許政治色彩,英國人竭力想展示自己的高科技,剛好這時候英國正處於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發明了許多新的技術產品,他們也一併帶上了。

「地球儀、望遠鏡、蒸汽機、織布機、吊鐘、步槍……」這些都被記錄在冊,乾隆也對這些東西充滿了好奇,命令督撫們遇到使者們儘快將他們送到京城,只不過乾隆的用詞依舊保持著天朝的驕傲,他的聖旨裡寫下了「供船」「貢使」「貢物」等俯視性詞語。

1793年8月5日,使團到達天津,但在趕赴北京時卻發生了一樁意外。在當時的中國,有階級之分,普通人見到皇帝必須行三跪九叩之禮,但是英國主要實行的是鞠躬禮,這也導致了清朝希望別國來遵循他們的禮儀,而別國又不肯做出這樣的事情,畢竟不管在哪裡,下跪都事關尊嚴和榮譽。事情爭執不下,最終雙方才同意各退一步,英國使者實行單膝下跪的禮儀。

而在英國進貢的這些禮物之中,乾隆唯一感興趣的只有帕克透鏡,其他東西在他眼裡就是夷人的小把戲,但是當時的中國連這些東西都沒有,乾隆也未曾思考是不是該學習如何製造這些東西,又或者是拿過來自己研究,他做的只是簡單地掃幾眼,便覺得一文不值。

當年的10月7日,乾隆給了使團回信和回禮,回信一共有976字,信中他又擺起了架子,使用「敕諭」、「遠在重洋,傾心向化」、「叩祝萬壽」、「深為嘉許」這些詞,完全是站在頂端俯視人的感覺,但從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字字都荒唐可笑。

誠然,我們必須承認乾隆是一個偉大的君主,他和父親雍正、祖父康熙建立了一盛世,為中國的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助力,但是他們也都做出了令中國停滯不前的舉動,那就是閉關鎖國,即便清朝與外國有所溝通,但他們也依舊保持上等人的姿態,看著英國使者灰頭土臉的離開時還笑得洋洋得意,殊不知若干年後,這封聖旨被放在大英博物館展覽時,每個人都會目睹他的驕傲和自滿,目睹大清的愚昧,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社會性死亡事件了。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本書叫《清朝全史》,作為經常讀歷史寫歷史的我來說,每天晚上睡前都會讀半個小時,原因無他,相比其他枯燥無味的歷史書籍。這本書非常有意思,裡面介紹了清朝各朝各代的故事,當然也不是枯燥無味,而是非常形象生動的描述。

我很多寫作的靈感思路,都是來自這本書。上次這本書在我的推薦之下賣脫銷了,後面又緊急讓印刷廠上了幾千套,目前正在搞活動,現在只需要48.8塊錢,真的非常便宜,絕對良心推薦。點擊下面連結可以直接購買。

相關焦點

  • 乾隆寫給英國國王的信,存在大英博物館,976字,字字都荒唐可笑
    在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有一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偉的——大英博物館。其中33號展廳就陳列著中國展廳,包括遠古石器、商周青銅器、魏晉石佛經卷、唐宋書畫、明清瓷器等。今天要講的就是乾隆皇帝給英國國王的信,也就是聖旨,976字,字字都荒唐可笑。
  • 乾隆給英女王寫了封信,全文976個字,字字荒唐可笑,難怪大清會亡
    在這麼長的統治時間裡面,乾隆皇帝也有很多優秀的政治功績,值得人們歌頌。 但是乾隆皇帝的執政生涯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也有一些槽點值得人們仔細閱讀。乾隆皇帝出生於公元1711年,年號是乾隆,本名叫做愛新覺羅·弘曆。這個時間點已經超過了15世紀,也就是說西方國家已經進入了新航海時代,對於世界的探索、對於時代的推進,已經發展到了世界一流水準。
  • 乾隆寫給英女王的信,現存大英博物館,短短976字,字字荒謬
    那就一定要說清清清乾隆皇帝。我國歷史上,乾隆皇帝的聲望一直較高。他執政期間。這六十年來,在乾隆皇帝統治的前期,全國仍然呈現出比較繁榮的景象,儘管,他把康乾盛世推到了一個頂峰,但到了後期,由於盲目自大,逐漸在歷史的發展中,落後於世界的步伐,最後,還把我國與西方的差距拉得越來越大。那也是清朝末年列強欺壓百姓的重要原因。公元1711年九月二十五日,乾隆皇帝誕生了。
  • 乾隆寫給英女王的信,現存大英博物館,短短976字,字字荒唐可笑
    那麼就必須得說一說清朝時期的乾隆皇帝。在我們整個的中國歷史上,乾隆皇帝的知名度是比較高的。他在位的期間。整整60年,在乾隆皇帝統治的前期,整個的國家還是呈現出比較繁榮的景象,不過,所以說他將康乾盛世推薦了一個頂峰,但是,在乾隆皇帝統治的後期還是一步步的變成了固步自封的狀態,因為自己的盲目自大,逐漸的在歷史的發展下,落後於世界的腳步,最後,還將我們國家和西方的差距拉的越來越大。
  • 乾隆曾給英女王寫過一封信,至今保存大英博物館,976字盡顯荒唐
    這封信是乾隆在英國人派使者過來之後他回復英國女王的,現在保存在大英博物館,976字的信件卻盡顯荒唐與幼稚,也揭露了清朝「落後挨打」的根本原因。清朝與外國人的直接交往早在康熙時期就發生了,因為康熙割讓了一大塊土地給俄國人,俄國人當然也得表示一下對「天朝上國」的尊敬了——順帶談下商業合作。1720年11月,俄國人來到清朝的皇宮,卻像晚清一樣因為跪拜禮的原因與清朝發生了衝突。
  • 乾隆寫給英國國王的信,976字內容真是可笑,至今保存在大英博物館
    大興土木,有愛好遊山玩水,曾六下江南,耗費巨大,生活又極度奢侈,消耗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這是英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使團,當時的英國國王喬治三世,認為中國是一個廣闊的市場,希望藉此次機會,與東方國家中國建立起通商的關係。 當時歷史背景下的英國,雖然國土面積比不上中國,但也已經稱霸了海洋。為了表達與中國通商的強烈願望和自己的真誠,喬治三世不惜把當時英國最先的蒸汽機、紡織機、織布機等作為禮物送給清朝皇帝。
  • 乾隆寫給英國國王的信,976字盡顯荒唐可笑,如今存在大英博物館
    清王朝的歷任皇帝確實一任不如一任,皇太極建立清王朝,順治皇帝心灰出家,康熙開創盛世,雍正不溫不火,乾隆之後就開始逐漸走下坡路。清王朝的自大和驕傲最終讓國家和人民吃了虧,女人把持朝政最終滅亡。
  • 乾隆給英國國王寫了道「聖旨」,字字透露著可笑、無知,現存海外
    歡迎來到百家號何方方說歷史,今天我們講述的是:乾隆給英國國王寫了道「聖旨」,字字透露著可笑、無知,現存海外。中國古代是一個封建的社會時期,人們的思想更是封建、頑固不化,我們都知道在清朝中後期,朝廷閉關鎖國,不接受西方的外來文化,認為本土的東西才是最好的,認為自己國才是最強大的,尤其是慈禧那時,還將西方稱為蠻夷,也正是因為這樣,清朝越來越落後,直到滅亡也沒能扭轉這樣的思想,而在乾隆時,他曾給英國國王寫了道「聖旨」,字字透露著無知,讓人啼笑皆非,也從中看到了是多麼的無知
  • 乾隆皇帝給英王下了道976字聖旨,藏於大英博物館,字字荒唐可笑
    乾隆時期,有很多國家還是比較懼怕中國的,當時的英國為了討好乾隆,他們派英國使節帶來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機械設備與火器來討好乾隆爺,與清朝交流,可是乾隆皇帝卻不以為然,覺得那是"夷人的小把戲",嗤之以鼻。直到那位英國使節數年後再次到訪,向乾隆皇帝討論此事時,乾隆才讓奴才打開雜物間,武器上長滿了蜘蛛網,機器已經鏽跡斑斑,不可再用了。
  • 英國女王給萬曆寫了一封信,透露了一個殘酷真理,只有六個字!
    大家都知道,在乾隆83歲時(1893年),英國馬嘎爾尼使團訪華,希望兩國開展貿易,但被乾隆一口拒絕。這是中英之間最重要的一次早期交往,也是中英關係史上的重大事件。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在此之前,英國還和中國有過一次交往,即:英國女王中國萬曆皇帝寫了一封信。
  • 60多歲的英國女王,寫信給30多歲的明朝皇帝,信裡究竟說了什麼?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外之間的交往大概開始於清代中晚期,比如說我們還記憶猶新一個事情,當年英王喬治三世給中國的乾隆皇帝寫了一封信要求通商。咱們乾隆那時候是天朝上國,跟人講我天朝無所不有,沒必要跟你通商,你來了我賞你仨瓜倆棗也就得了。
  • 英國國王在信中這樣稱呼乾隆, 乾隆大怒: 你不配
    1840年英國人用大炮轟開了清朝的大門,清政府顏面掃地,堂堂天朝上國被蠻夷打的滿地找牙,道光皇帝怒火中燒,但也是無計可施,只能把打掉的牙往肚子裡咽。他深感無顏面對列祖列宗,特別是他爺爺乾隆,因為四十多年前,乾隆在位時,英國人也曾來過,那時的乾隆威風八面,而此時的自己卻被打的割地賠款。
  • 牛津教授:乾隆已經意識到英國可能侵華
    馬戛爾尼向乾隆遞交了喬治三世的信:希望兩國互通有無,允許英國派駐中國使節,禁止隨意加稅,保障傳教自由……83歲的乾隆給喬治三世回信,幾乎拒絕了對方所有請求。騰訊文化:你的講座主題是「1793年,乾隆皇帝寫給英國喬治三世國王的信」。據說這封信在英國很有名?沈艾娣:對,在西方,幾乎所有人都熟悉這句話:「我國從不稀罕你們那些奇怪而精巧的玩意兒,對你國製造的貨物也無特別需求。」
  • 道光帝得知英國女王芳齡23歲,說了一句話,至今仍被後世當成笑談
    雖然在清朝也出現過所謂的「康乾盛世」,事實上當時的政治和社會都已經僵化腐朽,尤其在乾隆末年還滋生出了一大批以和珅為代表的貪官,致使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底層百姓食不果腹生活困頓。但簡單理解還是可以做到的——就相當於英國在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屬國」嘛。這麼一想,道光帝一下子就明白了,好傢夥我大清屬國都主要在國土周圍,你這小小大不列顛居然能把屬國的業務擴張到全世界,還真是有能耐!道光帝這麼想著,又不斷聽聞英國大炮轟擊海防的奏摺,開始頭疼了。究竟要怎麼才能拯救先祖傳下來的大清呢?
  • 一封冬日的問候信,僅28字,卻讓乾隆欣喜不已,狂蓋100多個印章
    一封冬日的問候信,僅28字,卻讓乾隆欣喜不已,狂蓋100多個印章在古代,寫信是最正常不過的了,在那個交通很不方便的時代,如果想要表達朋友之間的相思,家人之間的相思等等,都是靠寫信的方式來傳遞的。其實這封信就是出自大名鼎鼎的書法家王羲之,這一封雖然僅僅只有28個自己的信,但是它背後所蘊藏的價值,我們也無法估計的。其實這封信,放到我們現在來說,就是一個小紙條,一封信不到三十個字,你說,不像是兩個朋友之間傳的小紙條嗎?書歸正傳,王羲之寫的一封信,只有28個字,那這個信寫的是什麼內容呢?
  • 姜文寫給周潤發的信全文內容 姜文致發哥夫婦/葛優的信
    最近姜文寫給周潤發的邀請信被曝光了,還是很有看點的。一起來看看姜文寫給周潤發的信是什麼?姜文寫給周潤發的信怎麼回事  最近姜文給發哥的信被曝光了,在2010年姜文想邀請發哥出演自己的電影,寫了信,發哥二話沒說直接就來參演電影,足見姜文的魅力之大。不過最近被網友翻出來了,還是很有意思的。
  • 英國人送給乾隆的三件武器,本可讓中國強大,卻被大清鬧成笑話
    清朝乾隆五十八年六月(1793),英國排遣的馬嘎爾尼一行人抵達天津大沽,以給乾隆帝祝壽為名,希望可籤訂建立通商合約。此時英國國力蒸蒸日上,「日不落帝國」可謂世界一流強國。不過中國是老牌強國,又閉關鎖國,所以大清朝在歐洲,顯得又神秘又強大。
  • 美國9歲女孩寫給聖誕老人的信讓親戚獸行曝光
    美國9歲女孩寫給聖誕老人的信讓親戚獸行曝光 2008年12月16日 14: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2月16日電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 美國一個9歲的小女孩日前寫信給聖誕老人,許願希望叔叔不要再碰她和她的姐姐,這封信讓親戚的獸行曝光
  • 英國人在信裡到底寫了什麼,會讓乾隆龍顏大怒,大呼朕意深為不愜
    」,那麼喬治三世在這封信中到底寫了什麼,會讓乾隆如此不高興呢?信中說英國派遣人員到世界各國的目的,是為了讓其他國家從英國的科學技術中得到實惠。那不就是在暗示清朝的科技水平落後於英國,自稱天朝上國的清朝根本不能自給自足。這不僅是在否定清朝的上國地位,更是在否定乾隆「十全老人」的政績。
  • 一封兒子寫給母親的信(字字錐心)
    這是一個兒子寫給母親的信,字字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