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你們學校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遠。」
在很多人選擇誇自己學校「綜合實力最強」、「學術氛圍濃厚」、「環境美得不像話」、「美食大本營」的時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涉外學院(以下簡稱林科大涉外)的學子大都不約而同選擇了「遠」這個特點。
有多遠?在不考慮自駕和打車的情況下,要先坐車到汽車北站,然後再轉乘W105路公交車,晃悠晃悠近一個小時,才到學校。
▲因為遠,所以學校門口會有很多載客的私家車
「出來玩一趟,感覺從鄉下進城了。」林科大涉外的學子經常如此吐槽。
因為遠,有著得天得厚的優勢:空氣品質極好。「我們這裡的雲都好看一些。」林科大涉外的學子經常說,偏心的成分固然有,但空氣也是真好。
在望城區,論及最小而全,精而美的學校,林科大涉外受之無愧。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涉外學院成立於2002年,是一所涵蓋理、工、農、文、經、法、管、教等八大學科門類,富有特色的多科性大學。
作為一個學校的分院,他確實不大,站在教學樓頂樓就能一眼望盡,教學樓、實驗樓、藝術樓、圖書館、宿舍樓、楓葉嶺、青松嶺、商業街、食堂……
但是這所學校的「涉外」二字奠定了其特殊性:在這裡,出國留學、做交換生的機率大得多,且去的有墨爾本、雪梨等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名城。
▲圖來源網絡
因此,這裡又被戲稱為「澳洲交換生基地」。
林科大涉外的圖書館很寬敞,自習室的位置寬敞得能放下你一個學期的書。
而且座位充足,因此很多學子喜歡來圖書館自習。
閱覽室裡藏書量可觀,來這兒看書是一件十分安靜享受的事情。
挨著湖畔那一排氣勢恢宏的建築,就是教學樓,共4棟。4教一樓有桌球桌,酷愛桌球的人經常約著來這裡PK一場,樓上是老師講課的琅琅書聲,樓下是比賽的歡呼雀躍,也是極為有趣。
▲二實驗樓就是學生口中的「四教」
「我那時候畫室在4教,但是現在搬到藝術樓了。」一位已經畢業的學生站在4教前面說。
讀書那會兒,她們天天出入畫室,坐在畫室裡畫畫,畫畫,畫畫。
畫膩了紙,她們把目光放到了牆上,無臉男、惡搞的大聖、小黑……滿牆活潑俏皮的塗鴉。但是這很快就滿足不了他們,目光搜索了整棟大樓,他們把目標投向了廁所……
「這怎麼分男女啊!」第一次去藝術樓的人可能都會對廁所上標新立異的標誌懵住。漫畫版男女是客氣的,那些不知道藝術生的腦迴路是怎麼搭的抽象符號真的讓人拍案叫絕哭笑不得。
▲本圖由成小平老師提供
而當年一位老師用毛筆字給學生發了重修通知書,也在學校廣為流傳,一證實,果然是藝術系的老師。
和藝術樓的任性相稱的是,林科大涉外有很多外牆都畫了漫畫。
在宿舍樓下,兩面成90°的牆上分別畫了一個男孩和女孩,他們都打算給對方驚喜,走過的人拐個彎就能替女孩或男孩見到另一個人,真是殘忍又美麗。
「男生宿舍樓每一層的顏色都不一樣。」對,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男生宿舍樓,每一層一個主題顏色,粉藍黃……都是小清新的色調,「住在粉色樓層的男生們不知道會不會少女心爆棚,羨慕!」
宿舍樓和宿舍樓之間的空地,就是學生們發揮的地方了。
天氣好的時候拉一根繩子曬被子;傍晚抽空在這裡打打羽毛球;放自己的自行車……宿舍區雖然不算大,也承包了絕大一部分的課餘生活時光。
宿舍樓旁邊是楓葉嶺和青松嶺。他們笑稱「因為我們是林業科技大學,所以這兩片林子是給研究樹木用的」。
楓葉嶺的坡度不高,天氣好的時候晚風吹起十分宜人,經常有小哥哥在山坡上彈吉他,滿足了少女對少年的所有幻想。
而青松嶺樹木茂盛,像一處自行繁衍了幾百年的山林,天氣好的時候林子裡光影交錯十分好看。其環境頗受攝影協會的喜愛,經常能看到小哥哥抱著相機杵在裡面「咔咔咔」。
▲原色出品
林科大涉外的攝影社團叫原色,是一個很厲害的社團,他們社團的人曾參與此前刷爆朋友圈的長沙宣傳視頻《24:05》的拍攝。
說起湖的名字,大家可能都得愣一下,然後說:「我們都叫他二逼湖。」
這座小小的湖泊,承包了他們發呆、約會、閒談、模擬釣魚、試圖遊泳的課餘活動。和校門口、圖書館是畢業照必打卡兩大地點一樣,湖泊也是必打卡地點。
為什麼?因為調皮的男孩子們在拍完照後終於可以前呼後擁光明正大的把隨機抽取出的幸運兒扔進湖裡,達成多年的夙願。
操場是一個註定夾雜著爆發的青春荷爾蒙和汗臭味的地方。軍訓在此,球賽在此,回憶也在此。
▲資料圖
林科大涉外的教官都是學生。大一那年表現優異的學生會入選軍拓,最終成長為不苟言笑的教官。
每年軍訓這裡都會出現軍訓女神,水靈靈的女生吸足了大家的目光,而在很多人心中,三步上籃的教官笑起來的時候,也是極其好看的!
操場邊上往往會停著校車。有很多林科大本校的老師每天坐著校車從那邊趕來這邊上課。
除了學習,這裡課餘也十分精彩。
雖然只有一個食堂,但三層樓的規模,讓食堂容納了幾十種種類,而且物美價廉,一直深受學生歡迎。到了飯點,每個檔口前面都站滿了人。
有些檔口人氣極高,擠滿了人。一葷兩素十幾塊錢的一份的滷肉飯、單價2-5元的自選檔口、12塊錢的自助餐……
自己來吃的,打包帶走的,還有給室友打包回去的,食堂裡人流穿梭。
食堂的飯菜,很多人都是「一吃吃四年,多膩啊」。但即便上午吃完信誓旦旦地說:我今天再也不吃食堂了。晚餐到了,還是乖乖的去那吃飯。
而現在,食堂進行了一次改革,三樓已經關了,二樓更是大刀闊斧改得煥然一新,不僅有一般的四人座位,還有卡座和圓桌。
想必畢業回來的人看到如此都會感嘆一句:又是我一畢業就裝修!
食堂三樓現在已經不再營業,不知道又會讓多少留戀三樓飯菜和經常來此打桌球的人唏噓。
和食堂相比,商業街則滿足了林科大學子們「開葷加菜」的所有幻想——奶茶、乾鍋、烤魚、水果、花束、衣服、鞋子、美發、KTV、網吧……這裡商業林立,吃喝玩樂一條龍服務。
位於一樓入口處的曹氏滷味可謂是這裡的「明星店家」。滷味每天上新,葷菜加起來十幾個種類。
秘制滷料賦予這些尋常的滷菜新的靈魂,隔著好幾米都能聞到香味,吃起來滷香十足,又香又辣。
海白菜肉厚而脆,是素菜裡十分受歡迎的種類;蒜苗扯成絲,脆嫩可口;土豆糯糯的,吸收了滷汁之後簡把滷汁的美味發揮到極致。葷菜如雞腿、鴨架等也是鹹甜辣疊加,欲罷不能。
店內自製的小銀魚烘製得乾乾的,也是店裡十分受人歡迎的產品。每到飯點,這裡就會聚集很多人,大家都是十塊二十塊的多個種類混著買,來晚點就買不到喜歡吃的了。畢業了的學生也喜歡託人寄真空包裝的滷菜。
滷肉卷的選擇很多,現點現做,老闆動作很快,一會兒就做好了。
要是想不出來吃什麼,一個滷肉卷也是很好的選擇。
賣滷肉卷的老闆也賣炸炸炸。半成品都在冰櫃裡,可以自由挑選。炸好後刷上辣椒醬,噴香的味道立刻就勾起食慾。裡脊肉軟嫩可口,強烈推薦~
土家醬香餅和滷肉卷共用一個門面,除了醬香餅,還賣一塊錢一個的小圓餅。
小圓餅裡面包含了韭菜或者肉餡,吃起來外皮還帶點油,松鬆軟軟的。
蓋碼飯也是很多學子的首選。
孜然花菜香乾裡撒了一把足量的孜然,剛端上來誤以為是自然牛肉。香乾和孜然的結合真的超棒,打開了素菜的又一種可能。
唐人神香腸的香腸切片,裡面放了芹菜,一紅一綠顏色可人。
瀏陽河蒸菜館緊挨著常德人家,前面的菜檔裡滿滿當當的擺滿了幾十款蒸菜。
酸豆角肉沫很下飯,最適合拌飯一起吃。紅燒魚魚皮被炸皺了,混合著湯汁讓人慾罷不能。魚肉嫩嫩的,放在下層的更有味道。
土豆絲、胡蘿蔔絲等小炒都炒得脆嫩可口。吃蒸菜一般都會幾個人一起,點上幾個菜,人均十來塊吃得美美的。
對很多學生而言,粉面是最常吃的食物之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所以這裡的粉面受歡迎程度都是一樣的。
這家桂林滷粉也有一大批忠實粉絲,他們家光是粉面的選擇就有好幾種,碼子也很多。手工粉寬寬的,在別處已經不多見。三鮮碼子蓋在粉上,碼子分量也夠,也算是豐富的一頓。
老闆做學生生意,分量給得很實在,大大一碗,飯量大的男孩子也能吃飽。
粥也是備受歡迎的選項。粥是事先煮好的,熬得稠而不爛。老闆會根據你點的碼子加料把粥再滾一次。
老闆攪拌粥的技術十分熟練,能讓粥受熱均勻且不粘鍋。去買粥的時候,看老闆攪拌粥也是一種享受。
皮蛋和瘦肉都切得碎碎的,舀一勺子粥,皮蛋、瘦肉都融在裡面,吃慣了重口味的東西,喝一碗清淡的粥也很舒服~
和粉面一樣,餛飩也是最常見的食物。餛飩皮薄薄的,肉餡剁得糜,就著骨頭湯底,一口一個,滿足。
湯裡面還放了一把泡開的紫菜,給湯提鮮了不少。
來林科大涉外,自然要吃螺螄粉。據說這家螺螄粉和林科大「臭名遠揚」的那家一脈同宗。小份9塊,自由加小菜。
螺螄粉裡的酸筍和螺螄交融而得的味道令人振奮,不喜歡吃的人往往繞道而行唯恐避之不及。
大小適中的粉充滿嚼勁,腐竹泡湯汁後軟化一些,還原了一些豆味。
辣、燙、重口味,一碗螺螄粉吃下來,汗流浹背,仿佛劇烈運動一場,那叫一個酣暢淋漓。
奶熊是一家比較老的店,店內主營飲品和炸雞。飲品有毒藥、初戀等「老牌飲品」。
毒藥最下面是草莓醬,飲品是酸奶加一小杯酒,整體口感甜中帶酸,還有點酒的迷離感,擔得起這個名字~
雖然放到現在看,「毒藥」「初戀」「失戀」等名字帶著濃濃的中二風,但傑出的口感仍有一批忠實的粉絲。
炸雞腿很大一個,皮脆肉嫩,女孩子飯量小的話大概吃一個就飽了。
益禾堂可以說是學校奶茶界的槓把子:口味好,分量足,是「物美價廉」的形象代言。
烤奶是裡面的招牌之一,甜度可選三分、五分、七分。個人喜歡七分的,香香純純的奶茶味,一杯就很滿足啦~
幽蘭四季春是事先泡好的茶,甜味略顯寡淡,茶味清新淡雅。在炎熱的夏天,喝上一杯加冰的幽蘭四季春解渴又舒坦!
重慶雞公煲號稱中國四大小吃之一,也幾乎每所學校都有。雞公煲價位適中,是改善夥食的中價位選擇。
雞肉粘稠的湯汁,已經完全入味。吃起來時還是滾燙的,要記得吹吹,燙嘴。
裡面的土豆是驚喜,土豆真是一種富有改造能力的食物啊,拌什麼湯汁就變成什麼味道。
吃飽了可以加水涮小菜,這樣一頓美味的飯就解決啦~
很多人都說,在林科大涉外,有一種感覺:自由。
在這裡,個性能得到張揚和和釋放,學子們的靈魂和行動無比自由。他們敢於表現真實的自我,這一點在穿著上就能窺見一二。漢服、JK、lo裙,又或者皮衣短褲,他們穿梭在人群中,路人也不會投以異樣的目光。
正因為如此,在這裡就讀的人都超喜歡她。
從林科大涉外到市區,有一段很長很長的路,所以一直有人開玩笑說,等我畢業了,絕對不來這鄉裡了。
而當知道地鐵一號線會修到這邊之後,都暗自心裡高興一翻,就像畢業那年掛在學校外面的橫幅:地鐵一號線要延線了,你什麼時候再回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