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舊衣服大量出口非洲 舊胸罩八毛錢1個熱銷

2020-12-17 搜狐網

  舊衣服跟蹤記

  楊浦區有一家人搬家的時候給他們打電話要求上門收衣服,全家一下子交出306公斤衣服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呂爽 | 上海、北京報導

  一位清涼打扮的女顧客提了一個大包,裡面裝滿了襯衫、T恤、裙子,看上去八九成新,衣服乾淨並且疊放很整齊。在交給店員後,這包舊衣服便被投進一個一米高的回收箱內。店員遞了一張八五折的優惠券給她。女顧客隨即在樓上、樓下逛了一圈,挑了幾件衣服,用優惠券結帳離去。

  這一幕發生在某快銷品牌服裝的一家上海門店內。今年3月起,該品牌在上海試行「舊衣回收」項目,顧客將家裡閒置舊衣服打包送到店裡回收,還可拿到一張優惠券。品牌在上海的門店將收到的舊衣服運回總部,交給當地一家回收公司做後期的循環利用。

  中國禁止舊衣服的銷售,但允許用於回收分解加工成原料。雖然都是被丟棄的舊衣服,卻各有各的出路。

  八毛錢一個的舊胸罩

  如果說今夏在你身上穿著的牛仔褲,明年卻出現在一個住在遙遠非洲的當地居民身上,請不要奇怪。

  「中國的舊衣服很大一部分出口到非洲。」中國舊衣服網創始人方曉東對《瞭望東方周刊》說,「我們網站的每天訪問量中,幾乎有15%的訪問來自非洲。」方曉東說,這個數據的採集主要根據訪問者的IP位址。

  除了捐贈,賣往非洲的中國舊衣服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

  上海緣源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楊膺鴻就是從事舊衣服回收行業者之一。他的「大熊貓」舊衣物回收箱至今已經站在上海990個試點小區,共有1200個左右。「我們回收來的衣服,有些連吊牌都沒拆。」楊膺鴻拿出一件舊衣服給《瞭望東方周刊》記者看。2012年,上海緣源實業有限公司共回收舊衣物305噸。

  在這些衣服中,有穿用價值的衣服,會捐贈出去。在每月回收的舊衣服中,有多達10多噸的毛衣,除去完好、待捐贈的,大約有40%會拆開重新編織,然後捐給希望小學。此外也有一部分會被賣到非洲。楊膺鴻介紹,「由於當地氣候的問題,夏衣更加受歡迎。有的衣服因為又便宜又新,到那裡會被搶購。」

  在衣服分類過程中,女性的胸罩是被單獨分揀出來的。「這些胸罩非常受歡迎,出口定價八毛錢一個,賣到非洲。」楊膺鴻說。

  在中國舊衣服網上,雖然每天都有來自非洲收購商的「踩點」,但是方曉東手上並沒有非洲收購商資源。「因為我自己不做這個生意,非洲的舊衣服收購商會直接在網站上跟『上遊』聯繫買貨。」

  買賣達成的過程一般是這樣的:出口企業委託「下線」在市場上收購分揀衣服,這是收貨物;發貨則是通過委託貿易公司,再運向非洲市場。也會有非洲的收購商定期來大陸搜尋舊衣服供貨源,廣州就是聚集地之一。

  在中國舊衣服網上,也有關於探索非洲大陸、尋找舊衣服出口合作夥伴的經驗介紹帖。比如本刊記者看到一個帖子寫著,「如果你是一個有抱負,又有膽子,想要出去闖一番事業的人,不妨考慮下出去闖一次。」

  中國並不是第一個舊衣服「登陸」非洲的國家。

  除了中國,目前出口舊衣服到非洲的國家主要是美國、英國、荷蘭、日本、韓國。方曉東向本刊記者提供的信息表明,「美國出口舊衣服在非洲市場佔有率達到70%以上,隨後是日韓等發達國家。」

  中國在非洲市場上並未佔得先機,中國貨也還沒有達到「搶手」的地位。

  在坦尚尼亞、烏幹達和肯亞等地有大大小小的「米圖巴」市場。在斯瓦希裡語裡,「米圖巴」本意為「舊的」和「二手的」,現在成了當地人對進口舊服裝的通稱。雖然那裡的舊服裝市場規模大小不一,但共同的特點是擁擠不堪,成排的簡易攤位首尾相連。每個攤位從上到下掛滿了「米圖巴」,從T恤、牛仔褲到高檔西服、風格獨特的流行時裝應有盡有。看看舊衣服的品牌,尤其是T恤上印的英文,攤主們在吆喝時會不約而同地介紹:美國貨。

  非洲新大陸亦非一路暢通。出於保護地方經濟或者是其他政治原因,一些非洲國家禁止進口舊服裝。如奈及利亞將舊衣服列入絕對禁止進口商品中,而烏幹達、尼日、南非等國家則是允許舊衣服進口的國家。而且,各國舊衣服進口關稅不一,西非國家獅子山,舊衣服到岸價格為1美元/公斤,徵收的關稅和銷售稅分別為20%和15%。

  部隊的軍服回收做得最細緻

  其他檔次的舊衣服就沒那麼好運氣漂洋過海了。

  每當有自然災害發生的時候大家都會捐衣捐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民政部門收取的捐贈衣服已經有明確的標準。一般來講,舊的內衣內褲及舊襪子將不予接收;衣物上如有明顯的汙跡、補丁、穿孔的不予接收。「對於捐贈衣物,一般要求九成新以上,而且冬衣需求比較多。」楊膺鴻告訴本刊記者。

  但是根據緣源實業有限公司的舊衣回收情況來看,居民丟棄或者捐贈的衣服中,毛衣等厚衣服的衣服總量僅為15%。這部分是符合民政部門捐贈條件的衣物。這些成色較新的冬衣、冬被等,挑出來後進行臭氧消毒,再打包送民政部門或慈善機構。

  而對於破損、沒有穿用價值的舊衣物,會根據棉、毛、化纖等面料再次分類,將不同面料的舊衣物發送到有資質的加工企業進行纖維化處理,製成可再利用的工業原料。比如,廢舊衣服可以加工成再生棉,再生棉經過加工可以做成毛氈,而毛氈再經加工則可以做建築保溫、農業大棚保溫的棉被。

  這部分雖是變廢為寶,但是在楊膺鴻看來依舊可惜。「現在人們對面料的要求,比如顏色要鮮豔、透氣性要好,使得單一纖維的使用越來越少,只有將近10%,剩下的90%的衣服都是混紡纖維製成的。」混紡纖維製成的衣服由於技術原因,無法分離成單一的原材料,只能粗加工。但填埋或者燃燒的話,則會使得其中的有毒物質釋放,造成對環境的汙染。

  「在舊衣物回收這方面,部隊的軍服回收是做得最細緻也最成功的。」總後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所長張建春少將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從2009年開始,由總參軍務部、總後軍需物資油料部發出通知,要求收回退役士兵的07式外觀制式軍服。收回的品種主要有:07式軍服的帽徽、領花、肩章、領章、臂章、胸標、領帶(卡)、外腰帶,夏帽,夏常服,春秋常服,作訓服(帽),作訓大衣。

  張建春說,「在回收時,我們讓士兵自行洗乾淨,摘掉扣子、領花、肩章等製品。部隊軍服紡織品的回收比較簡單,只需要按不同軍種不同顏色區分,其成分是確定的,再利用起來也非常容易。」據他介紹,現在已經有再利用紡織材料做成的收納袋等軍需用品發放給士兵使用了。

  在楊膺鴻看來,舊軍服的回收是比較好的紡織資源再利用的例子。但對於一般的舊衣服,除了沒有明確的分類以外,同樣給舊衣服回收利用帶來阻礙的還有技術和法規。「舊紡織品再利用,技術難點在於保持其原有的纖維長度,這點很難。在這方面,歐洲、日本的技術比較好。」而且,「日本是允許二手衣物流通的。經過處理的舊衣服不僅可以出口,還可以在國內進行買賣。但在我國,這是禁止的。」楊膺鴻說。

  到底有多少舊衣服

  在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大會上,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副秘書長王書文介紹,「據預測,『十二五』期間,我國紡織品的消耗量將以12%以上的速度增長,到『十二五』末,我國廢舊紡織品累計生產量將超過1億噸。」

  根據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紡織品生產量達4300萬噸,扔掉的舊衣服約有2600萬噸,「綜合利用量僅為233萬噸,綜合利用率不足10%」。

  河北科技大學紡織服裝學院2009年對河北省居民的一項調查,從家庭的角度印證了中國舊紡織品的市場規模。這項調查顯示,近一半居民家庭存放30件以上的大件廢舊服裝,而每個家庭每年還要購買10件以上的新衣服。調查粗略預計,2012年,全國可能有價值約2000億元的廢舊衣服被淘汰。

  楊膺鴻說,他印象中最多的一次,楊浦區有一家人家搬家的時候給他們打電話要求上門收衣服,全家一下子交出306公斤衣服。

  「通過網站上的數據分析,現在舊衣服的供應肯定是大於需求的。」 方曉東說。據他介紹,很多回收舊衣服的個人、企業、組織都面臨著巨大的存儲壓力。「經常有人給我們網站打電話,要贈送舊衣服,一分錢都不要。有些部門2009年收到的募捐舊衣服,現在都還在積壓著,17萬件啊。」

  也正是由於舊衣服不斷累積,不僅僅「壓斷」了每家每戶的大衣櫃,也壓痛了整個舊衣服買賣市場。「2012年之後,舊衣服買賣行業就如同雨後春筍一樣突然爆發,一下子多了起來。我之前在2010年的時候統計過,當時市場上做得比較好的只有27家,而現在在我們網站上註冊的就有1500多家大大小小的相關企業。」

  各地舊衣服的價格標準並不一樣,「河北舊衣服統貨(未經分揀處理)每噸大概在300~600元,浙江每噸大概在1200~1800元,而同樣的貨在廣州大概每噸2000~3000元。一般來說,沿海港口城市的價格高於內地城市,而且價格一步步上漲。」方曉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

  本刊記者發現,在中國舊衣服網上看到的供求信息展示中,分類繁瑣,價格各不相同,絕大多數的供求方都在廣東。

  舊衣服的未知出路

  「廢舊衣物如何實現資源再利用,是全球的難題,國外也不允許衣服焚燒。」大約70%的舊衣服按照面料進行分類:毛、棉、化纖、混紡以及皮革橡膠,從而進行回收處理。目前,楊膺鴻的「廢舊服裝回收利用項目」已經作為上海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專項項目,列入上海市2012~2014第五個三年環保行動計劃。

  因為不能焚燒,舊衣服何去何從成為一個難題。

  外經貿部、海關總署、國家環保總局公布的《禁止進口貨物目錄》(第四批)中,舊衣物就在禁止之列,但目前還沒有相關法規對二手服裝出口交易進行規範。

  但是相關政策正在關注紡織品回收這個新產業。

  2011年12月,發改委「十二五」資源綜合利用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建立廢舊紡織品回收體系,開展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拓展再生紡織品市場,初步形成回收、分類、加工、利用的產業鏈。」

  2012年11月,由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發起, 聯合28家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單位共同組建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

  「我認為促進舊紡織品資源回收利用,最重要的是要使它合法化。我們網站也希望能夠促進相關機械產業的發展,以及讓舊衣服資源信息得到充分的傳遞。」方曉東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姚穆表示,「中國在舊紡織品回收利用上比國外晚了十年。」

  根據已經報導的資料,早在1978年瑞士就設立專門公司,有效回收和利用舊衣物。比利時全國人口僅1000多萬,每年舊衣物回收總量卻達到1.5萬噸。日本推行的舊服裝回收活動得到積極響應,87%經翻新後通過聯合國難民署捐贈給難民,3%的舊服裝用於發電,10%加工為絕熱材料。

  除了政府的積極信號,一些知名服裝企業開始意識到舊紡織品回收的意義。

  H&M的「舊衣回收」活動啟動截止到今年4月10日時,官方網站對中國大陸地區回收衣物的數量統計數據顯示共有1050公斤的衣物被回收。此外,日本地區截至6月7日,已回收40860公斤衣物,德國地區為73000公斤衣物。這些舊衣服一部分將進入二手市場,一部分則會變回原材料再次使用。

  優衣庫舊衣物回收活動於2001年開始,最初的回收對象僅限於羊毛類衣物,2006年開始範圍擴大到全部商品。回收的商品當初僅作為燃料等被循環利用。2007年以後,回收的舊衣物全部捐贈給坦尚尼亞、衣索比亞、烏幹達、尼泊爾、喬治亞等世界上12個國家的難民營,進行循環再利用。

  「舊衣服這個行業的發展還需要很長時間,法律的建立、人們觀念的形成以及各種標準的提出都需要長時間的摸索。」方曉東說。

相關焦點

  • 舊衣服論噸賣,部分出口非洲
    徐先生在小區設立舊衣回收箱,收來的舊衣服主要銷往外省,做紡織材料的循環利用。記者昨日採訪其他幾位舊衣服回收者,他們回收的舊衣服絕大部分通過中間人銷往外省的舊衣服加工公司,經過二次加工處理後主銷非洲。 一位來自安徽、家住豐澤區的舊衣服回收者介紹,他們的舊衣服主要通過自己上門收購或是向其他廢品收購者購買,每斤五六毛錢。 「一般一個月能收十多噸,有時多的話能收幾十噸。」回收者稱,收來的衣服,他們按衣褲鞋帽分類打包處理,收集到三四噸時,就會聯繫中間人來拉貨。「一噸衣物賣1000多元,每斤算起來有兩三毛的利潤吧。」
  • 跨境貿易:中國每年有幾千噸舊衣服出口非洲
    青島每年產生8000噸左右舊衣服,有些是來自廢品回收站,也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公益捐贈」,目前青島乃至全國舊衣服共有兩大去處,環保再利用和出口。其中非洲出口是一個重要渠道。 舊衣服中八成新以上的夏裝會被挑揀出來,打包出口到非洲等國家,這也成為目前青島乃至全國舊衣回收後,除環保再利用外,最主要的流向。
  • 舊衣服回收賺錢的背後,善宜家出口到非洲的舊衣服為什麼賺錢?
    在農村,衣服的一般壽命為3—4年,甚至許多中老年人,舊了也捨不得丟掉,穿個七年八年也是常有的事。但在城市,衣服的壽命縮短為1-2年,對於年輕的90後、00後來說,穿著時間甚至更短。但許多舊衣服要麼被丟棄,要麼堆在了衣櫃深處。
  • 揭秘舊衣服回收行業,這些山東大媽,決定非洲服裝的時尚潮流
    非洲人穿的二手衣服,出自中國大媽之手。舊衣服還能回收出口嗎?很多人一定會發出這樣的疑問。其實,舊衣服回收出口行業在中國已經「隱秘」存在了20多年時間。近年來隨著人們垃圾分類意識的提高,這個行業也在加快發展,逐步走向規範、透明。非洲、東南亞地區已經成為中國二手衣服的主要出口地。
  • 舊衣服回收在非洲象牙海岸的市場
    舊衣服人人都有的廢舊資源,這一塊資源沒有人意識整個城市、縣城乃至整個全中國人口舊衣服淘汰量一年下來到底有多少?筆者從外貿行業協會了解到,在國內有眼光的人士瞄準非洲舊衣服市場,把國內舊衣服回收分揀打包出口,這是舊衣服回收利用一條嶄新的渠道,比較典型的一家公司廣州衣加衣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坐落廣州市,專門從事舊衣服回收分揀打包出口,已經由小倉庫工廠發展到一萬多平的專門廠房工廠,機構建立相對完善,並且引入現代生產管理系統,針對夏裝統貨、舊鞋子、舊包包、秋冬裝及床上用品等廢舊紡織品進行回收
  • 有捨不得丟掉的舊衣服嗎?那就賣掉吧
    但記者了解到,今年舊衣回購行情也下跌,去年最高還賣到近一元一斤的舊衣服,如今跌到兩三角。每斤兩三角舊衣回購價格跌至6年前「你有舊衣服要賣嗎?我會上門來收。」定海岑港的楊女士做舊衣回購生意已經多年,當時,她從一家公司下崗,在親戚介紹下,做起了這個生意。「6年前,舊衣服回收的價格才3角一斤。」
  • 常有商販來農村收購舊衣服,一毛錢一斤,收走的舊衣服有啥用?
    隨著農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農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在過去一件衣服老大穿完、老二穿的時代已經過去,每個農村家庭中都有很多不穿的舊衣服,但是扔掉又覺得很可惜,所以都是放在一個閒置的房子中任由它上面堆積了厚厚的灰塵。
  • 舊衣服一公斤4角被收購 銷往國外身價翻10餘倍
    根據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紡織品生產量達4300萬噸,扔掉的舊衣服約有2600萬噸。  這些舊衣服最後去了哪裡?有關部門稱,大部分作為垃圾掩埋,然而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情況並非如此。目前,在一個相當成熟的產業鏈的運作下,大量舊衣服成為「出口商品」漂洋過海。
  • 中國回收的舊衣服,出售到非洲之後,最終會變成什麼樣?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喜歡穿漂亮的新衣服,然而對於人們的舊衣服來說有一部分就直接被扔掉了。還有一些不太喜歡的舊衣服會直接轉手賣給其他的人,所以有的人就會專門回收舊衣服,可小夥伴們知道這些衣服最終會怎麼樣嗎?這些衣服最終會被送到一些公司回爐重塑,最後再成為新的製作衣服的材料,而另一些沒人要的舊衣服,就會被出口到非洲。
  • 舊衣服回收每噸數百 運到非洲漲上萬元
    「最近一年,身邊做二手衣服貿易的中國貿易商多起來了。」黃先生說。有數據顯示,隨著服裝消費的加速,中國目前約有2600萬噸的舊服裝需要處理,允許進口的非洲國家,就成了一部分舊衣服消化的渠道。不過出口舊衣服在政策方面仍處於灰色地帶,海關報關並沒有舊衣服這一項目,出口企業大多是以紡織品類或廢舊類報關的。
  • 還在想舊衣服怎麼處理?賣到非洲你就賺翻了
    但是少有人關注舊衣服,新衣服買買買,那舊衣服怎麼處理?01 衣服永遠不嫌多在農村,衣服一般的壽命在3-4年,尤其是許多中老年人,舊了也捨不得丟掉。而在城鎮,衣服一般的壽命是1-2年,對於年輕人來說使用時間甚至更短。
  • 我們丟棄的舊衣服最終去了哪裡
    據筆者了解,在某些小區,會有舊衣販子進入小區收購被住戶丟棄的舊衣服,價格是每公斤7毛錢,有時候是8毛錢每公斤。但是出售這些衣物的並不全是衣服的主人,而大多是小區內拾荒的老人,他們每天都會盯著附近的幾個垃圾桶,一旦有新的垃圾就會上前翻檢,挑出可以出售的金屬,紙殼,酒瓶和丟棄的衣服。金屬,紙殼和酒瓶屬於傳統的破爛,有傳統的販子前來收購。
  • 你丟掉的舊衣服正成為馬雲們新的流量入口
    從存量來說,國內年產舊衣服將達到39億~65億件,家庭堆積的各種紡織品總量就超過了1億噸。對於年產值高達1.3萬億的中國服裝市場,舊衣回收利用是一座遠未開發的富礦。粗略預計,全國可能有價值約2000億元的舊衣物被淘汰,不過開採這座富礦並不容易。
  • 舊衣服回收成本每噸數百元 運到非洲漲至上萬元
    「最近一年,身邊做二手衣服貿易的中國貿易商多起來了。」黃先生說。有數據顯示,隨著服裝消費的加速,中國目前約有2600萬噸的舊服裝需要處理,允許進口的非洲國家,就成了一部分舊衣服消化的渠道。不過出口舊衣服在政策方面仍處於灰色地帶,海關報關並沒有舊衣服這一項目,出口企業大多是以紡織品類或廢舊類報關的。
  • 中國每年2600萬噸舊衣多出口非洲 文胸最受歡迎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扔掉的舊衣服約2600萬噸,回收利用舊衣在國內形成一個巨大的市場。記者調查發現,許多收購舊衣的公司利用網絡平臺發布收購和出售舊衣的信息,大量國內的衣服漂洋過海到非洲,利潤頗高。
  • 中國捐贈舊衣服給非洲,卻好心辦壞事?驢友:還不如捐給中國山區
    中國捐贈舊衣服給非洲,卻好心辦壞事?驢友:還不如捐給中國山區茂密的叢林、從未被探尋過的雨林、一望無際的沙漠......這些,都勾勒除了一副非洲野外多姿多彩的景象。除此之外,提起非洲,人們都還會想到非洲貧困的生活,吃不飽飯的人們,甚至還有許多非洲人,衣不蔽體,連最基本的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而我們中國,一向都樂於助人,出於人道主義我們中國也在幫助非洲。如果你有幸去過非洲,你就會發現在這裡有著許多中國製造的東西,我們中國幫助非洲建造公路、鐵路,甚至還幫助非洲建造高鐵。讓他們的生活環境都有了天壤之別的改變!
  • 關於舊衣服回收的那點事兒
    無意間,看到『中國舊衣服產業鏈』的文章,在這個換季的時節,一些二手衣服被焚燒填埋,一些經纖維化處理成為工業原料重複利用,還有一些漂洋過海,到了世界最大的舊衣服市場—非洲。不禁感慨:同樣的舊衣服卻有著不同的命運~中國舊衣服出口到非洲,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十五年前,那時候只有廣東一兩家企業在做。隨後的十幾年,舊衣服出口行業發展十分緩慢。
  • 經常有人在農村收購舊衣服,一毛錢一斤,收舊衣服幹啥用的呢?
    導讀:經常有人在農村收購舊衣服,一毛錢一斤,收舊衣服幹啥用的呢? 現在的農村生活條件跟過去相比較,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再也不像過去那樣缺衣少穿,豐衣足食已經早早的實現。
  • 回收舊衣服發往非洲一年賺200萬,原因很簡單
    舊衣服怎麼處理一直是大家日常生活的一大難點,立即扔了不捨得,不扔放到那邊又佔有室內空間。應時而生了舊衣服回收這一行業,現階段中國許多大城市都有舊衣回收站,在為大家解決了舊衣物的難題,也讓大家的日常生活更為綠色環保。
  • 中國廢品站帶你了解國內舊衣服回收鏈條,知道之後,只能往好裡想
    中國的舊衣物到了非洲會變成什麼樣?在城市的許多地方都有舊衣物回收箱。回收箱中的衣物經篩分後,對部分衣物進行統一清洗消毒後,以公斤計送非洲銷售。或者從山東、廣東、福建等服裝生產相對集中地區的服裝廠,向非洲銷售一些長期積壓的倉庫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