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放 |
挑揀 |
分類 |
打包 |
天氣漸涼,不少家庭在整理衣櫃時會遇到一個現實難題:不再穿的舊衣如何處理?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扔掉的舊衣服約2600萬噸,回收利用舊衣在國內形成一個巨大的市場。記者調查發現,許多收購舊衣的公司利用網絡平臺發布收購和出售舊衣的信息,大量國內的衣服漂洋過海到非洲,利潤頗高。
中國每年扔掉約2600萬噸舊衣服
大量出口非洲
每噸利潤空間800元至1200元左右
舊衣服統貨回收400元/噸至1200元/噸
二手時尚牛仔褲回收800元/噸至4000元/噸
夏季舊衣服回收800元/噸至4000元/噸
文胸出口定價0.8元/只
回收企業遍布全國,牛仔褲、文胸最吃香
在一家名為中國舊衣服網的網站上,記者發現有大量收購和出售舊衣服的企業在此發布信息,網站註冊會員的地址顯示,從事舊衣服回收產業的公司主要分布在天津、河北、山東、浙江、福建、廣東等地。
舊衣服報價也各有不同,包括「舊衣服統貨400元/噸至1200元/噸」、「二手時尚牛仔褲800元/噸至4000元/噸」、「夏季舊衣服800元/噸至4000元/噸」等多個種類,還有專門收夏季薄料舊衣服的,報價最高,為3000元/噸到5000元/噸。 「最好是夏裝和一些耐舊材料的衣物,比如牛仔褲是最暢銷的。 」
在有些網站的衣服分類中,女性的文胸是被單獨分出來的。「這些胸罩很受歡迎,出口定價差不多要0.8元/只。 」網站工作人員介紹。
中國舊衣服網的創始人方曉東告訴記者,目前該網站有註冊企業1500多家,主要從事舊衣收購。不過他也指出,雖然從數據上顯示有一千多家的企業,但實際上約有80%都是散戶或者個體戶,「真正做得比較大的還是少數,這個行業和別的行業比起來,肯定還屬於初期階段。 」他說,雖然頂著「舊衣收購」的名號,但實際上大多數的企業做的是舊衣打包,「就是把收回來的衣服按照類別、新舊等重新分類、打包好。 」
至於回收舊衣的方式,據他介紹,目前做舊衣回收的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實現利潤的最大化,主要依靠個人回收和部分小區安置的二手衣服回收點等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回收的衣服,一般質量較高,收購成本也不高。
記者在中國舊衣服網上以供應商身份隨機聯繫了一名收購舊衣的個體戶,這位張女士表示質量較佳的夏裝以4200元/噸左右的價格收購,但具體要按照衣服的質量才能確定最終價格。另一位來自上海閔行的李先生告訴記者,只要衣服的質量好,有七八成新,他就以4000元/噸左右的價格收購,可以上門收購。他也出售二手衣服,「一邊買一邊賣,我們就是賺差價。 」但具體的利潤空間是多少,他不願意透露。
舊衣大多不消毒,「基本靠挑揀分類」
那麼回收的舊衣服都是用來做什麼的呢?方曉東告訴記者,質量較好的夏衣最終基本上被集中回收到廣州,再出口到非洲。方曉東為記者描述了整個流程,「首先是個人或企業收購,然後再賣給專門做出口貿易的公司,這些公司再通過國際買家,將衣服出口到非洲等地區。 」
記者隨後以採購商身份聯繫了深圳一家公司,該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要購買二手衣服,需要明確衣服質量、品種等才能確定價格,「價格不好說,不同類型的衣服差異也蠻大的,具體要看你要什麼衣服。 」他說,衣服的品種主要是指裙子、褲子、襯衫等衣服類型或材質,不同品種也有不同的價格。 「
至於回收來的衣服怎麼處理,這位工作人員明確表示,他們不負責再翻新處理或消毒,「你要七八成的衣服我肯定給你這麼新的,不會出現汙漬或破損。 」他說,衣服一般都會經過分類和篩選,以保證能滿足客戶的要求。
方曉東也證實了上述說法,「做這一行的很多都不會消毒或翻新,都是依靠挑揀分類。 」他說,一般情況下,國外給的訂單會詳細地列出衣服的款式和標準,需要幾成新等,有時也會提供樣品供參考。雖然是依靠個人主觀判斷,但是時間做長了,基本上會有比較準確的標準。
行業思考
非洲人越來越愛名牌,競爭壓縮利潤空間
事實上,舊衣服市場並不是最近幾年才出現的,早在十年前,廣州的舊衣服市場就形成了。據方曉東介紹,23年前,國內很多企業代表出國考察時,發現非洲舊衣市場很發達,有些人回國後就嘗試做起了舊衣服生意。廣州由於其發達的經濟和便利的海運,這個行業迅速發展了起來。 「廣東是非洲人最多的中國地區,他們可以第一手接觸到國際買家,有著別人沒有的優勢,所以他們的舊衣服行業才這麼發達。 」
不過,儘管這個行業生意紅火,這幾年的利潤卻不斷降低。據方曉東估計,目前一般大型的舊衣出口貿易公司,利潤空間在每噸800元-1200元左右,「這幾年利潤空間不斷縮小。 」方曉東指出,非洲當地對衣服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這無形中提高了國內企業的成本。隨著這個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競爭也更加激烈。
在中國舊衣服網8月6日的全國部分地區舊衣統貨(即未分揀的舊衣)報價中,四川的價格在600元—1000元/噸,廣州的價格則在1700元—2600元/噸。 「這主要是由於非洲人對衣服的要求越來越高,包括很多人喜歡名牌。 」方曉東解釋說,由於沿海地區經濟較內陸更發達,所提供的衣服質量、品牌總體上都比較好,造成了沿海地區的價格普遍高於內陸地區。除此之外,北方地區所提供的為數不少的冬裝在非洲並不受人歡迎,這也是某些北方內陸省份價格偏低的原因之一。
舊衣出口無法規,無害化處理缺技術支持
中國是世界紡織品最大的生產國,也是最大的消費國。隨著紡織纖維消費量的增長,每年都有大量的廢舊紡織品和衣物被浪費。「現實問題是,由於原料利用率不充分,纖維資源呈緊張態勢,原材料市場價格正呈不斷上揚的趨勢。 」上海緣源公司一負責人楊膺鴻說,充分利用廢舊紡織品資源,可以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促進循環產業的發展。
儘管如此,舊衣行業的發展卻處於一個尷尬的地位。舊衣物被列入在環境保護部、商務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海關總署、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告2009年第36號發布的《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進口舊衣物在我國是違法行為,而出口舊衣物方面目前卻暫時沒有相關法律。儘管在國內,《舊貨流通管理辦法》中對銷售舊衣有一定的規定,而實際上舊衣銷售由於受到種種因素限制,也並未完全規範化。
方曉東指出,目前這個行業沒有完全正規,「不排除存在一些小作坊,稍作翻新就當成新衣服賣,這有一定的安全隱患,但是因為沒有相關方面的規定和標準,也就沒辦法去規範它。 」而在舊衣的再處理利用方面,同樣面臨許多問題。「廢舊紡織品的無害化處置還處在探索階段,舊衣的回收物流成本高,分類又有人工成本,還沒形成產業規模,很難引起投資者的關注。 」在今年10月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舉辦的「廢舊紡織品回收及利用」論壇上,楊膺鴻曾說,利用廢舊衣物,特別是混紡面料,加工成紡織面料在我國受到技術限制,產品基本用於非穿用領域性價比較低端的市場。在檢測方面,楊膺鴻也表示,衣服經消毒之後在檢測應用技術上有一定難度,「檢測一件衣服,很難像檢測食品那樣完全保證消毒後就一點問題都沒有。 」他說。
「技術確實是一個問題。 」方曉東說,很多大企業都希望得到支持,「當然最重要的是,我認為要將這個行業合法化、正規化,需要用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範整個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