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4000平米倉庫裡堆滿了二手衣物:舊衣成噸出口非洲,在二手...

2021-01-09 河青新聞網

#石家莊4000平米倉庫裡堆滿了二手衣物#現如今「斷舍離」已經成為很多人奉行的一種生活理念,斷絕捨棄不必須、不合適、過時的衣物也成為了一種流行趨勢,同時也成了一些人的生意門道。

隨著舊衣回收行業被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從事舊衣回收的組織和個人也越來越多,據統計,2013年到2019年間,二手衣物的從業者在國內翻了3.2倍。為何舊衣回收行業如此受人青睞?回收來的舊衣都去了哪裡?未來舊衣回收的發展趨勢又是怎樣的?對此,記者進行了探訪。

舊衣服堆積如山,流水線作業精細分揀

11月18日10時許,記者來到了位於石家莊市元氏縣的河北倫奇舊衣分揀廠,足足有4000平米的倉庫裡堆滿了二手衣物,紅黃藍綠各種顏色的衣物都有,有還未分揀雜亂堆放在一起的,有分揀完畢用罩單包好整齊摞在一起的,還有用黃色的包裝袋和綠色的綑紮繩打包好的。衣物種類繁多,T恤、夾克、牛仔褲、羽絨服等外衣比比皆是,當然了還有內衣內褲、睡衣和絲襪,衣服堆上還零散地耷拉著一些包、鞋和毛絨玩具……

舊衣堆積如山,讓人看了觸目驚心,但是我國每年被捨棄的舊衣服可不止這些。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每年被丟棄的衣服在2600萬-2800萬噸之間,造成了巨大的浪費,要知道,製做纖維面料的衣服,一個很重要的原材料就是石油原油,如果全部丟棄的話相當於我國每年損失2400萬噸原油。

分揀廠裡設有兩條分揀流水線,工人們分散在傳送帶的兩端和兩側,正在精心分揀各類舊衣服,傳送帶旁放滿了鐵質的分類框,工人們分門別類將同品種、同質量的衣服放在同一個分類框內,質量不過關的衣服也會投到專門的分類框內。分揀廠的負責人王建友告訴記者,他做舊衣回收已經3年多了,對於回收來的廢舊衣服,首先他們會將衣服粗略地分揀成冬裝、夏裝、鞋子等,之後再進行精細的分揀,再到專業的消毒、裝箱、打包、運輸。

那麼這些回收處理好的衣服會被運到哪裡呢?河北倫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海倫告訴記者,有一部分衣物會用作公益捐助,還有一部分會進行再生處理,製作成再生紗線,再生棉等再生產品,還會成批送給發電廠做燃料。「但是,我們80%的衣物都會用來出口,繼續實現它們的使用價值,延長使用壽命。」王海倫說。

舊衣成噸出口非洲,在二手市場僅售幾元

在舊衣回收的產業鏈中,舊衣出口日漸成為關鍵性的盈利渠道。王海倫透露,目前他們公司虧損了300餘萬元,現在除了出口舊衣服是盈利的,其它的業務幾乎都在賠錢。好的一點是,受疫情影響,很多國家的舊衣不允許出口,這導致他們的舊衣出口量較往年驟增,舊衣出口產生了較多的經濟收益。

據了解,非洲的經濟落後,人民生活水平較低,卻擁有全世界六分之一的人口量,在當地買新衣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所以大部分地區主要穿二手衣服為主,對非洲人來說,二手衣服不僅價格便宜,而且不會造成過多的水資源浪費,他們的衣服因為水資源缺乏一般都不會清洗。

王海倫告訴記者,現如今,他們與非洲的奈及利亞、加納、烏幹達、肯亞、坦尚尼亞、索馬利亞、安哥拉、馬達加斯加、剛果、盧安達等十幾個國家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每年銷往非洲的舊衣物超過億件,出口的衣服最終會在當地的二手市場上以每件幾元人民幣的價值售賣,好一點的可以賣到十幾塊人民幣。「其中牛仔褲、T恤是最受歡迎的,加之我國的二手衣服價格優惠,款式多樣,非洲人還是很喜歡的。」

王海倫介紹,在非洲的二手市場除了有來自中國的衣服,還有來自英國、法國、日韓等地的二手服裝,由於非洲人的體型偏大,英法的衣服更加適合他們,在競爭下,中國的二手衣服只能靠價格優惠取勝。「根據出口衣服的品類不同,每噸的出口價格在2000元到10000元之間,夏裝最受歡迎,出口價最高可以達到每噸6000元。」王海倫說,出口非洲的衣服也會囤貨積壓,因為在臨近年底的三個月裡,非洲人就休息歇工了,他們不再做生意,只等來年非洲市場有需求了,才會來中國採購一番。

運用網際網路+,線上APP連接用戶和回收員

2017年底,王海倫還在經營著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他從朋友那裡了解到了舊衣回收這一行業,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做前期的調查研究,他發現線下的回收已經難以支撐行業的發展,必須運用網際網路,適時發展線上回收。他前期只調研了一個月,便帶領自己的研發團隊開始研發線上回收的APP和小程序。

2018年6月,歷時半年研發的APP——「善宜家」問世,從此搭建起了更優化的線上結合線下,「網際網路+上門服務」全產業鏈平臺,讓廢舊的再生資源以一種全新的面貌與新消費者連接。「用戶下載善宜家APP,或者直接在微信上用善宜家小程序點擊下單即可,我們的回收小哥會免費上門回收,一公斤衣服的回收價格在1元左右。」王海倫說。

「近一年,就有300多位合伙人加入,目前我們的代理已覆蓋至全國500多個城市和地區。」王海倫告訴記者,在善宜家,回收員回收來的的舊衣服會被運輸至自家回收門店或者工廠,每天大約有25至30輛不等的卡車,把從線下200多家門店回收來的衣物運送到分揀場,平均每日超過14噸。

「只要用戶有需求,回收員就會上門服務。」王海倫介紹,用戶一鍵下單、小哥上門回收的模式,極大地提升了廢品回收的效率,同時將網際網路服務融入進微信小程序,將舊衣回收功能趨於便捷化和大眾化,善宜家舊衣環保免費上門回收做的是可持續、可循環、可盈利的資源回收,現在舊衣回收已經成為善宜家APP中一個重要的服務用戶的板塊。

落實線上線下便民服務,舊衣回收發展前景利好

如今河北倫奇以黑馬之姿,斬獲了國家一級「中國舊衣物回收再生利用進出口外貿企業」的資質證書,成為國內領先的環保企業和網際網路回收行業品牌。

「現在我們的用戶有20多萬,只要用戶超過100萬,我們就有望盈利。」王海倫說,善宜家的前身是「善回收」,只是單純回收舊物的軟體,但現在不只是有回收功能,還涉及社區物業、小店家政、同城跑腿和本地生活等業務板塊,結合線下各地區域網點,目的就是形成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便民服務體系,服務更多的用戶群體,他們希望能讓老百姓享受到更加便捷的生活,老百姓認可了,公司就可以發展的更好。

說到舊衣回收出口行業未來的發展,王海倫頗有感觸。他表示,資源回收和綠色經濟發展蘊藏著巨大的市場,在國家政策扶持、經濟利好的情況下,必將迎來爆發式增長的態勢。如果做好服務,網絡平臺不僅僅是收益的所在,還可以作為一個引流的平臺,以舊衣服引流,從而推動其它產品的回收量,吸引客戶和用戶的關注,回收行業要的就是用戶和客戶。

「河北的王海倫要在河北創造一個奇蹟,所以我的公司叫河北倫奇,善宜家又是為每一個家庭去服務的,只要創造好了價值,不愁盈利,服務好別人,再賺錢也不晚。」王海倫始終強調做舊衣回收出口,一定要以誠信為基本,以服務為綱領,他希望今年年底善宜家可以在全國範圍內擴張至3000多家。

舊衣回收出口正在以嶄新的姿態,通過網際網路將客戶與商人連接,在實現資源二次利用的同時,為全球環保事業做出貢獻。

文並攝 | 本報記者趙子敏

編輯 吳雨哲 | 責編 賈陽陽 | 監製 賈江偉

相關焦點

  • 記者探訪回收企業,發現80%的衣物用於出口
    如今,越來越多並未破損或還很新的衣物因為過時或不必須而被人們淘汰。隨著淘汰舊衣物增多,從事舊衣回收的組織和個人也越來越多。據統計,2013年到2019年間,國內二手服裝回收從業者翻了3.2倍。為何舊衣回收行業受人青睞?回收來的舊衣都去了哪裡?
  • 二手衣服漂流記:洋垃圾中國式微 受非洲客商歡迎
    南方日報記者經過長達半年多時間的跟蹤調查得知,廣州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二手衣物產業鏈——每天有數千名二手衣服販子活躍在各大居民小區和城中村,他們不僅從居民家中收購廢棄不穿的舊衣服,而且從垃圾堆裡撿拾,或者是從垃圾收集站收購,還有一些是來自醫院或者學校的舊服裝,它們都沒有經過清洗和消毒,分揀和包裝好後就運走。
  • 跨境貿易:中國每年有幾千噸舊衣服出口非洲
    青島每年產生8000噸左右舊衣服,有些是來自廢品回收站,也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公益捐贈」,目前青島乃至全國舊衣服共有兩大去處,環保再利用和出口。其中非洲出口是一個重要渠道。 舊衣服中八成新以上的夏裝會被挑揀出來,打包出口到非洲等國家,這也成為目前青島乃至全國舊衣回收後,除環保再利用外,最主要的流向。
  • 舊衣服論噸賣,部分出口非洲
    一位來自安徽、家住豐澤區的舊衣服回收者介紹,他們的舊衣服主要通過自己上門收購或是向其他廢品收購者購買,每斤五六毛錢。 「一般一個月能收十多噸,有時多的話能收幾十噸。」回收者稱,收來的衣服,他們按衣褲鞋帽分類打包處理,收集到三四噸時,就會聯繫中間人來拉貨。「一噸衣物賣1000多元,每斤算起來有兩三毛的利潤吧。」
  • 二手衣服賣到非洲,賺翻了
    但許多舊衣服要麼被丟棄,要麼堆在了衣櫃裡。根據閒魚數據顯示:中國普通家庭一年產生的閒置舊衣服重達60斤。在女性穿衣消費當道的今天,女性每個月至少購買2次衣服,潮流服飾只停留一季。其中80%的衣服過季後就會被遺忘,但仍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購衣數量。
  • 二手衣服賣到非洲,賺翻了!
    對於專門從事舊衣物回收的商家來說,分揀出9成新左右衣服,進行二次售賣,才賺錢。目前國內大部分家庭生活條件都得到明顯改善,絕大部分都不會買舊衣服穿。因為在中國,買衣服很方便,很便宜,款式還多,極少數舊衣服流入本地市場。那這些數量巨大的舊衣服被二次售賣到哪裡去了呢?答案是:非洲!
  • 二手衣服賣到非洲 賺翻了!
    但許多舊衣服要麼被丟棄,要麼堆在了衣櫃裡。根據閒魚數據顯示:中國普通家庭一年產生的閒置舊衣服重達60斤。在女性穿衣消費當道的今天,女性每個月至少購買2次衣服,潮流服飾只停留一季。其中80%的衣服過季後就會被遺忘,但仍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購衣數量。
  • 二手衣服賣到非洲,賺翻了!|| 商機
    但許多舊衣服要麼被丟棄,要麼堆在了衣櫃裡。根據閒魚數據顯示:中國普通家庭一年產生的閒置舊衣服重達60斤。在女性穿衣消費當道的今天,女性每個月至少購買2次衣服,潮流服飾只停留一季。其中80%的衣服過季後就會被遺忘,但仍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購衣數量。男性購衣衝動較低,平均每月採購一次。
  • 中國二手服裝火到非洲,小區舊衣物回收箱,竟能撐起上百億產業鏈
    很多非洲人根本不會去想二手衣物的壞處,因為它們實在是太便宜了。即便是當地的中產階層,也會在二手服裝市場選購心儀的衣服。在紀錄片《舊衣的秘密》裡,一個當地人坦言:「二手衣服買回家可以直接穿,而購買傳統服飾,還需要找人專門量身定製,並且價格不菲。」在肯亞,幾乎所有城市與鄉鎮,都有專門用來交易二手服裝的專業市場。
  • 中國每年2600萬噸舊衣多出口非洲 文胸最受歡迎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扔掉的舊衣服約2600萬噸,回收利用舊衣在國內形成一個巨大的市場。記者調查發現,許多收購舊衣的公司利用網絡平臺發布收購和出售舊衣的信息,大量國內的衣服漂洋過海到非洲,利潤頗高。
  • 中國二手衣服「走進非洲」 廣州形成完整產業鏈
    在這個換季的時節,一些二手衣服被焚燒填埋,一些經纖維化處理成為工業原料重複利用,還有一些漂洋過海到了世界最大的舊衣服市場非洲。《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中國二手衣服出口非洲,這個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十年前的行業去年又開始活躍起來。《南方日報》本月報導稱,廣州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二手衣物產業鏈,其中大部分出口到了非洲。
  • 中國二手服裝火到非洲,小區舊衣物回收箱裡面,竟能撐起上百億產業鏈
    很多非洲人根本不會去想二手衣物的壞處,因為它們實在是太便宜了。即便是當地的中產階層,也會在二手服裝市場選購心儀的衣服。在紀錄片《舊衣的秘密》裡,一個當地人坦言:「二手衣服買回家可以直接穿,而購買傳統服飾,還需要找人專門量身定製,並且價格不菲。」在肯亞,幾乎所有城市與鄉鎮,都有專門用來交易二手服裝的專業市場。
  • 揭秘舊衣服回收行業,這些山東大媽,決定非洲服裝的時尚潮流
    作為廠長,他駕駛著叉車多次往返於車間和貨櫃之間,將工人們打包壓縮好的二手衣物裝櫃。藉助廠房門口用鐵板焊接搭建的緩坡,叉車可以輕鬆開進櫃體,一個個被壓縮成90公斤的舊衣包裹被迅速裝入、碼好。二手衣服分揀車間中,打包壓縮好的二手衣服等待出口非洲。
  • 舊衣服回收每噸數百 運到非洲漲上萬元
    舊衣服的存在,有點「雞肋」的感覺,有些可能只穿了一兩次,覺得不合適或者「不好搭配」,放在衣櫥裡佔地方。慈善機構一般接收冬裝棉被等,而春夏裝的歸宿,大多是被清理好放在垃圾桶旁邊。但這樣的二手衣服,如果成色較新,在一次次廢中「淘寶」的過程中被篩選出來,就有機會踏上遠洋貨輪,到達地球另一邊、在非洲中部國家烏幹達的浙江商人黃先生的倉庫中。他給國內的朋友打電話,尋找合適的二手衣服貨源。
  • 二手衣物在臺「從黃金變垃圾」,臺媒憂心爆發「新垃圾風暴」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各具特色的二手衣店近年來慢慢地拼湊起臺灣多元的二手衣生態系統,例如專門銷售精品二手衣的網絡平臺Getmore、融合藝術與音樂的「小麻雀二手衣」等,各縣市也不斷發揮創意。不過面對二手衣市場的衰退,臺媒不禁擔心島內將爆發新的垃圾風暴。據臺灣《聯合報》16日報導,臺中市沙鹿區清潔隊年回收約60噸舊衣。
  • 舊衣服回收成本每噸數百元 運到非洲漲至上萬元
    舊衣服的存在,有點「雞肋」的感覺,有些可能只穿了一兩次,覺得不合適或者「不好搭配」,放在衣櫥裡佔地方。慈善機構一般接收冬裝棉被等,而春夏裝的歸宿,大多是被清理好放在垃圾桶旁邊。但這樣的二手衣服,如果成色較新,在一次次廢中「淘寶」的過程中被篩選出來,就有機會踏上遠洋貨輪,到達地球另一邊、在非洲中部國家烏幹達的浙江商人黃先生的倉庫中。他給國內的朋友打電話,尋找合適的二手衣服貨源。
  • 發現80%以上衣物用於出口
    現在我們生活越來越好了,可是大家知道回收舊衣服都去哪了嗎?對於淘汰閒置衣服,一部分人會在二手平臺上售賣,也有一部分人會選擇郵寄給農村的親戚朋友,還有一部分人會將舊衣服投到小區裡的公益捐衣箱。據了解江西舊衣分揀廠足足有5000平方米,倉庫裡堆滿了二手衣物,紅黃藍綠各種顏色的衣物都有什麼樣衣服都有,有還未分揀、雜亂堆放在一起的,有分揀完畢用罩單包好整齊摞在一起的,還有用黃色的包裝袋和綠色的綑紮繩打包好的,這些我相信很多人不了解,因為大家行業,或者生活不接觸這些東西。
  • 回收的舊衣物去哪了?利潤可觀,背後是一條龐大的產業鏈!
    原標題:回收的舊衣物去哪了?利潤可觀,背後是一條龐大的產業鏈!   你知道舊衣物回收箱裡的舊衣物都去哪兒了嗎?記者調查發現,舊衣物回收背後是一個龐大的產業鏈條,舊衣物出口是整個產業鏈中利潤最豐厚的一環。
  • 回收的舊衣物去哪了 利潤可觀,背後是一條龐大的產業鏈
    你知道舊衣物回收箱裡的舊衣物都去哪兒了嗎?記者調查發現,舊衣物回收背後是一個龐大的產業鏈條,舊衣物出口是整個產業鏈中利潤最豐厚的一環。1噸桶貨(回收桶裡所有類別混合的舊衣物)的全國均價在1500-2100元之間。如果是跟某些品牌回收的尾貨,質量較好,價格也會相對較高,大約2400元一噸。
  • 你的二手衣服,是非洲最時髦的衣服……
    一些海外親戚帶回來的舊衣物,成為我們的稀罕物。雖然舊點,但款式、顏色、布料,卻不是當年中國所能比擬的。記得小編小的時候,村裡有海外回來的「過番客」(即華僑),大包小包裡多數會裝些八九成新的衣服,供親朋好友挑選。誰合身歸誰,原則上一人一件。而這一幕,正在非洲大陸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