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4000平米倉庫裡堆滿了二手衣物#現如今「斷舍離」已經成為很多人奉行的一種生活理念,斷絕捨棄不必須、不合適、過時的衣物也成為了一種流行趨勢,同時也成了一些人的生意門道。
隨著舊衣回收行業被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從事舊衣回收的組織和個人也越來越多,據統計,2013年到2019年間,二手衣物的從業者在國內翻了3.2倍。為何舊衣回收行業如此受人青睞?回收來的舊衣都去了哪裡?未來舊衣回收的發展趨勢又是怎樣的?對此,記者進行了探訪。
舊衣服堆積如山,流水線作業精細分揀
11月18日10時許,記者來到了位於石家莊市元氏縣的河北倫奇舊衣分揀廠,足足有4000平米的倉庫裡堆滿了二手衣物,紅黃藍綠各種顏色的衣物都有,有還未分揀雜亂堆放在一起的,有分揀完畢用罩單包好整齊摞在一起的,還有用黃色的包裝袋和綠色的綑紮繩打包好的。衣物種類繁多,T恤、夾克、牛仔褲、羽絨服等外衣比比皆是,當然了還有內衣內褲、睡衣和絲襪,衣服堆上還零散地耷拉著一些包、鞋和毛絨玩具……
舊衣堆積如山,讓人看了觸目驚心,但是我國每年被捨棄的舊衣服可不止這些。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每年被丟棄的衣服在2600萬-2800萬噸之間,造成了巨大的浪費,要知道,製做纖維面料的衣服,一個很重要的原材料就是石油原油,如果全部丟棄的話相當於我國每年損失2400萬噸原油。
分揀廠裡設有兩條分揀流水線,工人們分散在傳送帶的兩端和兩側,正在精心分揀各類舊衣服,傳送帶旁放滿了鐵質的分類框,工人們分門別類將同品種、同質量的衣服放在同一個分類框內,質量不過關的衣服也會投到專門的分類框內。分揀廠的負責人王建友告訴記者,他做舊衣回收已經3年多了,對於回收來的廢舊衣服,首先他們會將衣服粗略地分揀成冬裝、夏裝、鞋子等,之後再進行精細的分揀,再到專業的消毒、裝箱、打包、運輸。
那麼這些回收處理好的衣服會被運到哪裡呢?河北倫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海倫告訴記者,有一部分衣物會用作公益捐助,還有一部分會進行再生處理,製作成再生紗線,再生棉等再生產品,還會成批送給發電廠做燃料。「但是,我們80%的衣物都會用來出口,繼續實現它們的使用價值,延長使用壽命。」王海倫說。
舊衣成噸出口非洲,在二手市場僅售幾元
在舊衣回收的產業鏈中,舊衣出口日漸成為關鍵性的盈利渠道。王海倫透露,目前他們公司虧損了300餘萬元,現在除了出口舊衣服是盈利的,其它的業務幾乎都在賠錢。好的一點是,受疫情影響,很多國家的舊衣不允許出口,這導致他們的舊衣出口量較往年驟增,舊衣出口產生了較多的經濟收益。
據了解,非洲的經濟落後,人民生活水平較低,卻擁有全世界六分之一的人口量,在當地買新衣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所以大部分地區主要穿二手衣服為主,對非洲人來說,二手衣服不僅價格便宜,而且不會造成過多的水資源浪費,他們的衣服因為水資源缺乏一般都不會清洗。
王海倫告訴記者,現如今,他們與非洲的奈及利亞、加納、烏幹達、肯亞、坦尚尼亞、索馬利亞、安哥拉、馬達加斯加、剛果、盧安達等十幾個國家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每年銷往非洲的舊衣物超過億件,出口的衣服最終會在當地的二手市場上以每件幾元人民幣的價值售賣,好一點的可以賣到十幾塊人民幣。「其中牛仔褲、T恤是最受歡迎的,加之我國的二手衣服價格優惠,款式多樣,非洲人還是很喜歡的。」
王海倫介紹,在非洲的二手市場除了有來自中國的衣服,還有來自英國、法國、日韓等地的二手服裝,由於非洲人的體型偏大,英法的衣服更加適合他們,在競爭下,中國的二手衣服只能靠價格優惠取勝。「根據出口衣服的品類不同,每噸的出口價格在2000元到10000元之間,夏裝最受歡迎,出口價最高可以達到每噸6000元。」王海倫說,出口非洲的衣服也會囤貨積壓,因為在臨近年底的三個月裡,非洲人就休息歇工了,他們不再做生意,只等來年非洲市場有需求了,才會來中國採購一番。
運用網際網路+,線上APP連接用戶和回收員
2017年底,王海倫還在經營著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他從朋友那裡了解到了舊衣回收這一行業,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做前期的調查研究,他發現線下的回收已經難以支撐行業的發展,必須運用網際網路,適時發展線上回收。他前期只調研了一個月,便帶領自己的研發團隊開始研發線上回收的APP和小程序。
2018年6月,歷時半年研發的APP——「善宜家」問世,從此搭建起了更優化的線上結合線下,「網際網路+上門服務」全產業鏈平臺,讓廢舊的再生資源以一種全新的面貌與新消費者連接。「用戶下載善宜家APP,或者直接在微信上用善宜家小程序點擊下單即可,我們的回收小哥會免費上門回收,一公斤衣服的回收價格在1元左右。」王海倫說。
「近一年,就有300多位合伙人加入,目前我們的代理已覆蓋至全國500多個城市和地區。」王海倫告訴記者,在善宜家,回收員回收來的的舊衣服會被運輸至自家回收門店或者工廠,每天大約有25至30輛不等的卡車,把從線下200多家門店回收來的衣物運送到分揀場,平均每日超過14噸。
「只要用戶有需求,回收員就會上門服務。」王海倫介紹,用戶一鍵下單、小哥上門回收的模式,極大地提升了廢品回收的效率,同時將網際網路服務融入進微信小程序,將舊衣回收功能趨於便捷化和大眾化,善宜家舊衣環保免費上門回收做的是可持續、可循環、可盈利的資源回收,現在舊衣回收已經成為善宜家APP中一個重要的服務用戶的板塊。
落實線上線下便民服務,舊衣回收發展前景利好
如今河北倫奇以黑馬之姿,斬獲了國家一級「中國舊衣物回收再生利用進出口外貿企業」的資質證書,成為國內領先的環保企業和網際網路回收行業品牌。
「現在我們的用戶有20多萬,只要用戶超過100萬,我們就有望盈利。」王海倫說,善宜家的前身是「善回收」,只是單純回收舊物的軟體,但現在不只是有回收功能,還涉及社區物業、小店家政、同城跑腿和本地生活等業務板塊,結合線下各地區域網點,目的就是形成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便民服務體系,服務更多的用戶群體,他們希望能讓老百姓享受到更加便捷的生活,老百姓認可了,公司就可以發展的更好。
說到舊衣回收出口行業未來的發展,王海倫頗有感觸。他表示,資源回收和綠色經濟發展蘊藏著巨大的市場,在國家政策扶持、經濟利好的情況下,必將迎來爆發式增長的態勢。如果做好服務,網絡平臺不僅僅是收益的所在,還可以作為一個引流的平臺,以舊衣服引流,從而推動其它產品的回收量,吸引客戶和用戶的關注,回收行業要的就是用戶和客戶。
「河北的王海倫要在河北創造一個奇蹟,所以我的公司叫河北倫奇,善宜家又是為每一個家庭去服務的,只要創造好了價值,不愁盈利,服務好別人,再賺錢也不晚。」王海倫始終強調做舊衣回收出口,一定要以誠信為基本,以服務為綱領,他希望今年年底善宜家可以在全國範圍內擴張至3000多家。
舊衣回收出口正在以嶄新的姿態,通過網際網路將客戶與商人連接,在實現資源二次利用的同時,為全球環保事業做出貢獻。
文並攝 | 本報記者趙子敏
編輯 吳雨哲 | 責編 賈陽陽 | 監製 賈江偉